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投资魔法书
10132300000023

第23章 股市生态学(1)

经纪人、券商

在以前的股市里,经纪人是最常见的股市从业人员,因为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一切交易的操作都要靠经纪人手工来完成。我们现在炒股都是面对着电脑,当年就要面对着经纪人,由他帮你买进或者卖出。然而随着最近十多年来互联网的普及,经纪人这一职业开始越来越走下坡路,其影响力远不如以前那样巨大了。

最早的股市就是由一群经纪人所组成的,在1792年的美国纽约,有24个经纪人在一棵大树下签署了一个协定,该协定主要规定了两条:第一,大家只能互相之间做交易,不能和其他人进行交易,这确保了这些人的垄断地位;第二,规定了收取的佣金不能低于某个标准,这确保了大家互相之间不会打价格战。该协定被称为《梧桐树协议》,之所以要在树下签署,完全是因为那时候大家都很穷,租不起房子,股票的买卖很多都是在大街上完成的,其地位和路边小贩近似。

过了好多年,他们终于有钱租了一间咖啡馆进行股票交易。到了1817年,这些人规定了一个交易的章程,每天早上由人宣读各种可供交易的股票,然后大家就分别报出买盘价和卖盘价,只有坐在场内座位上的人才有资格报价,而这些座位是有固定数量的,于是大家就要花钱买座位,这便是交易所“席位”一词的由来。事实上,此后的经纪人大多数时间都是站着交易的,但“席位”一词还是保留了下来。

我们现在要去炒股不用找经纪人了,只要到券商那里登记一下,然后领取账号密码,回家下载一个软件就行,这个交易软件代替了经纪人的功能,通过中央服务器自动帮我们进行交易,但我们仍然要支付佣金,对象便是券商。券商本是经纪人之间成立的公司,股民支付的佣金是在券商和经纪人之间瓜分的【因为经纪人虽然有独立的,但通常都依附于券商】,现在则由券商自己独占。

说到这里,你便明白经纪人或券商的收入来源就是他帮人买卖股票后收取的“佣金”了,为此他不得不花大价钱去购买交易资格【席位】,如果大多数投资者都是所谓的长期价值投资者,很少做买卖,那这些人就要饿死了。因此,股民们不停地买进卖出才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

有个50年前的华尔街笑话,很好地说明了经纪人的本质。

某股民来到他经纪人的办公室,开口说:“我想问一下关于IBM股票的事情,我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了。”

他的经纪人听完很开心,立刻说:“你的想法完全正确,我们确实应该做点什么,IBM公司的成长性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我强烈推荐你即刻买进。”经纪人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段买进IBM股票的理由。

但这位股民感觉很不自在,最后终于开口说:“其实我是想问你,我是否应该卖出IBM的股票。”

“你是想卖出?”经纪人稍微愣了一下,但马上又充满信心地说,“你的决定完全正确,IBM的股价已经被严重高估了……”

这个笑话想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经纪人总是不停地鼓动你进行交易,至于你是否能赚到钱,倒在其次。经纪人就像是房产中介一样,虽然你明知道他要赚你钱,但你只能让他赚,因为你只有通过他才能交易。

证券分析师、股评家

最初的股市是没有分析师和股评家的,道理很简单,那时的老百姓很少知道股票,更别说要去炒股了,因此报纸上也不可能刊登股票的报价和文章。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投资的行列,特别是那些完全的外行们,他们需要有人告诉他应该买什么、应该卖什么。由于股价的波动很大程度上是随机的,于是各种各样的人都能站出来预测一番,也总会有不少人能够预测正确,但此时的证券分析还属于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土方。

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为证券分析的学术化铺平了道路,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高级证券分析》课程,此后格雷厄姆和他的伙伴多德【D.L.Dodd】教授陆续写了不少书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在1942年,格雷厄姆联合了一群华尔街的精英人士共同组建了“纽约证券分析员协会”。当年的美国股市也是“黑嘴”满天飞,因此格雷厄姆觉得有必要搞一个全国性质的评审委员会和授权机构,用来树立行业的声誉。这就向公众传递了这样一个意思:某人拿到了证券分析师的资格,就表明此人是受过训练、有知识、可以信任的。但遇到的阻力大得难以想象,为此他一直努力了20年,才在1962年成功地推出了证券分析师的第一次考试。有史以来第一次,证券分析师也像律师和会计师那样有了自己的组织和认证授权系统了。中国那些证券分析师同样也是需要注册和考试的。

由此我们知道了,证券分析师和股评家其实是一回事,区别是前者经过了考试,拿到了证书,而后者则没有这些,换句话说,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土八路”。但身份是什么总是次要的,关键是说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能不能让人相信。

几年前,美国的网络股泡沫使得证券分析师们面临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因为这帮人在此前的所有建议都是“买入”,稍微差一点是“持有”,几乎没人告诉你应该“卖出”。随着网络股的崩盘,很多股票的价格跌到了此前的1%,那些套牢的人可以说是血本无归。于是证券分析师的信誉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商业周刊》的调查也证明了以上的事实。说是瑞士信贷银行的分析师在2001年4月一共跟踪了全球范围内的1328家上市公司,在这1328只股票中,他们建议卖出的只有11只。随后的调查更加令人大跌眼镜,这11只被建议卖出的股票在随后的一年里平均上涨11%,而此时正是大熊市,指数一直在跌。这些研究资料使得那些分析师们连最后一块遮羞布也被揭开了。这里有个关于分析师的笑话:

如果分析师告诉你“强烈建议买进”,那他其实是在说,你可以买这个股票;

如果分析师告诉你“买进”,那他其实是在说,你应该“持有”;

如果分析师告诉你“持有”,那他其实是在说,你应该“观望”;

如果分析师告诉你“观望”,那他其实是在说,你应该“卖出”;

如果分析师告诉你“卖出”,那他肯定是个新分析师,因为老分析师不会说这个词。

阅读到这里的朋友可以留心看各种媒体上的分析师讲话,你就会发现,他们极少会建议你“卖出”,他们总是建议你买这个买那个,买个不停。为什么会这样呢?设身处地想一下,假设你自己也是个分析师,你建议老百姓买某某股票的时候,这只股票肯定是在上升期中,让别人买一只正在上涨的股票是很容易的事情,于是听你话的人越多,买的人也越多,接着这只股票涨得也越多,这是个正反馈循环,最终大家就会记得你,说你预测很准。但你要是建议别人卖出,就不可能造成以上这个反馈循环,让老百姓卖出正在亏损中的股票是很难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被连续套牢好几年的原因,他们不想认赔。

这段文字对分析师和股评家似乎有些不敬,其实他们也没办法,他们不得不考虑到大众的偏好,然后投其所好,说一些好听的话。这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巫医、占卜师、星相家呢,那就因为确实有一大批人希望听到这类迷信的话,即使明知道被骗也希望是真的,由此可见人类的内心是多么的脆弱。中小投资者对于分析师和股评家的要求其实非常高,今天听到此人推荐某只股票就希望第二天能上涨,否则就说这个股评家是骗人的,但是就算是巴菲特也算不出明天会涨还是会跌,更何况是一般的分析师呢。

除去分析师们告诉???具体做法外,他们的那些分析方法还是可以听的,你可以从中了解到这些人的分析思路是怎么样的,到底有没有道理。最重要的是,需要自己独立去思考,可以听别人在说什么,但决定权一定是在自己手里。你不需要别人告诉你具体应该怎么操作,但你需要别人告诉你其中的道理是哪些。

公募基金、基金经理和经济学家

公募基金在中国是最近几年的产物,在美国,公募基金大发展的历史也不算很长。基金这东西简而言之,就是代客理财的公司,别人把钱交给他,他帮着去做投资,如果赚了钱,他就要抽走一部分利润;但要是亏钱,他是不会赔给你的,他也没钱赔你;同时,不管是赚还是亏,你都要向他交纳管理费,因此对他来说这是旱涝保收的买卖。

基金的前身叫做“投资信托”,“信托”这个词很容易记,意思就是你信任他,于是把钱托付给他。在英国早在19世纪就有“信托”了,因为那时候伦敦才是世界金融中心,在20世纪初,美国的大小报刊都纷纷介绍这一先进成果,慢慢地在美国也开始推广信托,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很快“信托”在美国就超过了在英国的规模。时间到了21世纪初,中国人也纷纷向国人推荐“基金”理财方式,说这是先进的成果,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国的理财方式,于是最近几年中国基金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1929年是美国“投资信托”最为辉煌的时候。这种公司和传统公司有个根本的区别,它没有实际的产品卖给你,它只是告诉你将来会给你很多回报,因此对于这种公司来说,其外在形象就非常重要了,这意味着,他要看上去能让老百姓觉得有能力赚到钱。“信托”的老板们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们马上去各个大学的经济学系,找著名教授来充门面,这是“经济学”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了一种直接面向老百姓的学问。“信托”公司有了著名经济学教授作顾问,可信度一下子上升了不少,而这些著名经济学教授在华尔街兼职,其收入远远高于在大学当穷教授,因此这种合作完全符合两者的经济利益。但最惨的莫过于老百姓了,他们听到经济学家们满口学术术语,完全听不懂在说什么,于是觉得他们很了不起、很聪明,由此便觉得这个“信托”也很可信。

1929年也是华尔街股票大崩盘的日子。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教授,他是货币研究专家、计量经济学的先驱、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曾被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他被一家“信托”请去当“托”,在1929年多次发表了关于市场的看法,诸如“股票将永远维持现在这样的高价”、“现在的股市并没有被高估”,他说完这一切不久股市就崩盘了,但即使崩盘了,他还发表言论说“股价马上就会恢复”。结果在随后的大萧条中,他自己也赔了个精光,连妻子、妹妹和其他亲属的储蓄都赔进去了。耶鲁大学只好把他的房子买下,再租给他住,以免被债主赶出家门。费雪晚年基本上是靠其妻姐的周济度日,他一共欠下别人75万美元,直到死也没有能力偿还。

后来费雪的儿子透露说,他老爸在1929年鼎盛时期总资产达到了100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几亿美元。看到这里的朋友,建议您起身去倒一杯茶,然后回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研究了一辈子“货币”的顶级经济学家,曾经也是最富裕的经济学家,竟然直到死都还不出亏欠别人的“货币”。这个世界真是奇妙呀。

从此以后,“信托”在老百姓心中的声望急转直下,他们觉得“信托”不可信,其股价也是一样,很多“信托”的股票在其后的几年里跌去99%。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老百姓们再也不敢涉足股市。一直过了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到了20世纪60年代,情况才有变化,那时“基金”开始流行,原因也很简单,新一代的投资者已经没人知道当初“信托”的故事了。

据说当时发行基金的时候,那位基金经理对一无所知的老百姓打了这么个比方,他说:基金就是穷人的公共汽车,穷人要坐车出门,但不会开车,也买不起自己的小轿车,怎么办呢?那就来坐我们的公共汽车吧。

到了21世纪,中国人也终于引进了美国人的先进金融工具--“基金”。

以上就是基金的历史,下面再来说说更为重要的--基金经理,毕竟是基金经理在操作基金。

要认识基金经理就要首先把自己想象成他。现在你是一家大公司的基金经理了,刚刚和公司签了用工合同,你是好不容易才混到这个位子的,那些眼巴巴望着这个位子的同事有的是,所以你的压力非常大。如果你今年干得不好,那你下一年的合同估计就拿不到手了。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坚持采取价值投资的做法,因为采用价值投资,那现在的回报可能不很高,以后的回报则可能非常高,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要是今年干不好,你就没有第二年了。于是人们会发现,在中国,公募基金就是最大的庄家,他们做的只是短线投机,每年的换手率极高。在世界范围内,能超过指数收益的基金家数不到20%,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了,因为这些收益都被当做佣金和印花税上缴了。

在中国,一个特殊的丑恶现象就是所谓的“老鼠仓”,这是基金经理“贪污公款”的巧妙办法。他先用自己的钱去买一只股票,然后用老百姓的钱去把这只股票拉高,拉高之后他就把自己账户的股票售出。这样一来二去,老百姓的钱就到他自己口袋里去了。对这种人现在只是简单地开除了事,但我觉得这种行为和“偷窃”、“诈骗”完全没有区别。那些马路骗子,骗别人几万块钱就被抓进去,而基金经理用“老鼠仓”骗了老百姓几百万,竟然不用坐牢,这样一来大家都去开设“老鼠仓”了。老百姓们之所以没有对“老鼠仓”深恶痛绝,主要是这个办法很巧妙,一般不会被发现,而且“基民”们损失的钱是大家平摊的,也没人愿意帮大家出头。这么看来,“老鼠仓”还将困扰我们很长一段时间。

私募基金

说起私募基金的历史,那就长得多了。几个朋友之间要是觉得某人的炒股水平不错,大家把钱交给他打理,这就算是私募基金了,所以私募基金和它的经理就是一回事情。

对于私募基金经理来说,他同其客户之间的互相信任至关重要。客户要相信经理的人品和能力,而经理则要做到不能辜负客户的信赖。巴菲特早年也搞过私募,虽然几经变故,他的那些客户和他的关系从最初一直维持到现在,看来只有“死亡”才能把他们分开,这是一种无以言表的信赖之情。巴菲特本人多次表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他的“诚信”,从长远看,诚信的人会给他自己和客户带来丰厚的回报。

诚信的私募基金经理如果能坚持价值投资的话,不用多久就会给他本人和他的客户带来持续而稳定的回报,而且风险非常低。然而这些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太遥远,因为通常私募基金的资金门槛很高,少说也要几十万,好一些的私募基金已经把资金门槛提高到几百万。同时,一个人是否诚实,在一开始也是看不出来的,日久才能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