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滏阳河史料集
10770500000004

第4章 滏阳河流域的水系及生态环境(3)

附说

往时漳、滏合流在县城东北五里开河村,漳得滏助,每于涨溢时,大为民害。明成化十一年,州判张埕塞其交汇之口,疏滏北流而漳渐疏徙,二水遂分即开河以东,地虽低洼,亦久无冲决之患矣。今滏水由闫家浅入邯郸县境,又东北流经过永年、广平、曲周、鸡泽、平乡、任县、隆平至宁晋县至孝口,漳、滏遂合流为一。至冀县之王家庄又与滹沱河汇,其水愈大。复经衡水、武邑、武强至献县,分而为二。一由献县经沧县、交河至青县入运河,过静海至天津。一由献县经河间、大城、文安至西沽入天津,与通河相合入海。

牤牛河

牤牛河在城北三十五里,其源有二。一自本县蒋村起,东流经西彭厢、东彭厢、西王女、东王女等村,为北河。一自林壇镇西起,东流经西范村、东范村为南河。二河水至洛子村交会一处,合流经东荷兰、西贺兰、白村林峰、车角村、兴盛村、所坊营、小营、郭家庄至东城桥,流入滏河。

泥河

泥河在城十五里,其源发于泥河村街西,从沙石小桥下出,泉流百十余步即止,遇秋水发时,经东武仕西北入滏河。

羊渠河

羊渠河在城西三十五里,其源发于羊渠河村半里许,西北角有一微泉流至村南即止,遇秋水发时,从村南流至泉头东南,由九龙口西入滏河。

涧河

涧河在城北四十里,发源自河口村,经安河村、陆开村、南张儿庄,东北入邯郸县北张儿庄,归滏阳河。

黑龙泉

黑龙泉出神麋山石罅中,如龙之喷水,大者十余泓,余从沙际泛滥,不可胜计,所谓百斛珠泉,不择地而出也。

滏源泉

滏源泉在城西四十里鼓山之麓,涌沸如汤出釜。隆冬则气升腾而温,盛夏则水澄清而冷。邑人建晋寺庙于其上故,亦名晋祠泉,南流一里许,与黑龙泉合,湍激汛发。居民因之作堰安水磨、水碾。

广盛泉

广盛泉在城西四十里西纸坊村西,水出神麋山麓,东流入滏河。此泉涝则泉水涌出,旱则无水。清光绪末年,广平府李知府以滏河水势不旺,派工开挖。民国二十三年,本县孙县长亦会派夫挖浚,然终无大效。

八字涧海子

八字涧在城西七十里,支分派引流为八字,东南入滏河,城中积水之处俗称海子,有四。一纪家海子在东门内迤南,广约五十亩。二董家海子在城内东南隅,广约十亩。三张家海子在城内西北隅。四寺后海子在西门内迤南,广约五十亩。

滏阳桥

县治南关距城一里许,旧有石桥一座,名曰偃月桥。所以通往来靡稽何代,其制南北见石为崖,中垒石为圈,高约二丈五尺,阔三丈,长十二丈,两头耳圈各二,状如峨眉。金太和元至正明、正德间,屡加修治。嘉靖年间,山水暴发,忽坏其半。后渐倾圮殆尽。隆庆己巳,州牧伸佐捐俸为倡集材重修,乃于桥之南北各石其岸,氏之齿木,坚之键铁,架石成梁,越二载而工成。隆然雄峙,俨若飞虹御空,长鲸卧波。清道光十年,地震坍塌。光绪二十四年,州牧许之轼劝谕捐输,鸠材选工,从事修建,年余工竣,改名涉利桥。惟此次修建主其事者,狃于站立桥头,可见城内鼓楼之谬传,极力增高制非尽观。除去四耳圈,改建三大圈。因桥过高,车马往来,极感困难,为便交通,而反为交通障碍。殊失古人建桥之本意,后难垫高桥之南北两端,揭去桥顶石层亦属无益。民国二十四年,县长孙公振邦以为滏桥系南北孔道,冀南咽喉为军民运输、商贾贸易所必经。若不改建,何以便商旅,乃招集各机关及各村乡长开会,提议改修决议修建款,由各村捐募,于是年四月动工,将原桥拆去重建,高度比原桥低减一丈有奇,仍建三大圈经四。阅月而工竣,共需洋七百余元,更名曰滏阳桥,成车马经过上如履坦途,于是远近称便,颂声载道。

《邯郸县志》所载滏阳河史料【4】

滏阳河

在城东四里许,源出磁县神麋山下,按彰德志成化十一年,磁县判官张珵导水北流自邯郸东过广平通直沽河。十八年,知县张梦辅令民疏之,以通舟楫,滏阳河之有舟始此。又按元世祖时,郭守敬陈水利四事。其一,谓磁县东北漳、滏二水合流处,引水入滏阳、洺州、永年,下经鸡泽,合入澧河,可灌田三千余顷,后永年地开闸灌稻,如守敬言,“嗣邯郸亦建闸而分水之议遂起,雍正初乃定”。

邯沟在县东,《水经注》:白渠右出即邯沟也,今湮。

邯水《水经》:邯水发源邯山,北经邯会故城,西北注漳水,今湮。按《水经》称邯沟,白渠右出,又称邯水发源邯山,则源出不同,今不可考姑两存之(邯会故城在肥乡县西南二十里。《通志》)。

渚河 在城南五里,又名塔河。(以紫山有无太保刘秉忠所建塔,而河经其南故名)其上流有二,源皆出于堵山,一自县西南二十五里,东北流为蔺家河。一自县西三十里,东流为阎家河。(《方舆纪要》:蔺家河以近蔺相如故宅而名。又西十里有家河即此)合流而东为渚河,十里折而西南,径羊井村又转而东北二十里,径赵王城(即邯郸旧城在今县治西南八里)北,又东十里至罗城头入滏阳河。

沁河 在城西半里许,其上流亦有二源,皆出于紫山(山距城西北三十里,其上有赵奢冢,故又名马服山,在葛山之西)。北源为牛照河俗名牛叫河,东南流,南源为岩嵛河,东北流至牛照河村,而合为沁河。又东径扈村、齐村,绕城西北,又东至苏曹村,南入滏阳河。

按《水经注》拘涧水又东有牛首水入焉,水出邯郸县西堵山,东流分为二水。东入邯郸城(按今则径赵王城北),又东澄而为渚,渚水东南流。(此句俗刻水经讹作沁水东南涓)注拘涧水又东入白渠。据此则牛首水之二派,即今之渚河、沁河也。又按今渚、沁二水河道与郦注异者,乃明正统中知府华津知县韩驷,因马服岗之水为城患,遂开新河使之改流。李东阳作记云:改河故道避城而北以入于漳。

凡为新河千七百二十丈(按其时漳、滏合流,故不言入滏,而言入漳,非如今漳徒而南与滏无涉也),《安澜志》所谓在城西半里者也。

蔺家河 在城西南二十里。

阎家河 在城西南三十里,秋夏之交与蔺家河同归渚河入于滏。

岩嵛河 在城西北二十里,南流入沁。

牛照河 在城西三十里,俗名牛叫河,秋夏之交与岩嵛河同入沁。

输鼋河 《方舆纪要》:元至正间,有龙与鼋斗于泽中,龙胜而鼋输,故名。其源为与龙泉出邯郸县西北二十里,东流径周家窑、黄家窑、姜家窑,至南高峝、聂家庄,又折而东北十六里,径王化堡、吕仙祠(俗名黄粱梦,其南为刘庄)又东四里,至冯村桥入滏阳河。

按此水上流,昔与洺河支流相通,夏秋涨发,散注田畴或抵城下与沁河合。清光绪十九年,邯郸知县李兆梅挑浚。

古白渠在县南。《水经注》:白渠出魏郡武安县钦山口,东南流经邯郸县南,又东经列人入漳,今湮。

漳河故道一自临漳三台口北流入邯郸、永年,至曲周会滏阳。清康熙二十三年,漳徒而南,故道遂湮。

按邯境东南北三面地势平衍,西部紫、葛、堵诸山脉为邯郸与武安天然限界,其形势自北而南,皆太行之支脉也。域内河流以滏阳河为最巨,沿滏阳河岸旧设罗城头、柳林、苏里三闸,约可灌田七百余顷。民国十年后,就罗城头闸新开水利二百六十顷有奇,此利之在农者。沿河码头,如张庄桥、柳林桥、苏曹桥、冯村桥等镇设有煤炭转运货栈。磁县西佐峰峰之炭、武安大成、福兴之煤,由滏河运销曲周、鸡泽、宁晋、冀县等处。西之铁货、涉县之山货(柿饼、核桃仁、花椒)均由滏河船运,直抵天津矣,此利之在商者。他如输鼋、渚、沁等河平时干涸,无灌溉运输之可言,每当夏秋之交,若大雨滂沱,则各渠泛涨,横流田野,其害有不可胜言者。且漳水近虽南徒,而支流时寻故道,远如康熙庚申内外自三尺至丈余,几为水国。近如民国六年,县西郭家河村半部被水冲没,沉灶产蛙,震惊屡闻,迩来水道淤塞,河身几与岸平,若不及时疏浚而利导之,则后患将有不堪设想者矣。

《永年县志》所载滏阳河史料【5】

滏河即滏阳河,源出于磁州鼓山之麓,东南行二里许与黑龙洞水合,其流始大黑龙洞即神麋山也。《山海经》:神麋之山,滏水出焉。《寰宇记》:滏水源出鼓山南岩下,泉流奋涌若釜之扬汤,故以滏名之。流经州东北,又东入邯郸县界,会渚、沁二河,东北流入永年境,贾葛潭水注之,又东北为八闸,为郗家湾,为府南桥,又环护堤北折,为利民、安民闸,为东桥本名宏济桥,昔年漳滏合流于此。又北为便民闸,为张西堡,又东北为于家寨入曲周县境,河流在永年者长九十七里。护城堤相传筑自夏王窦建德。明嘉靖间知府李胜霄修之,环城四周东为娘娘口,东北为铁锅口。明万历丁未河决,东岸村舍湮没殆尽(郡人王煓记略:滏河自邯郸经府城东达曲周,悉由地中行,独城东南至利民闸北,至宏济桥约七百里许,地势极下。两岸筑堤障之堤于西而为城,计者润皆一二里许,基址坚牢。虽嘉靖间一以洺水溢,而城北之堤溃,再以山水发而城西之堤溃。而城东之漳滏之堤终如故也。至堤于东而为民计者,则阔者止十余步许,至杨家口、吕家口、铁锅口等处仅三五步许。且当水之外弦坍塌恒易,兼地势倍下于西,是以稍有泛涨,民即凛凛,惧其鱼也。然恃协力严防卒亦不遇于患,至万历乙巳迄丁未,秋水灌滏,汹涌异常,河西居民设不必然之虑。借口仓库为重,宜决滏东之堤以泄水。守君未审滏之未尝为城患也,遂听其说误于铁锅口再为开决,而河东二十余村之田舍漂泊尽矣。时张公凤翔为司理屡争于守君而不获,乃毅然以杜口为己任,鸠畚锸,督理经划昼夜不辍,于是水患息而遇难者始幸安堵。未几,公以铨曹去而民如失慈母矣。殆公以巡抚来民复如见慈母矣。遂投祠准照以永绝开决,为请公即批而行。诸郡县曰准立碑河旁,永远遵守,毋得议决以殃小民。呜呼!公之所以护卫我民者,不又深且远哉!)

南桥之东为莲花口,崇祯十一、十六年引水卫城御寇者也。(详兵事录)事平后堵住筑屡决。

国朝顺治十六年大雨水溢,知县王报春凿改河流远堤,自是水不为患。其西南与城堤相属者,为贾葛堤遥障郡城,袤延三十里,形如复岭。自嘉靖万历暨顺治二年、康熙七年,水屡决堤至城下。乾隆五十九年河决,郗家湾坏护堤,四关及下马头、裴家屯、邺李各圈、西堤根民户均漂没。湾在城西南八里,田堡村、草桥东河流纡曲,夏秋盛涨,奔流蚀岸,往往溃决。自乾嘉间大修后,顺轨者数十年。而日久堤薄,堤北洼如釜底水发,昼夜防守,居民病之。同治十一年四月,知县钱敏详请勘办于沿河,十九村庄按亩赋工,城关商富捐输助役,计开新河二十八丈,宽四丈,对湾取直,水由东北直下堵筑北流。旧河身筑土坝一道,长二十五丈上,宽三丈,下宽五丈。培筑河东西岸长一百五十丈,宽一丈数尺不等。并挑挖草桥,东北水淤簸箕掌三处,六月初十竣工。光绪元年奉督宪檄饬,滏阳河淤浅,商船阻滞,各州县设法挑浚并加高桥梁,填筑私沟。当时禀赋谓滏患不在于河道之不深,而在来源之不旺,挑浚后水骤低落数尺,各闸涵洞反高据水面,不能引水灌田。农业且废,大吏亦自以繁费止之。按县境四河,滏号为有利无害,漳河南徙水患益减,民相与习而安之,虽夏秋盛涨,低洼地亩或被淹,不在成灾之数无足记也。其分水及建闸本末详水利志。

洺河在县北,源出山西辽州,受山河七十二道之水,自河南武安县绕紫山北双流合汇入县境南阳城村,东至辛庄堡入鸡泽界。洺名不见《水经》。《元和志》:洺水在永年县南,盖今昔异形矣。其为患也,始见宋元丰四年,历金元洺决,辛村水势南趋,知县马翰如筑堰捍御,使归故道。是为辛村治河之始,自后百余年不为大害。马公且崇祠名宦云:洺在阳城村以上一泓,清浅褰裳可涉出险,经临洺镇而流始,大夏秋水涨浩瀚迅历辛村者,在郡城西北三十五里,地势北高南下,堤旁居民又多决水令溢以淤地,则次年麦收倍稔(见旧志及同治十一年罗署县稟)。趋目前之小利而堤土日庳薄,又水性之顺下也。日积月久,往往大决而不可御。乾隆二十二年,河决南趋至八汪村,北折向东,流经茹佐杨李、太辛庄、北郭、石官营、大营头等村,会入牛尾河,河身隘狭不能容,水则漫溢为患。自县西南翟路张徐等庄,下及鸡泽、南和、平乡、任县均受其患,而郡城护堤亦时虞溃决。乾隆五十九年,河决城西,堤水与城齐,西北乡巨浸接天几四十里。六十年筑辛村坝。嘉庆三年,知县李景梅补修之。六年复决。二十五年,知县凌泰交。道光二年,知县沈惇厚继筑坝,工旋堵旋决。五年民人李玉吁稟大府,请借帑兴修,估费十余万金,拟在永鸡南任四县地粮,分年带征归款。嗣奉旨停工。是时各直省工程均停修三年。十四年复决郡西堤,漂没民舍,城关之外悉为泽国,自是水益南趋。十五年、咸丰八年两经会员勘议,兴修未果,而故道年久淤浅几成平陆。当时议者谓河流必不可复,而县西各村自改道以后斥卤化为膏腴,亩收一钟,贪习其利,亦共执持之。同治九年,河直趋入汪村以南,东注大小落马、北护架等村,曩受河利者且渐受河害,翟路张徐等庄,几不能自存。是年邑武举苗泰来倡率附近居民筑堵决口,水无去路,筑已辄开。十年,鸡泽生员廖庚辛曩固屡设河事被褫革者也。复偕南和、平乡等县衿民,具禀吁请兴修,时今制府合肥李公鸿章、前方伯太仓钱公鼎铭檄行下县,并檄今广平府知府满洲长公启、顺德府知府宜兴任公道镕,协同规划下游鸡南任三县,各浚河令深广容水,而永邑则筑坝挑河,同时并举工程最为繁巨。知县钱敏、邑绅武部郎汝清实总其成焉。挑河之役始十年五月,河旁各村按亩赋工,浚河深各丈余,广六七丈,河口广三十余丈,又筑决口大坝以遏其横流。坝外为土埝,又外为迎水坝,旁为堤岸,上接皮坡庄,土堤共长七八百丈,坝工始是年秋末,费万余缗,永鸡南三县分任之,至十一年二月两工并竣,河复故道。知县钱敏复合鸡南筹款生息,每岁春月募夫挑浚旧决口,至王马营浮沙以护堤工,并通详立案。嗣后遇坝工大修,永邑任其半,鸡南合任其半。二邑在洺河下流,均沾水利故也。十二年知县王镛续修,大坝及迎水坝加高培厚,是时制府阅伍畿南,亲临指示并捐资助役焉。十三年署知县罗庆熙筑杨家庄漫口。光绪二年,知县夏诒钰筑许家庄土堤,工甫竣。六月大霖雨,昼夜不止,河水骤涨,漫过灰坝,迤西土护堤决口十余丈。坝东沙护堤漫决,八十余丈,自许家庄至郡西堤一望泽国,耆老谓山水盛涨,为道光十四年后所未有。幸大坝横亘力与水抗,虽坝东西护堤被决,然已杀其剽悍之性,不使全力悉趋郡堤,否则害有不可胜言者,事闻饬三县会筹堵筑,诒钰捐廉为倡并集捐沿河民地,得京钱六千余缗,鸡南二邑各捐千缗,则以二县被灾较重,未能如约合任其半云。三年二月,制府李公以阅伍莅郡,时坝工经始亲诣相度,诰诫官绅者甚备。复以工程浩大,经费不足,由赈局筹拨千金,令招被淹村民工,作以代抚恤。于是要工始克尽举,计修筑大坝西决口三合土坝十一丈,旧存大坝五十七丈,加高二尺三寸。决口迤西护堤,次受水冲,改筑三合土坝三十三丈,加高培厚旧土护堤,一百五十七丈,接筑迎水坝六丈,改筑许家庄决口三合土坝八十六丈。坝后用沙土培壅,以资捍卫。坝前用挑出河泥培护坝根,以防湍啮新坝。东西沙土堤加高培厚二百余丈。补筑北岸沙堤,决口三十三丈,坝依地势各高丈四五尺,及丈余不等,宽广丈数尺,土堤各高七八尺。沙堤高二丈,丈数尺不等,又挑浚河身五百余丈,宽十丈至五丈,深数尺不等。又堵筑下游席家庄北岸土堤决口十二丈,共费万二千缗,兴役于正月二十七日,竣工于四月十九日。是役也多禀制府成算,且捐助巨资。俾补筑挑浚之役,曩所筹度,而未果举行者一旦告厥成功,而全河一律顺轨。工既讫樽节余存得钱六百缗,合之旧存二千缗,生息以备岁修,复议章程四条勒石河干,永远遵守。一每年二月官绅祭龙王庙,查勘河口大坝,如有淤垫残缺,随时修浚;一民间决堤灌地即责成决口村庄赔修,并不准侵种堤岸。一遴选沿河公正绅董八人,分四班,每年两人经管生息、岁修及义学各事宜,开岁二月交替。一大坝东土堤上盖汛房一座,雇附近村庄人夫两名看守,自五月至七月底止,昼夜住宿,遇水发漫溢,鸣金集众,堵筑近河,农民约闻声毕集,不得推诿。计洺河所经西阳城而下,为石碑口临洺镇裴坡庄、西苏、孟上村而至辛村迤东,为东西讲武、许家庄、王潘庄、前后王马营、杨李太辛庄、南北卷子、席家庄、冯家庄、党家庄、东西杨庄、屯庄、司郭庄、豆家庄、辛庄堡入鸡泽县境,在永年者长八十里。

牛尾河在城北。《通志》曰:漯河土人或呼刘漯河。《旧志》曰:旧滏河无源之水也。八闸引滏水灌地以河为尾闾,东流经大营头村,会城北通水闸所泄之水。大营头村,《旧志》以为,即《方舆纪要》之泊头也。又东为借马庄陈义,又北为下堡店入鸡泽县境。《方舆纪要》以为自泊头入曲周界,盖支流分注耳。河形浅陕,水自稻田迤逦下趋,平衍不能为害。大雨时行奔流漫溢,亦不逾时辄消落。冬春之际,仅具河形而已。自乾隆二十二年洺南决入牛尾河,水患始棘。同治三年、五年,知县王德炳,九年知县钱敏相继议筹挑浚,自西阎村至张徐翟路等庄,按亩赋工。至十二年,洺复故道乃已按牛尾受滏河之水,地又洼下近洺,洺水暴涨,往往夺流南趋,宣防之责,后来者所宜加意也。

沙河在洺河之北,一名湡水,源出山西辽州,自顺德府沙河县入邑境。《通志》:沙河自沙河县分为二支,一入永年县,经鸡泽县与洺河合为沙洺河,一由沙河县南为程寨河,亦日新沙河,今沙河在广平府境者,惟有永年入鸡泽,亦一支矣。按沙河水挟沙碛,水去沙留,河成平陆,不为耕种之利。又沙性无可施工,故历来疏浚之役未之及焉。

漳河故道在滏河之南,漳源有二,至河南涉县合流东行,经磁州、邯郸入永年境。《旧志》:明永乐九年漳河决,张固村与滏阳合流。万历二十八年,给事中王德完言,“漳决高家口,经广平、肥乡、永年至曲周入滏水,是有明一代,漳在县境之明征,顾迁徙不常,与滏河分而复合。其故道今可见者,距滏远或十余里,近亦数里。惟郡城东桥士人尚指为当年漳滏合流之所云”。邑人社霄远记衡漳昔在列人,去郡颇远,频年北徙,漳滏合流者十余年,水势汹涌,虑且难支,顺治癸巳漳返故道,里人举手称优。

国朝康熙二十三年,河南徙,县境复无漳。

贾葛潭在城西二十里,受邯郸西山之水,东流注滏河琵琶潭。见《通志》《旧志》云:裴坡潭在城西四十里。

黑龙潭在城北三里,其水深黑,相传有怪兽居之,祷而辄应。康熙七年,大水决堤,有巨鼋浮出,官民祭之,以为神水落后,潭广于旧。

方头固潭在城北二十里。见《通志》,今湮。

《曲周县志》所载滏阳河史料【6】

滏水源发磁州西北之神麋山,涌沸如汤,故名滏,一乎为柳林河,自州达府境,历邯郸、永年,经曲周滏阳桥南赵儿寨、城南寨、东桥、七岔路、马疃入鸡泽界北,合澧流,又东北入于海,安流地中运舟楫、通货易,滨河地亩久借灌溉之资,左太冲赋曰“北临漳滏即此”。

先年于漳水合流,明嘉靖万历间开渠引水,建闸四处,曰宏济闸,知县王友贤修在城北,今废。赵儿寨闸,知县赵俊昌修,今废。东南闸,明崇祯间知县乔明旃修。本朝嘉庆初知县奚继薇重修,二十五年知县刘沄增修,寻废。同治二年知县王延桂重建。

七岔路闸,知县王友贤修,今废。按四闸之建在漳滏合流之时,分杀水势。有赵儿寨闸及东南闸,以导滏水之入宏济闸及七岔路闸,以导滏水之出,用以引灌城壕,且溉近城地亩,利甚溥,法至善也。嗣因漳水淤塞,地高于河,不能受水,渠闸俱废。迨漳水南迁,滏流微弱,沾溉不能遍及,开浚实难措手,惟东南闸近城导水入陆,金城汤池之险在是焉。诸贤令屡经浚筑,诚有远处浸荒浸废。辛酉之变临渴而据,盖无及矣。前令尹秋卿王公建闸开渠,周围城垣因时启闭,引水卫城之法成效俱在,夫器具而固封疆,因势而导尚勿自失其利云。

滏河西岸旧有护城土堤,可资防卫。东北地衍土松,屡经水患。乾隆四年知县周硕动创筑堤埝。五年知县陆拱辰复勘增修,两堤屹峙,水渐安澜。按漳水之害既去,滏水之利渐与水边。城东三里北去,商贩往来畦围编错,而磁洲扼其上流,蓄泄不以时,挹彼注兹颇多掣肘。雍正间割磁州隶广平,邻封相济,始食其利,然发源殊微,经磁邯永三属,灌溉既渥,余波渐及。春夏需水每多涸竭。夏秋之交雨潦骤急,又往往浸溢为患。赖环城两堤拱护,虽有泛涨不甚溃决,随时补苴,通商惠民是在司士者。

漯河故道在马阑村东。《方舆纪要》:漯河自永年县界泊头堡,接县境西朱堡,长十五里,又东接于漳河枯渎,遇雨潦,滏水泛溢,辄由此分流北注。

阿难渠《寰宇记》:曲周阿难枯渠在县南十四里。《元和志》:阿难渠,魏将李阿难所导,故名,久无考。

按前志云:北地土疏且多沙石,开渠筑堰恐旋浚旋淤,况曲仅滏河一线上游,磁邯永多营稻田,所分余润无几,惟多开井眼既资灌溉,并无淤塞。且曲地洼下,多泉源所在,皆有劝民凿井亦水利之内务也。

《鸡泽县志》所载滏阳河史料【7】

为高必因邱岩,为下必因川泽,鸡以泽名,地势卑下为广郡,众流所归自古然矣。旧有鸡泽山,今或夷为平壤,而凤起山撮土,非有层峦峻岭之观。若滏阳沸涌于东郊,洺、沙、旧滏横溢于西,鄙利害常相半也。开渠筑堰以厚民生,兴其利去其害非为政之急务乎?

树木阴郁,登眺其上,万井云烟历历在目。年久颓废、岿然杯土等语,自姜任增筑后历今九十年,无有过而问者。簿书期会或以是非要,务而忽之欤。夫凤鸣高冈与文运相应。邑自同年贺寯丙辰后久之,嗣音余以士申春始筑是山。杜子学诗中副车次年加筑,遂登贤书会逢其适,抑或扶与有系也,拟于山前建亭,颜以览辉,复将两池加浚,中通一径,下垒小桥,周围植柳,塘内栽莲,以为邑中游览之所,未知得遂此愿否。

洺河在城西五里,源出山西太行山,自河南武安达邯郸,西北二流双导,仍合为一,东经永年临洺镇,又东至新庄堡入县境仝家庄,东北经南双塔、臻底村,北至柳下城隍界,又北至韩固沙阳入顺德府南和县界,至宁晋入泊。

沙河一名湡水,在城西十里,源出山西辽州,经顺德府沙河县,东达永年县北,又东至郑历村入县境,东北经焦佐界,北至浮图黄沟,又北至城隍韩固营,入顺德府南和县界,至宁晋入泊。

牛尾河原名旧滏河,在城西。自永年通水闸,流二里许会郡城西北各村稻田,宣泄之水东北至下堡店入县境栗家庄北,至西砚池柳林口,又北经六方、冯郑、四双塔,过西关金龙口,又北至马方营,入顺德府南和县界,至宁晋入泊。(牛尾河一名小河,《永年志》俗名出水沟。明嘉靖十二年,知府李腾霄开凿,入县境至六方村,河道纡曲不能畜,水泛溢为患。康熙七年,知县姜熖相度形势,自冯郑村至亭自头捐俸、买地、挑浚新河约二里许,河流顺利。六方等村永无水患,乡民德之,建有往来憩息公解,名曰治水新亭,年久颓废,基址为村民侵占。乾隆十九年,知县王光燮购城东地,改建新亭于其上。)

牛尾河自康熙年间姜令略为挑浚后,淤浅不行,难免泛溢,因畿辅频年水患上厪宸衷乾隆二十七年,兴修水利案内,钦差尚书阿侍郎裘会同宫保督宪方,亲履相度,嗣饬委正定府郑,定州狄赵州金,会同知县王锦林,逐一确估河面展宽二丈二尺,河身挑深一丈二尺,自永年大营头起直至任县大陆泽止,通常一万千三百五十四丈泒六叚,经办县境内,河长五千四百丈,计挑旱土方四万零二百一十二方,共需帑银二千八百一十四两八钱四分零,于二十八年二月兴工,五月竣事,宽深一律,蓄泄可恃,仍谕各村居民,每岁春融于浅淤阻塞处,照向例按地修浚,庶积潦可除,永资利赖,则所以仰体皇仁而下恤民,隐競兢焉,以求无失厥职者谓非守土之责欤,愿与后之莅滋土者共勉之。

按县属西南至东北一带地势低洼,东自滏河西接牛尾,皆河高于地,当夏秋水发之时,每多散漫,居民患之,于乾隆二十七年奉文兴修水利,知县王锦林详勘形势,自仝家庄及亭自头东六方至城濠,又自城东北至平乡交界一带,于大道旁开挖支沟一道,引水入濠,下达平乡,归于宁晋入泊,通详各宪有案。

滏河在城东十五里,源出磁州鼓山南岩下,涌沸如汤,故名滏,东汇神麋山黑龙洞水,经州城东北又东入邯郸,会渚、沁二水,东北过郡城,又东连曲周北至马疃村入县界,旧城营北至邢家堤,又北至东于口,入顺德府平乡县界,北流至天津青县,通漕入于海。

漳河,漳有二源,清漳出山西乐平沾岭,浊漳出长子发鸠山,至河南涉县合流曰交漳口,东经磁州入河南临漳,自成安、肥乡达曲周,与滏河合流入县境。

本朝康熙二十三年,漳水东徒,复与滏分,自此境内无漳,其故道在县东二十里,自曲周五间房入县境罗官营,入里至韩宁村,于次口仍入曲周界。

兴隆河在县东,自滏河西岸邢家堤开渠,西至吴官营,西北至张路固,西至台头北,又西至东关外入城濠。乾隆十六年,知县王光燮新浚。按县境旧城营,旧有闸座,开渠通濠,名文明河。明季湮废。乾隆九年,奉旨兴举直隶水利,特命大臣查勘前令李世基,集众义欲复旧城渠闸,里民虑地险为患,乃建闸於邢家堤,名曰利民,开渠自吴官营村,内至台头村,前归文明故河,以入城濠,河道纡曲,水不顺流。辛未春士民王翰等呈请缵旧营新度地,得此。自东南至西北高下,适宜三月兴工,众皆踊跃趋事,阅一月而工毕,由是水势通行,直达城濠。次年于河之南北挑浚子沟七道,各达小闸计可溉田三百顷。但滏水入境,其流甚微,夏初播种时,水或不至。水涝之年,闭闸惟恐不谨。惟秋末开闸灌田可以多种二麦,且水性肥厚,能变斥卤为膏腴。因其利而导之以时,经理是所望于后之同志者矣。

文明河在县东,乾隆九年知县李世基复浚。(说见前)

《平乡县志》所载滏阳河史料

滏河在城东七里,发源于山西鼓山下,泉源奋涌,若釜扬汤,故名。滏东行三里与黑龙洞水汇其源始,大黑龙洞即神□出也。经磁州城东北又东流入邯郸,会渚、沁二河,又东北经广平府城南,转而东经曲周县东,又北经鸡泽县东始流入平乡界,下抵任县之邢家湾。按滏水至平邑,已经上游疏引,水力稍微,虽秔稻未宜而夹岸畦园若干顷,灌汲之利于斯普焉。旧漳河在城东南十五里,新漳河在旧漳河东十五里。按漳有二源,清漳出山西太原府平定州乐平县沾岭,浊漳出山西潞安府长子县发鸠山,至河南彰德府涉县东南合流曰交漳□。经磁州广平等处,入平乡境西位村至东北马鲁村,入巨鹿界数折至武邑县东,与滹沱会。明成化十七年东决自麟儿村,至苏家庄入广宗界,自是旧漳无水。考曲周县东桥向系漳滏合流。

《任县志》所载滏阳河史料【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