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美军战斗手册:16条生存法则
10381000000032

第32章 法则14 越多使用武力,越不起作用(1)

2010年酷热的夏天,在阿富汗努里斯坦省(Nuristanis,位于阿富汗东北部)的一个村庄中,美国陆军第71骑兵团第三连的威廉·辛普森(WilliamSimpson)中尉正在给手下的士兵分配任务,不过这一任务并非是使用MK19型自动榴弹发射器去消灭"塔利班"分子和"基地"组织,也不是驾驶步兵战斗车去抢占制高点,而是一个听起来有点儿搞笑的任务,为阿富汗人的毛驴注射药物。北约驻阿富汗联合稳定部队的军医官卡尔·斯帕兹(CarSpaatz)上尉解释说:"在阿富汗,10辆卡车也比不上一头驴,毛驴对于阿富汗人的生活很重要。"

在被称为"高山高原之国"的阿富汗,全国80%的领土是山脉和高原。由于连年内战,基础设施落后,阿富汗几乎没有像样的公路,到处都是崎岖的山路和险恶的谷地。好在数千年来毛驴一直是阿富汗的主要交通工具,与久负盛名的阿富汗毛毯一样,个头小巧的阿富汗毛驴因其负重多、山地适应能力强、抗高寒、耐力好等优点,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棒的毛驴。但是,由于战争的侵袭,现在毛驴是很珍贵的财产,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驴市上,驴的售价通常在200美元左右。

美军费尽力气帮助阿富汗人给他们的驴子注射疫苗自然不是美军对阿富汗的驴产生了兴趣,这是美军新战略的代表:减少武力,团结当地居民。因为在他们最新的战争手册上写着:越多使用武力,越不起作用。其实这并不是美国人唯一作的团结当地民众的努力,在有"阿富汗粮仓"之称的巴达赫尚地区以及潘杰希尔谷地,类似的行动早就开始了。行动的方式不仅限于提供兽医服务,还包括送给阿富汗人一些日用品--包括中国生产的廉价衣服、鞋子、塑料配饰等,教孩子们踢足球,为阿富汗人治病和提供净水药剂。总之,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约驻阿富汗稳定部队正在竭力减少武力的使用,转而发展与当地民众的良好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消除"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影响,建设一个稳定的阿富汗。

就像驻阿富汗美军新任司令戴维·彼得雷乌斯(DavidPetraeus)所

说,要呼吁阿富汗军民团结、阿富汗与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建设

阿富汗,要和阿富汗的民众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彼得雷乌斯在出席美驻阿大使馆举办的美国独立日庆祝活动时对1700名宾客发表讲话,呼吁阿富汗军方与民众团结起来、阿富汗与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因为大家"都是共同任务当中的同一个团队"。彼得雷乌斯还说,"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各方合作,减少武力并且团结阿富汗民众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这样类似的例子,诸葛亮治理蜀汉之初崇尚严刑峻法,也像美军在阿富汗一样。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分裂割据势力,并制定了蜀汉的法典,执法严明。这些措施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建议推行温和的政策,他上书诸葛亮说:"从前汉高祖刘邦进入关中时,曾经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懂得了德政。希望您能逐步放松严刑峻法,以抚慰蜀汉百姓的愿望。"但诸葛亮认为,蜀汉的情况同当时刘邦平定三秦时大不一样,不能作为对比。他说:"秦国推行严酷的暴政,使百姓怨声载道,不堪忍受,揭竿而起,使天下大乱。汉高祖有鉴于此,推行宽大政策。刘璋治蜀软弱昏庸,德政推行不了,刑法不严,造成君臣关系逐渐被颠倒。现在我严刑峻法,法治推行了,人们便知道什么是恩德,再以官位加以限制,得到了官位,人们便知道什么是荣耀。荣耀和恩德并施;君臣关系明确,才是最重要的治国之道。"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称为"后主"。为了协助刘禅治蜀,诸葛亮精简官僚机构,明确制定了法规,集思广益,以软硬两手治国。为了稳定蜀汉政权,诸葛亮决定出兵云南、贵州和四川交界地区,讨伐叛乱。出发前,参军马谡对诸葛亮说:"那个地方凭仗地势险要,早就有了叛逆之心;哪怕今天被征服,明天又会翻脸。用兵的道理在于攻心为上策,攻城为下策,心战为上策,兵战为下策。只愿您能使他们心服。"诸葛亮接受了这个正确的建议,以柔克刚、恩威并重,用强硬手段7次抓住孟获,又以仁慈之心7次释放了孟获,从而平定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稳定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此后,诸葛亮继续将宽猛相济的方法推行到治理蜀汉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可见,恩威并施,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两手政策才能有好的效果。凡事都有两面性,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注意并提倡在相反的两个方面之间寻求平衡。按照传统的观点,失去平衡,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事情就会出毛病。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事情就会顺利发展,兴旺发达。极端到底,就会引起强烈的反作用。正如弹簧,用以压迫的力越大,反作用力就越大。仔细想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是受着平衡律的支配,因为平衡律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宽大仁慈,并不意味着软弱,它实际上既体现了胸襟和气度,也体现了涵养与明智。宽大为怀,是为了征服人心,使人心服,也是自信心的表现,可以当做笼络人心的"胡萝卜"。威猛严厉,也不意味着残忍,它所体现的是决心和力度,为的是以强硬的手段迫使越轨者和不法之徒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平等竞争。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是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大乱。所以,宽与猛互相补充调节,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14.1人性本善

在战争中,充满着暴力和血腥,很多时候,处于战争的绝望中的人们往往已经忘记了自己最宝贵的品质--善良。善良不仅是精神上的关怀与给予,也是对人的心灵与精神的洗涤。作为一种境界,做到善良其实不难,其实只是举手之劳,于我们自身不但没有损害,还会让我们的心灵升华。善良的人对别人行善,自己的一生会生活在爱的幸福里,因为我们的付出,可能帮助一个人走出困境,甚至帮助一个人获得新生。好比盛开的鲜花,为世间提供了美丽和芳香,为蜜蜂提供了食物,也美丽了自己的一生,这样难道不好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他人的需求之前,因而常常在最需要表现善良的时候却将它放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中国人熟知的一句老话。但在今天的人们心中,这句话可能早已经被淡忘了。很多时候人们只认为它是一种道德的约束,其本身没有任

何实际的意义。在古老的过去,人们都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相信

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上天的眼睛,所以人们都知道要与人为善。

但现在,人们的善良之心被蒙蔽了起来,它藏在心底而不敢轻举妄动。比如:有人见义勇为将因落水昏迷不醒的受害者送往医院,可受害者清醒之后非但不感激救命之人,却反咬一口,说救命人即是致他伤残之人,要求救命人赔偿一切损失;有人因善良让推销者进入家中的屋门,推销者入室后立即一反常态,凶残地抢劫、伤人甚至杀人,等等。这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人们开始怀疑真的有"善有善报"这一说吗?在这个时候,我们都忘了还有下半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现实中作恶的人永远睡不了安稳觉,感觉不到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永远活在阴影里,一旦东窗事发必遭万人唾弃,最终将在耻辱中结束作恶的一生。

与人为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高尚的品德,是智者心灵深处的一种沟通,是仁者个人内心世界里一片广阔的视野。我们要相信:人心本善,有了这样的情操,人们的行动才有了支点,有了支点,整个社会才有了精神上的支柱。与人为善的人是自信的人,因为善良的人无论生活以什么样的方式回报他,他都能应对自如,从容面对,他们从不后悔自己的与人为善。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现实而又残酷的社会里,似乎只有地位、金钱才能决定一切,所以有的人便认为与人为善的原则已经变得陈旧,已经是过去那个时代的精神了。其实并不是这样,人们需要善良,世界需要善良,你自己更需要善良。与人为善绝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情心,它是一种无形的相助,一种博大的爱。与人为善的人像水一样,能溶解万事万物,化解人间恩仇,滋润万物生灵。

善良是人与人表达和沟通时的一只臂膀,当这只臂膀在的时候,我们就能建立和别人的良好关系,付出也会得到帮助。缺乏善良就等于失去了这只臂膀,就无法建立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善良的人即使一生平淡,也可以每天可以睡得安稳,可以发自内心地微笑,每天都沐浴在阳光里,即使人不在世间了,也总会有人记得他的善良。

14.2积极思考打通思路

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一直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始终忽视了和阿富汗民众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在遭受巨大的伤亡之后,美国人开始积极地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他们开始与当地民众搞好关系,以求获得他们的支持。

办事不讲方法,累死活该。用笨拙的方法办事,肯定会费力不讨好,而用聪明的方法办事不仅省时省力、事半功倍,而且也是成就事业必不可缺的条件。事实上,最优秀的人是那些重视方法并且善于找方法的人。不管过去还是将来,也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就如同明星一样闪耀,哪怕他们没有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主动找上门来。我们知道同样的环境却有不同的人生。环境总有优与劣,而不论环境怎样,总有人出人头地,同时又有人碌碌无为。所以不要把自己境遇的不如意归咎于环境,关键在于你怎样面对环境,将身边的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因素。那些有理想的人不辞辛苦,踏实地在自己脚下一块一块地垫着走向成功的"砖头",这些人之所以总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的风景,摘到诱人的果实,达到自己预期的人生目标,就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和对身边机遇的巧妙运用。

我们都知道数学家高斯的故事:在数学课上,老师给大家出了这样一道数学题:"请问,将1至100之间的所有自然数相加,和是多少?"同学们都努力地算了起来,只有小高斯一人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沉思着去寻找迅速解决问题的方式。过了一会儿,小高斯举起了手:"这道题的答案是5050。"小高斯很自信地说。"你可以给出你的方法吗?别人可连一半都没有加完啊!"老师略带吃惊地问。"你看,100+1=101,99+2=101……以此类推,到50+5l=101时,我们恰好得到了50个101,最后的结果也就是5050了。"老师对小高斯的解答十分满意,并且坚信他将来一定会有所作为。后来高斯真的成为世界知名的数学家。

由此可见,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既要勤奋刻苦也要开动脑筋。

一句名言说得好:"忙里需偷闲,缓中需带急。"方法运用之妙,存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