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说:“与人为善,为己积福。”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历史中,“行善积德”作为做人应遵循的传统美德一直延续至今。多做好事多积德,家道终归会昌盛起来;做违背良心的事,只会越来越穷困,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常把“善”字挂心头
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现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有部律》
这是《有部律》中的一句话,意思说:身、语、意这三业不造恶,对于一切有情众生(动物),我们不恼害它,也不要叫它生烦恼,因为它们是有感情,有知觉的。我们通过智慧、观察便能知道欲、境这两桩事情都是空的。对自己身心修养没有真实利益的苦行,不必要去修。
弘一法师诵读最多的就是《有部律》。此经书是佛教律宗的经典之作。由此可以看出,他对这本书是何等的重视。
弘一法师用“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来劝诫世人:为人处世,常把“善”字挂心头。
弘一法师为什么积极劝导世人也积极行善,以善待人呢?这其实和他从小的家庭环境有关,特别是受到了他父亲的影响。
李叔同生于清光绪六年庚辰九月二十日,家住天津,家庭富裕。他的父亲名世珍,字筱楼,清同治四年的进士,曾在吏部任过职,后在天津经营盐业,因而成为当地屈指可数的富豪。李叔同的父亲在晚年做了很多善事:办“义塾”,让适龄儿童免费读书;办“备济社”,抚恤孤寡贫寒之人;创办“存育所”,冬天收养乞丐等无家可归之人,等等,不一而足。
李叔同说过:“我父亲的乐善好施,颇堪风世励俗,对我幼年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由此看来,早在李叔同年幼之时,父亲就已经把一颗善的种子种到了他的心里。他后来救助贫寒学生刘质平,无私将昂贵的西药赠给确实需要而无力购买的病人……凡此种种,我们看到李叔同确实做到了常将“善”字挂心头。
很多心存善念的人,在别人遇到困难之时,他们定会慷慨解囊、全力相助,这种善行是自发的,是不需要任何报酬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在人民心中留下了不朽的好名声。
北朝魏齐时候,赵郡平棘地方有个大善人叫李士谦。他从小就死了父亲,年轻时曾在魏广平王府当过参军,自从母亲去世后,一直没再做官。李士谦的家在赵郡是有名的大世族,非常富有,但他自己生活却很节俭。而且令人敬重的是,他对别人很慷慨,常常施舍钱财,救济穷苦百姓,以助人为乐。
有一年闹春荒,许多人家断了粮,揭不开锅。李士谦从粮仓里取出一万石粮食,借给乡里的缺粮户度荒。也是这年夏天又遇上天灾,秋收也不好,借债的人无力偿还,都来向李士谦请求延期偿还。李士谦说:“我借粮给乡亲们是为了帮助大家度荒,不是为了求利。今年受灾歉收,借的粮食就不用还了。”他怕欠债人不放心,特意备办了酒席,邀请他们来家吃饭。在吃饭时,他搬来一个火炉放在院子中间,然后将所有的借据都拿出来,放在炉子旁边的方桌上。
李士谦走到桌前,拿起两叠借据对大伙说:“这是乡亲们借粮的契约,现在当众烧毁,各位乡亲所借的粮,都不用还了。”说罢,将借据投入火炉,但见烈火熊熊,顷刻化为灰烬。
第二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些借过李士谦粮食的人,都争先恐后地来还债。李士谦的大院里挤满了人,他们齐声说:“李参军去年救了我们的急,我们感激不尽,今年粮食丰收应该偿还才是。契约虽然烧了,我们心中都有数。若不还清借债,实在过意不去,请李参军收下吧!”李士谦拒绝收债。他对还债的农民说:“去年的事不要提了。乡亲们有困难,我拿出点粮食救济大家算得了什么,今年虽然丰收,你们家底薄,仍不宽裕,还是拿回去吧!”还粮的人好说歹说,他就是不收。
过了几年,赵郡一带发生特大旱灾,赤地千里,颗粒不收。老百姓吃树皮草根,到处是逃荒的饥民,哀鸿遍野。李士谦设了许多粥棚,每天两次供应饥民稀饭。由于李士谦的救济,得以生存下来的有上万人。
李士谦不仅救助那些活着的人,让他们免于饥饿的威胁,就是对于那些不幸饿死的人,他也是毫不吝啬地拿出自己的钱财,收埋死者的尸骨。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种,分给贫困户,帮助他们恢复生产。李士谦这种把“善”字常挂在心头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赞扬,赵郡的农民都很感激他,许多人抚摸着子孙的头说:“这孩子是因为李参军的恩惠才活下来的。”
李士谦乐善好施30年,到隋文帝开皇八年去世。赵郡的男男女女听到这一噩耗,如丧考妣,无不痛哭流涕。在李士谦出葬那天,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葬礼的,多到万余人。人们穿着白色孝衣。头戴白色孝冠,捶胸顿足,哭声震天。
俗话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时心血来潮去做善事,只能够做一时,不能够长久;想通过行善获取名誉和回报,这是伪装善人,是假善。唯有像李士谦这样的人,把“善”字常挂心头,长久行善,才是真正的善人,才会受到世人的尊敬和景仰。
用自己的慈悲之心去感化他人
我未曾见闻,慈悲而行恼,互共相嘻恚,愿生阿弥陀。若人如恒河恶口加刀杖,如是皆能忍,则生清净土。——《诸法无行经》中禅语
佛说,我从来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说一个有慈悲心的人还会恼害别人。行菩萨道的人,心都慈悲,有怜悯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善行善愿,哪里会障碍、恼害众生呢?
弘一法师指出,这是要求人要以慈悲为怀。
李叔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始终以慈悲为怀。一次,他在丰子恺家里,丰子恺请他坐在藤椅上。他先是把藤椅轻轻地摇一摇,然后再慢慢地做下去,每次都是如此。丰子恺开始不敢问,后来实在忍不住了,就斗胆去问弘一法师。大师回答说:“在这椅子里头,藤与藤之间,也许有小虫子,如果突然坐下去,会把它们压死的。所以先摇动一下,再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能够躲避。”对蝼蚁尚且还有怜悯恻隐之心,何况人乎?
由此可见,弘一法师的个人修为是多么地高深。对于众生,以慈悲为怀,用自己的慈悲心肠去感化他人,是道德高尚之人的一致做法。
三国时的王烈就用自己的慈悲之心感化了一位盗牛人,使他从此弃恶从善。
三国时北海人王烈,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并没有做官,但在老百姓当中,却具有很高的威望。
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一头牛,被失主捉住了。盗牛的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今后决不再干这种事。现在,随便你怎样处罚都行,只求你不要让王烈知道了。”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立即托人赠给盗牛人一匹布。
有人问王烈:“一个做贼的人,很怕你知道,你反而送布给他,这是什么道理呀?”
王烈说:“做了贼而不愿意让我知道,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知道羞耻,就不难转变,我送布给他,就是为了激励他改过从善。”
一年以后,有一天,一位老人挑着重担,正在艰难地赶路,忽然遇见一个人,对他说:“你的年纪大了,挑这样重的担子,怎么受得了呀?我来替您挑吧!”
这个帮助老人挑着担子走了数十里,到了老人家门口,把担子放下,不告诉姓名就走了。后来,还是这位老人,在赶路时丢失了一把宝剑,被一位过路人发现了。为了避免让人任意取走,过路人便留下来看守,等待失主。待老人去寻剑时,发现那位守剑的人,正好又是上次替他挑担子的人。
那老人十分感动,拉住他的手说:“你上回代我挑担,连姓名也不肯告诉我,现在你又路不拾遗,坐等失主,你真是个仁人君子啊!这一次,你一定要把姓名告诉我才是。”那人只好把姓名告诉了老人。老人听后,心想:地方上出了这样一位好心人,应当让王烈知道。于是便去:告诉王烈。王烈听后,很受感动。他说:“惭愧啊!世上有这样好的人,我却没和他见过面。”随即设法打听,原来竟是从前的那位盗牛人。王烈不禁大吃一惊,十分激动地说:“一个人受了感化以后,改过从善的程度真是不可限量啊!”
面对犯错之人,我们怎样对待他呢?是严厉制裁,还是以慈悲为怀,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呢?对于犯错之人,我们应该以慈悲之怀包容他,那么他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羞愧,就会后悔,在此种情况下,他会对理解他的人心怀感激,从而痛下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好人,行善事。这样,人世间便少了一个坏人,多了一个好人。有这样的好事,我们为什么不去做呢?
珍惜佛缘,应该有一副菩萨心肠
若善男子、善女人,闻说净土法门,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如拔出者。当知此人,此过去宿命已作佛道来也。——《无量清净觉经》
《无量清净觉经》上说:“那些听说了佛法,从而涌起慈悲之心的善男信女,你们的命里就有佛缘。所以,从现在开始,你们一定要珍惜佛缘,一心向佛,那样自然就会得道。”
弘一法师也是这样开示善男信女的,他进一步说,因为今日之果乃昨日之因,所以今天获得的一切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千万不能荒废,更不能等闲视之。也就说,应该多做善事,多积阴德,为自己的修行积攒德行。
1941年秋,刘传秋居士在上海听说闽南出现粮荒,他害怕弘一法师的斋粮出现不足,因而特地寄来千元用来购粮。弘一法师本来想寄还回去,后来,听说太平洋战争爆发,开元寺经济出现问题,发生了粮荒,于是,他就把这笔款转赠开元寺。他的至友夏丐尊居士以前赠送给他的一架美国白金水晶眼镜,这次也转赠于开元寺,让他们拍卖,得到了五百余元,都用来购买斋粮。
当然,弘一法师所作的善事很多,不能一一描述。我们在这里就是要学习弘一法师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去,就不会愧对于大师的苦心了。
面对陷入困境的人,什么人会伸出援手?只有那些具有珍惜善缘,有一副菩萨心肠的人才会那样做。晚清的胡雪岩,虽然是一位商人,但是他在获得巨额财富之后,没有为富不仁,而是热衷于慈善事业,这与其他的商人相比,确实难得。
同治十年,直隶水灾。胡雪岩捐制棉衣15万件,并捐牛具、籽种、白银1万两,由于天津一带积水成涝,籽种不全,他又续捐足制钱5万串,以助泄水籽种之需。
光绪十一年,陕西干旱,饥民急需粮食充饥,胡雪岩初拟捐银2万两,白米1.5万石装运到汉口再转运入陕,左宗棠考虑到路途遥远,转运艰难,要他改捐银两3万两,结果胡雪岩捐实银5万两解陕备赈。此外,胡雪岩还曾捐输江苏沐阳县赈务制钱3万串;捐输山东赈银2万两、白米5000石、制钱3100串,劝捐棉衣3万件;捐输山西、河南赈银各1.5万两。
以上仅是胡雪岩捐输赈灾的一部分,据光绪四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的《胡光塘请予恩济片》,根据胡雪岩呈报捐赠各款,估计已达20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他捐运西征军的地道药材。
捐赈作为胡雪岩的一大功绩,成了左宗棠为他争取黄马褂的一个重要砝码。胡雪岩用财富赢得了善名,又以善名获取更多的财富,足令今人感佩,引以为鉴。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末轰动全国的四大奇案之一,一百多年来,被竞相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小说、曲艺,许多人不知道,胡雪岩与伸雪这场旷世奇冤有着重大的关系。
为了争取京官们对杨乃武一案的同情,唤起他们扶正祛邪的良知,胡雪岩专门拜访了回杭州老家办理丧事的翰林院编修夏同善(曾任兵部右侍郎、江苏学政),向他诉说杨乃武、小白菜的冤情,要求他回京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向同僚进言,帮助重审此案。
杨乃武、小白菜一案发生之时,胡雪岩已有道员兼布政使衔,并担任上海转运局委员,有财有势。这样一位人物的介入使杨乃武小白菜案有了转机。
同治十三年农历九月,杨菊贞陪同杨乃武之妻詹彩凤、杨乃武之子荣给与姚贤瑞,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再次来到北京。她们首先拜见了夏同善,送上其弟夏缙川的书信及控诉状,经夏同善介绍,又遍访了在京的浙江籍大小官员三十余人,接着又向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投诉。
夏同善不忘胡雪岩之托,多次访问大学士、户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翁同和,恳求他去刑部查阅浙江审理该案的全部卷宗。后在翁同和与刑部分管浙江司刑狱的林文忠的共同努力下,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亲下谕旨,重理此案。
由于办案人员一拖再拖,案子悬而未决。慈禧太后指派正在浙江选才的浙江学政胡瑞澜,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杭复审。科班出身、不懂刑狱的胡瑞澜滥施酷刑,杨乃武双腿被夹断,仍不肯招供,毕秀姑手指尽折、上衣被剥、开水浇身,烧红的铜丝穿人双乳,再次诬服。
光绪元年给事中边宝泉上奏异议,夏同善等浙籍京官联名上书,奏明此案不明,只恐浙江将无人肯读书上进了,一致要求提京复查。清廷下旨刑部,于光绪二年底,将葛品连棺木移往京师,当众开棺验明死者实系病亡,至此,这一历时三年多的大案才真相大白。杨昌溶以下的审办官员都受到处分,杨乃武和毕秀姑出狱。杨乃武回杭后叩谢了患难相助的胡雪岩,回乡后以种桑养蚕为业。
杨乃武、小白菜案轰动朝野,胡雪岩以自己特殊的声望赞助钱财、运动京官,为争取重审此案并最终昭雪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毋庸置疑,随着此案的广泛流传,胡雪岩的义声善名更加深入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