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现金管理
10203200000003

第3章 概述(2)

随着金融活动日趋复杂,钱庄、货币兑换商、金匠铺、票号这些初级形态的金融机构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金融需求了,作为近代金融机构的代表,银行成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金融形态。英国是现代银行的发源地,在这个最早实现资本主义革命的国家,新生资产阶级由于发展工商业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原有的高利贷融资形式因利率过高增加了资本家的经营成本,于是在1694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新生资产阶级利益的需要,成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为工商企业发放低利率贷款。

银行具有更规范的信用保障体系,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广泛的客户对象,这都为现金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首先,银行在近、现代会计制度基础上,针对众多客户的现金财富的管理需求,为客户设立了不同的账户,用以记录客户的现金数量及其变动历史,为客户提供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管理流程和体系,从而使用户能够对其账户进行更为安全有效的管理。其次,银行利用其广布的营业网点使现金收付更为方便快捷。商品货币时期的钱庄和信用货币初期的票号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分支机构,但与银行相比还是少之又少。中国最大的日升昌票号也不过拥有几十家分号,而一家中型商业银行的分支就会达到几百家的数量。除了量上的差距,在服务的深度上银行也略胜一筹。分行可以提供总行的大部分服务类别,支行也有着较为丰富的服务品种可供选择。广布的营业网点免去了繁琐的运现环节,简化了现金收付的流程,大大地节省了现金收付的时间和成本。同时,银行不只是单纯提供传统的存款、贷款、汇款结算等服务,还能向各类客户提供包括理财服务如投资咨询、代客理财等具有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要。

但是随着商品流动和货币流动急剧加大,急剧增长的货币流通强度同样使得依靠信用货币的银行陷入困境,手工运作很难满足当时的现金管理需求。单靠增加人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根本的出路还是要采用最新的技术改造传统银行业,为现金管理的进一步发展铺平道路。于是出现了电子货币。

四、电子货币时代的现金管理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一种崭新的货币形态--电子货币产生了。所谓电子货币,是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商用电子化机具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

目前,电子货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一般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电信部门【普通电话卡、IC电话卡、上网卡】、商业零售企业【各类消费卡】、政府机关和学校【内部消费IC卡】等。发行主体在预收客户资金后,发行等值储值卡,使储值卡成为独立于银行存款之外新的“存款账户”。同时,储值卡在客户消费时以扣减方式支付费用,也就相当于存款账户支付货币。

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主体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可在发行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之后于规定时间还款。信用卡的普及使用可扩大消费信贷,影响货币供给量。

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账结算、划拨资金。这类电子化支付方法的普及使用能减少消费者往返于银行的费用,致使现金需求余额减少,并可加快货币的流通速度。

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互联网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另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该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可用于个人间支付,并可多次转手等,是以代替实体现金为目的而开发的。该类电子货币的扩大使用,能影响到通货的发行机制,减少中央银行的铸币税收入,缩减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等。

【二】电子货币的特点

1.完全脱离实物的形态,以脉冲的形式存在;

2.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

3.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

电子化的货币完全脱离了物质载体,货币功能的执行完全在虚拟空间中执行。在之前的货币发展阶段,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纸币,作为流通的媒介,在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时,总是在特定的时空来进行物质形态货币的交付,货币总是以可见的载体呈现在人们面前。而电子货币的出现,使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与实物货物或服务进行交割时,并不一定出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货币从一个所有者转移到另一个所有者手中也是不可见的,改变的只是双方银行账户上金额数字。因此,电子货币又可以称为“虚拟货币”。

【三】电子货币的计量、存储和流通方式

从计量方式来讲,电子货币十???特殊,由于其脱离了实物的存在形式,无法再以称重、清点等手段来计量,而是以电子化的符号方式显示,代表着同等价值的信用货币。因此,电子货币无须任何计量清点工作,只需在计算机系统内进行相应的运算即可完成任何数量级别的货币计量。

从存储方式来讲,电子货币以电子脉冲的形式存在,完全脱离了实物的货币形态,因此,不同于以往的商品和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存储无须任何物理意义上的空间。但对于存储的介质,却有着较高的要求。磁卡、IC卡、信用卡等电子货币的存储媒介都有着极为精密而复杂的内部结构,并且,他们的应用也是建立在一套较为完善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之上。

从流通方式上讲,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得收付款、投融资等货币流通活动突破了现实时空约束,一切交易活动都通过银行计算机网络完成,既迅速又方便。同时,电子货币大大减少了巨额现实货币的印制、发行和流通费用,节省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提高了交易效率,拓展了交易空间,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易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电子货币时代的现金管理

电子货币的出现使货币的计量、存储和流通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以及在银行业的运用,在电子货币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银行形态--网上银行。网上银行是一种虚拟银行,它充分地利用了电子货币这一货币形态的虚拟性的特点,用户只需通过互联网访问其网址,就可以查看自己的账户信息,办理开户、查询、转账和投资理财等各种银行业务。银行无须设立分支机构就能将业务延伸到全国乃至世界,极大地减少了运营成本和管理费用。除了网上银行之外,电话银行、呼叫中心、手机银行等其他电子银行服务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使传统银行主要依托物理网点开展业务的模式转向3A【Anytime,Anywhere,Anyhow】式服务方式。

随着电子货币的出现和电子银行的发展,人们也相应产生了新的现金管理需求。如客户希望利用电子货币和电子银行进行更为快捷的支付,处理数量更多的现金收付业务,实时地进行现金信息的管理,对大批量现金的集中调拨管理等等。在电子货币时代,货币的计量、存储和流通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现代意义的现金管理出现了,人类现金管理的水平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这一阶段的现金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1.实时化。在传统银行服务模式下,人们主要通过纸质银行对账单和财务报表来了解其现金存在的状况以及历史交易情况,这种现金信息的滞后性使得企业对现金的管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在电子货币时代,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电子渠道实时地了解现金的所有信息,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效果。电子货币的虚拟性,使得对于现金的实时控制成为可能。企业可以通过与银行建立网络连接,随时了解其现金的持有量、流向,从而更加有效地管理现金。如果说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环境下的现金管理是“录像”,那么电子货币时代的现金管理就是“直播”。

2.批量化。在传统银行服务模式下,企业对于现金的管理都是以“笔”为单位的,手工处理方式大大局限了现金管理的范围和深度。当电子货币产生后,现金的信息变成了一个个脉冲信号,一次处理一笔和一万笔现金交易没有任何时间上的差异,这样我们对于现金的管理也就可以成批地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现金管理的效率。

3.智能化。所谓智能化是指通过将企业的资金管理系统与银行的业务系统进行直接连接,按照企业现金管理的管理目标和要求,通过各种业务参数和规则的设置,进行自动化的金融交易,并可根据管理者的设定,在交易过程中进行自动预警和控制。对于产生的大量金融交易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以辅助决策。如果说实时化和批量化所体现的是现金管理效率的提高,那么智能化所带来的则是现金管理深度的提升和本质的变化。目前,虽然现金管理距完全的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智能化已经成为现金管理的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总之,在电子货币的形态下,银行利用电子货币虚拟化的特点,借助于网上银行的平台,全面充实和完善了现金管理的服务框架,形成了以实时化、批量化、智能化为特点的全新的现金管理服务体系,满足了客户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于现金管理的不断发展的新需求。

综上所述,伴随着货币形态由实物化向虚拟化的演进,其流通方式、增值方式也在相应地改变,人们对于货币财富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经历着同步的革新。纵观现金管理的发展史,从最开始单一的手工收付款管理到现代全方位个性化的综合服务体系,无不体现出人类管理财富并创造价值的智慧。数字时代的现金管理,更是这一理念发展到较高层次的杰出结晶。

第二、现金管理的内涵

从对现金管理历史发展的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货币产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开始了对货币财富进行管理的活动,但在不同时期人类的现金管理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进入现代信息社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的现金管理方式,催生了现代意义的现金管理。

虽然我们把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时代对货币财富的管理也称之为现金管理,但这不是真正的现代意义的现金管理。严格地说,现金管理是在电子货币出现之后,现代商业银行基于电子货币的载体,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企业拥有的货币财富进行管理的活动。为了更准确地理解现金管理,下面我们将对现金管理的概念进行阐述。

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阐述现金管理概念的基础:

·货币的形态主要以电子货币为主,辅助形态为纸币、硬币等信用货币;

·货币财富的拥有者为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而非个人或家庭;

·提供现金管理的主体为现代商业银行。

一、现金的含义

现金管理,顾名思义是对现金进行的管理活动,要准确地理解现金管理,首先要了解现金的概念。那么究竟何为现金呢?现金是一个会计学上的概念,由于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不同,各国会计准则对现金的理解和定义存在一定差异。

本书所讲的现金是沿用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准则所规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概念,即现金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以及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且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3个月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以及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等四个条件。

二、与现金相关的概念

为了更深入理解现金的概念,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与现金相关的概念:

【一】现钞

在《中国人民银行现金管理条例》中,为现金所下的定义是:可由企业任意支配使用的纸币、硬币。这里提到的现金就等同于现钞,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现金的概念。

【二】现金流

现金流主要指现金的流转和流动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包括现金的流量、流向、流速和流程等内容和参数,涉及企业的经营现金流、资产现金流、战略现金流、限制性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等。企业的现金流融合并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流程中,在企业的价值流、业务流【资产流、物流、作业流】、现金流【资本流、收入流、成本费用流】、信息流等流程中,现金流是最基本、最综合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不仅企业的资本流、资产流、物流、收入流、成本费用流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影响现金流,而且企业价值流、信息流的结果也会综合表现在现金流上;同时现金流本身也融合贯穿了企业经营的各种流程,表现为从现金流开始再回复到现金流。

【三】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现代企业财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现金流量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Operating Activities】、投资活动现金流量【Investing Activities】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Financing Activities】。其中,经营活动是指直接进行产品生产、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的活动,它们是企业取得净收益的主要交易和事项;投资活动是指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在上述划分的基础上再将每大类活动的现金流量分为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类,即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和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四】??运资金

营运资金是一个会计学概念,也称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其中,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必须清偿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计费用等。

【五】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