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公里
人口:525.6万人(2006年)
GDP:1574亿欧元(约合2266亿美元,2006年)
人均GDP:30005欧元(约合43200美元,2006年)
货币名称:欧元
汇率:1欧元=1.448美元
财政收入:385.25亿欧元(约合554.76亿美元,2006年)
财政支出:363.2亿欧元(约合523亿美元,2006年)
外贸总额:994.7亿欧元(约合1432亿美元,2006年)
粮食产量:474万吨(2006年)
芬兰发展科学技术的措施
芬兰是欧洲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芬兰仅用一代人的时间就建立起了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工业,教育的高品质和科研的高水准是芬兰成功的两大支柱。目前,芬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模式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有效的模式。
芬兰是个只有500万多人口的北欧小国,但在2006年春天发布的欧洲国家竞争力排行榜上,芬兰却坐上了第一把交椅,排名所参考的指标包括科研领域的投资总额,教育发展程度,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等。其实,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二十年前的芬兰,还是个既无雄厚科技实力又无先进现代工业的国家。二十年来,芬兰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使芬兰成为世界科技经济强国,被称为“芬兰奇迹”。
创造“芬兰奇迹”并无超乎寻常之举,主要是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教育的高品质和科研的高水准,是“芬兰奇迹”的两大支柱。特别是芬兰发展科技的一些措施确实令人耳目一新。
一、设立专门机构,协调全国的科研工作
1979年,芬兰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专门负责全国科研发展的领导和协调工作。这个委员会不同于我国的科技部,是一个吸收所有工业部门和大企业的代表参加的机构。国家科委成立后,即向实业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目前企业要飞速发展急需的技术是什么?”实业界据实反映自己急需的技术,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把这些急需的技术进行整理,就诞生了第一部芬兰国家科技计划。
1983年,芬兰又在国家工业贸易部设立了国家技术局(TEKES),主要职能是促成各大公司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新产品。国家技术局的成立,是芬兰发展科学技术的又一重大举措,它的出现使芬兰国内掀起了一股全新的创新创业高潮,学者们开始主要从事实业界所需技术的研究,并从研究中获得丰厚的回报,实业界开始向学者求助,从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资讯。芬兰科技界自此正式与工业界联盟,相得益彰。厂家在国家的支持下依靠本国的技术实现了经济的“廉价增长”,而国家再用这些企业上缴的税收去资助那些滞后的科技项目。
二、突出重点,大力支持高精尖科研项目
芬兰政府对科技的财政支持十分巨大,2006年政府的财政科技拨款是15.36亿欧元,占全国科技总投入的35%。这些拨款分别由国家技术局、国家科学院、教育部等部门负责分配。芬兰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联系十分密切,几乎所有的基础性研究及部分应用研究都是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中完成的。芬兰各大学的实验室都拥有昂贵精良的仪器设备,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前往实验室,无需证件,没有门卫,只要将学生证在电子锁前一晃,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心无旁骛地沉浸在科学的海洋里。
在芬兰,只有那些从事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才可以从国家获得拨款支持,而且无一例外地要通过竞争方式获得经费。芬兰设立了国家科学院,主管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拨款。芬兰科学院下辖4个研究委员会,成员由各大学和大科研院所的教授、科研人员及大公司的研发部门的代表担任。芬兰科学院2006年的预算是2.15亿欧元,占国家科技拨款的14%。更有趣的是芬兰的科研经费到底给谁,不是由本国人说了算,而是由外国人说了算。学者们递给科学院的科研申请报告,需要由外国专家组成的评估团评估科研经费的支出,也由外国专家监督,真正做到了与世界接轨。
三、大力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国家技术局在分配项目资金时,十分重视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并尽其所能,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1995年,芬兰科学院启动了“最佳科研中心”计划,它囊括了芬兰各个学科中实力最强,成果最多的实验室及其他科研机构。这些科研中心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由外国专家评估团评估后才上榜的。通过评估后的科研中心或实验室被授予“最佳科研中心”称号,有效期5年,可以获得额外拨款。
研究人员可以用这笔款进行“冒险研究”,验证一些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疯狂”想法。这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开辟出新的科研领域。“最佳科研中心”授牌后,外国专家评估团每年都要对其进行一次评估,还对实验室工作提出中肯的建议。“最佳科研中心”都设有一个观察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各相关大企业的代表组成,负责向实验室提出企业急需的技术课题,共同推进科研中心与企业的合作。目前,芬兰全国共有42家机构获得“最佳科研中心”称号。
芬兰技术研究所VTT是芬兰技术新体系的另一重要环节,它保障了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有机结合。它有点像我国的科技中介机构,主要职责是向企业提供现代科学所能提供的最优秀的技术,是高校、科研机构与公司进行沟通的桥梁,并协助将实验室技术提升到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层次。技术研究所也进行所有先进领域的实用技术研究,它在全国有30家大型科研机构,3000名技术研究人员,是欧洲实力最强的科研所之一。
四、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芬兰人认识到,科研水平再高,国家对科技人员的关怀再无微不至,如果其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不能产业化,那么,一切都是白搭。因此,芬兰国家技术局成了这一环节的关键。2006年,国家技术局的预算为4.3亿欧元,将用一半的预算支持有前景的新技术,另一半用于推行国家技术发展计划。国家技术局向每个获准支持的项目提供35.8%的资金,其余的有企业自己掏腰包。这些项目和资金的确定及监督、验收,都由外国专家团说了算。芬兰的企业非常愿意与科研院所合作,他们认为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公司雇佣一名技术员工,每年需要50万欧元,而指定一个高校开发一个项目,每年只需向研究人员支付2万欧元,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科技与工业的结合。在芬兰,如果一个项目参与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越多,就越有获准支持的把握。国家技术局每隔3年与工业界、科技界、高校及国家各部委的代表举行一次会商会,对科技发展的优先方向进行调整和确定。
另外,芬兰议会下设了一个独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SITRA,它的合作对象是取得科研成果却难以及时转化的学者,SITRA会资助其建立新的创业公司,其运作方式类似风险基金,向每个项目投入1亿~2亿欧元,换取30.4%的股权。SITRA基金的设立带动了芬兰风险投资公司的发展,2003年公司风险投资额达到3.28亿欧元,帮助252家中小科技企业渡过难关,成就辉煌。
五、芬兰科学技术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制订要以实业发展中的急需技术为出发点,广泛征询实业界的意见。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计划的制订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应当把实业界的需求作为首要的参考内容。
2.有限的科研经费要用在高精尖的项目支持上。芬兰的科研经费主要支持高精尖项目,而且项目的评估、监督、验收,都是由外国专家拍板定夺,我想并不是芬兰人不相信自己的科技专家,而是为了使其有限的经费用在真正具有国际水平的项目上,与国际水平接轨。我国在确定支持项目时,也应尽可能地引进外国专家,至少把外国专家和本国专家的意见都予以考虑。
3.广泛开展院(校)企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芬兰科研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配合十分紧密,不配合的项目也很难获得支持。我国在这方面虽然已经起步,但缺乏可操作性的法规予以规范和鼓励。
4.强大的资金投入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关键。芬兰只有500万人口,每年的科研经费却有15亿欧元,相当于120亿元人民币。相比而言,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少的,应当进一步加大,否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