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学生心理健康实用教程
10379100000006

第6章 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1)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指导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心理学上所指的成就动机指一个人力求获得成就的倾向,它对人的学习工作起定向和推动作用。心理研究表明具有成就动机的人参加任何活动总力图取胜,喜欢接受他人挑战,面对挫折困难表现为极大毅力,对错误的意见做法能积极抵制。古今中外历史上,大凡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年轻时就有明确的成就动机。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其16岁时就写下《我对未来的计划》一文阐述他的成就动机。对学生来说,成就动机强的比成就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也更有成效。成就动机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他们维持调整学习活动。正因为如此班主任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作为学生学习心理指导的一个突破口,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学习的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把学生的成就动机分为三类:一是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就动机;二是通过学习获得地位荣誉的成就动机;三是为得到赞许和表扬的成就动机。根据这些理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一)、与科任教师配合在课堂授课及作业批改等环节上给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通过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第一类学习成就动机。

(二)、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如在班上召开了《高三意味着什么》,《上大学是为了更好的人生起点》《十年以后一席谈》等主题班会。

(三)、恰当运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方式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可获得一定荣誉和自尊激发第二类学习成就动机。

(四)、班主任要常给予学习进步的学生赞许和认可,满足学生想得到赏识的欲望。激发第三类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

二、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成功归因,给予成功的希望

心理学上所指的学习上的成功归因是指学生对学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推测、判断的过程。成功归因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学生此后的学习态度及行为。

司法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对一个死刑犯宣称执行割脉,然后蒙上他的双眼,将其一只手绑在木架上,用针刺痛其脉部,实际并没有割开脉部,用滴水声代替滴血声并让其听到产生误解,慢慢这个死刑犯却死了。原来这个死刑犯因为认为自己完全没有生存的希望而放弃了生命。这个实验说明了心理上让人拥有希望的重要性。同样,学生如果对自己的学习做出错误的归因就会因为认为没有成功的希望而放弃努力。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归因有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心境好坏等内因和运气好坏,学习任务难易等外因。这些原因中能力高低、运气好坏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心境好坏,努力程度是可控制的因素。班主任要根据这些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

(一)、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配合,对学习成绩较差学生进行成功归因时要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为缺乏努力这个不稳定,可控制的因素。这样学生除会出现内疚感外,会对改变失败结局充满信心。

(二)、对学习成绩不理想但努力的学生进行成功归因时,要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为缺乏更大的努力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会使学生更加的努力并改进学习方法。

(三)、对成绩好或有进步的学生,不要只夸奖其聪明而要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勤奋努力。

(四)、对一些有个性爱捣乱的学生取得的好成绩不要归因为运气好。

总之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成功归因要注意纠正学生容易出现的偏见,如归因于心境、能力、运气、能力、环境等。

三、研究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

(一)、正确看待慢智思维型与快智思维型学生。

心理学上所指的慢智思维型与快智思维型学生的最大区别是思维的敏捷性程度不同。慢智思维型学生思维的速度慢,但与智力落后的学生不同,他们的思维清晰,方向正确,对问题的看法比快智思维型学生深入。由于思维的速度慢平时上课的反应不如快智思维型学生,如果考试时间紧,内容多取得的成绩不理想,很容易让班主任认为是智力落后的学生,从而不加重视。而思维的敏捷性程度高的快智思维型学生却很受班主任的喜爱。他们思维的深刻性不足,但因常受表扬,而经不起挫折。

班主任对这两种类型的学生进行学习心理指导时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要指出他们思维的优点和不足。对慢智思维型学生应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指导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对快智思维型学生要提供他们参加学科比赛活动的机会,并加强思维的深刻性训练。

(二)、根据男女生不同的学习心理特点进行学习心理指导。

男女生因为生理条件不同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生学习在知觉上男生主要借助视觉,喜欢实验演示幻灯;女生主要借助听觉,喜欢倾听。在思维上男生的逻辑思维强,女生的形象思维强。在成就动机上,男生的成就动机强,女生则弱一些。女生学习更易受青春期生理不适的影响。

班主任在进行学习指导时可以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男女生不同的学习心理特点,让他们发挥长处,弥补短处。帮助学生纠正内心的性别偏见,引导女生树立较高的成就动机,提高她们的志向水平。对男生要培养勤奋好学,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克服骄傲自大,爱钻牛角尖的习惯。对女生要求她们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并加强对女生的青春期心理指导。

总之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通过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调动一切使学生成绩提高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指示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才能达到学习水平提高的目的。

对学生考试的指导

一、考试指导

影响考试效果的心理因素应考能力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首先,心理因素很多,主要是心理疲劳带来的学习焦虑,使心智活动的效率降低、注意力分散、意志力薄弱、情感波动、大脑兴奋与抑制失控,由此产生心理障碍。此外,还有复习中的猜题心理、侥幸碰运气心理、考试失败后的畏难心理、初次考试的恐惧心理、答题的犹豫心理、屡试不第的惧怕心理等等。其次,考试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正确、积极、适度的考试动机。清晰地意识到考试的社会意义及考试的多种功能(如检查功能、监督功能、考核功能、测试功能、评定功能、教育功能等),就会产生对考试的责任感,激发考试的自觉性、主动性,激发巨大的热情和坚毅精神,从而诱导全部心智活动投入考试。第三,考试应有正确的方法。在战略上要有自信心,在战术上一定要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从指导思想上看,心理要进入竞技状态,要沉着、冷静,善于控制考试过程中情绪的波动。从具体方法上看:要通览全盘,做到心中有数。在答卷时要:1、先易后难;2、先计算后证明;3、先后有序。另外,还要具备灵活的解题策略。

在考试中,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准备:1、适度的目标意识。目标应考者的预想结果,具有引发、导向、激励的作用。2、良好的情绪与意志倾向。考试开始时的焦躁或狂热,很可能破坏原有的思路,使注意力失调,反应速度减慢;反之,开考时冷漠或呆滞同样考不出好成绩。3、克服"考试高原现象"。考试中高度紧张的心智活动,会造成心理配合失调,从而降低知觉的敏锐程度,影响注意力的集中,会导致逻辑思维紊乱,并产生意志消沉、恐惧、不安和无信心等心理障碍,这可称之为"考试中的高原现象"。这时必须有意识地调整思维角度,重新培养良好的心境,调适和克服心理障碍。4、能够很好地进入竞技状态。

消除心理压力考察考试前后的心理状态可知,不少学生怕考试,各种主客观原因使之对考试感到紧张、焦虑,甚至出现植物神经系统机能紊乱,以及种种神经官能症状。据调查,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失调(厌食、呕吐、腹泻)约占8.8%,而不同程度的心悸、头晕、失眠等约占26.4%。那么,考生如何怎样才能消除这些心理压力呢?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1、由"要我学"的"压抑性学习"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性学习"。

2、克服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如羞怯、抑郁、神经过敏;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处理好突发事件,协调好人际关系等……

3、树立自信心,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我经过了刻苦的学习,完全有把握考好",用想像中的成功场景去消除紧张。

4、防止心理疲劳。

二、防止怯场的一些技巧

(一)怯场发生的原因

怯场的心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把考试当成一种压力,由此产生了超强刺激,引发了强烈的惧怕、焦虑,使大脑皮层有关区域形成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它的周围受其影响,处于高度的抑制状态。大脑的两个活动形式,兴奋与抑制的正常交替受到阻碍,思维操作发生困难,知识的再现和灵活转换受到严重阻碍。严重时强烈的惧怕会产生反应性抑制,并出现"颤抖"和"畏缩"的消极反应,直至引起神经功能的紊乱,导致已获得的反应延迟发生,严重地影响考生智力水平的发挥。

在这种心理、生理反应下,思维定势特别明显,精细的判断将被习惯化的处理方法所取代,因而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增加;一些应该会解答的问题,在换一个角度提出来后,因过于紧张影响了注意力的分配,在其他题目因素的干扰下,忽视了考查方式已改变,按定势作答而带来错误。

(二)怯场的防止与现场调控

心理调控:回忆自己最成功的一次考试的过程,包括获得成功时的那种心花怒放、欢快陶醉的情景和心境;回忆自己因获得工作成功和考试的好成绩,而得到领导、亲属、教师表扬时的愉快心情;回忆或默诵(过电影)这些考试的科目,自己所准备的重要内容,解答提纲、公式、定理、图表,目的是使自己把感知基础上的思维上升为必定成功的信念,从而思路畅通,心平气和地投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