书城成功励志上班做儒家下班做道家
10068800000026

第26章 虚名嚼破无滋味:知足常乐,心逍遥于万物之上(1)

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有太多的诱惑,要想让自己快乐,追求的就应该是逍遥自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让自己把身边这个真实的世界看得太透彻。生活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如果它们不太严重,又何必斤斤计较呢?工作我们认真对待,生活之中,就不妨洒脱一些—准确地认识烦恼,充分地享受快乐。

欲望越多,幸福越远

【道家箴言】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十四章》

现代社会,不少人都认为,只有钱财和权力才能带给自己安全感,因此,人们开始疯狂地聚敛钱财,他们把钱财看得比性命都宝贵,为了钱什么事情都敢做:投机冒险、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也许,这些投机取巧的方法能让自己富足一时,然而,不远处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法律严厉的制裁。人生在世,欲望在所难免,但我们更应学会知足,适时抑制日益膨胀的欲望。

面对欲望,王尔烈便懂得知足常乐这个道理。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辽阳城里有一位才子,名叫王尔烈,此人从小就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不仅如此,他才智出众,书法也胜名远播,由于他的才华,长大之后便做了父母官,但他为官清廉不贪,并有双肩明月、两袖清风之美誉。

有一次,王尔烈在江南主考结束回来后,恰逢嘉庆皇帝登基继位,新皇帝听闻他的事迹后,便想召见他,嘉庆皇帝问他说:“老爱卿家境如何啊?”

王尔烈回答:“几亩薄田,一望春风一望雨;数间草房,半仓农器半仓书。”

嘉庆皇帝接着说:“老爱卿为官清廉,我是知道的,但朕现在准备派你去安徽铜山铸钱,我想,你去那住上几年,光景应该就会不错了。”很显然,这是新皇帝在考验王尔烈,看他是否跟传闻中一样清廉。

于是,王尔烈奉命来到了铜山铸钱,那里有一座清朝御制通宝的铸钱炉。就这样,他在那里工作了三年,三年后,他又奉诏回到了京城,此时,嘉庆皇帝再次召他上殿,问:“老爱卿,这一回可以安度余年了吧?”皇帝的言外之意是,这一回你从钱堆里爬出来,应该有不少“收获”吧?

然而,王尔烈听了嘉庆皇帝的话以后,只是淡淡地笑了笑,便说道:“臣依然是两袖清风,一无所存。”

听完这话,嘉庆皇帝充满质疑地说:“不会吧,你再查查看!”

王尔烈只好又回手,在袖套里掏出三个铜钱来,只见那三个铜钱个个都磨得溜光雪亮,原来,这些都是铸钱时用过的模子。

嘉庆皇帝见王尔烈如此清廉,便十分感动地说:“卿真可谓老实之人啊!”

道家认为,天下万物都产生于实有之中,而实有则产生于虚无之中,于是,万物都是在虚实之间循环不息,就像世界上所有运动着的事物,都会朝着其对立面慢慢转化一样,这就是“道”的运动规律。俗语有云“物极必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活在这个经济时代的我们,难免会产生欲望,当我们的欲望越来越多时,如果不加以制止,那么,势必也会走向其反面。

身为制造金钱者的王尔烈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清贫,但他却过得充实而满足,简单而幸福。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却并不如此,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多。台湾当代著名作家林清玄,曾在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朋友的一个姑婆,从来都没穿过合脚的鞋子,总是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晚辈见状便问她原因,姑婆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那为什么不买大的呢?”

也许,我们会嘲笑姑婆的无知,却不懂得在笑过之后,来一次自我反省。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故事中的姑婆那样,在日益膨胀的欲望之下,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这都是被自己内心的贪欲而推动的结果,就像姑婆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却忘了它并不合自己的脚一样。试问,穿着一双不合脚的鞋子,我们怎么能加快自己的步伐,同理,一个充满欲望的人生,又有何幸福可言。

因此,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管追求什么,都应做到适可而止。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欲望:贫穷的人想变得富有,低贱的人想变得高贵,默默无闻的人想变得举世闻名,没有受过赞誉的人想得到荣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心理,但问题在于欲望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必须成正比。现代社会,人们都开始注重修身养性,而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寻求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和谐关系,要知道,唯有两者和谐地发展,才能让我们得到真正的幸福。

反之,如果发展不协调时,应该抑制欲望的膨胀,或增强自己的能力。

在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实在多得不胜枚举,而大多数人总希望自己能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于是,他们不断地朝着这些东西而努力,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牺牲自己的精力、牺牲自己的健康,甚至于牺牲自己的生命。当我们的人生没有了时间、精力、健康和生命时,还能奢求它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因此,我们应该牢记,欲望过多便会成为累赘,要适时地抑制它。

人生,不为世俗所累

【道家箴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道德经·第三章》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常常被欲望束缚,误以为财富就是幸福,殊不知,这其实是一条不归路。由于我们想发财,于是,我们走有“钱”途的路,自己独特的潜力被抹煞;我们遵循现实,离开自己最爱的人;我们跟随大流,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我们迫于压力,在痛苦和无奈中苦苦挣扎。然后,渐渐开始向命运低头,甚至于开始认命、怨天尤人。

然而,说起对于财富的看法,古人远比我们要看得通透得多。

古时候,一对靠捡破烂为生的夫妻,每天一早出门,拖着一部破车到处捡拾破铜烂铁,直到太阳下山时才回家。

他们回到家的时候,就在门口的院子里摆上一盆水,搬一张凳子把双脚浸在盆中,然后拉弦唱歌,唱到月正当空,浑身凉爽的时候才进房睡觉。这样的日子他们过得非常逍遥自在。

他们的对面住了一位很有钱的员外,他每天都坐在桌前打算盘,算算哪家的租金还没收,哪家还欠账,每天总是很烦恼。

他看对面的夫妻每天快快乐乐地出门晚上轻轻松松地唱歌,非常羡慕也觉得非常奇怪,于是问他的伙计说:“为什么我这么有钱却不快乐,而对面那对穷夫妻却会如此的快乐呢?”

伙计听了就问员外说:“员外,想要他们忧愁吗?”

员外回答道:“我看他们不会忧愁的。”

伙计说:“只要你给他们一贯钱,我把钱送到他们家,他们明天就不会拉弦唱歌了。”

员外说:“给他钱他一定会更快乐,怎么说不会再唱歌了呢?”

伙计说:“你尽管给他钱就是了。”

员外果真把钱交给了伙计,当伙计把钱送到穷人家时,这对夫妻拿到钱真的是很烦恼,结果那天晚上,竟然睡不着觉了。他们想把钱放在家中,却又没法关严门,想要藏在墙壁里面,墙用手一扒就会开,想要把它放在枕头下,又担心会丢掉,想要……

他们一整晚都为这贯钱操心,一会儿躺上床,一会儿又爬起来,整夜就这样反复折腾,无法成眠。

妻子看丈夫坐立不安,也被惹烦了,就说:“现在你已经有钱了,你又在烦恼什么呢?”

丈夫说:“有了这些钱,我们该怎样处理呢?把钱放在家中总怕丢了。现在我满脑子都是烦恼。”

隔天一早他们把钱带出门,整条街绕来绕去不知要做什么好,绕到太阳下山,月亮上来了,他又把钱带回家,垂头丧气,不知如何是好。想做小生意不甘愿,要做大生意钱又不够,他向妻子说:“这些钱说少,却也不少,说多又做不了大生意,真正是伤脑筋啊!”

那天晚上员外站在对面,果然听不到拉弦和唱歌了,因此就到他家去问他怎么了?这对夫妻说:“员外啊!我看我把钱还给你好了。我宁可每天一大早出去捡破烂,也比有了这些钱轻松。”

这时候员外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有钱也是一种负担。

道家一贯主张“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只有遵循自然大道,才能永恒、长久。然而,许多人却认为老子“常使民无知无欲”的主张,是一种愚民思想,其实不然。老子并不是主张去除人的正常欲望,而是为使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适时抑制自己的欲望,他所主张的“少私欲,视素保朴”,对于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来说,是立身处世的一种大智慧,并具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综观21世纪的今天,“累”是现代人感受最深的一个词汇。

当刺耳的闹钟“叮叮叮”响起的那一刻,我们一天的生活也即将铺开。当我们还睡眼之际,不禁喟叹什么时候才能美美地睡到自然醒,但生活还是要继续。于是,我们一边希望着,一边带着疲倦的面容去挤公车,去面对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工作,也许,偶尔还会赶几个匆忙的饭局。就这样,忙忙碌碌的一天过去,然而,明天、后天、大后天,我们还依然如此这般的生活。

当我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时,都会感叹生活真累啊,身体累,心灵也累!此时此刻,真的什么也不愿做,什么也不愿想,只愿时光停止,只愿记忆停止,只愿生命终止!然而,我们却不去思考为什么这么累。其实,我们是为世俗所累,为物欲所累,为情欲所累……只要我们能抛开世俗的欲望,便能回到如童年般无忧无虑的日子了。

童年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是我们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那时的自己,单单纯纯、轻轻松松、洒洒脱脱,而现如今,我们却不容易幸福了,因为我们背负了太多的负担,滋生了太多的欲望,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在生命的途中,不是我们承受了太多的痛苦,而是我们不善于用幸福之水,冲淡欲望之味。其实,在我们叹息、悲哀抑或流泪时,幸福就在自己身边向我们招着手呢!

其实,都说童年美好,是因为当时的我们还不懂得世俗。世俗就像一根绳索,牵引着我们为其卖命,如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因为它被绳牵住了;世俗就如一匹壮硕的马,再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因为它也被绳牵住了。因为一根绳子,风筝失去了天空;因为一根绳子,水牛失去了草地;因为一根绳子,大象失去了自由;因为一根绳子,骏马失去了驰骋。

因此,我们不难从中得到一条生存哲理:唯有抛开世俗的纷扰,才能走向自己希望的快乐。然而,我们何不放开那条牵绊心灵的绳索,让其在美丽的蓝天下尽情的飞翔,让美丽的天空不再空荡;放开那条牵绊心灵的绳索,让其在湛蓝的天空中欢唱,让我们的世界不再孤寂;放开那条牵绊心灵的绳索,让其在心灵的城堡里快乐起舞,让我们的生活不再烦闷枯燥!

因为放不下到手的名利、职务、待遇,有的人整天东奔西跑,荒废了工作也在所不惜;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的人成天费尽心机,利用各种机会想捞一把,结果却是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利的占有欲,有的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怕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这个世界,没有完美的人生,也不可能什么都拥有,因此,请不要让人生为世俗所累!

唯有知足,才能常乐

【道家箴言】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俗语有云“知足者常乐”,然而,在功名利禄的引诱之下,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如果我们凡事都懂得知足,那么,即使自己生活贫困潦倒,亦会感到快乐无比,反之,如果我们凡事都贪而忘止,那么,即使自己获得了财富,也会被名利所累。因此,常怀一颗满足之心,便能处处遇见幸福。对于贫困和巨富,周朝时期的一个故事,就能将其真谛讲述得淋漓尽致。

周朝时期,有一个姓尹的财主非常富有,在他家劳动的奴仆,从早到晚得不到休息。

有个在尹家已经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仆人,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但是尹家对他一直奴役得非常严重,苦活累活都让他去干,并且,还经常挨打受骂。他白天呻吟着去劳动,到了夜间拖着疲劳的身体,躺下就呼呼睡着了。

他精神恍惚,夜夜做梦当了国王,高踞于民众之上,总揽全国政事,在离宫别院宴饮游乐,任意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比快乐。但是每次醒来以后,仍然是个奴仆,从事艰苦的劳动,但是他从来都不觉得苦、累。

有人问及他的劳苦,他说:“人活百年,昼夜各占一半。我白天当奴仆,劳苦是劳苦,但是夜间当国王,快乐无比,我还有什么可怨恨的呢!”

姓尹的财主苦心经营世间之事,时时都在思虑积累家业,心理、身体都很疲劳,每日夜间也昏沉沉地入睡。他夜夜做梦给别人当奴仆,奔波劳碌,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还经常遭受斥骂毒打,什么侮辱都尝遍了。在梦中他呻吟,说梦话,求饶,直到天亮才解脱,又去苦苦经营他的家业了。

姓尹的财主对这种情形很担心,害怕日久天长身体坚持不住,便去询问朋友,讨寻解决的办法。

他的朋友听他述说了梦中的痛苦,便对他说:“你的地位很高,可以使得自身无比荣耀,家大业大,钱财多得用不完,远远胜过其他的人。到了夜间,你梦见当奴仆,也不奇怪。因为安逸和劳苦是循环往复,互相转化的,这也是自然的常理。你想要睡梦和白天都富贵尊荣,快乐无比,这怎么可能呢?”

姓尹的财主听了朋友的开导,顿时豁然开朗,觉得很有道理。这番话就像一服治病的良药。于是,他放宽了对奴仆们的劳动要求,不再那么刻薄狠毒,减少了自己心中思虑的事情。天长日久,由于心理压力减少了,梦中的痛苦也逐渐减轻了。

为了认识宇宙、自然之道的奥秘,我们人类使用了许多概念。

无名时期以前,本来一切都无名,故无所谓美与丑,亦无所谓恶与善。但自从私有制产生后,便开始有了名利,有名则有分别、有比较、有不满,而人类历史愈久,则相涉之事愈杂;相涉之事愈杂,则名之分别就愈乱。老子所说的“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老子指出,应该学习圣人,圣人即是明白“道”之要义的人,圣人会顺其自然,采取“无为”和“不言”的态度来对待世上的一切。

如果将人生比作算术中的加减法,那么,我们必须知道有得必有失,幸福不可拿来比较,因为它没有止境,也没有标准。如果我们硬要比较的话,那自己将永远都是吃亏的一方,因为比较之时,常常会忽视了自己的幸福,即身在福中不知福,要想心理平衡,就干脆别去比较。因此,生活中的我们,应该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生活中,只有知足者才能常乐。可是,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很难不与他人相比较,而比较的内容,大而言之,可以是成就之大小、地位之高低、经济之优劣;小而言之,可以是妻子是否美丽贤惠,丈夫是否英俊潇洒,孩子是男是女、聪明与否……特别在熟人或同学、同事相遇之时,这种比较就会很自然地在双方心中暗暗进行,而比较之后,又难免要生出种种感慨来。

这岂不是自寻烦恼?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便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足常乐”这个词的含义了。生命有限,但快乐无限,在我们的一生中,能追求的事物是有限的。然而,我们那颗寻找快乐的心,却是没有界限的。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即使是再细微的一件小事,都能让自己快乐一整天。这就是生活的真谛,懂得满足的人,便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