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悠悠篁筱村
考察城乡统筹,我首先想到了率先推行“三个集中”的双流县。从自然条件上说,双流县在川西坝子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旧民谣称:“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双流县。”
双流县为古蜀国腹地。成都平原南面枕足岷江有双流的牧马山,牧马山梁上有古瞿上城。相传在远古部族时代,蚕丛即称王瞿上。4000多年前开明王朝时,这里被称为“都广”,后更名为“广都”,始建于公元前316年,与成都、新都并称为“三都”。由于江安河与府河汇流于县内,在左思的《蜀都赋》里出现了“带二江之双流”这样美丽的诗句,隋时便改称“双流”了。
自改革开放以来,双流便是一个敢想敢干、以创新精神闻名全省的地方,到了改革初期乡镇企业更异军突起,出现了“金温江,银郫县,企业家出在双流县”的新民谣。以后,双流前进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目前,已经连续13年位列全国百强县中西部地区第一名;近几年上升势头更猛,2006年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第99位,而2009年已经上升到第33位了。
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之初,成都市面对的局面是:人均耕地不足1亩,农业效益低;工业“小弱散”,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农民居住分散,公共服务配套差。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解决两个难题,一个是钱从哪里来,另一个是人到哪里去。成都市解决难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是“三个集中”,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以实现产业集聚、人口集中、集约开发、保护环境。
专家们认为,“三个集中”抓住了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的要害,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途径。
“三个集中”是在双流首先推行的。
当然,这个思路的“原创者”并不是双流,而是江苏的吴江市。吴江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积极引导工业向规划区集中,农民居住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用地向适度规模集中。2003年,双流县县委书记冷刚等前去取经后,受到启发,便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搞“三个集中”的思路并大刀阔斧地推进,很快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后,成都市委、市政府总结了这一思路,并迅速向全市推广了。
如今,双流已经倾力建设了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和蛟龙工业港两个工业聚集平台,吸聚了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提升了产业集群集约发展水平。2009年12月,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名单上,双流已经位居榜首。
与此同时,双流县分层次地推进了农民集中居住,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宜商则商,宜农则农”以及农民自愿的原则,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城镇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2010年元月下旬,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这个“阳光下的绿城”,联合国人居署向双流县颁发了“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示范区最佳范例奖”。
双流县有许多非常美丽的新型农民居住小区,城乡统筹后,村社变成了社区,农民也被称作居民了。
一个暮春的艳阳天,我走进了双流县永兴镇的农民集中安置点篁筱新村——又称篁筱小区,这是双流县美丽、宁静的农民集中居住小区之一。“篁”即竹,“筱”特指小竹子。顾名思义,篁筱村应该是一个和竹子有关的地方,事实也的确如此,这里有竹编专业合作社。
我是从双流县的东山旅游通道进入永兴镇的,沿途都是美丽的红叶李。灿烂的红叶如一片片红花,蜿蜒迤逦10来公里,这是永兴镇刻意打造的标志性景观。杜牧说“霜叶红于二月花”,但红叶李却是“李叶红于二月花”了。
永兴镇紧靠龙门山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为增加农民收入,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莓、枇杷和渔业,近两年又开始发展竹编工艺品。竹编画和竹编瓷胎制品是成都著名的工艺品之一,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城乡统筹发展中,为了就地吸纳留守妇女、老人和残疾人等富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永兴镇特地成立了竹编合作社,并从眉山青神竹艺城聘请高级技师对村民进行培训,重新开发这种产品。
篁筱新村集中了永兴镇6个村的260多家土坯房改造户,居民近千人。和许多近年来成都农村出现的新型社区一样,这里不但水、电、气、光纤、路“五通”,而且有美丽的庭园和绿化带,宽阔的活动广场,以及文化站、放心店、便民服务站、警务室、司法所、专家大院、医疗室等。
篁筱新村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就是竹编合作社的产品展示区(也是门市部)。
这里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竹编工艺品,置身其中,带着竹香的阵阵清风便扑面而来。
竹编产品有立体和平面之分。立体的是桌椅板凳等家具,精编的也有好几百种。而平面的便是竹编画、竹编瓷胎制品、竹绸裱等产品了。在制作这些产品时,要精选龙泉山脉的优质慈竹,经裁料、去青、抽丝、烤丝、着色等十多道工序,加工成细如发丝、薄如蝉翼的竹丝,再用多种不同的挑、压、拼等编织绝技,运用提花编织的原理,通过虚实和明暗的变化,与名家书画奇妙结合,用手工编织而成。展示区里有王羲之的字,有郑板桥、徐悲鸿、张大千等人的画,也可以根据客人的要求订制产品。这些产品清秀淡雅、神形兼备、巧夺天工,既保持了书画的神韵,又充分体现了传统竹编艺术的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完全可以与丝绸、刺绣媲美,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精品。
在展示区负责接待和销售的是卫家华,一个苗条的、秀丽如嫩竹的青年女子。她是永兴镇大树村人,初中毕业,2007年参加了竹编培训第二期学习,学了三个月。第一期参加培训的有七八百人,第二期也有三百多人,年龄从18至50岁,但第二期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十几个人,“有人嫌这工作太麻烦,没得耐心,不想学了,但我们坚持了下来。如今新村搞竹编的还有好几十个人,多是30至50岁的,这些人多半是因为家里有小孩或老人需要照顾,不便外出打工。我就是这种情况,女儿只有9岁,要读书,老公在成都开车,家里的老人年纪也大了,所以我就留下了。”卫家华说。
卫家华看上去很年轻,完全像个未婚的少女,想不到她的女儿已经9岁了。中午下班后,卫家华在小区的超市里买了一盒口香糖,拆开后随手分给了在超市外摆龙门阵的人,也给了我一片,便匆匆回家了。
小区里有竹编合作社的生产场地,那里有十几个三四十岁的妇女正拿着特制的工具专心致志地对着画稿编织着竹编画,也把她们对美的追求编进了画里。这些妇女有的家里还有几亩谷子地,有的家里种了大量草莓,随时都要人小心侍弄,因此无法外出打工。她们都说,在竹编合作社工作离家近,可以照顾家人和农活,而且竹编工艺品是按件收购,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来去都很自由,也便于她们在时间上机动安排。
在谈话中我了解到,为了培育竹编产品,让老百姓充分就业,当地政府可以说是“不惜血本”,不但培训免费,每个月还给每个人补贴700元生活费。生活费已经补贴了一年多,加上竹编品的收入,她们每个月可以有千余元的收入。只是老板在收购她们的产品时,把价格压得很低,她们希望将来能自己打通销售渠道,到那时,收入就会进一步提高了。
走出竹编合作社,觉得小区里到处都静悄悄的,原来是因为年轻人都到地里干活或外出打工了,晚上下班后新村才会热闹起来。看见村卫生中心前的树荫下坐着几位老人正怡然自得地在摆龙门阵,我便走了过去和他们攀谈起来,老人们爽快地回答了我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并且相当详细地向我介绍了自家的情况。
六十多岁的刘永顺很健谈,他是一个很爱整洁的老头,穿着干干净净、白得耀眼的衬衣,外面套着蓝色毛线背心,脚下是黑皮鞋,手腕上戴着表,完全不像传统的“老农”。他告诉我:
我原先是干塘村八社的农民,家里5口人,有3亩多田和地,一部分在修路时被征用,一部分土地流转后租了出去,每年可以得到1800元租金。
原先我们家是贫农,只有茅草盖的土坯房,祖宗三代都住在茅草棚里,五兄弟分家时一人只分了一间茅草房,老人们提起过去的日子就流眼泪。1981年包产到户后我们修过新房,但也只是把茅草房变成了土坯房。
我原先的土坯房占了很大一片地,共有两百多平方米,2006年县里搞土坯房改造,重点就是我们那种茅草棚棚,有统规统建,也有统规自建的,篁筱小区属于统规统建,2007年家搬到了这里,分到了180平方米楼房。你问出了多少钱?老实告诉你,和拆迁的补偿款相抵消,我们基本没有掏钱(说到这里,刘大爷得意地笑了)。
你都看到了吧,小区是“独院”型的,楼上楼下,水、电、气、电话、光纤全通,享受的是城市待遇,但我们这里空气和绿化都比城市好,过去做梦也没想到会住上这样的房子。
现在儿子、儿媳都在打工,每月有两千多元;我爱人在社区打扫卫生,每月700元;孙女11岁,在读小学。我十几岁公社化时去抬草皮,把腰杆整到了,现在做不得活路,参加了失地农民社保。当时修公路时占用了我家一部分土地,上面给社里23个社保名额,40多个人抓阄,我运气好,抓到了。一类养老保险,一次性交13000多元,每个月可以拿到714元养老金。
小区有健身广场、有文化站。晚上我们常在广场上跳舞,跳的多半是锅庄。你问我跳不跳?我也爱跳!上面搞文化下乡,逢年过节常有队伍到我们这里演出。“五一”就给我们放了三天电影,都是免费的。我们这里还要开发旅游,年底前就要搞滨河改造,会引进山泉水和东风渠的水,搞景观长廊。
另一位老汉是50多岁的李国阳。他应该属于农村的“能工巧匠”,初中毕业后就出门当了泥水匠,帮人修房子、建沼气池,如今在永兴镇的文化站上班,每月有1000多元工资;儿媳妇到附近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打工,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家里的农活全部由妻子和儿子打理。虽然是泥水匠,但李国阳仍然长期住茅草房,直到1995年才自己盖了楼房。
和永兴镇的许多农民一样,李国阳家种植了大量草莓和枇杷、杏子等经济作物。他自己算了一笔账:春草莓一般5元钱一公斤,最低也是两三元,一亩草莓可以卖一两千元,摘完春草莓后可以栽种水稻,这种办法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减少病虫害,农民们有“大春保肚子,小春挣票子”之说,而收割水稻后又可以种植冬草莓,冬草莓价格更俏,一直是十多元一公斤。两天采摘一次,一次就可以卖一两三千元。几笔账一算,1亩草莓一年可以收入1万多元了。只是种植草莓十分辛苦,一位姓周的农民种了8亩草莓,由于要不断地采摘、不断地管理,夫妻俩每天睡觉的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但就是靠着这8亩草莓,他家供出了两位大学生。
农民居住区过去曾是“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脏、乱、差是普遍现象,如今已是旧貌换新颜了。
为了让农民不但改变了居住环境,而且从观念和生活习惯上都发生变化,双流县努力实现城乡文明一体推进,不但在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引入了物业管理新体制,而且还开展了“文明进万家,和谐耀双流”,“文明创造万千百十”等活动,让“文明创建”成为老百姓幸福生活的内容之一。和别的村镇一样,篁筱小区也开展了评选“最佳文明户”和“百姓创家业示范户”活动。女主人谢绿蓉满面笑容地向我们介绍了情况。
年近六十岁的谢绿蓉说话干脆、举止利索,幸福的笑容让她显得很年轻。不愧是“最佳文明户”的女主人,她不但穿着整洁,而且家里收拾得窗明几净,房里有正在开放的鲜花,墙上挂着她自己制作的十字绣,沙发、电视、桌子、椅子……到处一尘不染。
说起新居,谢绿蓉的笑容便更加灿烂。她指着墙上挂着的旧茅草房照片让我仔细看看,这是她搬进新居前特意拍摄留作纪念的,低矮的土坯房,房上的瓦片已经破烂不堪,房门口堆着一堆谷草……谢绿蓉指着照片解释道:
“那时房子不好,路也很烂,离镇上有12公里,一下雨就要踩烂泥巴,听说要建新居,我们就主动要求集中到居民点。过去我们连院坝、竹林和房屋共占地500多平方米,搬家时给我们分了120平方米新房,这是实打实的120平方米,没有公摊,露台也不算面积。旧房拆除后,我们按照政府的要求,复耕了过去的宅基地,种上枇杷和小米椒。搬到新居时,政府给我们每人补助了3000元,我们自己只花了3万来元。总之,优惠条件太好了,小区也修得太巴适了!国家政策好,我们感到幸福得很!”
“你现在还在种地吗?”我问道。
“在种。我们家除了复耕的土地外,还有1亩多谷子、1亩多菜子、8分地椪柑。”
“家里还有什么人呢?他们都在务农吗?”
“我有两个女儿,都结婚了。女儿、女婿都在外面打工,只把外孙和外孙女交给我们带,两个娃娃一个两岁半、一个两岁零一个月,给邻居抱去玩儿了。老公是代课老师,没有转正,喜欢干农活,一大早就骑车下了地。他和我都买了养老保险,他要60岁以后才能领养老金,我缴了1万5千多元,现在每个月已经领到208元了,听说以后还会增加。我们还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今年每人交100元,门诊每年可以报两百元,住院按比例报销……”
谈兴很浓的谢绿蓉主动向我谈起了小区里的新生活:
“我是初中生,文化不高,现在参加了老年大学学习,镇上的书记是我们的校长。学校有正规的课程表。”她拿出课程表让我看,课程有保健、地理、旅游、政治以及交通法规等各方面的知识,还教唱歌跳舞,“现在每天晚上我都要参加社区的跳舞活动。枇杷节时我们每天都要演出,大家兴趣很大,不只老年人参加,许多年轻人也主动参加。我妈已经80岁了,早晨还跟我们一起打太极拳哩。
“学校还组织了长途旅游和短途旅游。我的家很和谐,女儿孝顺,女婿也好,对老人很照顾,邻居们都羡慕我。老年大学组织到北京旅游,我很想去,但又想到外孙儿没人带……女儿知道后,就主动向单位请了假,又拿钱给我们,让我们放心去。我们去了70多个人,双飞,每人交2400元,70岁以上的只交2300元,耍了7天,去了北戴河、长城、天安门、故宫、鸟巢、水立方,还特意看了北京的夜景……啥都看过了。自己带了相机,别人也帮我们照,可惜走的时候相机没充电,后来没电了,只得用手机又照了100多张……”
说着,谢绿蓉拿出了在北京拍的一张张照片让我们欣赏。
我问她:“为什么你家既叫‘文明户’又叫‘创业示范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