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李叔同讲禅
10512300000009

第9章 心胸宽阔,人生宽广(1)

在一些人眼里,总觉得别人这也不是,那也不妥,他们似乎总为别人的过错或缺憾烦恼——他们喜欢斤斤计较,所以烦心不已。所以李叔同告诫我们:“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已,给别人多一点的宽容,就是给自己多一点快乐空间。

做人要有大的胸怀和度量

佛固不见弃于罪人,当承兹行以往生耳。——印光法师禅语

有些人,他们知道自己犯下了一些罪恶,想一心向佛,恐怕菩萨不收留他们。其实,菩萨对于那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是不会嫌弃的,都会一律平等地收入门下,并引导他们往生极乐世界。由此可见佛的慈悲胸怀。

对于印光法师的这句话,弘一法师是这样诠释的:其实每一个人对于犯错之人都应该予以包容、谅解。在大师眼里,包容犯错之人,就是要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也体现了我们做人的气量和气度。做人要有的博大胸怀,特别是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更应如此。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军队一举平定了斗越椒的反叛,天下太平。楚庄王兴高采烈地设宴招待大臣,庆祝征战胜利,并赏赐功臣。

文武百官都应邀出席,席上觥筹交错,热闹异常。到了日落西山,大家似乎还没有尽兴。楚庄王便下令点上烛火,继续开怀畅饮,并让自己最宠爱的许姬来到酒席上,为在座的宾客斟酒助兴。文武官员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见到许姬的美貌,便忍不住多看几眼。

突然,外面一阵大风吹来,宴席上的烛火熄灭了,黑暗之中有人伸手扯住许姬的衣裙,抚摸她的手。许姬受到惊吓,用力挣扎,慌乱之中,她抓住那个人的帽缨,奋力一拉,竟然扯断了。她手握这根帽缨,急忙走到楚王身边,委屈地说:“请大王为臣妾做主!我奉大王的旨意为百官敬酒,可是不想竟有人对我无礼,乘着烛灭之际调戏我。”

楚庄王听后,沉默不语。许姬又急又羞,催促他:“妾在慌乱之中抓断了他的帽缨,现在还在我手上,只要点上烛火,是谁干的自然一目了然!”说罢,便要掌灯者立即点灯。

楚庄王赶紧阻止,并且高声对下面的大臣说:“喜庆之日难得一逢,寡人要与你们喝个痛快。现在大家统统折断帽缨,把官帽放置一旁,毫无顾忌地畅饮吧。”

众大臣见大王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都投其所好,纷纷照办。点烛掌灯后,大家都不顾自己做官的形象,拉开架势,尽情狂欢。后来人们都管这场宴会叫“绝缨会”。

许姬对庄王的举动迷惑不解,觉得非常委屈,便问:“我是您的人,遇到这种事情,您非但不管不问,反而还替侮辱我的人遮丑,您这不是让别人耻笑吗?以后怎么严肃上下之礼呢?臣妾心中不服!”庄王笑着劝慰说:“虽然这个人对你不敬,但那也是酒醉后出现的狂态,并不是恶意而为。再说我请他们来饮酒,邀来百人之欢喜,庆祝天下大平,又怎么能扫别人兴呢?按你说的,也许可以查出那个人是谁。但如果今日揭了他的短,日后他怎么立足呢?这样一来,我不就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吗?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你依然贞洁,宴会又取得了预期的目的,那人现在说不定也如释重负。”许姬觉得庄王说得有理,考虑得也很周全,就没有再追究。

两年后,楚国讨伐郑国。主帅手下有一位副将叫唐狡,毛遂自荐,愿意亲自率领百余人在前面开路。他骁勇善战,每战必胜,出师先捷,促使楚军得以顺利进军。庄王听到这些好消息后,要嘉奖唐狡的战绩。唐狡站在庄王面前,腼腆地说:“大王昔日饶我一命,我唯有以死相报,不敢讨赏!”

楚庄王疑惑地问:“我何曾对你有不杀之恩?”

“您还记得‘绝缨会’上牵许姬手的人吗?那个人就是我呀!”

楚庄王身处高位,对于臣子犯下的错误,没有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在外人看来,是有损自己的形象,可是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对于错误进行包容有时比处罚更有效果。楚庄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会受到臣子的爱戴,进而取得成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胸怀宽广的人,受到冤枉,做清水淡饮;遇到嘲讽,笑当清风拂面;乍逢喜事,淡然不颠;突遇悲愁,泰然不惊……人生短短几十年,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被包容的,我们何不敞开胸怀去面对一切,做最好的自己,让人生更加的精彩,让自己从此享受快乐的人生!

不再怨恨,才能救助他人

我若多嗔及怨结者,十方现在诸佛世尊皆应见我,当作是念:云何此人欲求菩提而生嗔恚及以怨结?此愚痴人,以嗔恨故,于自诸苦不能解脱,何由能救一切众生?——《华严经》

“如果还有嗔恚,还跟人结怨,十方现在诸佛世尊见到我,都会这么说:为什么这个人发菩提心想求菩提涅槃,他还会生嗔恚心?还会跟人结怨?这个愚痴人就是因为嗔恨的缘故,所以他的烦恼不能断,自己不能解脱。自己都度不了,怎么能救度一切众生?”

弘一法师进一步解释说,嗔恚是三毒之根,起了嗔恚心必与众生结怨。平时对人对事对物常犯此病,必须深自悔责。为什么自己智慧不开,功夫不得力没有进步,其主要原因即是贪嗔痴未断。

人生在世,难免遇到不如意之事,当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之时,你会怎样?是怨恨连连,还是坦然接受?显然,选择后者才是明智的。

弘一法师的一生坎坷,遭遇许多不平之事,但他并没有产生怨恨,而是把它们当做一种磨练,一种成长必须的经历。在写给夏居士的信中,他是这样说道:“余自念此种逆恼之境,为生平所未经历者,定是宿世恶业所感,有此苦报,故余虽身心备受诸苦,而道念颇有增进。”

弘一法师具有如此宽广的胸襟,促使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度化了许多身处苦难的人。

相传,舜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位夫人做他的后母。舜的后母有一个儿子名叫象。后母心地偏狭,兄弟象傲慢狠毒,舜在家里的地位和处境自然是苦不堪言了。但他仍旧能够体贴父亲,原谅后母,宽容弟弟,尽管劳动辛苦,又缺衣少食,他也毫无怨言。乡亲们都说:“能够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人,将来必定有出息。”

后来家里人总想害死他。舜无奈,只好逃了出来,跑到一座名叫历山的山脚下开荒种地。历山下的乡亲们主动让出了土地和渔场。舜在历山下用水和泥制作成许多盛水用的陶罐,分给乡亲们。乡亲们敬爱他,乐意跟随他,只要他住过的地方,很快就成为熙熙攘攘的村镇。

舜的生活好起来以后,他不计前嫌,主动接双亲和弟弟来历山居住,照顾他们。舜这个举动被传来传去,最后传到统治天下的尧帝耳朵里。当时,尧帝年老,嫡子丹朱愚钝无能,难以治理天下大事,其他的儿子也不肖,因此尧帝决定物色一个继承人。助手们一致推荐舜,于是,尧帝决定考验舜的品德和才能。尧帝送了舜一张琴,并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又派九个儿子去协助他。

乡亲们见尧帝如此信任舜,都很高兴。然而,弟弟象却心怀鬼胎,他要害死哥哥,霸占两位嫂嫂。象和母亲相商,叫糊涂的父亲把舜找来,说是要修补屋顶,以防漏雨。这天,舜搬来一把梯子,又带了两个大斗笠,爬上屋顶去修房。弟弟象见四下无人,偷偷地把梯子搬走,又在房屋四周点着火。顿时,火借风威,风助火势,熊熊大火呼啦啦地烧起来了。舜情急智生,连忙将两个大斗笠系在胳臂上,就像大鸟展翅一样往下跳,终于安全脱险了。

弟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又要父亲去找哥哥,说是要打一口井。舜明知弟弟不怀好意,还是带着斧子、铲子和绳子去挖井。他在井里先挖出一个洞穴,然后继续往深处打井。就在这时,只听得轰轰隆隆地响声不绝,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块从井口砸了下来,舜赶忙躲进洞穴。过了很长时间,舜听井上没有动静,才摸着绳子爬出井来。弟弟的阴谋又落空了。

舜踏着月色回到家里,从门缝里听见弟弟正向父母闹嚷着。弟弟说:“哥哥已被我用石块砸死了,我要与你们分家,哥哥的琴和两位嫂子归我,其余的牛、羊、粮食也有我一份。”话音未落,只听得吱呀一声,舜推门进来了。他若无其事地拜见父母,然后转身说道:“弟弟,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以后你就多多帮忙料理家事吧!”弟弟听罢,禁不住热泪盈眶,表示今后要悔过自新。双亲也觉得很惭愧,对不起这么一个好儿子。从此,家里变得和和睦睦。

尧帝经过多年的观察考验,见舜果然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在百姓中有很高威望,便把帝位禅让给他。舜50岁时开始代替尧帝行天子事。舜61岁时,尧帝死,便正式登位。

在后母和兄弟象的百般迫害下,舜并没有心怀怨气,伺机报复,而是以宽恕包容之心对待他们,并时刻修炼自己的品行,最终得到了尧帝的赞许,将天下大任交给了他;而他的后母和兄弟也被他的宽容所感化,决意悔过自新,一家人终于过上了和睦的日子,舜也有了更多的机会为天下百姓谋利益。

其实,生活中,许多时候许多事情都是如此。遇到不平之事,以怨恨之心对待,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怨恨;倘若换一种方式,用宽广的胸怀坦然接受,以平和的心态去化解,可能就会出现另一种不同的局面。

所以,面对不公,我们用爱取代怨恨,用爱去浇注因怨恨造成的贫瘠的土壤,这样,你的眼前就会出现不一样的世界,美丽的花朵会再次绽放,生活会变得分外美好,生命也会变得更加精彩。

忍让并不会让你失去什么

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李叔同禅语

俗语说:“斗气之害,其害莫大。”古往今来,多少人间悲剧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争强斗胜、不能相互忍让而不时发生,多少人因情绪偏激、不能忍一时之气而付出高昂的代价,他们或自毁前程,或抱憾终身,或为此付出生命。

所以弘一法师说:“忍让可以消除无尽的灾难和后悔。就像古人说的:‘终身让路,不失尺寸。’”在这里,弘一法师用此语告诫我们:凡事要懂得忍让。在大师看来,在很多情况下,忍让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善于忍让的人往往更容易左右逢源,纵横捭阖。

当然,在慢慢历史长河中,也出现了许多善忍的优秀人物,同时,人们也传颂着他们善忍的故事。在诸多“忍让”的历史故事中,最著名的当数廉颇与蔺相如的“将相和”了。

很多人都知道“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故事。在秦、赵这两次重大的外交斗争中,蔺相如甘冒生命危险保全了赵国的尊严,未使赵国陷入被动的局面,功劳很大。为此,赵王拜他为上卿,位置比廉颇还高。在廉颇看来,只有武将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才算是真正的本事,所以他对于简相如这样的文臣善于“耍嘴皮子”很是不以为然。他很不服气,到处跟人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还说如果碰见了简相如,必定要当面侮辱他。

这样的话对于一般人来说,确实是很难忍受的,但是蔺相如好像没有听到一样,几次驾车出门,远远地看见廉颇,为了避免碰见,就早早地躲开了。这样时间一久,连蔺相如的门客从人都觉得他太窝囊,实在忍受不了了。一天,他们对蔺相如说:“我们背井离乡,不远千里投到您的门下,是因为仰慕您的为人。如今,您的官位比廉颇要高,反倒这样惧怕他,真不知是什么原因?您这样胆小懦弱,连我们都感到羞耻,还是让我们回家算了。”

蔺相如不慌不忙地问众人:“各位看廉将军与秦王比起来,哪个更可怕?”众人都奇怪地说:“廉将军当然没有秦王可怕!”蔺相如又说:“这就对了。试想秦王那么强大,各国诸侯都畏之如虎,我却敢在朝廷上当众责骂他。我蔺相如虽然没有什么大本领,还不至于如此惧怕廉将军。只是我考虑到,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赵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两人能够同心协力地对付秦国。如果我们两人争斗起来,那就必定给秦国造成可乘之机。我之所以这样对待廉将军,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不计较个人的私仇啊!”

蔺相如的这些话很快就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听后恍然大悟,既感动又惭愧。他也是个正直坦诚的人,一旦悔悟,就要真诚地改过。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廉颇就按照古人最隆重的仪式,光着脊梁,背着荆杖,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他跪在蔺相如的门前说:“我是个没有见识而又气量狭小的粗人,没想到您能以如此宽宏的气度容忍我,不跟我计较,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也很感动,亲自把廉颇扶起来。从此“将相和”,两人相互理解尊重,结成了生死之交。

蔺相如从大局出发,能够容忍廉颇的恶语相向,他的大度不但感动了廉颇,使得两个人成为好朋友,更重要的是因此而保全了赵国的利益。

从古至今,忍让就是为人称颂的一种美德。面对摩擦,忍让是一剂润滑油;面对纷扰,忍让是一首和谐曲。面对猜疑的坚冰,忍让是消融的阳光;面对隔阂的鸿沟,忍让是沟通的桥梁。因为忍让,怨恨可以化为云烟;因为忍让,干戈可以化为玉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