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道家人物的行为来说,对于“和其光,同其尘”两句,尤其重视。同时配合魏伯阳真人所著《参同契》中“被褐怀玉,外示狂夫”的两句话,奉为典范,所以有道之士往往装疯卖傻,蓬头垢面混迹于尘世。这种思想和作为,到了后世,便更有甚焉,构成小说中许多故事,影响民俗思想甚巨,如济公活佛的喝酒吃狗肉,吕纯阳三戏白牡丹等等,都从“和光同尘”的观念而来,勾画出修道人的另一番面目。至于《高士传》、《高僧传》或《神仙传》的人物,典型各有不同,大体说来,真能和光同尘的实在太难,也并不多见。
重信守诺是为人永久称颂的处世信条,反悔行为素为君子不齿。然而凡事过犹不及,我们的文化长久以来将我们教育成一个绝对与人为善的好人,使得在许多应该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我们都不去据理力争。因此,懂得反悔之道,是一个人通权达变,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开端。如果反悔对人对己都没什么坏处,而对于成功合作,促成好事有促进之益,为何要执迷于愚忠之谬呢?具体的人际交往中,反悔术讲求“毁诺”要有礼有节。“我保证”是语言中最危险的句子之一,所以在许诺时就应该八成把握只说五成,而不应把话说绝说满,免得忽生变故时没有回旋余地。至于不能兑现的请求有时也可答应下来,但也应许诺巧妙,缓兵有术,更不应经常以拖延去反悔。
不得认“真”
一日,孔子出游讲学,他和弟子子由来到个叫邺的地方,他们感到饥肠辘辘,人困马乏,于是,孔子便吩咐子由去前面的店铺讨些吃食。子由便来到一家酒店前边,向掌柜的说明来意。
店掌柜听了子由的话后,缓缓地说:“这点小事没有问题,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子由忙问道:“掌柜有什么条件明示。”
掌柜说:“我写一个字,如若你认识,我便请你们吃饭,否则,就是棉花店失火——免谈(弹)。”
子由微微一笑说:“掌柜,在下不才,在老师门下也算是饱读诗书,字我还认识一些,不知店家所提何字,还请掌柜赐教。”
于是,掌柜拿起笔墨在纸上写了一个“真”字,随后问这位公子,“这是何字。”子由没有想到掌柜写了如此简单的一个字便说:“掌柜的,你开玩笑呢,还是故意戏弄我呢?这个字都不认识我还配做孔夫子的门生吗?这不就是个真的真字嘛。”
掌柜的摇摇头吩咐伙计打发他走,子由愣在那里,半天没有闹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
子由满脸疑惑地来到孔子跟前,他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向孔子诉说一遍,孔子想了一下笑着说:“子由,原来这位掌柜是要让我亲自前往才行,咱们一起去吧!”
孔子和子由来到店铺前,孔子和掌柜说明来意后,掌柜依然指着那个“真”字说:“请问先生这是何意?”孔子看后笑着说:“这不是‘直八’吗!”掌柜面露喜色道:“夫子果然博学多闻。学识渊博,在下佩服,佩服。”于是,掌柜立即吩咐伙计准备饭菜,子由愣了半天还是不明其意,他低声问道:“老师,你怎么能将‘真’念成‘直八’呢!学生实在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孔子笑着说:“子由啊!有些事情是认不得‘真’啊!难道你现在还不明白吗?”
智慧的来源
一天,九只野狗出去猎食,在一条路上遇到了一头狮子,狮子说它也在猎食,建议野狗同它合力一同猎食,野狗们答应了:它们打了一整天的猎,到天黑,一共逮了10只羚羊。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英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
一只狗说:“那何必呢?我们不是一共10只吗?逮到的羚羊也是10只,一对一就很公平。”
狮子他立即起身,举起巨爪向这只冒失的野狗拍过去,把它打昏在地。
其它野狗被吓坏了,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们的兄弟说错了,那不是合理的分配。狮子您是世界的主宰,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10只;而我们9只狗加上1只羚羊也是10只,这样我们就都是10只,这才是最公平的分配方案。”
狮子满意了,高谈阔论地说道:“你还算聪明,不像你那个傻瓜兄弟!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法的?”这只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打昏它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点儿智慧,狮王陛下。”
打掉牙往肚里吞
刘秀是汉朝宗室后裔。虽说祖上是南阳豪族,但到他这一代已破落了。王莽当皇帝时,刘秀还是个少年。二十岁那年前后,刘秀走上社会,先是到太学学习,结交了一批朋友。直到身边的盘缠用尽,刘秀才回到家乡。无奈他大哥刘绩手下的人打家劫舍,牵连到他,使他莫名奇妙地在牢里吃了一段冤枉官司。
刘秀出狱不久,他的老乡李通、李轶兄弟找到他,给他看一条神秘的谶语:“刘氏当兴,李氏为辅”。谶语在当时社会有一定的神秘性、权威性,刘秀早就看出这个社会已经又面临着一场震荡的考验,这就是重建汉室的好机会。于是,在和李氏兄弟商议之后,征得大哥刘绩的支持,便纠集了一批人分别在新野、宛县举兵。然后,他们找到了新市、平林农民起义势力的将领王凤、陈牧等人,两支队伍实现了联合。
由于王莽政权大失人心,人们又把重建汉室作为奋斗目标。这支队伍建立起来,也希望能推举一个姓刘的当皇帝。按功劳、能力而论,刘绩最有资格当选,可是新市、平林那些农民军将领们不希望找一位有能力的人当。由于他们势力大,最终让另一位宗室、能力平庸的更始将军刘玄当了这支队伍的皇帝。
接着,刘秀成功地指挥了一场极其漂亮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昆阳大战。按理说,这场战役扭转了反莽势力军事斗争的被动局面,把王莽官军的主力消灭殆尽,刘氏兄弟理应受到重用。可是,刘玄和几位农民领袖竟把刘绩给杀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刘秀表现得极其冷静。他知道这时他的命运还操在人家手里,还不是报仇的时候。所以当他回到宛城后,在刘玄面前连称自己有罪,说是自己没有劝导哥哥,以致犯下死罪。新市、平林那班将领本来估计刘秀会来报仇,想趁机把他也杀了,没想到他前来请罪后便不再说什么。别人来劝慰刘秀时,他也口口声声只说自己有罪,丝毫不提起他在昆阳大战中立下的战功。
刘秀简单地料理了刘绩的丧事,言谈、举止和平时一样。白天对人谈笑风生,夜里却暗中饮泣,把大半个枕头都哭湿了。他手下的冯异有一次看到了这个秘密,劝他节哀,他仍说:“不许胡言”。但冯异对他确是一片真心,对他分析刘玄政权已完全失去人心,如果能另拉一支队伍,大业必成。
机会终于来了。刘玄想派一个有能力的大将去河北扩充势力,宗亲刘赐建议让刘秀去。本来刘玄等人对此并不放心,但经刘赐的鼎力说服,刘秀被同意派往河北。
果然,刘秀一到河北一带,如鱼得水。他每到一地,都以汉朝重建者的身份广揽人心,同时广泛搜罗大小官吏,任用贤士,释放囚犯,因而大得人心,从而展开了中兴汉室的宏图大业。
假如刘秀在刘绩被杀后,不采取韬光养晦、委屈求全的策略,他的结局决不会比他大哥刘绩好多少。正是刘秀在突发事件面前处变不惊,以韬晦之计保全自己,耐心等待时机,才赢得了重展宏图、再建汉朝的机会。
我将原谅你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社会地位、权力、经济能力尚未强大到一定程度,或者你面对的对象并非心地厚道、性格善良之辈,你不必看这一节。你照法行来,会被人认为愚昧、软弱、好欺负,而屡遭伤害与侵犯,就像一个强者对弱者说:“我将原谅你,”那是宽容,而如果一个弱者对强者说:“我将原谅你”,则显得可笑了。
同样的道理,两个互相对峙的对手如果彼此身后都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后退,那么,当对方向你进逼的时候,你进退得宜,退一步,退两步都没有什么危险。相反,如果你是站在悬崖边上同人对峙,你没有后退的余地,退一步就意味着毁灭,意味着摔死在悬崖下。
当他人以谎言对待你的时候,如果他的谎言将危及你的根本利益。你自然可以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毫不留情。
但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大部分谎言并没有达到生死攸关的地步,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方式于事情的解决并没有明显的好处。都可能会出现“两虎相斗。必有一伤”或“两败俱伤”的结局。
所以,面对谎言,我们可以有另一种高明的办法来处理它,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自我的品行和灵性不会受到损伤,而且可能唤醒另一个的良知与觉悟,这种方式就是对人宽厚、对己严格、以诚对谎的方式。
用这种方式对待下属,将使下属对你产生崇敬的心情,进而更加忠实于你。有这样一位公司主管,他给手下工作时,把完成的时间、完成的情况、报酬都规定得一清二楚。但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时间到了,该完成的工作却没有能完成。他手下的人听说他为人严厉,觉得如果如实汇报完成情况,很可能受到他的严厉责备,于是大家便合伙对他造谎,虚报了一个数字。
这位主管在那件不可抗拒的意外发生的时候,就已料定大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但大家汇报上来的结果却又分明完成了,他心里颇有些怀疑,便私下里做了调查,发现大家串通起来造谎骗他。他当时很生气,但过了一阵子他冷静下来想了一下,就不再生气了。因为摆在他面前的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按原则办事,毫不留情地揭穿谎言,对大家进行一定的处罚和教育。这样一来,固然可以让大家知道一下他的厉害,他的明察秋毫,不好糊弄不好欺负。但这样一来,他的人缘可也就成了问题了,让大家下不了台,他一个人成了众矢之的,大家会记住这一次羞辱,而在以后寻机报复,最可怕的是这将是一群人抱在一团同自己作对,这样的局面无论对一个公司还是一个领导来说,都是应该竭力避免的。
经过再三掂量,他决定用一种宽厚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在月末总结大会上,他对大家说:“我看了大家报上来的工作总结,那些数字让我感到很吃惊,由于这个月出现意外的市场波动,在我的预料中,大家是根本无法完成任务的。不料大家还是按时完成了任务,我为大家感到高兴,也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我已与其中的一些合作单位联系过,对他们给予我们大家的支持表示了感谢,他们也表示愿意继续同我们合作。”以后,他按当时协议规定的标准付了报酬。
这位主管于是深得大家的拥戴和尊崇,在以后的几年间,他同手下的一批人合作得非常好。
在这里,他采取了一个非常明智而巧妙的以诚对谎之法:
第一,他以一种宽厚与大度的方式对待大家的谎言,使人保留了面子、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此换来了大家对他的尊重。
第二,他用巧妙的方法暗示自己知道真相,只是不说出来罢了。当他告诉大家他“已同有关合作单位联系过”时,大家肯定心里一沉,以为弄虚作假必定露馅,但不料他却虚晃一枪,马上拉回话题,不就细节再作纠缠。事实上,此时大家已清楚作为主管的他对真相已了如指掌,只不过不说罢了。
第三,他不但保留大家的情面,而且还给予鼓励,并且完全按当初的协议付给大家报酬,以此唤起大家的良心与义务,面对这样的上司,谁还好意思不努力工作,再次糊弄他呢。
以诚恳、厚道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谎言,可以避免你陷入以恶抗恶的心态之中,也可以使你赢得他人的尊敬和感激,从而使你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利于你与他人的合作,最终有利于你自身的人格,自己的事业。
当我们以谎言对付别人的谎言时,我们就不得不苦心孤诣、绞尽脑汁地去制造谎言,当我们以谎言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在心灵和人格上也受到污损,而谎言一旦失败,则是信誉扫地、众叛亲离,实在得不偿失。
我们不能阻止别人的造谎,但我们应克制自己不造谎,并尽可能对他人的谎言保持一种理解与宽容,用自己的真诚唤起他人诚实做人的信心和愿望!
清水潭与浑水潭
旅行者走得口干舌燥,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水潭,正待狂饮解渴时,忽然发现水潭的水浑浊不堪,水面蚊蝇滋生,恶臭扑鼻。旅行者感到一阵恶心,准备去找别的水源,于是拔腿就跑,没跑几步,就被浑水潭叫住了:“朋友,将就着喝点吧,否则,你会死掉的。”
“我要去找清水。”“清水?我旁边就是清水潭,你好好看看吧!”话音刚落,旅行者就迫不及待地往浑水潭的旁边看去,果然,发现旁边有个又大又深的水潭,可是,它已经完全干涸了。浑水潭说道:“怎么样?看清楚了没有?实话对你说吧,方圆百里内,除了我之外,再没有一滴水了。”
旅行者万般无奈,只好捏着鼻子喝了几口臭水。他感叹道:“先干涸的总是清水潭,如今只有浑水潭留在人间,不喝又有什么办法呢?”
“曲则全”和“枉则直”
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则,即做人处世与自利利人之道——“曲则全”。为人处事,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只此一转,做人要讲艺术,便要讲究曲线的美。善于言词的人,讲话只要有此一转就圆满了,既可达到目的,又能彼此无事。若直来直往,有时是行不通的。
“枉则直”。枉是纠正,歪的东西把它矫正过来,就是枉。这是宇宙间的物理法则,没有一样东西是直的,直是人为的、勉强的,因此,便形成“矫枉过正”的成语,矫正太过又变成弯曲了。一件东西太弯左了,稍加纠正一下即可。如果矫正太过,又弯到右,曲直之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文字的气势上,非常有力,容易懂。可是它所包涵的哲学道理,可以启发我们灵智的地方,内涵却非常的多,可以从各个方面,每个不同的角度来看,此所谓老庄哲学的本身,自有一个原则。
宇宙的法则是圆的,走曲线的,绝对没有直的,人世间有直的路,是人为把它加工切断拉直的。因此美学与艺术,大多注重自然的,曲线的美。虽不足为常经常法,但可以做为变通的参考。但要基于最高的道德,偶一为之,不可用作为人处世的手段。
不给红眼机会
每个致力于社会竞争的人们,都想有所作为,出人头地。但事业有所成之日,也是嫉妒产生之时,因此,怎样对待嫉妒,便成为胜利者所面临的课题。
嫉妒是胜利和成功的孪生兄弟,不可能彻底清除,要想既获得成功,又不被人嫉妒那是不可能的。但这绝不是说,可以任凭嫉妒随意发展。嫉妒的恶性膨胀、肆意泛滥,将会构成巨大的阻力,阻挡着胜利者坚定不移地面向未来,继续取得更大的成绩。
在中国历史上,被嫉妒打击、迫害、中伤者不可胜数。许多有志之士,一代豪杰,消失在嫉妒声中。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任过楚国的三闾大夫,学识渊博,颇有政见,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志士。他主张彰明法度,举贤荐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是,遭到反动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嫉妒。他们栽脏陷害,无是生非,在楚王面前进谏谗言,使屈原被贬去职,壮志未酬,投身大江,含恨而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被嫉妒摧残致死的何止屈原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