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命,除非有助于他人,除非充满了喜悦与快乐,除非养成对人人怀着善意的习惯,对人人抱着友善的态度,并从中得到喜悦与快乐,否则他就不能称得上成功,也不能称得上幸福。
1848年,一声刺耳的枪声打破了美国南部一个小镇的沉寂。镇上的警长和一名年轻警察听见枪声马上奔向出事地点。他们赶到现场,看见一个年轻人倒在卧室里,头下一摊血迹,旁边的地板上有一支手枪,桌子上有一份刚写下的遗书。原来,他追求的少女昨天与一个男人结婚了。
现场挤满了看热闹的人,死者的亲属站在房间里发呆。年轻警察很同情这一家人,不仅因为他们刚失去了儿子,还因为这里的人都是基督徒,按照基督的教义,自杀的人是在上帝面前犯罪,灵魂将被打入地狱受苦。在这个思想保守的地方,这一家人从此会被看做异教徒,镇上体面人家将不会和他们来往,并且禁止子女和他们的孩子交往。
这时候,一直紧锁眉头的警长突然大声说:“这不是自杀,而是一桩谋杀。”说完在死者身上摸索了一阵,回头问围观的人群说:“你们可曾看见了他的银表?”
镇上所有人都认得那块银表,这是那位少女送给死者的信物。过去,这个年轻人隔不了几分钟便要把表拿出来,打开表盖看时间。警长这么一问,周围的人急忙否认。警长站起身,若有所思地对大伙说:“要是你们都没看见,肯定是被凶手拿走了,可以肯定这是谋财害命。”
警长这么一说,死者的家人就大哭起来,灵魂的耻辱变成了丧亲的悲痛。刚才还横眉冷对的邻居走过去,友善地安慰他们。处理完现场,警长满怀信心地说:“只要找到那块银表,就能够抓住凶手。”
年轻警察对警长敏锐的观察力很钦佩,他一走出那所房子就问:“警长,我们怎样才能找到那块表呢?”
警长露出一丝奇怪的微笑,将手伸进口袋,慢慢掏出一块银表。年轻警察惊呆了,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哦,我明白了,这年轻人肯定是自杀,可你为什么要说他是被谋杀的呢?”
警长严肃地说:“这样一说,死者的家人就不用为他的灵魂担心了。而且当他们的悲痛过去之后,还能像一个基督徒一样生活。”
“可是,警长,你说了谎,这也是违背教义的。”
警长严厉地盯着他的助手,一字一句地说:“年轻人,那一家人的生活比教义重要百倍。出于善良愿望说的一句谎言,上帝也许不想听见。”
上帝或许也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闭上双目的时候,也许就是愿让善意的谎言通行。
一般大家都认为,说谎是一种与道德背离的行为。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偶尔还需要些善意的谎言。
“撇开道德的标准,谎言就是一种智慧。”的确,说谎也是一种技巧。但美丽的谎言出于善良和真诚,它无悖于道德。善意的谎言不是以利己为目的,这种谎言,饱含真诚,散发出温暖的光辉,能让说谎者与被“骗”者共享欢愉。说实话有时比说谎言更伤人,我们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些谎言。很多时候,真诚的谎言比什么都有力量。
真诚是人人必备的美德,它不排除善意的谎言,只要你掌握一定的原则,你所制造的谎言会比你的真诚更能赢得别人的心。
一个人的生命,除非有助于他人,除非充满了喜悦与快乐,除非养成对人人怀着善意的习惯,对人人抱着友善的态度,并从中得到喜悦与快乐,否则他就不能称得上成功,也不能称得上幸福。
假如一个人能够大彻大悟,尽心努力去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奇迹般地迅速升华。最有助于人生命的,莫过于在早年就养成善心善意和爱人的习惯。
有时候,善良的掩饰要胜过无情的追究事实。人们总是过于注重事实表现出的结果,而忽略了产生事实的原因,然而,往往原因比结果更重要。相信上帝也会偏爱那些具有善良动机的人,也会宽容包藏着善意的谎言。
20几岁的女人,善待他人,用一颗爱人的心去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灵魂,哪怕是撒点小谎,于人于己都没有害处,即使开明的上帝也愿意为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
幸福是一种心态,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那么幸福是唾手可得,反之,你认为自己是不幸福的人,幸福就变得遥不可及。幸福是什么呢?它无法用尺度来衡量,也无法用形状去描述,还是把抓住生活中瞬间的快乐就算作幸福?于是对幸福的不同的理解便有了不同的结论:有女人说幸福是穿好吃好,有女人说幸福是拥有朋友亲人的爱,有女人说平平淡淡便是幸福有女人说我行我素便是幸福,有女人说实现理想便是幸福,还有人认为能够苟活着便是幸福,等等。诸如此类有很多种对幸福的理解。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少妇投河自尽,被一位老人救上了岸。老人问:“你年纪轻轻,为何要寻短见?”少妇哭诉道:“我结婚两年,丈夫遗弃了我,孩子又不幸病死。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老人又问:“那你两年前是什么样子呢?”少妇答:“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没有。”少妇说。“那么,你只不过是被命运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少妇听了老人的话,心里面顿时觉得敞亮了许多,便告别老人,高高兴兴地走了。
人的心态是随时随地可以变化的,20几岁的女人心里想的是快乐的事,她就会变得快乐,心里想的总是伤心的事,心情就会变得灰暗。
由此而得知:幸福其实是一种心态。当然在不同的环境与层次时的幸福感也随着心态而发生变化。就如人有好便有坏。有善便有恶一样,它是相对而言。
20几岁的女人幸福不幸福在于她的心境,不在乎外界的表现,百万富翁同样有他的寂寞与孤独,当官的有当官的寂寞与孤独。为了达到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没有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宛如没有根的树,风一吹感觉摇摇晃晃,到老心无所依,意志殆尽,发出了人活着只不过如此而已的感叹,于是产生了没有幸福的感觉。人生如一条大河,蜿蜒曲折,或波浪滔天,或静如明镜,历经风雨,任何女人只有在摔打中,在磨炼中,方能领悟幸福的内涵。倘若经历过了再不悟,那她便是不懂得什么是幸福。如把幸福寄托在工作中,那不是幸福,把幸福寄托在爱人身上也不是幸福,把幸福寄托在亲人身上也不是幸福。
人生老病死,在追求中要付出要努力,所以就要很累,如果活着很累又怎能称作幸福呢?到老时一身病,即使得到了也有不幸产生。但真正快乐着的幸福出自于何处呢?
有人说真正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她有自己的道德底线约束,即使暂时做错什么,发现后她会马上改正,尽力做好,减少他人的痛苦,然后慢慢地把心态摆正,平静下来,在平静中也享受纯净生活中的快乐。
在平静中体会那种心若止水的感觉;让心在祈祷中有一个完美的归宿。这样的女人在逆境中不会倒,在困难中不屈服,在前进中会勇往直前,在处理问题中会表现得大智大勇,以平和的心态包容的心态面对一切。这应被誉为真正的幸福。因为她无悔于自己的坚定。
那么,20几岁女人怎样培养自己的好心态呢?一是加强修养,遇事泰然。人的生命由旺盛走向衰老直至消亡,是不能抗拒的自然规律。20几岁的女人应当养成乐观,豁达的个性,平静地接受生理上出现的种种变化,并随之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主动地避免因生理变化而对心理造成的冲击。二是合理安排生活,培养多种兴趣。适度紧张有序的工作可以避免心理滋生失落感,令生活更加充实,从而改善女人的情绪和抑郁心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广泛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生活丰富多彩就能驱散不健康的情绪,并可增强生命的活力,令人生更有意义。三是尽力寻找情绪体验的机会。多想你所从事的事业,时时不忘创新,作出新的成绩,跃上新的台阶。要关心他人,与亲朋好友、同事同甘共苦。多参加公益活动,为子孙后代造福。最好是有一种爱好,无论唱歌弹琴、写作绘画,集邮藏币,都会使女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寻找到乐趣。四是保持心情宁静。面对大量的信息,保持心情宁静,学会吸收现代科技信息,提高应变能力,将众多信息予以分类归纳,综合判断,分析研究,使其条理化。这样就可避免信息膨胀感和互相干扰感。五是适当变换环境。女人在一个过于安逸的环境里容易诱发心理失衡。而新的环境,接受挑战性的工作、生活,可以激发女人的潜能与活力。也因变换环境而变换了心境,使自己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避免心理失衡。六是正确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年轻女人要根据社会的要求,随时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得失成败。一个女人想成功,就可能成功;想着失败,就会失败。一个女人期望的多,获得的也多;期望的少,获得的也少。
成功总是产生在那些有了成功心理的人身上,失败根源于那些不自觉地让自己产生失败心理的人身上。20几岁的女人要想获得幸福也是如此,20几岁的女人总想着幸福,就会幸福。
20几岁女人要有效地摆脱嫉妒心理
一个女人遇见上帝。上帝对她说:从现在起,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一个愿望,但前提是你的邻居会同时得到双份的回报。
那个女人高兴不已,但她细心一想:如果我要得到一份房产,邻居就会得到两份;如果我得到一箱珠宝,邻居就会得到两箱珠宝;更要命的是,如果我得到一个漂亮的脸蛋和身材,那个看来一辈子都嫁不出去的女人就比我漂亮两倍。
她想来想去,不知提出什么要求才好,她实在不甘心被邻居占尽便宜。最后她一咬牙,终于决定:“哎,你挖掉我一只眼睛吧!”
这就是嫉妒,这个被嫉妒之火燃烧着内心的女人,为了不比邻居差,居然用上帝的恩赐给自己惩罚!嫉妒——莎士比亚称之为“绿眼怪兽”,就好像一只苍蝇飞过人的身体,不在健康的位置停留,却偏向受伤而疼痛的部位碰撞。
一般的说,地位相差不大,互相了解,又在同一单位从事同一种工作并且属同辈的人之间最容易产生嫉妒。这是由于他们在利害关系上有着某种联系,彼此都是竞争的直接对手。例如,张三和李四年龄相差无几,都是同单位的同级同事,倘若张三近年来做出些成绩,就容易引起李四的嫉妒,因为他俩都是彼此升迁的直接对手,越向上升迁,“僧多粥少”的情况越突出,张三的成绩则意味着李四想升迁的愿望将永远是场难圆的梦。我们常说“同行是冤家”、“文人相轻”就包含了这个道理。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不如别人时,不是去努力提高自己,而是贬低别人,这种行为便是嫉妒。嫉妒之心,人皆有之,但有轻重之分。在以竞争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经济中,嫉妒似乎成为一种流行病,成了社会的洪水猛兽。培根说:“嫉妒能使人得到短暂的快感,也能使不幸更辛酸。”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绪,它认为别人往前走就是自身的后退,于是敬畏、屈辱、自卑、恼怒之情便纷至沓来,撕咬着人的心。这当然是难以忍受的,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寻出对方的短处来。实在寻不出来时,就想办法造个谣,拼着命把别人拉下来。
有嫉妒心的人,自己不能成就伟大事业,便尽量低估他人的伟大。使之与他本人相齐,或者用怀疑别人动机、诬蔑别人伪善的办法,来剥夺别人可敬佩的成就。于是,因嫉妒而产生的种种心态便表现出来:或消极沉沦,委靡不振;或咬牙切齿,恼羞成怒;或铤而走险,害人毁己。嫉妒比坟墓更残酷。
遭受嫉妒的一方固然如同陷入地狱里一般备受折磨,嫉妒者本身也同样犹如陷身蚂蚁窝的小虫一样受煎熬。你说,这该有多可怕?嫉妒者受到的痛苦比其他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嫉妒对嫉妒者之所害,正如铁锈之为害铁。心胸狭窄者之所以避免不了失败的结局,就在于他们存心不良。不愿别人超过自己倒还罢了,要命的是,当自己倒霉之时,也要别人没好日子过。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除了伤人害己,真的别无他途了。
结合20几岁女人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水平,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对策。
1.胸怀大度
19世纪初,肖邦从波兰流亡到巴黎。当时匈牙利钢琴家李斯特已蜚声乐坛,而肖邦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然而李斯特对肖邦的才华却深为赞赏。怎样才能使肖邦在观众面前赢得声誉呢?李斯特想了个妙法:那时候在钢琴演奏时,往往要把剧场的灯熄灭,一片黑暗,以便使观众能够聚精会神地听演奏。李斯特坐在钢琴面前,当灯一灭,就悄悄地让肖邦过来代替自己演奏。观众被美妙的钢琴演奏征服了。演奏完毕,灯亮了。人们既为出现了这位钢琴演奏的新星而高兴,又对李斯特推荐新秀深表钦佩。
2.客观评价自己
当嫉妒心理萌发时,或是有一定表现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动,从而控制自己的动机和感情。这就需要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同时客观地评价一下自己,从而找出一定的差距和问题。当认清了自己后,再重新认识别人,自然也就能够有所觉悟了。
3.克服虚荣心理
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它是要面子,不愿意别人超过自己,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一种空虚心理的需要。单纯的虚荣心与嫉妒心理相比,还是比较好克服的。而二者又紧密相连,相依为命。所以克服一分虚荣心就少一分嫉妒。
4.将嫉妒转化为发奋
嫉妒可以使一个人委靡不振,但是如果合理地自我转换,不把时间浪费在抱怨外在环境,就能变为发愤图强。作家爱德蒙德·威尔逊在看到同行写的《伟大的盖茨比》时,非常嫉妒其对戏剧场面的营造。但他马上将嫉妒转换成发愤,写出了许多充满激情、技巧高超的作品。
5.自我抑制
嫉妒心理也是一种痛苦的心理,当还没有发展到严重程度时,用各种感情的宣泄来舒缓一下是相当必要的,可以说是一种顺坡下驴的好方式。在这种发泄还仅仅是处于出气解恨阶段时,最好能找一个较知心的朋友,或亲友,痛痛快快地说个够,暂求心理的平衡,然后由亲友适时地进行一番开导。虽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嫉妒心理,但却能中断这种发泄性朝着更深的程度发展。如有一定的爱好,则可借助各种业余爱好来宣泄和疏导。如唱歌、跳舞、书画、下棋、旅游等。
20几岁的女人,当你从嫉妒里懂得了一些道理之后,你会比较容易过自己想要的日子,而且运用嫉妒来鼓励自己向前迈进。当你满意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时,你就能够将心中的嫉妒转换为爱。所以,20几岁的女人要学着改变自己的心态,切莫当嫉妒的奴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