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李叔同讲禅
10512300000005

第5章 圆满自我,丰满人生(1)

“圆满自我,丰满人生。”是李叔同大师的话,他提醒人们,人生的精彩离不开学习。的确,没有知识,就会看不清自己前进的道路;没有知识,就难以在人生的路上跨步向前。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具备与之等同的能力之后,才能推开成功的大门。

成大器,一定要谦虚勤奋

伊庵权禅师用功甚锐。至晚,必流涕曰:今日又只恁么空过,未知来日工夫如何?师在众,不与人交一言。——明·莲池大师禅语

“伊庵权禅师在佛学研究方面很是用功,每到晚上,还是会流泪自责,说自己又白白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不知道明天还有没有什么收获?老禅师常常坐在众人之间,从来不与别人交谈。”

我们可以看到,伊庵权禅师是一个多么谦虚的人,对待佛学是多么地用心,对自己要求是多么地严格。弘一法师非常欣赏伊庵权禅师这种刻苦勤奋、不自满、谦虚的学佛精神。弘一法师常常提及伊庵权禅师苦学的事,意在让人们领悟:成大器,一定要勤奋学习,要多读书。

“人生有涯,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学问有多大,都要有一种谦虚勤奋的精神,都应当“活到老学到老”。明代的朱熹就是这样一个谦虚勤奋、终生坚持学习的人。

朱熹是一位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理学家。他从小聪明过人,刚刚学会说话,父亲朱松就指着天空告诉他说:“那是天。”可是,小朱熹并没有满足什么是天,还想知道天以外是什么。他接着问父亲;“天的上面是什么东西呢?”这一下子把他父亲问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8岁时,朱熹开始从师读书了。他那聪明好学,勤思多问的态度表现得更加明显了。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完一遍后,在书上写道:“不这样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

14岁时,父亲病逝,从此家境变得艰难起来,朱熹不得不投靠到父亲的朋友刘子羽门下生活。后来,为了维持生计,他以教师为职业,但教师的收入极其微薄,家里仍然是一贫如洗。尽管常常揭不开锅,但他却以苦为乐。学生看到老师生活如此窘迫,就把煮熟的米饭,熬好的菜汤端给他吃。

朱熹以教书为职业,但仍刻苦学习。他父亲的朋友们大多是有学问的人,家里藏书很多,朱熹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读书机会,凡是书房里有的书,他见一卷读一卷。

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朱熹考取进土。任泉州同安县主簿。可他仍感到自己学问不足,决心拜一位最有学问的人为师。

当时,福建延平有一位远近驰名的学者李侗,几年前,朱熹去同安县任主簿的途中,曾去拜见过他。李侗知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也很严格,朱熹非常渴望得到这位老师的指导。于是,朱熹怀着对老师的崇敬心情,决心步行去见李侗。当时李侗在延平,朱熹在崇安,两地相隔几百里,山水阻隔,路途艰险,可是一心一意拜师求学的朱熹也顾不得这些了。他觉得这样做,正是表达自己的诚心诚意。经过半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朱熹疲惫不堪地到了延平。

当天夜里,朱熹来到了李侗的家。为了不打扰李先生,朱熹就在李侗家的大门外打起盹来。清晨,李侗出门散步,见在路边打盹的是曾来拜访过自己的朱熹。急忙问道;“朱进土,你从哪里来,怎么睡在这里?”朱熹听见李先生问他,急忙整理一下衣服,恭恭敬敬地给李侗行个礼,说:“先生早晨好,我从祟安来。”“你是进士了,为什么不坐轿乘驮?”李侗有些吃惊地问。朱熹诚恳地说:“我是特地来拜您着为师的,怎能骑马坐轿呢?请收下我这愚鲁的学生吧!”朱熹的话语真情切,诚意感人。“先别说什么拜师,快到家里去。”李侗把朱熹引进家门,让他洗漱就餐。

朱熹换了衣服,吃了饭,精神倍增,就滔滔不绝地同李先生谈论起禅学来。李侗见朱熹夸夸其谈,华而不实,就严厉地批评说:“你谈的都是些空话,现实问题却懂得很少,这样求学不行啊!”说罢连连摇头不语。

朱熹一听这话,‘扑通”一下,跪在李先生面前,说:“李老师,您说得对,从现在起,我就改掉夸夸其谈的毛病,请收下我吧!”李侗见朱熹说得很诚恳,又愿改掉缺点,就收下了他。

从此,朱熹就在李侗门下潜心学习。李侗见朱熹勤奋好学,有时还有新见解,越来越喜欢,还特意给他起了个字,叫元晦,希望他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涵的人。

朱熹如此谦虚、勤奋、好学,终使他成为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谦受益,满招损。”一个谦虚的人,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才会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让自己的才能越来越高,越来越强。朱熹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巨大的成就?就是如此。所以,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抱有一颗谦虚的心,终生坚持学习,这样才会成大器,取得大成就。

不读书不行,死读书更不行

匆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工法!勿逐悭、贪、嫉妒、傲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明·蕅益大师禅语

“不要一味贪恋世间的文字、诗词,而妨碍了自己对于正法的学习。不要追逐悭贪、嫉妒、傲慢、鄙陋的习气,这样会伤害到自己。”

这句话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读书难道不是要学习其中的文字、诗词吗?难倒不是用来提升自己,陶冶情操吗?书难道成了害人的罪魁祸首吗?针对这样一种现象,弘一法师解释说,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开卷有益,这是很多人的共识。为书所害之人,不是书本身出了问题,而是他们的读书方式出了问题。这些人生搬硬套,不知变通,他们能入得书去,却出书不得。

胡朴安是弘一法师的一位老朋友,他也曾经犯过此类错误。早年间,胡先生和弘一法师皆为“南社”的社友,后又同为《太平洋报》报社的同事,还曾一起创办过“文美社”,一起编辑过《文美》杂志。胡朴安是一位学者,他的笔记小品写得尤为出色。他一生都从事报业,是报业的杰出人士。弘一法师在杭州出家后,他只要到杭州就一定去看望大师。

一次,他拜见弘一法师时,赠予法师一首诗,其中有两句:“弘一精佛理”,“为我说禅宗”。其本意是为了押韵,却不想弘一法师对胡朴安说:“我们学佛,既要精佛理,更要看重实际的言行。言行重一致,名要如其实。——我不是禅宗,也没有为你说过禅宗。你诗中‘为我说禅宗’,这是诳语。我们不能够忽视小事,认为它无关紧要。勿委诳语,免遭堕落。所以,我们都应该忏悔。”说罢,垂眉默坐,静静祷告。

胡朴安这时才想到自己囿于文人旧习,因为照顾诗文的押韵而犯了佛教诳语之戒,这就是死读书的结果,严格按照书中的要求去和诗文,而忽略与实际的统一,因此心里很不安,同时也更加敬重弘一法师了。

从弘一法师的这段经历可以看出,他希望人们不要死读书。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此话很有道理。书虽然为我们带来了知识,但我们如果是死读书,局限于书本,被书本表面的知识所迷惑,不能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走上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那么,即使读再多的书也无用。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年少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兵法,每当谈论如何领兵打仗,他总是口若悬河,认为没人可以抵得上他。他曾经与父亲赵奢谈论过兵法,赵奢也难不倒他,但却不认为他可以带兵。赵括的母亲问赵奢这是什么原因,赵奢说:“领兵打仗的大事,而赵括却把它看得轻松平常。赵国不任用赵括做将军还好,如果一旦让他做了将军,那么导致赵国的军队吃败仗的人就一定是他。”

后来,赵王听信谣言,拜赵括为大将军,替换廉颇守卫长平。他的母亲给赵王上书,说赵括只是读了些兵书,从没带兵打过仗,而且为人骄傲,不能担当重任。可是赵王不听,执意要用赵括。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20万到了长平。廉颇办了移交,交了军权,长吁短叹地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40万大军,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不与敌人作战的命令全部废除,下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秦军得知赵括领兵守卫长平,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到长平与赵军作战。白起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引赵军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25000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5000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但是,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40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结果40万赵军被秦军在一夜之间全部活埋,可怜赵国最精锐的40万军队,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虽然满腹经纶,书本知识丰富,但没有实际的本领,不能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结果,在实际的战争中一败涂地,不但丢了性命,而且使赵国从此走上衰败的道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死读书、读死书,不但误了自己,而且还误了国家。

不读书不行,死读书更不行。现代社会,书如浩瀚海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我们在泛舟书海之时,千万不要迷失了方向。我们既不要做目不识丁的文盲,更不要做满腹诗书的“睁眼瞎”,要学会把书本的死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活技能。读书要读得进去,更要走得出来。

不断反省,才会不断进步

内不见有我,则我无能;外不见有人,则人无过;一味痴呆,深自惭愧!劣智慢,心痛自改革!——明·蕅益大师禅语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有过失,他就没有自我修为的能力了;如果一个人看不到别人的过失,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过错了。我们在修炼的时候要像痴呆之人那样执著,要深深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不要怕自己的智力劣钝,领悟能力差,只要在心中时常自我反思,自我修炼就行了。”弘一法师只用一句话点破了这句偈语:反思让人进步。

弘一法师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失,平时坏的习惯、习气太多,常常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他劝诫我们,要多读圣贤书,多读经。通过读书、读经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找出自己的毛病,改正这些缺点,帮助自己不断提升。

在每日的修行中,他也是这样做的。他不断解剖自己,只要发现自己的思想出现了偏颇,就立马进行修正。所以大师常说:“常常检点约束自己,是一个人必修的功课。”

晚清重臣曾国藩对这一点也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说:“古之君子修己治家,必能心安身强,而后有振兴之家;必使人悦神钦,而后有骄集之祥。”那么怎样才能为人生的成功打好基础呢?曾国藩提出了“悔缺”之道,即通过反省自己的缺点过错,以完善自身为切入点。

一次,窦兰泉来与他切磋学业,曾国藩并未理解好友的意思,便“词气虚骄,与人谈理”,本来是一件增益学业的事,却适得其反,二人不欢而散。由于曾国藩好多言,自以为是,总是无意中就伤害了朋友间的感情。

对此,好朋友看在眼里,但知道曾国藩的性格,都不愿相劝。只有岱云敢于揭破。点出曾国藩的三个毛病。其后,曾国藩在日记中写道:“岱云言余第一要戒‘慢’字,谓我无处不著怠慢之气,真切中膏盲也。又言予于朋友,每个恃过深,不知量而后人,随处不留分寸,率至小者龃龉,大者凶隙,不可不慎。又言我处事不患不精明,患太刻薄,须步步留心。此三言者皆药石也。”

针对自己性格中的缺欠,曾国藩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主要采取了两个办法,一是给弟弟们去信,向朋友们打招呼,请他们时常指出自己的缺点,二是记日记,借以每天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他坚持写作《治心经》以惩戒不好的东西。他的《日记》中载,六月初五日,写《治心经》反省以前之事。六月初八日,写《治心经》一本。初十日,又写《治心经》一册。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一个人不怕犯错误,就怕对待错误的方式不正确。面对错误,如果我们能够反省自己的行为,找到错误的原因,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那么,我们就是在错误中学习,在错误中进步。可是,现实中很多人对自己的明显错误就是视而不见,对于自己的缺点就是不反省,这样,怎么会有进步呢?因此,请正视我们的缺点,时刻反省自己,让自己在一次次改正错误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成长。

谦虚使人进步

从今以后,愿遁世不见知而不悔,作一斋公斋婆,向厨房灶下安隐过日,今生不敢复作度人妄想。——清·彭际清禅语

彭际清是清朝乾隆年间人,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曾经做过兵部尚书。虽然出生于官宦之家,但彭际清并没有走入仕途,而是立志学佛,度人于危难之中。他讲经说法,著书立说,从佛理上说,确实度了不少人。当然,这句禅语说要隐居,不敢再作度人妄想。这是他的谦虚之语。这也说明了他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因而获得更多人的尊敬。

弘一法师非常赞同彭际清的这句禅语,不管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修佛参禅的日子里,他都是这样做的。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他从不骄傲,不以人师自居,对待前来请教的人一直都表现得谦逊、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