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溶于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溶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不料王溶克敌制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告王溶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官的珍宝。
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溶感到畏惧。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文,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构陷而死,他害怕重蹈邓文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力排众议,没有治他的罪。
王溶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进见皇帝,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皇帝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王溶问:“这话什么意思?”
范通说:“当足下凯旋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
王溶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做聪明人最忌讳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如果能巧妙地把功劳送给领导、同事,不但不会引起功高盖主的嫌疑,而且能进一步地得到领导的重用和同事的认可。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汉宣帝于是派年已70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一株榆树、100棵菱白、50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5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的带剑人,他劝喻道:“干吗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安定,百姓定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夸大,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终日还是沉溺在醉乡之中,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要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龚遂也不计较他一副醉汉狂徒的嘴脸,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材,使人各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其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立了功却不能正确对待,是很危险的事情。把功劳让给领导、同事是明智的捧场,也是稳妥的自保。
要懂得收敛
人有了才能是好事,但如果因为自己的才能出众而狂妄自大就不是什么好事了。狂妄往往是与无知和失败联系在一起的,会招人反感,自然也很难得到上司的赏识和朋友的认可。
班克·海德是位资深演员,不仅演技精湛,而且聪明过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情的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道道皱纹,使她失去了昔日的羞花闭月之貌。
有一天,她偶然听到跟自己在百老汇同台演戏的一位年轻女演员极其傲慢地对众人说:“班克·海德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随时可以抢她的戏。”
班克·海德知道,这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年轻演员,但不改掉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毛病,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于是,她从旁边走出来,既心平气和又针锋相对地说:“我的确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说句不够谦虚的话,我甚至不在台上也可以抢了你的戏。”
这位年轻的女演员听后不以为然,针尖对麦芒地说:“您过于自信了吧。”
班克·海德说:“那我们就在今晚演出的时候试试看。”
当天晚上,班克·海德和那年轻女演员同台演出。演出快结束的时候,班克·海德要先退场,留下那名女演员独自演出一段电话对话。
班克·海德在台上表演饮香槟的内容之后,把盛着酒的高脚杯放在桌边上,随即退下场。高脚酒杯有一半露在桌外,眼看就要跌下去了,观众担心、紧张,几乎都注视着那个随时都可能掉到舞台上的高脚杯。
那位年轻的女演员只好在观众心不在焉的表情下演完这场戏。不用说,观众紧张的心情破坏了她本来可以大出风头的演出。
为什么高脚杯没从桌边掉下来呢?原来,老练的班克·海德退场前用透明胶布把高脚杯粘在了桌边上。
那位年轻的女演员从此事中领悟到:如果能把遇见的每个人都当成老师,既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化解许多不必要的阻力和麻烦。尤其对于一个刚出道的年轻演员来说,更是如此。
那位年轻的女演员主动找到了班克·海德,诚心诚意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花开能有几日红,年轻莫笑白头翁。”班克·海德大度而关切地说:“如果年轻貌美是一个人的推荐信,那么优秀品质则是一个人的信誉卡。”然后,她拿出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送给了那位年轻的女演员。班克·海德在笔记本中记下了多年舞台生涯的丰富经验和教训,并在笔记本的首页给那位年轻的女演员写下了这样的话:“向尊长谦恭是本分;向平辈谦虚是友善;向下属谦让是高贵;向所有人谦和是安全。”
狂妄的人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过低地估计别人的智慧。他们认为谁都不如自己,自己永远都是正确的、高高在上的。有的人读了几本书,就自以为才高八斗,无人可比;有的人学了几套拳脚,就自以为武功高强,到处称雄。这些狂妄者的结局往往是以失败告终。
1996年6月,在俄罗斯大选中爆出了一个大冷门:列别德单枪匹马竞选总统,获得了15%的选票,名列第三。后来,叶利钦为了蝉联总统,将列别德招至麾下,委以安全会议秘书和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重任。叶利钦预言:列别德将成为2000年的俄罗斯总统。
可是,就是这位政坛红人,在10月17日被叶利钦撤销一切职务。仅仅121天,这位被称为“明星政治家”的人被撵出了克里姆林宫。列别德怎么那么快就从权力高峰上跌落下来了呢?
列别德的下台,主要起因是和50岁的内务部长库利科夫的争吵。库利科夫得到叶利钦的支持,又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的盟友,他是克里姆林宫里参与决策车臣战争的“强硬派”。当列别德一进入克里姆林宫,把手伸向库利科夫权力范围时,库利科夫当然就和他发生了对抗。
接下来,列别德把上下左右的同行们“揍”了个够:他攻击切尔诺梅尔金政府的经济政策不是维护国家利益,而是有利于某些“势力集团”;他指责总统办公厅主任丘拜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想成为俄罗斯的“摄政王”;他又阻挠叶利钦总统任命前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巴图林担任负责高级军职任免机构的领导人;他一再攻击库利科夫,而且要其“引咎辞职”;最后,他又和以前的好友、国防部长罗季奥诺夫吵翻,他指责罗季奥诺夫对空降部队进行改革是“企图消灭空降部队”。这个目中无人的家伙在议会、党团到处树敌,他谁也看不起,而且野心勃勃。他刚担任安全会议秘书,就要求扩大安全会议的职能,还起草了新章程,以国家安全为由,把自己的手伸进外交、经济等领域。他还不知天高地厚,提出增设副总统的职位,毫不掩饰他要当二号人物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