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历代军制
10407800000022

第22章 南宋军制

南宋军制大体上沿袭北宋制度,仍以募兵为主,禁军、厢兵、乡兵等各种军队名称仍然存在。但禁军作为国家主力军的地位已为新形成的屯驻大军所替代,西北边防的蕃兵,也因陕西的失去而不复存在。

建炎兵制

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赵构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亨伯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十二月(1127),建立大元帅府,赵构把所领军队万人分前、后、左、中、右五军,这是南宋建军之始。靖康二年五月赵构即位后,另设御营司,由宰相、执政兼任正、副使,其下设都统制,统管御营军,御营军分为五军。建炎三年(1129)四月苗傅和刘正彦兵变失败后,刘光世的御营副使军和韩世忠的御前左军、张俊的御前右军,均脱离御营军而独立成军,御营军分而为三:御营副使军、御前军和御营军。而御营军仍有五军。此时,御营司仅能管辖御营五军,御营副使军与御前军则与御营司脱离关系。建炎四年(1130)六月,御前军改为神武军,御营军改为神武副军,御营副使军改为御前巡卫军,统归枢密院领导,撤销御营司,恢复北宋旧制。

绍兴兵制

绍兴元年(1131)以后,南宋在江南稳定了统治,军制也渐趋稳定。当时,除川陕的吴蚧大军外,东南地区的大军为刘光世的御前巡卫军、韩世忠的神武左军、张俊的神武右军、王躞的神武前军、陈思恭的神武后军,杨沂中的神武中军。后来王理、陈思恭部并入神武左右军。由宗泽余部发展起来的岳飞军,于绍兴三年用神武后军的番号。这样,南宋军队在绍兴初年便形成了吴王介、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为主帅的五支屯驻大军,其次则有杨沂中的神武中军、王彦的八字军等,总兵力30万。吴王介是川陕大军主帅,刘光世是御前巡卫军主帅,韩世忠是神武左军主帅,张俊是神武右军主帅,岳飞是神武后军主帅。

绍兴五年(1135),屯驻大军的番号改为行营护军。韩世忠为前护军,岳飞为后护军,刘光世为左护军,吴王介为右护军,张俊为中护军。各支大军都分成若干军,军级统兵官有统制、统领等。军下设将,将一级有正将、副将、准备将,总称将官。在将之下,还有部与队的编制,设有部将、拥队、押队等职。

绍兴七年(1137),刘光世被解除兵权,其部下大将郦琼率4万人降齐,余部8000人由王德统率,并入中护军,左护军名存实亡。绍兴九年(1139),吴王介病死,右护军分裂,由吴磷、杨政、郭浩三大将统率,因此,右护军的地位降低。于是,只剩下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帅地位最高。绍兴十一年(1141),宋高宗和宰相秦桧推行投降路线,罢韩世忠、张俊兵权,杀害岳飞。此后,将四支屯驻大军陆续改编成十支屯驻军,部署在长江沿岸和川陕交界处,统称为“御前诸军”,为南宋的主力军。

三衙和班直

南宋初,三衙机构仍然保留,但不统兵。班直也保留充当宿卫。绍兴五年(1135),杨沂中的神武中军改为殿前司军,三衙始有兵将,且兵力不断增加。绍兴十一年以后,三衙军成为与御前诸军平列的屯驻大军,不再有隶属关系。三衙军的编制,与御前诸军相同。南宋的三衙军与北宋时有所不同,侍卫马军司并非全统马军,侍卫步军司也掌管部分马军。三衙各军的情况是:

殿前司:绍兴五年,改神武中军为殿前司军,共7军。绍兴九年(1139),殿前司有统制13,统领21,正、副、准备将178.绍兴十八年(1148),兵力增至7万余人,辖12军。宋孝宗时(1163~1189年在位)规定,殿前司军的编制为7.3万人。从此维持到南宋末年未改变。

侍卫马军司:绍兴七年(1137)开始组军,共6军12将、6000人。绍兴十四年(1144),从四川右护军调入4个军。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马军司共有兵力3万人。孝宗乾道七年(1171),调马军司戍建康,临安只留殿前司和步军司两支部队。此时,马军司共有6个军,实有兵力2.7万人。

侍卫步军司:绍兴十二年(1142)始组军。绍兴二十九年(1159),有5军编制。南宋的军,相当于北宋的厢;南宋的统制,相当于北宋的厢都指挥使。孝宗乾道年间,规定步军司编制为2.1万人,南宋末年,步军司有兵力2.3万人。

使臣、效用和军兵:北宋禁兵分上、中、下三等,南宋屯驻大兵分效用、军兵两级,或使臣、效用、军兵三级。使臣是八至九品的十等武阶官的总称。使臣并不全带兵,有的担任侦察任务,称探事使臣;有的给大将管印,称背印使臣。使臣也有充当战士的,因此禁军中形成使臣、军兵两级。宋孝宗时,对军队进行改革,改变使臣充军的状况,实行效用、军兵两级制。

效用的身份和待遇高于军兵。在军情紧急时,招效用是一种高价的募兵手段。效用一般不刺字。效用的出现和普及,是南宋兵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反映了兵士社会地位的提高。刺字制的部分废除,也使应募的壮士,愿充军前效用,而不愿为军兵。

骑兵、水师:南宋的骑兵建设和北宋相比变化较大。由于陕西的丧失,南宋只能从广南西路少数民族地区和四川购买军马,由于广马和川马体型矮小而且数量不多,所以南宋的屯驻大军缺马情况比北宋更为严重。如左护军刘光世5.2万余人,仅有战马3000;右护军吴军7.3万人,仅有战马9000,殿前司的骑兵有五分之一无马。战马的严重缺乏削弱了南宋的战斗力,这是在同金军作战中常常失败的原因之一。

南船北马,宋金各有优势。南宋为了发挥自己的优势,很重视水师建设。岳飞、刘光世、韩世忠、张俊率领的各路大军中都有强大的水师。绍兴末年,当完颜亮再次大举攻宋时,南宋水师的战绩比陆军显著得多,多次击败金军。孝宗以后,为了防御金军南侵,南宋在沿江、沿海陆续设置了20余支水军,防御从武昌到常熟、从嘉兴府杭州湾的澉浦到广西钦州的海防的战略要地。重点配制在长江下游和两浙路沿海。后来在抗击元军南侵时,南宋水军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