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潜伏在你身边的心理学
10713200000019

第19章 密钥Ⅳ.揭开一些社会现象的本来面目 (2)

心理学研究上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案例,研究人员对实验参与者讲了一个故事:海因斯的妻子患上了绝症,医生对他说想要挽救妻子的生命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去一家药店买一种药。而且,只有那一家药店能买到挽救妻子的药。海因斯来到药店,发现药价是2000元,是成本的10倍。海因斯没有那么多钱买药,便四处借贷,但是最后只筹到了100元。于是,海因斯哀求药店老板便宜点将药卖给他,因为他实在没有钱。药店老板很坚决地拒绝了海因斯,并且说自己就是为了赚钱。海因斯被逼无奈,于是在深夜潜入药店把药偷走。故事讲完了,研究人员问参与者,海因斯应该这样做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回答?

这是一个涉及人类道德准则的问题。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行为准则,但也有许多行为准则是人类共有的。当某一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一套行为准则的时候,道德就形成了。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道德的约束,但是社会中每个人所体现出的道德水平显然又是不一样的。上面这个问题来自美国当代发展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所做的有关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实验。在他看来,一个人给出的建议显示了其道德认知发展水平。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对4~12岁儿童的道德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儿童的道德认识是一个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过程。较小的孩子受到外界价值标准支配更多,因此他们会依据从他人那里看到的标准进行自己的道德判断。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会逐步发展为从主观动机出发、以主观的价值支配进行自己的道德判断。皮亚杰认为,只有到了这个阶段,儿童才算是有了真正的道德认识。进行儿童心理研究的时候,皮亚杰给孩子们讲了两个故事,要求他们对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的行为进行自己道德上的判断。

第一个故事:一个叫约翰的小男孩在他的房间时,家里人叫他去吃饭,他走进餐厅。门背后有一把椅子,椅子上有一个放着15个杯子的托盘。约翰并不知道门背后有这些东西,推门进去,门撞倒了椅子上的托盘,15个杯子都被撞碎了。

第二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叫亨利的小男孩。一天,他母亲外出了,他想偷吃碗橱里的果酱,于是爬到一把椅子上,并伸手去拿。由于放果酱的地方太高,他的手臂够不着。在试图取果酱时,他碰倒了一个杯子,结果杯子倒下来打碎了。

当皮亚杰问孩子们这两个小男孩的行为哪一个更不好的时候,他发现年幼的儿童多数认为约翰的过失更大,因为他打破了更多的杯子;而年龄大一些的儿童则判断亨利的过失更大,他是因为偷吃而犯错,但约翰则是无心之失。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道德判断是僵硬的、简化的。因为他们接受到的行为规则是由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制定的,这种对权威的尊敬导致儿童服从规则,并认为违反规则就应该受到处罚。孩子们从大人那里得到训诫:“听爸爸妈妈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在他们心里,只有行为的对错,而没有动机的因素。皮亚杰称之为“道德实在论”。

孩子渐渐长大之后,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提高,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别人的观点、意图,道德判断开始呈现多样化。在他们心里,父母和长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同伴和自己的价值观在道德判断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开始认识到行为的原因和结果不止一种,他们还应站在他人的立场来设想,以行为的动机而非仅靠结果来进行道德判断。孩子们也已经慢慢认识到,所谓公正就是双方互相尊重,每个人对公正都拥有同等的权利。皮亚杰称之为“道德相对论”。

劳伦斯·柯尔伯格对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对75名10~16岁的男孩进行了追踪研究,给他们讲了一个“两难故事”,让孩子们对故事主人公的行为进行道德判断,这就是本节开头所说的那个经典实验案例。男孩们听了这个故事,纷纷做出了不同的反应。由一系列的研究柯尔伯格得出结论,道德推理存在三个层次的发展时期,每一时期又分成两个阶段,一共有6个阶段。大致说来,就是前习俗道德时期、习俗道德时期、后习俗道德时期:4~10岁的儿童处于外在控制的时期,他们服从于得到奖赏、逃避惩罚的道德原则;而10~13岁的儿童将权威的标准加以内化,他们服从法则以取悦于他人或维持秩序;到了13岁以后,人们的道德观完全内化,他们认识到道德原则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从中进行选择。

“海因斯偷药”实验中参与者的反应

道德时期道德阶段赞成者反应反对者反应前习俗道德时期(4~10岁)避免惩罚“海因斯和药店老板会因海因斯妻子的死而受到审讯。”“海因斯不应该偷药,因为他这样做会被逮捕和坐牢。”相对功利“海因斯的妻子需要这些药,而且他想让妻子活下去。”“如果海因斯因此坐牢,妻子可能在他出狱前就死了。”习俗道德时期(10~13岁)寻求认可“药店老板太自私,他没有做他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偷药的行为会让海因斯自己和家人蒙羞。”顺从权威“假如海因斯不偷药,他便会为妻子的死亡而内疚。”“海因斯会因为自己触犯社会的法律而感到内疚。”后习俗道德时期(13岁以后)法制观念“海因斯因为胆怯,而让妻子死去,他会失掉自尊与尊敬。”“海因斯偷药会失去社会的尊敬和地位而且触犯法律。”价值观念“海因斯不偷药会后悔,因为他没有遵守良心的标准。”“海因斯偷药会受到他自己良心的谴责。”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人们道德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阶段顺序进行的,而且这个顺序具有一定的跨文化适应性。但是,柯尔伯格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所有这些发展时期。事实上,有些人直到成年也没有超越相对功利、寻求认可或顺从权威的阶段。

现象揭秘当某一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一套行为准则的时候,道德就形成了。不管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道德的约束,但是社会中每个人所体现出的道德水平显然又不是一样的。人们道德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阶段顺序进行的,而且这个顺序具有一定的跨文化适应性。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所有这些发展时期,因为有些人直到成年也没有超越相对功利、寻求认可或顺从权威的阶段。

37.插播广告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也特别讨厌电视台那种“广告里插播电视剧”的做法?我们看到紧张的剧情之时,面对突如其来的广告却不得不硬着头皮看完直到电视剧继续播放。也许你会拿起遥控器换台,却总是不停地转回原来的频道看看电视剧是否已经开始播放。面对连绵不断的广告,我们忍着看了一条、两条……直到第N条之后长叹一声:“还没完啊!”却总是舍不得彻底放弃。不得不承认,广告商已经摸透了观众的心理,广告插播得如此巧妙,以至于让观众欲罢不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理,会让我们被广告商牵着鼻子走呢?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在备忘录上记下要做的事情,但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会忘记。因为我们总以为只要自己能够把事情记下来就没有问题,结果连备忘录都忘了看;当我们准备打一个电话的时候,脑子里总是反复默念着这个电话号码,电话打完之后却完全忘记刚拨过的号码是什么;当我们被一部精彩的小说迷住的时候,哪怕第二天有一个重要的约会,或者是需要上导师的课,也要读到凌晨仍不忍释卷……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做事要有始有终的驱动力。现在,请你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缺口,当你再看到这个有缺失的圆圈时,是不是会有种想要将它完成的冲动?这种心态被称为“蔡加尼克效应”。

1927年,苏联心理学家蔡加尼克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将一些简单的工作分派给实验参与者,比如写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演算简单的数学题,做一些木板的拼接等,这些简单工作的完成时间大致相等。但是,有些人的工作可以一次性完成,有些人则需要中途停止去做别的事情。并且每种工作被完成或者被终止的次数都完全相等,每个实验参与者完成的工作和被终止的工作各占一半。最后,研究人员要求实验参与者立即回忆刚才从事过哪些工作,结果发现未完成的工作回忆率为68%,而已完成的工作回忆率为43%,前者是后者的1.6倍。

“蔡加尼克效应”指的是对于未完成的工作的记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记忆的现象。造成这种效应的原因可能是在完成一项工作时,需要我们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当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便被中断的时候,这种紧张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使得我们的心理活动一直维系在这项工作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没有彻底完成自己的工作之时,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所以坐立不安。换句话说,因为人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全神贯注,一旦完成便觉得如释重负,所以会很快忘记;而面对未完成的工作的时候,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要予以解决,所以会一直牵挂着无法忘记。

这就是为什么广告商会在电视剧里面插播广告了。广告的目的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让消费者记住产品的信息,这样才有可能引发进一步的购买行为。但是单独播放广告的时候,除非广告自身十分有创意和吸引力,否则将会很快被观众忘记,或者直接被观众忽视。如果能够在电视剧之间插播广告,将广告与可看度较高的电视剧组合起来,将会大大提升广告的观看率。当观众沉浸在紧张或者动人的剧情之时,电视画面忽然切换至广告,观众绷紧的情绪将会维持一段时间,此时广告的记忆效果会得到大大的增强。

因此,蔡加尼克效应也可以成为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对于某些具有拖延症的人来说,要么永远也无法开始一项工作,要么非得一口气把工作做完不可。这时蔡加尼克效应就显示出了惊人的驱动力。国外的心理学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认为,如果我们精力集中的时间是10分钟,面对需要1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在精神开始散漫的时候停止工作,并且用3分钟的时间去活动活动筋骨,做一些别的小事情。比如倒一杯水,上个厕所,或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在活动之后再继续完成之前的工作。

一个能够合理安排工作和休闲的人,可以很好地扩展自己的生活,并且始终生活在丰富多彩之中;而强迫自己必须要完成什么事情的人,则会一直陷于紧张与厌恶之中而无法自拔。巧妙地利用蔡加尼克效应,可以恰当地控制我们的张力系统,有利于我们顺利地完成工作,完美地享受生活。

现象揭秘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做事要有始有终的驱动力。在完成一项工作时,需要我们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当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便被中断的时候,这种紧张状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使得我们的心理活动一直维系在这项工作上。因为人们在面对工作的时候全神贯注,一旦完成便觉得如释重负,所以会很快忘记;而面对未完成的工作的时候,总是千方百计地想要予以解决,所以会一直牵挂着无法忘记。

38.人以群分

工作之余,找三五好友,一起逛街吃饭玩游戏,的确是人生一大美事。毋庸置疑,人是一种群居性社会动物,社交在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即使人们都十分乐意结交新的朋友,却也不是跟任何人都能谈得来的。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人们自动结为一个个小群体,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就是我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为什么人们会相应地分为不同的阶层或群体呢?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且十分依赖于使用网络进行沟通。于是,在一些即时聊天工具中便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群”,包括旅游群、购物群、单身群等。在人们决定成为哪个群体的一员时,相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从显而易见的共同的语言、种族、国籍、出生地、教育水平、年龄、职业、社会阶层,到深藏不露的共同的态度、兴趣、信仰、价值观、文化等,甚至共同的遭遇、共同的疾病也能成为相似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斯坎特以每小时15美元的酬金招募志愿者参加他的实验。志愿者被安排进一间没有窗户但有空调的房间居住,房间内有一桌、一椅、一床、一灯,此外别无他物。志愿者不能走出这个房间,一日三餐都由人送至门底下的小洞口,通过这个洞口取得需要的食物和水。起初,有5名志愿者参加了这个实验,其中1人只待了20分钟就要求出来,放弃了实验;3人待了2天,剩下的1个人待了8天。可见,人是社会性极强的群居性动物,很难忍受长时间与人隔绝。交往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离开社会的交往环境,离开与他人的合作,个体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