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知道非洲是目前地球上最穷的大陆,其实非洲只是在最近的一万年才开始落后变穷,此前一直是全世界最富有的地方,正因为最富,所以他们不可能开创农业,直到现在,仍然有一些非洲原始部落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这使我们知道了,任何人类社会的巨大变迁,都是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发生的,而任何重大的社会进步,都必须先进行储蓄和投资【农业就是一种先储蓄再投资最后收获的过程】。
来到欧洲和亚洲的人类,分成了大致两类人,一类人从事农业,另一类从事游牧业,两者是在几乎独立的情况下分别发展的。从事农业的人由于有了财富的剩余,因此一部分人独立于生产活动外,发明了文字,并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人类从此进入了文明社会。而从事游牧业的那批人,只有极少的财富剩余,不能进行投资,于是就没能发明出自己的文字,因此在胜利者的历史书中,他们被称为“野蛮人”。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世界古代史就是文明社会同“野蛮人”的战争史,这一结论很精辟。为什么文明社会必然会同“野蛮人”爆发战争?那是因为文明社会的财富剩余使得游牧民族垂涎欲滴,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之下,农业社会的战斗力并不比“野蛮人”强悍,而“野蛮人”还拥有机动力优势。中国人建造了伟大的长城,就是为了防范骑马的“野蛮人”入侵,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在东方,“野蛮人”尝到了最大的一次败绩。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出自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疏中,匈奴也是“野蛮人”之一,他们长时间在中国边境肆虐,汉人同匈奴的征战已经延续了数百年,连汉高祖刘邦都差点做了人家的阶下囚,汉人对匈奴的仇恨可谓刻骨铭心,从给对方起的名字上就可见一斑,匈奴人自称“Huns”,按理说应该叫“匈人”,但中国的史学家硬给加了个“奴”字,就类似于现代的我们对买房子按揭还贷款非常无奈,就给这类人加个“奴”字,成为了“房奴”那样。
随着西汉国力的日渐增长,实力对比正悄悄发生着变化。终于,在汉武帝的时候,中国从消极防守,转变为全力出击。到了汉元帝时期,将军陈汤和甘延寿出奇兵斩杀匈奴郅支单于,那句被现今众多中国青年挂在嘴边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便出自陈汤凯旋后的上表中。此后匈奴势力日渐衰败,最终在公元1世纪分崩离析,一部分南匈奴归附汉朝,另有一部分匈奴从此消失在世界历史舞台之上达数百年,没有人知道这几百年里他们都在做什么,现在我们知道了,他们正在进行着关乎民族存亡的大迁徙,方向是向西而去。
一直到了公元3世纪,匈奴人重返历史舞台,并在公元4世纪消灭了位于顿河以东的阿兰聊国,开始进入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之中。此后匈奴人先后击败了东哥特人、西哥特人,有趣的是,哥特人无法抵挡匈奴的攻势,节节后退,一直退到了罗马帝国,但同罗马的较量却大胜,还斩杀了罗马皇帝。匈奴人的出现就像是多米诺骨牌那样,把欧洲搅了个天翻地覆。
匈奴人在欧洲至少有两件影响后世的事,其一,匈奴人成了现今匈牙利人的祖先;其二,匈奴大军进攻罗马帝国,一部分意大利北部的居民家园被摧毁,无奈之下只能逃到海里,由于不敢返回家园,他们便打算在海里定居下来,幸好这儿并不全是水,水面上还有若干礁石和陆地,虽然怎么看都不是适合人类居住生活的地方,但从活命的角度考虑,也只能忍了。此后,这块水中之地被称为威尼斯。
这些人何曾想到,数百年之后,世界历史会进入海洋时代,拥有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威尼斯人,就能占得先机。
大航海时代
威尼斯人因为出行全靠船,所以航海能力称得上世界领先,他们还很聪明地发现了赚大钱的好办法,那就是远洋贸易,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要是不做贸易,连自给自足都无法实现。原先,东方【主要是中国】的货物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运到欧洲,陆路运输又常常受到阻碍,时断时续,威尼斯人便开船到地中海东部的中东,这样东方的商品可以直接运到欧洲中部,节省了很大一笔运输成本,渐渐地,威尼斯成为了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多项金融创新的发源地。
此后世界正式进入大航海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靠帆船做海外贸易能赚很多钱,但组织远洋航队的支出只有国王或贵族才能负担得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迹是关于哥伦布【C.Colombo】的,他1451年出生在意大利,长大后成了一名航海家,他认为地球是圆的,那么往西航行也能到达东方,为了把这一设想变为现实,他找到了伊莎贝拉一世女王拉赞助,因为那时候也只有皇室才有这么多闲钱去组织一个远航队。
当时西班牙算不上最强的海洋大国,葡萄牙排名第一,哥伦布最初是向葡萄牙人寻求帮助的,可惜葡萄牙的学者很聪明,他们通过计算发现,即使如哥伦布所说,可以向西航行到达东方,但这个路程只会多不会少。葡萄牙人的计算完全正确,可这也让他们错失了发现新大陆的机会。哥伦布在西班牙人的赞助下,1492~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成为了新大陆的发现者。有意思的是,哥伦布到死都不相信自己发现的是新大陆,他始终认为自己发现的是印度,所以把当地土著人称之为印第安人,还找了几个当地土著冒充印度阿三回国充数。哥伦布之所以在几年之内反复横渡大西洋,是因为他发现的根本不是印度,而他硬要说是印度,所以不得不一次次返回寻找证据。好在结果还不错,女王的投资成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投资,因为这使她先人一步发现了整个美洲。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即使是从一开始就完全错误的投资,也有可能产生瞎猫碰到死耗子的效果,虽然这个概率低了点。
西班牙人靠着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葡萄牙人也有自己的英雄。大航海家达·伽马【Vasco da Gama】在1497年率船队探索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船队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次年5月驶抵印度西海岸重镇卡
利库特。又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达·伽马带着真正的印度人于1499年9月返回里斯本。有趣的是,自从葡萄牙人发现了直通东方的航线,威尼斯便衰落了,因为从中东运送东方货物的成本高于直接从东方运送货物,从经济方面考虑,买威尼斯商人的货物还不如买葡萄牙商人的货物。想要体验那一段伟大历史的读者,可以找来日本KOEI公司出品的电脑游戏--《大航海时代3》,游戏的目标就是要抢在哥伦布和达·伽马之前,发现新大陆和直通东方的航线。
随着东西方航线的开辟,很多人意识到做航海贸易可以赚大把的钱,海外的象牙、香料、黄金、调味品在欧洲都是非常稀缺的,所以价值连城,于是普通老百姓们也想来分一杯羹,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很少有人能独自负担得起一艘船的费用,即使能负担得起,万一船沉了或被海盗打劫,那就倾家荡产了,要知道,当时海盗的猖獗程度可是令人发指的,就连英国女王都曾经资助过海盗【所谓的私掠证,相当于政府入股海盗行为】,因为这实在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由于海盗曾在西方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西方文化中理所当然包括了海盗文化,《加勒比海盗》的流行就是例证之一。由于海盗的猖獗,大家便想到合伙投资远洋贸易,每个人都可以入股,这样即使失败也是所有人共同承担,这算是股票思想的雏形,但其实即使这样也不保险,下面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东印度公司
莎士比亚【W.Shakespeare】笔下的《威尼斯商人》里的安东尼奥是一个富商,和别人合伙弄了好几艘船出海。
这个故事出版于1600年,两年后的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荷兰人把所有类似于安东尼奥的商人联合起来,同时为了筹措更多的资金,还面向全社会融资,每个人只要手头有闲钱,都可以投资东印度公司,在小本子上记下自己出了多少钱,公司则承诺有收益就给大家分红,在其后的近200年中,该公司每年向股东分红18%,这公司比巴菲特【W.Buffet】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还要蓝筹,巴菲特可从来不分红。于是,即使一个女仆都成了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之一,同时荷兰政府也是公司的大股东,换句话说,在股票的创立之初,就已经是类似于现在中国的全民炒股了,炒的公司还都是国有企业。东印度公司由于自身的规模,使得不确定性大大降低,即使有那么几艘船沉没,也不会有任何一位股东因此倾家荡产。这里需要指出一点,历史上有多个东印度公司,英国人也成立过东印度公司,这就是和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中打过交道的那家,而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在此之前已经解散了。
当时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已经投身远洋贸易了,因为这实在是获利丰厚的买卖,商人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最终脱颖而出的竟不是传统的航海大国葡萄牙和西班牙,而是小国寡民的荷兰。荷兰人做生意诚实、平等、守信的风格吸引了
众多的客户,而葡萄牙和西班牙常常仗着自己军事实力超群,恶意压制别人,事实再一次向我们证明,获得他人尊敬的最好办法就是先去尊重别人。曾经的强者也会有倒霉的一天,西班牙不可一世的“无敌舰队”远征英国,结果却被打了个全军覆没。
由于荷兰商品经济的发达,荷兰人还贡献给后世一项广为流传的习俗--AA制付账。农业社会是不会有AA制的,因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一个村子里,活动范围很小,在这种社会赊账倒是习惯,因为反正你也跑不掉。而在商品经济社会,当时几个吃饭的商业伙伴很有可能在吃完之后各奔东西,此后的数年中都不一定能见面,这种情况下为了互相不吃亏,各自付各自的账单就很有必要了。渐渐地,在付账的时候,如果某人说“Let's go dutch”【让我们做荷兰人】,那就说明每人要买自己的单,英语中另一种表达是“Let's go fifty-fifty”【让我们五五分账】。中国人口头的“AA制”大致是从香港传入的,道理很明显,香港曾经是,现在也是中国商品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香港人所说的AA制是“All Apart”的缩写,意为全部分开。从AA制流行的程度,我们甚至可以判断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
牛顿的六分仪
远洋贸易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除了资本上的原因之外,还因为有了重大的技术进步。牛顿【I.Newton】是人人都知道的大物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但牛顿另一个不太为人知的贡献是提出了“六分仪”的设计原理,这东西就相当于现代的全球定位系统,船员们依靠这么一个小工具可以很快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进入20世纪中叶之后,虽然诞生了很多电子定位方法,但六分仪仍然被广泛使用。这是远洋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在那个地理大发现的年代,地理学成了所有科学门类中的显学,任何人只要第一个登上某岛【或大陆】,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殖民活动,这是为了扩大商品的门类数量,以及扩大市场的范围,一切都是为了贸易而准备的。对于那些希望能设身处地地理解贸易商思维的读者,推荐去玩一款德国Ascaron公司出品的电脑游戏--《大航海家3》,这款游戏描述的是汉萨联盟时代的历史,所谓汉萨联盟是指14~17世纪期间,北欧诸城市国家结成的商业、政治联盟组织,以北德意志诸城市国家为主,从中我们可以真正理解到,商人才是推动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而不是军事家、宗教领袖或帝王将相,虽然这些人杀人众多,更容易被人们所记住。
流动性不足是个问题
人类具备了技术和资本的力量,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可接下来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本的流动性困境?例如某个小股东突然家里急需要钱怎么办?他不可能立马跑去东印度公司说要拿回自己的钱,事实上东印度公司最初十年都几乎没有赢利,钱都花在造船和做准备工作之上了,公司也不可能拿出钱给他。如果此人意识到很可能在好多年里他都拿不到钱,那他十有八九就干脆不投资了。于是大家就想出一个办法,成立了最初的股票交易所,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手里的股票,每个人也可以随时买入,通过这种方式给资本创造了流动性。这是破天荒头一遭,此前人们不管是投资什么,几乎都是覆水难收,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你想中途掉转方向是不可能的,现在你随时可以把钱拿回来,只要你能够找到买家。
现代股票市场上的所有投机行为在当年的荷兰都已发生过,包括买空卖空、囤积、打压、拉高、出货等,也就是说股市从诞生之日起,就充斥着人为的操纵。
因此从古至今的股市都是高风险的行业,一夜暴富然后又瞬间归于赤贫的事件层出不穷。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总不可能每个人都跑去交易所交易吧?人太多不说,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如何交易,于是就有了专职的场内交易员和经纪人负责给自己的客户提供交易服务。前者就是一般人想象中的“红马甲”,很多描述股市的电视剧都有这类镜头,一群“红马甲”站成一圈大喊大叫,同时手里还拿着一个小本子记着什么。随着交易电子化的推广,相信这类旧式交易方式将越来越少,电视镜头中的繁忙场面必将成为历史。最初某位交易员穿着红马甲是为了颜色鲜明,能够被别人一眼看到,随着仿效的人越来越多,红马甲便成为了约定俗成的规矩。如果说交易员主要活动场所在交易所之内【即场内】的话,那经纪人的活动范围就广多了,在英文里,经纪人【Broker】最早也有皮条客的意思,实际上两者做的事情非常类似,都是在场外不停吸引新客户,撮合交易,从中获利。
期货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