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类生命科技发明发现(走进科学丛书)
10475200000014

第14章 人工合成蛋白质

1965年,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我国诞生了。这项科研成果震动了中外科学界。在国内,国家科委专门组织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严格鉴定,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国外,受到一些著名科学家的高度赞扬。有的认为,从简单的氨基酸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蛋白质,中国的胰岛素是惟一令人信服的例子;有的表示,人工合成胰岛素在科学技术先进的国家还没有做到的时候,中国首先做到了,令人十分钦佩。英国电视广播还为这件事组织过一次电视专题节目,专门报道中国的胰岛素人工合成。美国销路最广的《纽约时报》也以整版篇幅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这一科学成就。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激素。从结构上看,它是一种蛋白质,从功能上看,它是调节生物体内新陈代谢的一种激素。它是由胰腺中的胰岛细胞分泌的,能促进人和动物对葡萄糖的利用。如果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过少,体内葡萄糖的氧化和储存就会发生障碍,葡萄糖在血液里的含量就会升高,导致尿中有过多的糖分排出,这就是糖尿病。据统计,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有1亿多人,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含糖量过多,血液循环系统受到破坏,伴随而来的是坏疽病和心脏病,肾功能下降,眼睛失明等。它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1921年7月30日,班丁和拜斯特发现了胰岛素并从狗的胰腺里提取出宝贵的胰腺抽提液,后来又从猪、羊、牛的胰腺中提取出胰岛素,并于1922年应用于临床治疗。1926年,纯化的胰岛素已能做成结晶,一些糖尿病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续。但由于胰岛素数量太少,价格昂贵,一般的人得了糖尿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所以,人们梦想着有一天能用人工的方法合成胰岛素。

人工合成蛋白质开始于100多年以前。德国的一位多才多艺的化学家维勒,从小喜欢诗歌、美术和收藏矿物标本。在各门自然科学中,他最喜欢化学,23岁获医学博士学位。1824年春天,维勒在进行金属氰化物和氨水的研究时,在实验中意外地发现,在氰化物和氨水相互作用时,经水浴加热,冷却后容器底部出现了一些白色沉淀物。这是什么物质呢?维勒思索着,推测着。但是,维勒的眼光是敏锐的,思维是敏捷的,他不凭猜测下结论,在奇特的实验现象面前,他提出了许多假设,设计了许多实验,反复实验,反复研究,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查明金属氰化物和氨水相互作用,首先生成的物质是氰酸铵,在一定条件下,就会转化成尿素(一种有机物)。

维勒的学生柯尔伯继承了维勒的事业,着手进行用最基本的元素合成有机物的实验。他顽强拼搏了7年,终于在1845年成功地用空气、氢气、氯气、碳等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醋酸。这再一次证明了,用无机物能合成有机物。

接着,一系列的有机物如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等都陆续用人工的方法合成了。1854年德国化学家且泰罗合成了脂脑,1861年俄国化学家布特列洛夫合成了糖类。

1886年,俄国的科学家丹尼列夫斯基尝试用氨基酸“装配”蛋白质。他把蛋白质“拆开”,然后把拆下来的氨基酸放进试管里,加进一些蛋白质合成的物质。过一段时间后,试管里出现了乳白色的沉淀物。整个科学界为之轰动了,仿佛人工合成蛋白质的道路已经找到了似的,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些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多肽。可德国生物学家费雪却以惊人的毅力投入到氨基酸“装配”成蛋白质的研究中。他的思路是:两个氨基酸形成二肽,再接上一个就是三肽……像搭积木一样,蛋白质就自然而然地合成了。

在费雪进行实际工作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一步只能接上一个氨基酸,每步反应中都有副产物,不能一一分离,因而每进行一步都有相当一部分材料消耗掉。由于耗资巨大,他没能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只合成了含18个氨基酸的肽链。

费雪的学生贝格曼和其他一些科学家,继承了费雪未竟之业。后来,瑞士科学家艾勃德哈顿合成了含19个氨基酸的多肽。

其实,人工合成蛋白质工作的复杂,不仅仅在于把许多氨基酸连接起来,还取决于氨基酸的位置。原来,任何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组合排列都有十分严格的顺序,错一点儿也不行。现以20种、500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蛋白质为例,看看它究竟有多少种列排方式。它的数目将达20500,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了。也就是说,你要拼凑20500次以上,才可能有一次成功。显然,这不是具有耐心就能办到的。于是,科学家们千方百计继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0世纪40~50年代初期,英国化学家马丁和辛格受“渗透”现象的启发,发明了“纸层析法”。先用水解酶将蛋白质分解,就像一串珠链被扯断,氨基酸就一颗颗地散落下来,然后取氨基酸混合液一滴,放在一张滤纸的角上,再把滴有混合液滤纸的一角浸在一种叫丁醇的溶剂中。由于滤纸的毛细作用,溶剂就会带着各种不同的氨基酸在纸上“赛跑”了。因各种氨基酸分子轻重不同,就像赛跑中有快、慢一样,不一会,混合液中的各种氨基酸就在纸上分别停留下来,形成一系列的点。但有时几种氨基酸跑得一样快而停留在一个点上。要把这些再分开,可在滤纸干了以后,从原来的方向掉转90°角,让新边缘浸在另一种溶剂中,就能把它们再分成几个点。最后,等整张纸干了,再用可以使氨基酸的斑点变成带色的化学药品来洗它。使原来混成一种溶液的各种氨基酸,散开在一张滤纸上,成了许多带色的斑点。于是便能被有经验的科学家一一辨认。用这种方法可正确测定各种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那么,组成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又是怎样排列的呢?

1945年,英国生物学家桑格发明一种叫二硝基酚衍生物试剂(DNP)。DNP能把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一个个地拉下来辨认。有了DNP,桑格就向胰岛素分子的整条肽链进攻了。胰岛素分子虽然不大,但却具有蛋白质的所有结构特征。桑格花费了10年时间,终于在1953年测得了胰岛素的全部氨基酸的排列次序。

如何解决氨基酸之间的正确连接呢?

1959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梅里菲尔德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种叫聚苯乙烯的小颗粒。利用它来捆住头一个氨基酸的头,叫做戴帽子。因为小颗粒在所有的溶液中并不溶解,所以,只要过滤就能把它们分离出来。然后再加上含有第二个氨基酸的溶液,这个氨基酸就会用它的头和第一个氨基酸的脚连接起来。此后再过滤,再加下一个……这种步骤既简单又迅速,再加上用电子计算机控制,使合成蛋白质的速度大大地加快了。

为了寻找解决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方法,科学家们历尽艰辛,开拓进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终于探索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人工合成蛋白质成为可能。

1965年我国生化学家首先人工合成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胰岛素,此成果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的伟大创举。该项工作是从1958年开始的。胰岛素是当时惟一的已经知道了化学结构的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需要17种氨基酸做原料。当时国际最高水平,只能人工合成由1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怎么才能合成有51个氨基酸的胰岛素分子呢?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科研工作,需要用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来完成。科学家们在一起认真地讨论研究,能不能先分别合成A、B两条链,然后再把两条链连接起来而得到胰岛素呢?于是他们决定先把天然胰岛素拆成A、B两条链,再把它们合起来,看能不能重新合成。这样的拆合尝试,国外曾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我国通过自己的实践,在1959年胜利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这一成功,还同时解决了一个悬而未决、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胰岛素不仅有一定的化学结构,而且还有一定的立体结构。就是说,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按照一定次序连接成的两条长链组成的,这两条链又按照一定的规律弯来扭去折叠起来,形成立体结构。

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以后,立体结构已经被破坏,但是经重新合成以后,所得到的结晶,形状同原来一样,而且具有同样的生物活性。这就说明,只要我们合成的两条链的化学结构准确,在适宜的条件下,它们就会自动地按照一定规律弯曲折叠起来,形成和天然胰岛素一样的人工合成胰岛素。

那么,怎样合成A链和B链呢?这就必须把各种氨基酸按照一定的次序,一定的位置,逐个地连接起来。当时我国的科学技术、条件设备还很落后,要进行这么复杂的工作,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中国科学家为了在这场国际竞争中取胜,组织了强有力的科研阵容: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负责合成A链,中科院生物化学研究所负责合成B链。

合成A链和B链以后,把合成的A链同天然的B链相结合,把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结合,而得到半合成的胰岛素。1964年我国胰岛素的半合成获得了成功,人工合成的两条链和天然的一样,它为全合成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把经过半合成考验的A链和B链相结合,在1965年我国终于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

我国人工合成的胰岛素经过全面的严格鉴定,证明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当时,国外也有人在进行胰岛素的人工合成,不过,他们合成的胰岛素活力很低,开始也得不到结晶。我国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在质量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各自承担合成任务的上海、北京等地的科研工作者,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力协作,联合攻关,进行了一场历时6年零9个月的可歌可泣的“持久战”。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和辛劳,终于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世界轰动了,令世人瞩目的世界上第一项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桂冠被中国人摘取了。

中国人并未止步,1969年又合成了链更长,有124个氨基酸的核糖核酸酶;在1970年,中国血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李卓洁合成了链上有188个氨基酸的人类生长激素。科学发展到了今天,通过基因工程大量生产人胰岛素,已用于临床治疗。其疗效高,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真正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人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