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我们不会喜欢每个人。人心的容量是有限的。一个人对陌生人的感觉与朋友的感觉肯定会不一样。可是真正爱一个人,我们便会很热诚地希望他有高度的善。同时,我们也不敢存任何人都能做到该怎样做就怎样做的奢望,即使对敌人也不会如此,否则我们就会毁了自己。
不要憎恨,不要抱怨。如果不肯宽恕人家,也就不肯宽恕自己,就等于把自己抛弃在一个冷漠的世界里。所以要生活下去,我们一定要宽恕人家,也就是说要人家这样爱你,你当有所回报。有一条处世黄金律:“你要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它到处都可适用,在这里当然也适用。
恐惧往往始于人的内心,越是恐惧的事,你越去做,那么你就会战胜恐惧,人生就会变得快乐、逍遥自在了。但愿我们有勇气,心存谦卑。最后,生命是属于我们的。假使我们不能找到生命的意义和奥秘,不能谱出生命的乐章,生命很快就会过去,我们仿佛没有活过一样,或者说活得不潇洒,活得不精彩。
有光的地方带来希望
没有阳光的日子,我们可以用上所有的意念,等待阳光,因为鸟云是遮不往太阳的。
小时候我们就懂得有光的地方总是温暖的,稍微大一点儿我们慢慢懂得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等到经历了人生的一些酸甜苦辣后,我们才渐渐明白通向有光的地方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又充满着诱惑。
读过这样一则短新闻:意大利一座小镇发生地震时,一名26岁的小学教师对被压在书桌和倒塌的天花板下的学生喊道:“找有光的地方!有光的地方就有空气,有空气的地方就能呼吸。”危难时刻老师一句临危不惧的话,让这个班成为该校在这场灾难中生存率最高的幸运班级。在大难临头之际,在许多人面对灾难束手无策时,只有那个老师心存希望。
只要理性思考人生,那么世界对他们而言就没有所谓的绝望的境遇。他们不知道何谓心灵的痛苦,他们不怕没有阳光,不求明哲保身,只求通向阳光的道路,只求把自己内心微弱的光芒分给别的需要阳光的弱小心灵。这样的人是拥有高贵生活的人,他们不回避危难,不回避黑暗,也不盲目追随他人。
找有光的地方,有光的地方就有希望。不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不论在得意还是在失意的道路上;不论在鲜花还是在荆棘面前;不论在痛苦酸涩还是在幸福欢乐的时刻,我们眼前的任何事实都不如我们对它所持的态度那样重要,因为那会决定我们的成功或失败。我们对某件事的思考方式可能在我们有所行动之前就已将我们击垮。我们被事实征服,只因为我们以为自己会这样,只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寻找有光的地方的信念和恒心。
没有阳光的日子,我们可以用上所有的意念耐心等待阳光,因为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没有灯光的时候,我们不用坐以待毙,因为偶然的停电事故并不意味着长久的生活故障,不能阻碍我们走向美好生活的脚步;没有月光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在缥缈的星空下期待星光,因为东方不亮西方亮。人生在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没有谁能保证我们永远活在黑暗和阴云之下。
世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与阳光密切相关。花儿有了阳光就有了色彩;江山有了阳光就有了锦绣多姿的画卷;日月轮回,宇宙有了忽明忽暗的阳光,我们的生命就多了一段长度。找有光的地方,有光的地方就有欢乐,有欢乐的地方就有健康,有健康的地方就有希望。平淡从容才是真
平和的心态对减轻压力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所不能替代的。
人生犹如一把乐器的弦,压力过大,弦就会断。只有不时地减轻压力,弦音才能优美动听。正如马寅初所说:“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只有当心态有了平和而又不失进取的弦音,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中才能左右逢源,许多棘手问题也便迎刃而解,许多人间的美景才能尽收眼底。平和的心态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一种面对荣誉、金钱、利益的达观与豁达。
有人曾问苏格拉底:“请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眉,您的心情怎么总是这样好呢?”苏格拉底答道:“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跌倒了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懂得站起来时手里能够抓到一把沙子”。
任何一次成功都仅仅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它来源于平实,归终于平实,一个社会格局的开创固然需要很多野心勃勃的人物去创造,但一个社会是否能够持久安定,维持文化的尊严与品格,还是需要全社会都建立培养一种平和的心态。
平和的心态对减轻压力的积极作用,是任何药物所不能替代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会平和自己的心态对身体健康乃至事业的成败都是至关重要的。有句俗语:“心静自然凉。”如果人的心态、心境能够悠然、恬静、积极健康、顺其自然,那么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也会有清凉的感觉。或许有人会说古人生活在田园之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种典型的农业文明下,人不需要面对那么多的诱惑,自然能够做到心态平和,这句话或许有一定的道理,在物欲横流、诱惑重重的今天能够做到平和并非易事。在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不断地接受各种各样的刺激,不断地吸收五花八门的信息,不断地追求和积累所谓的人生价值。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干世界,久而久之,连我们自己都会被搅得晕头转向,不知道这些到底是什么,自己所要的又是什么。我们积累了太多关于名誉、地位、财富、学历的欲念,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兴奋、自豪、快乐、幸福以及烦恼、郁闷、懊悔、自卑、挫折、沮丧、愤怒、仇恨、压力种种复杂的情绪。我们会时常为之所动,甚至神魂颠倒,被外界的刺激搅得心神不宁甚至坐卧不安。要重新稳固我们生活的定力,回归平和的心态,就常常得给自己的心灵洗一洗澡,经常将这些积累的东西分类鉴别。早该抛弃的是否依旧还在占据你的心灵空间?早该珍视的是否还在被你漠视?吐故纳新之后,就如同你在擦拭掉门窗上的尘埃与地面上的污垢,把一切整理就绪之后,整个人好像心理阴霾得到荡涤一样,获得一种快意无比的心理释放。
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对自己不要过分苛求。若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仅易于实现,而且心情也容易舒畅;对他人的期望不可过高。很多人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若对方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就大失所望。
但是平和并不是掩饰自身某种退缩、自欺欺人的外衣,这些年来,“平常心”似乎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在各种媒体中使用率非常高,但是其实平和是一种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奋斗努力才能历练出的人生境界,它并不是几句“平常心”、“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等等好像禅味十足的言词所能概括的。事实上就像小孩子不跌倒就不会走路一样,不经过一番血与火的生命洗礼,哪能如此轻易地练就一颗平和的心呢?
信念的支撑
没有方向的失败并不一定能换来成功,但被信念支撑有绝境常常能够诞生希望的艳阳。
有个人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大企业选中。他多才多艺,书法、写作、音乐、体育样样拿得出手。到单位后他从事政工工作,两年下来,当初参加工作时的激情被世俗的工作消磨殆尽。在单位,他喜欢的却是别人反感的,他反感的却是别人喜欢的。整天埋头于文件材料堆中,渐渐地他发现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干政工工作。他决定考研究生。
刚毕业时他只有大专学历,以此为起点考研究生是很难的事,况且跨专业考研难度系数更大。他白天上班时认真工作,但一下班就如饥似渴地埋头于书山题海中。为了实现自己考研的梦想,废寝忘食的他常常学习到凌晨一两点钟,饿了就啃一块干面包,困了就用冷水洗把脸,然后又信心百倍地投人到旷日持久的学习当中。
那段时间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考上自己心仪的那所大学的新闻系研究生。在别人眼里,他参加工作不到两年,就已升至中层管理人员,而且各方面待遇都不错,完全没必要让自己受这样的苦。
第一年考研由于经验不足,他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当时有人嘲笑他一个大专生直接考研究生太自不量力,也不掂掂自己是半斤还是八两;也有人劝他知足,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面对冷嘲热讽他不为所动,痛定思痛,继续投入到考研的紧张复习中。他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钟摆,不敢有丝毫懈怠。
正如他自己所言,他过的是炼狱般的生活。为了考研,他没有时间理发,没有时间顾及个人生活的琐碎小事,以至于别人说他有点儿另类。第二年他以两分之差与研究生失之交臂!更不幸的是他的单位由于效益不好濒临破产,他妹妹也考上了一所大学,农村出生的他既要照顾年老的父母,又要资助妹妹上大学。巨大的经济压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考研的梦想。
第三年由于发挥失常他又失败了。成绩公布的那天他含着泪撕碎了令人心酸的成绩单。就在他把成绩单扔出窗外的瞬间,窗外一只织网的蜘蛛深深地吸引了他。那只蜘蛛刚织好一张网,就被一阵大风给刮破了。但蜘蛛并没有因此泄气,卑微的它从高处吐出长长的一根丝,很快把自己降到风口。可想而知,只要再来一阵风,网必破无疑。在风口这个绝路上,蜘蛛迅速绕了几圈,把网牢牢固定在窗外的枯枝上。片刻又一阵风刮来,那张网很有韧性地随风飘扬,并没有破。把自己逼上绝路的蜘蛛成功了!这一幕,让他的眼睛湿润了。一只卑微的蜘蛛尚能做到绝路求生,何况有思想和信念的自己呢?
第四年,他终于收到那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他拿到录取通知书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当你觉得自己不够幸运的时候,把自己逼上绝路吧,当你站在绝路上时,你才会发现太阳就在头顶。
不必追求完美
回避现实往往导致对未来的理想化,回顾自己的一生,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会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遗憾,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没有做的事情才会使你耿耿于怀。
向来,我们的民族比较重视传统文化,回避现实几乎成为一种流行性疾病。社会环境总是要求人们为将来牺牲现在。根据逻辑推理,采取这种态度就意味着不仅要避免目前的享受,而且要求永远回避幸福。
回避现实往往导致对未来的理想化。你可能会觉得,在今后生活中的某一个时刻,由于一个奇迹般的转变,你将万事如意,获得幸福。一旦你完成某一特别业绩——如毕业、结婚、生孩子或晋升,生活将会真正开始。然而,当那一时刻真的到来时,往往是十分令人失望的。它永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美丽。
如果你也像托尔斯泰书中的伊凡·伊里奇那样,回顾自己的一生,你将发现自己很少会因为做了某事而感到遗憾。恰恰相反,正是那些你所没有做的事情才会使你耿耿于怀。
压力如激流,当激流过急、过猛时,不如退一步,并不是逃避和退缩,而是为了调整自己,以更好地迎接压力和挑战。
激流勇退就是一种放弃,但激流勇退并不是舍弃生活的主流,激流勇退更不是强求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而是呼唤一种率直的生活理念,一种近乎平淡却真挚的人生态度。进和退是一个问题的两面,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是有进有退的。如果说“逆水行舟”是一种进的艺术,那么“激流勇退”就是一种退的艺术。高明的人往往深谙激流勇退的道理,因其退得及时,故常能立于不败之地。激流勇退虽然是一种放弃,但激流勇退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激流勇退是一种清醒的选择,激流勇退是一种明智之举。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他便会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人生是复杂的,有时又很简单,甚至简单到只有取得和放弃。取得往往容易心地坦然,而放弃需要巨大的勇气。若想驾驭好生命之舟,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永恒的课题:学会放弃!
成功者在某一方面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但很少有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人。因为,人在发展某一方面的同时,也在放弃着其他的方面。尽管有的人并不认识这个道理,但并不妨碍事实如此。即使在一个具体的生活或工作方面,有所得亦有所失,有意识地放弃往往恰恰是争取更大成功的前提条件。
当人执拗于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或某项工作时,往往会表现出只专注于此,而不计其他的情况。无论是生活的哪个方面,总想“鱼和熊掌兼得”,什么都想要的人其实经常是顾此失彼,甚至什么也得不到。激流勇退,并不是让你放弃自己既定的生活目标、放弃对事业的努力和追求,而是放弃那些已经力所不能及、不现实的生活目标。其实,任何获得都需要付出代价,付出就是一种放弃。人在生活中需要不断作出选择,选择也是一种放弃。在现实社会中,生活中的诱惑实在太多了,拒绝诱惑也是一种放弃。
既然我们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为什么还要苦苦煎熬,渴求全部得到呢?其实,如果我们懂得果断放弃,这种困惑是不难消除的。处在当今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彩世界中,我们面对的鱼与熊掌之类的选择愈来愈多。因此,放弃便成了我们的必修课。梅花放弃温室,便得到与寒风冷雪傲斗的娇姿;骏马放弃平川大道,便得到驰骋高原的洒脱豪逸;而我们放弃电缆车、人力轿,也会得到攀登崎岖、探寻坎坷的无畏,得到云烟飞渡、峭壁险峰的迷人风光。
激流勇退,未必就是怯懦无能的表现,未必就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有时候,激流勇退恰恰是心灵高度的跨越,是睿智思索的最佳抉择。学会激流勇退,不是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而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会激流勇退,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自负,而是为人有道、胸怀达观;学会激流勇退,不是摒弃人格、放弃原则,而是坚持真理、一往无前;学会激流勇退,而后获取,这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一种哲理、一种艺术。
能够放弃一些东西,是人生的一道美丽风景。有时,激流勇退就是一种高远目光,就是一种趋利避害,就是以退为进、弃旧图新。学会放弃,学会激流勇退,人生就会有一个更新、更高的目标。
充满强烈的成功欲望
当你成功的欲望像需要空气那样强烈时,那么你就会成功。
如果你想成功,你就要先明确你想做什么。
你也许以为你有了热切的向往时,你已经在强烈地需要了,但是如果和其他有真正强烈持久欲望的人一比,你会发现你所表现的不过是对心仪的某物产生“愿望”。跟那些完全被激起来的欲望相比,你的“愿望”只是如影子般的虚幻。可能你向来对“欲望”的艺术不在行。极少有人真正懂得怎样“想”和“想要”;才能充分唤起欲望的自然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