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年,管理苏州织造的郎中海保遵旨秘查苏州巡抚许容,并向乾隆皇帝报告说:“苏州巡抚许容,从前历任,具有刻薄之名,观其到任以来,操守廉洁精细明白,实心任声,声名亦好。”乾隆批到:“此奏至公之论也。”
乾隆四年,湖广总督班第遵旨调查湖北巡抚崔纪。班第经过察访得知,崔纪这个人并没有劣迹,只是性情乖僻,做事偏激。乾隆认为班第的调查是“俱秉公议”,给予充分肯定。后来发现崔纪曾挪用公款给亲属使用,又听任百姓买食私盐等事,遂将其撤职查办降级使用。
乾隆十一年,湖北巡抚开泰报告说,他遵旨密查湖广总督鄂弥达,知其虽然年老体衰,还能正常办理公务,听说他的家人有接受贿赂之事,数量不多,鄂弥达好像不知道。乾隆为此告诫开泰:“不仅仅是这样!鄂弥达察访湖南省的时候,曾经让他的儿子去拜见当地的官员,期间也有收取贿赂的时候,如此检验兵士就全然不去仔细查看,我已经下旨责备他了。只是他的这一过错还算小,我从来对官员不求全责备,但是如果知错不改,继续欺骗我,而且胆子越来越大的话,那就不能宽恕了。”乾隆让开泰继续监视调查鄂弥达。
大臣有了过错,乾隆并不是一味地贬斥他们,而是充分肯定其优点。当他们的过错还不至于影响工作的时候,就大度地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只有当臣子的行为涉及原则性问题的时候,才公事公办。这充分显示了乾隆作为一代帝王的气度,也是他拥有过人智慧的表现。
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论人须带三分浑厚”,胸怀放宽广一些,尽量去包容别人的缺点和错误,多想想别人的优点,这样一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和谐。
为人处世把说话放在第一位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李叔同禅语
这句禅语告诉我们:“修养自身,以保持内心的清静最为重要;经历世事,应该把说话谨慎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内修时,应该以清静的心情去修炼,修养自然会提升;我们进行外修时,说话要谨慎,才会少受挫折。
弘一法师一直对弟子们强调“说话要谨慎”,他平时训导众僧时,就劝诫他们“以戒为师”;此外,对于世俗朋友,他也是这样劝告他们的。
正所谓“祸从口出”,此言不假。言语不谨慎,就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祸害。因此,说话谨慎可以作为我们涉世处事的一条重要原则。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以放牛为生,有一段时间为了果腹还出家为僧。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却有大志,后来参加了元末的农民起义,终于成就了一代霸业。
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他儿时的一位穷伙伴来京求见。朱元璋很想见见旧日的老朋友,可又担心他讲出什么不中听的话让自己丢面子。不见吧,人家会说自己富贵了就不念旧情。思忖再三,最后还是决定见一见。
那个老朋友一进大殿,立刻就行大礼下拜,高呼万岁,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庐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子当兵,多亏菜将军。”朱元璋听他说得动听含蓄,心里很高兴,回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情形,心情很激动,立即重重封赏了这个老朋友。
消息传出去以后,另一个当年一块儿放牛的伙伴也找上门来了,见到朱元璋,他高兴极了,生怕皇帝忘了自己,指手画脚地在金殿上说道:“我主万岁!你还记得吗?那时候咱俩都给人家放牛,有一次我们在芦苇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着吃,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下一地的豆子,汤都泼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下抓豆子吃,结果把红草根卡在喉咙里,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一把青菜吞下,才把那红草根带进了肚子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这一番“叙旧”使得已经贵为天子的朱元璋又气又恼,十分尴尬,他喝令左右:“哪里来的疯子,来人,快把他拖出去砍了!”
面见皇帝,不管以前和他关系如何亲密,现在地位发生了悬殊变化,言语就要谨慎,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前一个求见的人,深知这一点,所以他说话谨慎,很讲究技巧,博得了朱元璋的欢心;而后一个人说话,根本没有仔细考虑,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果让朱元璋下不来台,也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人并不懂得说话要谨慎这个道理,经常随意说话,不经思考,脱口而出,这样做往往会得罪人,而他自己却还不知道,等到察觉过来,已经后悔都来不及了。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养成说话谨慎的习惯,要做到能够不说的就坚决不说,非说不可的一定要想好了再说,以免祸从口出。
请管住自己的舌头
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李叔同禅语
“安宁没有比知足常乐所带来的更长久的,危险没有比话说得多所带来的更大的。”弘一法师的这句话真是金玉良言啊!“知足常乐”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对于“话多危险大”,很多人就有疑问了。难道说话说多了就危险了吗?不是说爱说话的人吃得开吗?其实,这样的理解走入了一个误区。舌头有时就如同一头笼中野兽,如果一不小心让它溜出来,就很难让它再回到笼子里去。古人云:“言多必失。”就是说,别有用心的人会根据你说的话刺探你的秘密,或者利用你的话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话多有时真的会带来灾祸唐朝的功臣刘文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牢骚话太多而丢了性命。
刘文静是李世民起兵反隋时的主谋,在后来进军长安时,又立了大功,说他是唐朝的开国元勋,那是当之无愧的。裴寂是经刘文静的介绍才得以认识李世民的,他在起兵的过程中虽然也起过某些作用,但他更主要的是善于讨好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同李渊酒肉不分家,并且将归自己管辖的隋炀帝的宫女私自送给李渊,是李渊的一个酒肉知己。
李渊称帝以后,对裴寂的宠爱异乎寻常,授他以右丞相之职,每次上朝时,必令他同登御座。退朝之后,又相携入宫,对他的话言听计从,赏赐无度。而刘文静呢,则不像裴寂那样受宠,官职只达到尚书这一级,比裴寂低了许多,不免感到不公,因此在朝上议事时,故意同裴寂唱反调,两个人因此有了隔阂。一次家人集宴时,刘文静以刀击柱,发誓道:“我一定要杀掉裴寂!”这话被他一个失宠的小妾上告朝廷,朝廷在审问时,刘文静如实相告:“当初起兵时,我与裴寂的地位相同;如今裴寂被授以丞相的高官,赐以甲等的住宅,而我的赏赐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我每次出兵打仗,家中老小都无可托付,的确怀有不满之心,酒醉时说些过了头的话也是可能的!”
李渊据此斥责刘文静谋反,许多元老重臣一致不同意,李世民更是据理力争,指出首先策划起兵反隋的是刘文静,裴寂是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现在天下平定了,却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发些牢骚,也是人之常情,没有必死之罪。可李渊对刘文静一直比较疏远,对他的政治能力也不大放心,裴寂看出了这一点,再一想刘文静曾经说过一定要杀死自己这样的话,于是乘机进谗说:“刘文静的才智谋略的确是当代之冠,无奈他已经有了反心,如今天下还不太平,若是赦免了他,必有后患。”这话正好击中了李渊的心病,就这样,刘文静被杀掉了。临刑时,他叹息道:“如果当初我少说几句话,今天决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啊!”
老子说过:“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孔子也说过:“君子当讷于言而敏于行”;弘一法师还说过:“心不妄念,身不妄动,口不妄言,君子所以存诚”。这些话的意思相近,就是告诫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少说话,管住自己的舌头。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就是很难做到。很多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如悬河,信马由缰,一点也不知道小心谨慎,直到招来灾祸时,才知道后悔,这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们一定要管住自己的舌头,少说话,牢记“言多必失,话多危险大”。
在议论别人之前先想想自己
欲论人者先自论,欲知人者先自知。——李叔同禅语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喜欢把别人的事情当做谈论的话题,对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却从来不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样。所以弘一法师说:“想要议论别人的时候先想想自己做得怎么样,想要了解别人的时候先要了解自己。”他借此提醒这些人,自己做得好尚且不应该议论别人,更何况很多时候自己做得还不如别人呢!
春秋时期,子产对申徒嘉的身体残疾横加指责,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同时也恰恰暴露了自己德行的浅薄。
申徒嘉是个被砍掉了一只脚的人,有一天他跟子产一同去拜伯昏无人为师。第一天的时候,子产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第二天,子产和申徒嘉同在一个屋子里的一条席子上坐着。子产又对申徒嘉说:“我先出去那么你就留下,你先出去那么我就留下。现在我将出去,你是留下呢,还是不留下呢?你见了我这执掌政务的大官却不知道回避,你把自己看得跟我执政的大臣一样吗?”
申徒嘉说:“伯昏无人先生的门下,都是他的弟子,哪里有什么执政大臣呢?你津津乐道自己的执政大臣的地位,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吗?我听说这样的话:‘镜子明亮,尘垢就不会停留在上面;尘垢落在上面,镜子也就不会明亮。长久地跟贤人相处便会没有过错。’你拜师从学追求广博精深的见识,正是先生所倡导的大道。而你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不是完全错了吗?”
听完申徒嘉的话,子产冷笑了一下,讥讽他说:“你已经如此形残体缺,你估量你自己的德行,受过断足之刑却还想着要跟唐尧争比善心,不足以使你有所反省吗?”
申徒嘉回答道:“自个儿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残体缺的人很多;不陈述或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形整体全的人很少。懂得事物之无可奈何,安于自己的境遇并视为是命运安排的,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一个人来到世上,就像来到善射的后羿张弓搭箭的射程之内,中央的地方也就是最容易中靶的地方,然而却没有射中,这就是命。用完整的双脚笑话我残缺不全的人很多,我常常脸色陡变怒气填胸,可是只要来到伯昏无人先生的寓所,我便怒气消失回到正常的神态。真不知道先生用什么善道来洗刷我的呢?我跟随先生十九年了,可是先生从不曾感到我是个断了脚的人。如今你跟我同时在伯昏无人先生的门下,整天听闻先生要以德相交的教诲,而你却一直在拿外在的形体来指责我,这不又完全错了吗?”
听完这话,子产的脸刷地就红了,惭愧得低下了头,他不好意思地对申徒嘉说:“你不要再说下去了!我知道自己的错误了!”
很多人就是这样,往往在议论别人方面很有本事,却从来不低下头来看看自己究竟做得怎么样。反之,有些人却从不把眼光盯在别人身上,而是时时刻刻反思自己,并通过反思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进步。在这方面,唐太宗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