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听说夫差日夜操练军旅,便要乘敌未发而击吴。范蠡知越王师胜而骄,难以抵敌,便极力劝阻说:“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恃其功。圣人随时而行,是谓守时。天时不圣,人事不应,则隐忍不发。现今君王不盈而溢,未盛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实为逆于天而不和于人,若强行之,必危国家,害及己身。”勾践不听。范蠡又劝谏说:“兵者凶器,勇者道德,战者未事。阴谋背德,好用凶器,身事末端,为上无所忌,对所行者不利,宜慎之又慎,断然不可轻决。”
越王勾践决计出师,与吴王夫差战于夫椒(太湖中山名,一说即洞庭湖西山,又一说在浙江绍兴北)。结果,勾践大败,仅剩五千残兵,退保会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县西北)被吴军团团包围。勾践身陷绝境,眼望败鳞残甲,亡国之忧紊绕于怀。他凄然对范蠡说:“我不听先生之言,故有此患。眼下如何收拾危局?”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对成败之事并不看得那么绝对而不可改观。因此,范蠡冷静进谏说:“持满而不溢,则与天同道,可享天之佑;省事而节用,则与地同道,可受地之赐;抉危而定倾,则与人同道,可得人之助。目前,宜卑辞厚礼,贿赂吴国君臣;倘若不许,可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勾践依议,派大夫文种前往吴军议和。
文种初次赴吴营,受到吴王夫差的忠正大臣伍子胥的极力阻挠,结果是徒劳一场。勾践闻报,痛不欲生,想要杀妻子,焚宝器,与吴王冒死一战。文种、范蠡以为硬拚非计,便多方劝慰。他们通过冷静分析,以为吴王夫差好美色,权臣太宰贪货财,这是可供利用的缝隙。于是,越国先暗用美女、宝器买通太宰伯,使之转献吴王夫差,然后再派文种前去乞和。
文种见到吴王,说道:“大王如能赦免勾践,越国情愿尽献宝器,举国上下降为臣民;倘若不许,勾践将尽杀妻子,焚烧宝器,悉发五千壮士誓死决斗。”这话析明了利害,软中带硬。谗臣太宰伯也在一旁帮腔说:“越已降服为臣,若能赦之,实为吴国大利。”吴王心软,便要许和。大臣伍子胥谏阻说:“树德行善莫如使之滋蔓,祛病除害务必断根绝源。现今勾践为贤君,文种,范蠡为良臣,君臣同心,施德惠民,一旦返国,必为吴国大患。吴越两国水连土接,一旦结成世仇,兴亡成败不可不虑之深远。如今既克越国,倘使其复存,实在是违背天意,养寇遗患。”吴王不听,终与越国讲和,罢兵而去。
相传越王勾践自从会稽解围之后,打算让范蠡主持国政,自己亲自去吴国屈事夫差。范蠡说:“对于兵甲之事,文种不如我;至于镇抚国家、亲附百姓,我又不如文种。臣愿随大王同赴吴国。”勾践依议,委托文种暂理国政,自己携带妻子和大臣范蠡、诸稽郢前往吴国。约在勾践四年(前493年),越王君臣数人见到吴王夫差,当即进献美女宝物,并低声下气地极力奉承;再经太宰伯在一旁美言数语,勉强取得夫差的谅解。夫差派人在阖闾侧筑一石室,把勾践夫妇、君臣驱入室中,脱去原先衣冠,换上罪衣罪裙,使其蓬头垢面地从事养马等贱役。每当夫差乘车出游,勾践手执鞭仗,徒步跟随在车左车右,任凭吴人恶语讥笑,只把羞恨深藏在心中。
勾践在石室一住两月,范蠡朝夕相伴,随时开导,并为之出谋划策。一天,夫差召见勾践,范蠡随侍身后。夫差对范蠡说:“寡人曾闻:‘贤妇不嫁破落之家,名士不仕灭绝之国’。如今勾践无道,国家将亡,君臣并为奴仆,羁于一室,先生不觉可鄙吗?先生如能改过自新,弃越归吴,寡人必当赦免先生之罪,委以重任。”勾践唯恐范蠡变节,伏在地上暗自坠泪。却听范蠡委婉推辞说:“臣闻: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臣在越不能辅佐勾践行善政,以致得罪大王。如今侥幸不死,使各奔走扫除,臣已满足,岂敢贪求富贵?”
吴王夫差并不勉强,仍使勾践、范蠡回到石室,并遣人暗地探察君臣、夫妇所作所为。但见他们竭力养马、打扫,昼无怨恨之语,夜无嗟叹之声。夫差满以为他们诚心降服,无心复国还乡,便大意起来。又过了几天,吴王夫差登姑苏台游嬉,远见勾践夫妇端坐在马粪堆边歇息,范蠡恭敬地守候在一旁。夫差说:“勾践不过小国之君,范蠡无非一介之士,身处危厄之地,不失君臣之礼,也觉可敬可怜。”太宰伯在一旁讲情说:“愿大王以圣人之心,哀怜穷困之土。”从此,夫差便有意释放勾践回国。
一次,夫差染病。范蠡知是寻常疾病,不久即愈,便与勾践商定一策,让他去尝粪卜疾,取悦于夫差。勾践求见吴王,探规病情。他伸手蘸起夫差的一滴大便,放在口里咂了咂,大声祝贺说:“大王之疾,近期既可痊愈。”夫差叩问缘故,勾践依照范蠡所嘱,回答说:“臣曾跟人学过医术,只要亲尝一下病人粪便,可知生死寿夭。大王粪便味酸而苦,与谷味相同,由此知道大王之病不可忧。”夫差明其言,见其行,心里十分高兴。吴国大臣伍子胥进谏说:“勾践尝大王的大便,实是食大王之心。”夫差不悟,反责伍子胥不如勾践那样尽忠。事后,吴王果然很快复元,遂决定释放勾践君臣回国。
越王勾践与范蠡等人在吴国拘役三年,约于勾践七年(前491年)回国。勾践问复兴越国之道,范蠡作了极其精辟的论述,其要义在于:尽人事、修政教、收地利。在这条方针指引下,越国渐渐富强起来,以后又开始了同吴国的争夺,越来越占居上风。
至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吴王夫差势穷力尽,退守于姑苏孤城,再派公孙雄(一作王孙雄,另作王孙骆)袒身跪行至越国军前,乞求罢兵言和。勾践欲许和议,范蠡在一旁说道:“当年大王兵败会稽,天以越赐吴,吴国不取,致有今日。现在天又以吴赐越,越岂可逆天行事?况且,大王早朝晚罢,全是为了一个吴国。难道忘记昔日的困辱了吗?谋划二十年,一旦捐弃前功,代柯者就在眼前!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勾践露出不忍之色,范蠡当机立断,对吴使公孙雄说:“越王已任政于我,使者如不尽快离开,我将失礼,有所得罪了!”说着,他击苹传令,大张声势。公孙雄无可奈何,涕泣而出。不久,越军灭吴。勾践玩弄假仁假义的小法术,封夫差于甬东(会稽以东的海中小洲)一隅之地,使其君临百家,为衣食之费。夫差难受此辱,惭恨交加。他深悔当初不听伍子胥之言,致使死后没有脸面在黄泉下再见忠良,于是以布蒙面,伏剑自杀。随后,勾践诛杀佞臣太宰颠,吴国难免蒙受一番洗劫。灭吴之后,越王勾践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州。当此之时,越军横行于江、淮,诸侯毕贺,号称霸王,成为春秋、战国之交争雄于天下的佼佼者。范蠡也因谋划大功,官封上将军。他们终于实现了他们的复国计划。
向福尔摩斯学应变计
神探福尔摩斯的创造者柯南道尔,在第一次他的著作改编权卖给欧洲“戏剧界的拿破仑”弗罗曼时,曾对弗罗曼有一点小限制,戏里的福尔摩斯不许有恋爱事情。当时弗罗曼并不争执,满口答应了这个条件,但是,后来演出的剧目里,为了迎合一些观众的心理,弗罗曼还是加了些可以算恋爱也可以不算恋爱的浪漫故事进去。由于演出效果不错,一年之后,弗罗曼在英国会见柯南道尔时,柯南道尔非但没有责怪弗罗曼,相反还表示不反对戏里的福尔摩基可以浪漫点。弗罗曼以后谈到此事,当初他对柯南道尔让了一步才取得今日的演出成功。要是他当时固执己见,事情可能弄僵了。
某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同样是撒谎与反悔结下好果子的例证。这位女士回忆了她与男友的经历:
从小到大,我的玩具就是那些各式各样的可爱的小娃娃,而我最喜欢装扮成娃娃们的小妈妈了。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做妈妈,有自己的亲娃娃。医生说我,不能生育。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这个原本陌生的城市。在家乡的小镇里,虽然有家人的疼爱,邻里的照顾,但我不幸福。因为他们的爱护和同情,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我是一个不健全的女孩子。在这个大城市里,没有人知道我的秘密。我似乎从来没有这样的轻松过。只是,只是我会本能地抗拒着身边每一位有意的男孩子。直到遇到了子健。我们相爱了。子健是家中的独子。我不该对不起他。
我知道自己是鼓了多大的勇气才把事实告诉了他。之后的事,我好像什么都想不起来了,只是依稀记得他那张苍白的脸。之后,我一个星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我不怪他,相反,连我自己都觉得那是一种解脱。
那天,我意外地接到了他母亲的电话。她是个慈祥的人,待我很好,这使孤单的我在这个城市里多多少少有了个安慰。“小颜呀,晚上来家里吃饭吧,伯母给你炖的排骨,你得多增加点营养。你不用瞒着我了,子健全部跟我说了,都是他不对,你可别怪他,反正我们都没什么意见……”
我恍恍惚惚地挂上了电话。我不敢多说,因为我不知道子健从中说了些什么。
走出大厦时,我看见了子健。他当时说的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昨天,我对我妈说,因为我的一时冲动,让你怀了孕,刚刚做完流产。我妈说让咱们尽快结婚。结婚后若真没有孩子,就说是这次流产造成的后果,我妈也就不能再说什么了。我仔仔细细地想了整整一个星期,也就只有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实在不行,我们是可以领养一个小娃娃的。”
我很自私,因为我竟然认同了这个谎言,抑或是因为我不能没有子健。
在我们结婚第二年里,我怀了孕。我震惊得几乎昏死过去。按子健的话说,这是上天的谎言,只是为了考验我们的爱情。
说实话,我爱这谎言!
盛赞之下无怒气消
相传古时某宰相请一个理发师理发。理发师给宰相修到一半时,也许是过份紧张,不小心把宰相眉毛刮掉了。唉呀!不得了了,他暗暗叫苦。顿时惊恐万分,深知宰相必然会怪罪下来,那可吃不起呀!
理发师是个常在江湖上走的人,深知人之一般心理:盛赞之下无怒气消。他情急智生,猛然醒悟!连忙停下剃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宰相的肚皮,仿佛要把五脏六腑看个透。
宰相见他这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却光看我的肚皮,这是为什么呢?”
理发师忙解释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能撑船呢?”宰相一听理发师这么说,哈哈大笑:“那是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
理发师听到这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
宰相一听啼笑皆非:眉毛给刮掉了叫我今后怎么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又冷静一想:自己刚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小事,给他治罪呢?
于是,宰相便豁达温和地说:“无妨,且去把笔拿来,把眉毛画上就是了。”
刽子手
周朝,春秋时代的齐景公,在齐桓公之后,也是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拥有历史上很出名的政治家晏子——晏婴当宰相。当时有一个大臣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大发脾气,抓来绑在殿下,要把这个大臣给“肢解”了。
古代的“肢解”,是手脚四肢、头脑肢体,一节节地分开,非常残酷。同时齐景公还下命令,谁都不可以谏阻这件事,如果有人要谏阻,便要同样地肢解。皇帝所讲的话,就是法律。晏子听了以后,把袖子一卷,装得很凶的样子,拿起刀来,把那人的头发揪住,一边在鞋底下磨刀,做出一副要亲自动手杀掉此人,为皇帝泄怒的样子。然后慢慢地仰起头来,向坐在上面发脾气的景公问道:“报告皇上,我看了半天,很难下手,好像历史上记载尧、舜、禹、汤、文王等这些明王圣主,要肢解杀人时,没有说明应该先砍哪一部分才对?请问皇上,对此人应该先从哪里砍起?才能做到像尧舜一样地杀得好?”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立刻警觉,自己如果要做一个明王圣主,又怎么可以用此残酷的方法杀人呢!所以对晏子说:“好了!放掉他,我错了!”
晏子当时为什么不跪下来求情说:“皇上!这个人做的事对君国大计没有关系,只是犯了一点小罪,使你万岁爷生气,这不是公罪,私罪只打二百下屁股就好了,何必杀他呢!”如果晏子是这样地为他求情,那就糟了,可能火上加油,此人非死不可。他为什么抢先拿刀,要亲自充当刽子手的样子?因为怕景公左右有些莫明其妙的人,听到主上要杀人,拿起刀来就砍,这个人就没命了。他当时不能直谏,直话直说,反使景公下不了台阶,弄得更糟。
争胜不在一时
韬晦,是中国古人从事社会竞争的著名决策技巧。
韬和晦二字,均为隐藏、遮掩之意。韬晦之计,是在特定形势下,用伪装的办法将真正的志向和动机隐藏起来,免除外来的侵害,以保存发展自己。
韬晦之计,适用于良机还未到来、待机等时的境遇之下,是和待时方略密不可分的。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以韬晦办法,蒙骗竞争对手,保存实力的范例。
曹魏文帝以后,太尉司马懿掌握兵权,势力膨胀。曹氏宗族对司马懿戒备之心日重,矛盾日益显露出来。为了躲避曹氏宗族的锋芒,司马懿称病在家,十天不朝。有一次大将军曹爽派人去看望司马懿病情,实际上是观察司马懿的身体究竟还有没有可能与曹氏抗衡。司马懿故意手拿衣服,衣服落地上;喝粥,粥汁又顺着口角流到胸前;听人讲话,故意将“本”字听成“并”字。来人回报曹爽,曹爽放下心来,不以司马懿为意。然而不久,司马懿乘曹爽放弃戒备,外出祭祖的机会,发动政变,夺了曹氏政权。
明朝太祖朱元璋死了以后,太子早死,其孙即位,是为建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精明干练,没有当上皇帝深感不满。不久,建文帝实行强干弱枝政策,废周王为庶人,也想除去朱棣。为了保存自己,朱棣假称得了颠狂病,在街市上乱走乱喊,抢夺人家的酒食,说话颠三倒四,有时仰面朝天躺在路上,整日不醒,一度使建文帝信以为真。背地里,朱棣加紧派姚广孝等人操练人马,充实军械。不久,便兴师讨伐建文帝。四年以后,登上皇帝的宝座。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蔡锷将军曾用声色之计,蒙骗袁世凯。蔡锷是辛亥革命的功臣,在国内很有影响。为控制蔡锷,袁世凯以组阁为由,召蔡入京。在受到袁世凯严密监视的情况下,蔡锷有意将反袁大志隐藏起来,整日饮酒狎妓,偌大北京城,凡是著名的歌台舞榭,娼馆妓院,没有不到之处。蔡锷又特意爱上一名妓女,名为小凤仙。在小凤仙的建议下,他购田产、置房屋、买玩好,整日忙忙碌碌。这一套韬晦办法,终于使袁世凯放松了对他的防范。过了一段时间蔡锷转道日本,回到云南,组织护国军,兴师反袁,湖南、四川,相继响应,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成为再造共和的英雄。
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里,也有许多韬晦的英雄。小说《红岩》里有一典型形象,党员华子良。他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含辛茹苦,忍辱负重,被捕十五年,装了三年疯。华子良虽是一个艺术形象,但却是革命者可贵的道德品质和高超的处世韬略的生动写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信奉一个观念:韬晦之计是阴谋诡计,充其量可以用于对敌斗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用武之地。我们以为,这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