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10713200000015

第15章 密钥Ⅲ.赶走邪恶的迷思 (4)

马斯洛根据人类动机理论,曾对人类的牢骚问题进行过充分的讨论,他发现,处于低水平动机的人,其牢骚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类基本需要未能满足而提出的大量抱怨;而处于高水平动机的人,所发的牢骚则主要集中于人的尊严、自尊和威信等方面。如果说人类的牢骚水平和人类的动机密切相关,同样道理,人类的谎言也是可以根据动机层次理论及特定个体的优势动机来加以分析讨论的。假定生理需要中有一种没有得到满足,这人的说谎行为很可能就被这一需要所控制。比如,饥饿的人受饥饿控制,他或她的情绪、知觉和思维过程,以及一般行为都离不开取得食物和吃饱肚子这一需要。这部分人很可能为满足温饱而说谎,沿街乞讨者即为典型的例证。

另一种撒谎的原因可能是社会性需要。比如需要得到他人对自己言行的赞许,不愿意伤害他人的感情,保护自己不受抵制或者攻击,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也有些人仅仅是出于单纯的游戏心理。医学家的临床报告列举了在一个5岁男孩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现象。男孩的父亲是现役军人,常年离家在外。父亲不在身边使孩子感到孤立无助,易受伤害。尽管他家的经济状况很不错,但他总是弄出一副家境贫寒的样子上街行乞。从装扮成无家可归流浪儿的成功欺骗行为中,孩子得到了一种令自己颇感得意的优越感和力量感。

美国心理学家克劳斯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试验。他让一些社会赞许动机很高的人去从事一项奇怪的任务:把12个卷轴逐一放置进12个小盒子里,然后令其把盒子倒空。25分钟内多次重复这项任务。事后克劳斯询问这些人对这一任务的感觉如何。结果出人意料,大部分参加者竟说喜欢这个工作,他们从中学到许多东西,诸如耐心、坚持等,并认为这个试验在科学上是十分重要的,他们很愿意再参加类似的工作。无须解释,我们一眼就能感觉到这项工作的乏然无味。克劳斯一针见血地指出:在许多时候,人的行为是受取悦别人的愿望控制的。对他人的赞许仅仅是一种手段,目的却是赢得对方对你的认同和喜欢;为达到这一目的,言不由衷的赞许,甚至谎言自然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虽然谎言并不全部是有害的,但是一些随便撒谎的人也让我们感到厌烦。有些人仿佛是一个典型的病态说谎者,不厌其烦地向别人描述自己的家庭有多富有,自己的事业多成功,也许实际上完全相反。有朋友曾经告诉我一件真实的事情,她的同学总是喜欢坐在寝室打电话,一打就是几个钟头,内容无非是向一个朋友讲述她刚参加过的一次宴会,讲她家新买的乡间别墅,讲她曾经周游各国见到的种种异国风情。但是实际上,她拨打的是一个空号。不明底细的人绝对想不到他们是在撒谎。他们在吹得得意忘形的时候,也许还会有演戏那样夸张的表情,令人哭笑不得。现象揭秘人类的谎言可以根据动机层次理论及特定个体的优势动机来加以分析讨论。假定生理需要中有一种没有得到满足,这人的行为很可能就被这一需要控制,从而产生谎言。另一种撒谎的原因则可能是社会性需要,比如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同和喜欢,人们会发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赞许。此时,谎言自然就成为一种手段。

30.沉溺赌局的原因

古时候,有人为了告诫赌徒曾经写了一首《十字令》:“一心赢钱,两眼熬红,三餐无味,四肢无力,五业荒废,六亲不认,七窍生烟,八方借债,久(九)陷泥潭,十成灾难。”这首小诗将赌博的恶果揭露无遗。我们看到有些人因为赌博而倾家荡产的时候,既有痛惜,也有疑惑。为什么这么多人沉溺于赌博而无法自拔?

日本曾经有一个公司向职工发售了一批有500万美元头奖的彩票。每张售价是1美元,其中一半彩票是职工自己挑选的,而另一半是公司直接派给的。到抽奖的时候,公司专门派出调查人员找到那些持有彩票的人,表示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他们能够转让给自己。结果发现,自己挑选的彩票平均售价是8.16美元,而不是自己选的彩票平均每张才卖1.96美元。其实,自己挑选的和公司派送的彩票中奖概率是一样的,可是人们就是认为自己挑选更容易中奖。

我们看到那些人在玩“双六”的赌博游戏时,会在心里想着掷出“六”,口中也会小声地说出来,并且拿着骰子的手也会不自觉地用力。其实,这些小动作对结果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人在潜意识里觉得这样做可以控制骰子,让它遵循自己的意愿,掷出自己想要的点数。这种现象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它反映了一种心理定律,叫作“控制错觉定律”,即人们对于非常偶然的事情,通常都会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是可以支配的。人们之所以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偶然的事情,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的活动都能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于是我们把这种能控制、能驾驭的感觉延伸到所有的事情上。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了一些人钱,让他们采用掷骰子的方式赌输赢,以比较他们在掷骰子前下的赌注大,还是在掷完骰子还未开宝时下的赌注大。结果发现,大多数被试者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更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大多数被试者认为在没有掷骰子前,靠自己的努力,能使骰子赢的可能性加大。这显然是一种错觉,掷骰子胜负只是和当时那一掷有关系,而与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没什么直接的联系,它是偶然的。人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越努力,越容易如愿以偿。

这种控制错觉对人们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买彩票、赌博等,人们因为放大了自己对未知事物的控制能力,以为自己可以决定结局,因此而沉迷其中,结果却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种不理智的行为和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偶然性的事情本身与我们的能力和技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无法用自己的思想去控制它。因此,在对待中奖和赌博等偶然性的事情时,应该正确地认识到自己是无法控制结局的,偶尔参与也只是碰碰运气,不能过分执拗,在根本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

并且,人们在输钱的时候,比赢钱的时候更难离开赌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尼曼教授针对人们的赌博心理做了一系列研究。他发现,人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不是取决于结果本身而是结果与设想的差距。也就是说,人们在决策时,总是会以自己的视角或参考标准来衡量,以此来决定决策的取舍。在赌博中赢钱后要走比较容易,输钱后要走就比较困难,这是多数赌客的一个特点。人们对财富的变化十分敏感。而且一旦超过某个参照点,对同样数量的损失物赢利,人们的感觉是相当不相同的。在这个参照点附近,一定数量的损失所引起的价值损害,要大于同样数量的赢利所带来的价值满足。

比如赌客去赌场,随身带了3000美元,结果赢了100美元,这时要求他离开赌场可能没什么,但如果是输了100美元,这时要求他离开可能就很难。虽然赢100美元时身上的现金为3100美元,输100美元时身上的现金为2900美元,3100和2900相差并不大,但这两种情况带给赌客的感觉和3100、2900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和它们与本金3000之差100与-100,也即赢100美金还是输100美金有关。在这个例子中,输了100美元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受要比赢了100美元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强烈得多。损失带来的痛苦远大于收益给人的满足,这就是行为经济学预期理论的核心理念。人们是厌恶损失的。

偶然性事情受概率的支配,而认为自己能够对它有所控制和支配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必然的事情上,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控制一些事物,可以取得一些成绩。比如,多花点力气,多扛一些货物,就可以多赚一些钱;多花点时间,多记一个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就会多考一点分数。这些是可以控制的,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技术的提高有所改变。但是我们不能将这种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结果的规律运用到一些偶然的事情上,这样只会导致被控制错觉所迷惑,不能理智地看待事情,而使自己陷入到空想和执迷之中无法自拔。

现象揭秘人们对于非常偶然的事情,通常都会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是可以支配的。人们之所以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偶然的事情,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主要的活动都能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于是我们把这种能控制、能驾驭的感觉延伸到所有的事情上。因此,当人们面对彩票、赌博这类受偶然性因素影响较大的获利活动时,便很难理智地去思考和行动了。

31.败给“无能为力”

有一个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小的时候,她的父母每天都要出去工作,只能把她锁在家里。听到院子外面孩子们打闹的声音,她十分羡慕,于是想尽一切办法尝试打开门锁,都没能如愿,她只好乖乖地坐在家里看电视。有一天,邻居家失火了,她听到外面人们的呼喊,十分害怕,便开始大哭。邻居听到她的哭声便冲进来抱她出去,边跑边问:“你怎么不跑呢?”这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很久以来家门都没有上锁了。

从生到死,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着种种艰难险阻,会遭遇各种失败与挫折,甚至不幸。人们处于无能为力的境遇时,总会有破罐破摔,听天由命的心态。而且如果人们在最初的某个情境中获得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仍不能从中摆脱出来,从而将无助感扩散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这种扩散了的无助感会导致人们抑郁并对生活失去信心。在这种感受的控制下,人们会认为自己无能为力而不做任何努力和尝试。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习得性无助”。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惊叫不已。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在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这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其无助和绝望情绪,从而会让它们放弃逃脱的行为。

后来的心理学家采用人来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研究人员将学生分为三组: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不给受试者听噪音。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实验装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来的实验中,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他们在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音停止。而第一组受试者,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习得性无助表现在人们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消极的心理状态,会让一个人没有意志力去战胜困境,而且相当依赖别人的意见和帮助。成因不单是生活情况的改变,或是特殊的生活体验,服用药物有时也会造成这种心理困境。在习得性无助的诸多成因当中,最显而易见的、可预测的是大环境的改变,如战争、饥荒、旱灾都会造成一个人出现习得性无助。例如心理学家曾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人大屠杀时的集中营幸存者,发现他们开始拒绝关心和鼓励自己。

那么,习得性无助是怎样产生的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都拉曾经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它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种主观判断由两种期待——结果期待与效能期待构成。结果期待是指对自己行为与行为结果关系的推测。比如说,某学生认为上课注意听讲就能得到好成绩,那么他就会去认真听讲。效能期待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判断,也就是说,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预期行为,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便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