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讯问海升,海升见再也隐瞒不住,只好供出实情:是他将吴雅氏殴踢致死,然后制造自缢的假象。
案情完全翻了过来,原验、复验官员几十人,一下儿都倒霉!乾隆发出诏谕:“此案原验、复验之堂官,竟因海升系阿桂姻亲,胆敢有意回护,此番而不严加惩戒,又将何以用人?何以行政?”阿桂革职留任,罚俸五年;叶成额、李阔、庆兴等人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皇上在谕旨中一一判明。唯独对纪晓岚,谕旨中这样写道:
“朕派出之纪晓岚,本系无用腐儒,原不足具数,况且他于刑名等件素非诸悉,且目系短视,于检验时未能详悉阅看,即以刑部堂官随同附和,其咎尚有可原,著交部议严加论处。”只给了他革职留任的处分,不久又官复原职。
纪晓岚在这个案件中之所以得到皇上的原谅,主要是他在验尸中以“我是短视眼”、“看不太清”为由,给自己留下了退路。
聪明人总是用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好的结果,同时作好失败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和应变措施。在追求利益时,既要考虑到成功的一面,也要考虑到有失败的可能,两者兼顾,方能周全。在欲进未进之时,应该认真地想一想,万一不成怎么办?及早地为自己留一条退路。《战国策》中有一句名言叫“狡兔三窟”,意指兔子有三个藏身的洞穴,即使其中一个被破坏了,尚存两个;如果两个被破坏了,还剩一个。这就是一种居安思危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先留退路的预防策略。多设想一下可能出现的困难,多几个应急措施,一旦有了情况,出现问题,就能应付自如,“东方不亮西方亮”。
坚决不受人欺负
一个人如果老是受别人的欺负、刁难,往往是因为自己软弱或办事能力较差所致。相信谁都不愿意别人骑在自己的头上,因此,一定要改变这样状况。要改变被人欺负的现状,必须要态度强硬起来,腰杆挺直,把自己变得像钢、像铁,与欺负你的人相抗争。除此之外,要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这样,原来欺负你的人就会有所收敛。
洛克是国家图书馆的职员,由于自己是从加州应聘来的,在工作中处处小心、事事谨慎。洛克对每位同事都必恭必敬,偶尔与同事发生点小摩擦,他从不据理力争,总是默默地走开。逐渐地大家都认为他太老实,太窝囊。于是,都不把他当回事,在许多事情上总是他吃亏。
想起两年来同事们对他的态度,尤其在奖金分配上自己老是吃亏这些事,洛克心里觉得很委屈。残酷的现实使他不得不对自己的为人处世进行反思了。
他决心改变自己。
一次,同一组的一位同事擅离职守丢失了两本书。这位同事嫁祸于洛克,说是他代自己值的班。主管在会上通报这件事时,洛克马上站了起来,说道:“主管,今天的事你可以调查,查一查值班表。今天根本就不是我的班,怎么能说我不负责任。主管,有人是别有用心想让我替他顶罪。在这里,我顺便告诉大家,我不是软蛋。大家在一起共事也是有缘,我实在是不想和同事们争来争去罢了。以后,谁要再像以前那样待我,对不起,我就不客气了。”
从此以后,洛克发现同事们对他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他也抬起头挺起胸,不想再扮演被人欺负的老实人的角色了。
人人都想做强者,都想发号施令,办公室里也一样,也时常会出现“欺软怕硬”的现象。为了息事宁人、减少事端,许多人采取的都是逆来顺受的处世态度。不过,在办公室里这种态度实在不足取。如果过于老实,你的前程将会出现很大的危机。在上司眼里,一个连自己都保护不好的人,肯定无法胜任重要部门的工作或担任主管职位的。
怎样才能不致因老实而成为受人欺负的对象,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1.和处处想当主人翁的人相处。
处处想当主人翁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毛病,他们从小被众星捧月,生性活泼,好表现,不过,他们大多没什么坏心。其实与这类人争抢主角的位置没意思,对方会以为你在挑衅。但一味地躲避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在路遥见马力的职场中,每个人都是自己工作的主角,你用功去做了,总有让你展示的机会。如果你能心平气和,真诚赞美他的优点,帮他掩饰他的咄咄逼人或者是鹤立鸡群,其实他还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呢。
2.和华而不实的人相处。
有的人在职场上好大喜功。由于意志和禀性决定,他们往往为哗众取宠而轻诺别人,结果却不能如约履行,反而失去了信赖。认清这种人的特点后,不对他们作过高的期望就可以了。
3.和怨声载道的人相处。
大多数团队中都会有抱怨者。抱怨是可以传染的,你在倾听和劝解的过程中,会让自己的心理变得很糟。
如果你愿意劝解他,可以在工作以外的时间交谈,帮助他分析原因,即使是这样,也不要让他无休止地抱怨下去。比如说,在谈话之前可以告诉他:“我们有半小时的时间来谈谈。”如果他总是抱怨不休,你可以选择沉默。
4.和火山脾气的人相处。
只要你不急得跟对方一样,大家一定会觉得你是一个好的合作对象。脾气急躁的人往往心智简单,好生事端,常因某事大发雷霆,小事要变大。遇上与你无关的“大爆发”,不要提意见或妄下断语;一旦他和你正面冲突,自己要冷静,就事论事,用探讨问题的方法去解决争端。如果你有错误,就可以承认;如果没有,坚持你的观点,然后给对方时间让他了解事情本身。
不可聪明外露
老子说过:“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意思是说,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之人,品德高尚,而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不要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要适当隐藏自己的实力。过于炫耀自己的能耐,有时反而有可能导致人生的失败。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主今天会去打猎。”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沉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有些人自以为聪明绝顶,没有任何对手,所以说话、做事无所顾忌,结果,最容易失败者,正是此类人。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不安分起来,时常耍耍小聪明,如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大家都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合’字,是叫人各吃一口啊,有什么可怀疑的!”
还有一次,建造相府,才造好大门的构架,曹操亲自来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外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就令工人把门造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门中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是嫌门太大了。
杨修的毛病就是不看场合,不分析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当然,光是这些还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谁想他后来竟渐渐地搅和到曹操的家事里去了。
在封建时代,统治者为自己选择接班人是一个极严肃的问题,而那些有希望接班者,也不管是兄弟还是叔侄,简直都红了眼,所以这种斗争往往是最凶残、最激烈的。但是,杨修却偏偏不识时务地挤到这场危险里去,而且还忘不了卖弄自己的小聪明。
曹操的长子曹丕、三子曹植,都是曹操选择继承人的对象。曹植能诗赋,善应对,很得曹操欢心。曹操想立他为太子。曹丕知道后,就秘密地请歌长(官名)吴质到府中来商议对策,但害怕曹操知道,就把吴质藏在大竹片箱内抬进府来,对外只说抬的是绸缎布匹。这事被杨修察觉,他不加思考,就直接去向曹操报告,于是曹操派人到曹丕府前盘查。曹丕闻后十分惊慌,赶紧派人报告吴质,并请他快想办法。吴质很冷静,让人转告曹丕说:“没关系,明天你只要用大竹片箱装上绸缎布匹抬进府里去就行了。”结果可想而知,曹操因此怀疑是杨修帮助曹植来陷害曹丕,十分气愤,就更讨厌杨修了。
还有,曹操经常要试探曹丕、曹植的才干,每每拿军国大事来征询他们的意见,杨修就替曹植写了十多条答案,曹操一有问题,曹植就根据条文来回答,因为杨修是相府主簿,深知军国内情,曹植按他写的回答当然事事中的,曹操心中难免又产生怀疑。后来,曹丕通过曹植的随从把杨修写的答案呈送给曹操,曹操气得两眼冒火,愤愤地说:“匹夫安敢欺我耶!”
又有一次,曹操让曹丕、曹植出邺城的城门,却又暗地里告诉门官不要放他们出去。曹丕第一个碰了钉子,只好乖乖回去;曹植闻知后,又向他的智囊杨修问计,杨修告诉他:“你是奉魏王之命出城的,谁敢拦阻,杀掉就行了。”曹植领计而去,果然杀了门官,走出城去,曹操知道以后,先是惊奇,后来得知事情真相,愈加气愤。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爱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要前进害怕刘备,要撤退又怕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了“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又耍起自己的小聪明来,居然不等上级命令,只管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知道以后,他竟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玩意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如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免得临时慌乱。”曹操一听,差点儿把脑血管气炸,大怒道:“匹夫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将杨修推出斩首。
聪明人总是比一般人多知道些事情,因此,很容易就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许多聪明人不了解一个简单的事实:即使你站在某一领域的顶点,你在这方面胜人一筹,也并不等于在另一方面你也一定能成功。杨修的确很聪明,他聪明得能看透别人看不到的许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东西。然而,他又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终于,他的表面的聪明使他愚蠢地走上了绝路。小聪明的过分外露,小聪明无节制地滥用,注定了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成不了大气候,注定了他在通向权力的道路上成为失败者。
聪明人要成就一番辉煌伟业,就要胸有城府,千万不要出不必要的风头,耍小聪明。
不要总是夸夸其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失意时要敬人,得意时更要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得意之事少谈,才会受人欢迎。完全不谈得意之事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少谈,或者先让别人说,你再穿插自己得意之事,这样双方心理才不会失去平衡,友谊也会更加深厚。
有一位女士,她的女儿从剑桥毕业回国之后,在香港一家金融机构任职,每月数万港元薪水。这位女士非常自豪。她面对亲朋好友时,言必称女儿的风光,语必道女儿的薪俸。慢慢地,她发现亲朋好友都在疏远她,不愿和她交往、聊天。她非常痛苦。
女儿知道这种情况后,就极力劝导母亲,说总夸自己的女儿,突出自家好,人家会有什么感受?当然不会理你了。
在叙述自我时,过分突出自己,会使其他人心理失衡,产生不快,以至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聪明人总是在自己得意的时候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而不是居功自夸。
好莱坞影星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在她领奖时,她不停地赞扬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弗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大谈特谈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落选对手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非常感激褒曼,会把她当作知心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的对手,如此与竞争者贴心,必然具备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人际交往中,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对方的感受。要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对方心理失去平衡,给对方造成伤害。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不分场合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这是不好的。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了不起的,甚至会认为你是不成熟的、卖弄过去好时光的人,所以,尽可能不要提自己的得意之事。
表现自己是人的天性。明知不可多谈得意之事,但却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所以,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谈得艺术一点。在别人未谈得意之事之前,自己不要谈。也就是说,单方面大谈得意之事不明智,应先让对方发表演讲之后再说,那种坏印象也就淡薄了。所以,聪明人总先让着对方:“您的见闻广博。您先谈一谈吧!”先促使对方发表得意之事,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我也知道这样的事。”如此这般地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那效果就会好得多。
每逢开口说话,不管是什么内容,都要注意别让别人产生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觉。谈论你的得意之事时要看场合和对象,你可以在演说的公开场合谈,对你的员工谈,享受他们投给你的羡慕眼光,却不要对失意的人谈,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多心,你的谈论在他听来充满了讽刺与嘲弄的味道,让失意的人感觉到你看不起他。当然有些人不在意,你说你的,他听他的,但这么豪放的人不太多。你所谈论的得意,对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种伤害。
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就该与失意的人谈,和失意的人谈你得意的事,表明你不但不知趣,简直是在挖苦讥讽他。他对你的感觉只会更坏,不会变好的。你要谈得意事,该向得意的人去谈,你捧他,他捧你,志同道合。年轻人涵养功夫不够,稍有得意的事便逢人就说,自鸣得意,结果就招人骂你小气,笑你沾沾自喜,并且无意中还会惹起别人的妒忌。偶有不如意的事,你又觉得满腹牢骚,有如骨鲠在喉,不免逢人便诉,结果只能惹人讨厌,说你毫无耐性,甚至笑你活该。
不要居功自傲
聪明人面对功劳从来不居功自傲,他们把功劳送给领导、同事,从而为自己的美好前程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