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
10379100000028

第28章 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5)

有一位青年人,他原来患有轻微的神经衰弱症,后来他成了一个业余木工爱好者。每个星期天,他总是要抽出几个小时,自己动手做些小家具之类的木工活,钻研式样和漆色。他亲手制作的精美的艺术品般的小家具,得到别人的赞赏,也使他感到通过业余制作,把他个人的价值表现出来,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从此,不仅神经衰弱毛病根除了,而且人也变得更加精神焕发,朝气蓬勃。六十年代,有一位中年大学教师。他在青年时代爱好多样,尤其喜欢唱歌、拉琴、跳舞,活泼乐观,招人喜爱。后来因为被错划成右派,妻离子散,巨大的精神打击使他从此一蹶不振,除了喝茶这个"嗜好"外,任何业余爱好都没有,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身体也每况愈下。在人们的建议下,他担任了教育工会合唱团的指挥,他把休闲时间,都用在如何指挥练唱上,逐渐焕发了青春,身心都日益健康起来。

由此可见,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必须要有业余活动。业余活动就是休闲。凡是离开正常的工作,在体力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一些不同于一般运动、锻炼的业余活动,都可以算做休闲。高速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要求人们快节奏、高效率,因而每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会忙碌起来,情绪也会相应地紧张起来。这就更加需要用业余的活动来调剂。另外,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理解休闲,更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五)、"暗示疗法"

现代医学上有一种"医源性疾病",这种病是因为医生不当的举止言词而引起的。一个人本来没病,却怀疑自己有病,碰巧遇到了一个言语粗暴、工作马虎的医生,轻率地给他下了"癌症"的诊断。那么,这位健康的"患者",就很有可能成为"恐癌症"的真正患者了。他会情绪激烈波动,思想负担过重,四处奔走求医。这种医者的不当言词给"病人"带来的恶果,就是因为"病人"接受了医务工作者投射暗示的结果。

暗示的心理作用往往很大,不容忽视。不仅医学上应用暗示作用,各行各业都开始普遍地运用暗示的心理作用。瑞士有一位艺术家,他为失眠患者塑造了一尊打着哈欠、睡眼蒙眬的瞌睡者的半身塑像。这尊塑像的表情诱惑力颇大,失眠者看着它,不一会儿也连连地打着哈欠,沉沉入睡了;美国的一家电视台,每晚在电视节目结束时,向观众说一声:"祝你晚安"之后,便在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并深深地打着哈欠的人的图象,帮助观众中的失眠者很快入睡;美国某个城镇的长途公共汽车站,为了使人们在等候长途公共汽车时,不致因为感到时间过长而烦躁恼火,便请来了雕刻家,雕塑了三尊排队候车的石膏像。结果有效地"培养"了乘客的耐心,乘客们不再吵吵嚷嚷地谩骂和提意见了。

暗示可以起积极的作用,也可以起消极的作用。暗示也可以分为他暗示和自暗示,也就是说,既可以接受别人的暗示,也可以自己暗示自己。运动员在平日训练时和紧张比赛时,都可以经过自我暗示作用而取得优异的成绩;学生在自我暗示下,考试时不怯场,消除紧张、慌乱的情绪,保持正常的以至最佳的情绪状态,从而可以取得好成绩。

用暗示疗法治疗心理疾病时,通常都是用催眠术来进行。因为患者在患病期间,高级神经活动已经处于比较衰弱的状态,经过催眠,就可以使患者的大脑皮质处于暂时的抑制状态,这时给他们各种暗示性的刺激,就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新的兴奋中心,抑制旧有的因精神创伤所产生的症状,慢慢地会使病情好转,消除症状。

进行暗示疗法时,起码要具备两项条件:第一、作为暗示者,应当在被暗示者心目中有能使他信赖的较高威望。这样,暗示者(医生等人)在询问过病史和进行检查后,便可以用简短有力、充满信心的语言,对病人进行鼓励和诱导,告诉病人,他的病情会很快好转,最终可以完全根除。这样做法,就可以造成病人迫切期望治疗的心情,从而打下坚信能够治愈的心理基础;第二、被暗示者本人要有充分的信心,有了足够的信心,才可以和暗示者双方密切合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有些暗示由于内容和方法安排得欠妥善,其效果往往会和暗示者本人的主观愿望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接受暗示的人,常常从兴趣出发,对于他感到具体的新鲜的东西特别敏感,从而容易接受其消极影响的缘故。德国法律心理学家柏替在他写的《法律心理》这本书里写道:有些电影包含有犯罪的具体情节,它的目的虽然是告诫人们,不要犯罪,犯罪者最终会得到恶报等等。但是,这样的暗示对于青少年的作用很小,甚至不起什么作用。反过来,它倒会暗示给青少年怎样去犯罪,引起"无妨犯一次罪"的冲动等等。因为青少年们往往被电影所表现的生动具体、鲜明新颖的形象所吸引,从而着迷于犯罪本身的动作,以及对犯罪行为产生魔力般的跃跃欲试的想象。

法律心理学家柏替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深思。在我国,《少林寺》影片放映后,奔赴河南少林寺出家学艺的青少年,一时之间络绎不绝,以致报刊上不得不刊登出劝阻的文章;《大西洋底来的人》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据说报考海运学院的青年剧增;《血疑》电视连续剧播出后,有些女孩子怀疑自己也得了白血病,甚至殉情死去……所有这些,无不说明了暗示心理对青少年的作用。这能单纯责怪青少年幼稚吗?我说不能,因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中,有一条就是:他们看电影、看电视剧的时候,往往不注意思想性,吸取成人们认为有益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去"各取所需",只注意电影或电视剧里面他们感兴趣的情节。人们常常强调,对青少年观众和读者来说,更应当注意"寓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道理也就在这里。

对于青年人本身来讲,当你了解到自己的这种弱点的时候,就应当有意识地抵制消极的暗示影响,冷静地理智地去分析和鉴别真假、善恶与美丑的界限。这一点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你持有"自我暗示"这一武器。你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不跟着外界别人的暗示去瞎跑。暗示,包括暗示疗法,并不是万能的、威力无比的。有些心理健康专家认为,神经比较脆弱的人,最容易接受暗示,这从反面论证了这个道理。

(六)、"疏导疗法"

这儿有一篇是从1988年5月21日的《光明日报》上剪下来的剪报,文章的题目是《一张诊断书》。这是一篇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文章。

作者讲到他的妻子在"文化大革命"时,因为曾任过外国专家的译员,又自愿由首都调去边疆小城教书,于是"造反派"们便十分荒谬地怀疑她是特务,并宣布孩子是搞特务活动的掩护,本人根本不会生孩子……结果妻子被隔离审查批斗,不许会见孩子。致使她精神受到极大打击,被逼成头发散乱、眼神痴呆的疯子(精神分裂症)。后来,找到了当时已被"造反派"勒令靠边站的妇科专家林巧稚大夫作证。林大夫基于革命人道主义的医德,不怕风险,经过检查后,毅然开出了如下内容的诊断书:"患者是正常女性,腹部有多条妊娠纹,证明患者曾有过正常分娩。"当这位女同志听到林大夫的诊断证明后,她脸上露出惨笑,继而沉默,然后"哇"地一声,伏在林大夫肩头上,放声大哭起来。从此以后,她的病情逐渐好转,能够正常地工作,并生了第二个孩子。

你看,这位女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起因,不正是因为"造反派"离奇地诬蔑她"你是个男扮女装的特务,你根本就不会生孩子"而引起的吗?而病情痊愈,也是由于有了"患者是正常女性,曾有过正常分娩"的专家诊断的结果。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疏导疗法"把她的病治好了。

那么,什么叫做"疏导疗法"?疏导法也叫做"排泄法",或者象通常所讲的"打扫烟筒法",即把积存的心理郁闷打扫干净,使神经通路畅通无阻。当人们遭遇到突然发生的、意外性的精神打击后,别人往往劝他"你痛痛快快地哭一场吧!不要憋在心里做病!"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排泄"情绪的方法;而别人的善意劝告也就是一种"疏导"。

医学心理学劝告人们:该哭的时候就哭,该笑的时候就笑;"喜怒不形于色"在日常生活里不该提倡,因为强行压抑自己情绪的表露,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我劝青年朋友们不要为了保持所谓的"尊严"和"体面",而强行压抑自己的思想感情;也不必被一些传统的旧礼教所束缚。

疏导法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心理治疗方法,也是疗效十分显著的一种心理疗法。即使是严重的心理疾病,用思想感情上的疏导、排泄,往往也可以治疗好。上面讲的那位女知识分子的病,就相当严重了;但她不是靠服药,而是用排泄法这种心理疗法,治好了她的病。这种方法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用它治好的病例很多,很多中外古今的小说里都可以找到真实动人的描述和介绍。

怎样去疏导排泄不健康的心理?总的原则是应当使自己的生活富有情趣,因为一个生活情趣丰富多样的入,总会有机会去排泄疏导他的情绪,不致因烦闷而使自己的心理不健康。

我们现在正向现代化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提高,精神生活内容也就更需要丰富充实,每个人的生活也就愈加需要富有情趣。俄国伟大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自然、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根据我的生活印象,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于教师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这段话说明了美化陶冶心灵的重要性。列宁在狱中给他妹妹写的信中讲道:"有时一个人的心情恶劣,是由于单调的印象或单调的工作所引起的疲劳造成的。"列宁的意思很明显,是指为了保持心理健康,生活应该富有情趣,而不要过分地单调刻板。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人格。"这最后一句,也就是说学习可以使一个人的人格,更加趋向于完美和谐。当然,在广泛的兴趣当中,你应该选择一个中心的兴趣。丹麦有句谚语说得好:"聪明人接触各种知识,但是他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

日本一本新出版的《青年心理学》里,调查一批青年工人的业余时间,大部分是用于:1.长时期的闲聊;2.看电视成瘾;3.酗酒解"愁";4.逛街、串商店;5.玩牌成癖好等。这些办法固然也能排泄无聊和烦闷,但它既白白地浪费掉时间,又危害身体健康,也消磨斗志。而且一旦成习惯,想要矫正过来也很困难,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以我说,这些疏导排泄情绪的办法都不足取。对于青年人说来,正确的疏导排泄情绪的办法是:欣然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自觉地经受文明的洗礼,主动地争取艺术的熏陶,积极地提高理论的修养。这样做下去,你的气质会更加美好,你的人格会更加完善。

(七)、笑疗法

我们先看一个真人真事:1979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叫做《笑有益于血液--幽默的医疗作用》的通俗著作,作者是美国医生雷蒙德穆迪。他在这本书里讲道:一个名字叫做诺曼.卡曾斯的美国记者,突然得了缺乏胶原的病("胶原"是结缔纤维的主要构成物,这位记者由于器官结缔纤维严重损伤,因而行动艰难)。当他接到医院的"没有治愈的希望"通知后,他并没有因此而吓倒。他借来了大量的幽默喜剧录相影片,每天在家里放映欣赏。先是十分钟的大笑,感到有镇痛的作用,疼痛缓和一些,可以睡上两个小时;后来他索性看上几个小时,大笑几个小时。经过几个礼拜后,他的病非但没有恶化的迹象,反而有了显著的好转,经过十年后,这位记者的身体依然很好。

笑,开心的大笑,在这位患重病的记者身上,显示了神奇般的力量。那么这种威力来自何处呢?简单说来,就是这位记者每笑一次,他的横膈膜就大约蠕动十八次,而在他微笑时,蠕动的程度要略小一些。乐观和愉快使他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了协调作用,使他的内分泌稳定,免疫力增强,从而控制了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发作。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位记者在确诊他患了胶原性疾病这种不治之症后,陷进了深深的忧郁、悲哀和绝望深渊里,那么毫无疑问,情况就会完全不同,他身体的免疫反应会被抑制住,他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这两种细胞都有抗病的机能)的产生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这样,就不仅仅不能减弱他的病症,反而会增进他的病变。

国外学者已经研究证实,"忧郁、失望、悲哀是癌症发生的前兆"。有人曾对一百名白血病人、淋巴瘤病人进行了回顾研究,发现癌症发生前的一年左右,大部分病人有过个人或家庭不幸遭遇的经历。其实,我国医学中早就有过"郁结伤脾,肌肉消薄与外邪相搏而成肉瘤"的理论,这讲的也就是国外现在才发现和证实了的"新"理论。这些新科学理论的主要依据就是;悲哀所以会使人致癌,就是因为悲哀可以抑制身体的免疫反应,影响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产生和功能;于是妨碍了及时地抑制和消灭癌细胞。

国外还有一个试验证实,很多种疼痛是由于肌肉所造成的,或者是因为肌肉紧张而加剧起来。这种情况,往往连忍受病痛的人自己也忽略了。比如说,由于肌肉紧张而引起的头痛,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有些人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于是他在不知不觉间,头和脖子的肌肉就会紧张僵硬起来,紧跟着头也就疼起来了。如果运用大笑的疗法,情况就会正好相反:笑能使肌肉的紧张程度缓和,疼痛也就跟着减轻或消失掉。因此,你应该放松肌肉。那么,怎样人工地帮助你放松肌肉呢?你可以笑,大笑,因为笑的时候,肌肉就会放松。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人们为了笑而笑,这样的笑不是发自内心感受,不会触动情感神经,也就不会收到应有的疗效。但是,我建议人们养成笑的习惯,用笑的表现来诱发出你的快乐与希望。正如你总是紧皱眉头,会诱发出你的郁闷那样,你若是能够养成平日里总是保持舒展眉头的习惯,也许多少会有助于你驱散愁雾。

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可以经常看到,凡是性格幽默风趣的人,大部分是快乐的人、充满希望的人。他们对待一件不顺心的事,往往一笑置之、不以为意;他们会总结经验教训,再接再厉地把事情办好。而那些性格过于拘谨的人,却会因碰到不顺心的事情而烦恼、愤懑,闷闷不乐;有的甚至总是记住这件不愉快的事情,唉声叹气,自怨自咎。幽默的人,会笑的人,处在任何沮丧困苦的逆境中,都能将紧张情绪缓冲掉,而保持轻松的自信的心情,从而降低心理压力,缓和内心冲突,排除内心的抑郁,不至于因此而陷入不健康的心理困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