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典型树新风
当一个组织陷于无序状态,主管的命令无法产生效果时,该怎么办?
此时,不妨针对整个组织进行“苏醒疗法”。方法之一便是痛斥一个特定的资深人员。此即“牺牲个别人,拯救组织”的抓典型的做法。
因为,如果责备整个部门,将会使大家产生每个人都有错误之感而分散责任;同样地,大家也有可能认为每个人都没有错。所以,只惩戒严重过失者,可使其他人员心想:“幸亏我没有做错”,进而约束自己尽量不犯错误。而且,如果受指责的对象是具有实绩的资深或重要干部,其效果必然倍增。因为部门内紧张感提高后,每个人必会心怀愧疚地自责:“他被责骂是因为我们的缘故!”如此一来,部属们各自庆幸而不已,并且一定会加倍努力工作;组织则自动回到有序的状态。
总之,身为上司者若是指责小职员,则可能使此人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但是,如果受指责是肩负重担的部门主管,由于他常能确认自己的位置及被指责的原因,因此对他并不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当然,这并非鼓励要在部门内,无中生有或捕风捉影地找某人的麻烦。只是在任何企业单位,均需要通过刺激资深入员,来使全体人员具有蓬勃的朝气,进而达成组织的目标。所以为了整顿组织内部涣散的士气,有时不妨刻意制造一点紧张的气氛,大胆地牺牲一员大将。
杀鸡给猴看
领导手下如果不是一个下属在你面前为所欲为,而是一群——这时你该怎么办呢?不妨杀鸡给猴看。
有的领导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不知如何是好,想杀鸡给猴看却又怕犯了众怒,如此犹豫不决,反而有姑息养奸之嫌!
如果有一件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是李某的过错,同事认为领导应该会对他发相当大的脾气。然而领导却只是对李某说:“要小心一点。”便原谅了李某的过错,为此大家颇感失望。不难想象此时同事一定会议论纷纷:“为什么领导不生气?”“我做错时被他骂得好惨!”“领导说不定欠了李某什么!”“领导可能不明白什么叫做‘责任’!”
你一旦采取温和的做法,那下回王某失败时,也就无法批评他了。渐渐地你的刀口越来越钝,最后你会落得谁也不敢骂的下场,而无法继续领导下属。所以在需要批评时,就必须大声地批评才行。
在众人面前批评某个下属,其他的下属亦会引以为诫。此即所谓的“杀一儆百”。
其意并非真的处罚一百人,而是借由处置一人来使他人反省。
当场被批评的人,宛如是众人的代表,并不是一个很讨好的角色。在任何团体中,皆有扮演批评角色的人存在。领导通常会在众人面前批评他,让其他人心生警惕。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
这个角色绝非每个人皆能胜任,你必须选出一个个性适合的人。他的个性要开朗乐观、不钻牛角尖,并且不会因为一点琐事而意志动摇,如此方能适合此项任务。
你应避免选用容易陷于悲观情绪,或者太过神经质的人。若错误地选择了此类型的下属,往后将带给你更多的困扰。
虽然你只能对自己的下属批评,但有时你也会遇到必须批评其他单位的职员的情况。这不仅越权而且违反公司的准则,然而相信亦有例外的情形。
某家百货公司的营业部主任,平时即对采购部科长的应对态度太过懒散颇为不满,但由于对方的身份是科长,因此无法当面予以指责。虽然这位主任曾经与自己的领导——营业部科长讨论过,然而由于领导是位好好先生,因此无法得到任何解决的方案。
就在思索如何利用机会与对方直接谈判时,分发部的某位职员因未遵守缴费期限而发生问题。
营业部主任便借机大声批评那位犯错的职员。他特意在采购部科长面前批评:“不是只有今天,这种情形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了。”
此时采购部科长并未表示任何意见,然而弊端在不久之后便改善了。
此项技巧简单地说,就是采取游击战术,若对敌人采取正面攻击时比较麻烦,但是若你本身有理,就不会觉得那么可怕。遇到形式上的反攻时,你只需稍微转一下身便可反击。
对于无法与其正面争吵的人,若企图使其认同你的主张,则上述的方法不失为一则妙方。
领导借由批评下属的行为,亦能转换为本身的警惕。你在批评下属“不准迟到”时,自己绝不可迟到。当你批评贪杯的下属时,自己也不可有贪杯的情形发生。
借由对下属的批评,而受益最多的人或许是自己。因此,你更不应该错失良机。你必须谨慎地选择批评的机会,并且好好珍惜被批评的下属。
只有招募员工时才奉承阿谀,并且举办各项迎新活动,一旦确定他们成为正式员工后,便突然变得冷漠、严苛的这类阴险狡猾的公司并不在少数。
新进职员由于沉迷于刚进公司时的欢愉气氛,以致对往后的工作气氛容易感到失望。若又遭到领导责备,情绪必定会跌至谷底。然而亦不能因此而娇纵下属。
例如,有次领导必须批评下属陈某。然而他实在无法拉下脸来,便想尽方法使陈某反省、改过。
他做每件事都刻意妨碍到陈某的工作,他认为由此,陈某的行为应该便会改善。事实上,这位领导的做法毫无意义,无论对其本身或陈某来说,这都只是不愉快的经验而已。
谈红脸时不妨红脸,该白脸的时候,也不妨扮扮白脸,让下属看看你的不可触犯的一面。
枪打出头鸟
有些员工由于自恃有一定专长,或自知公司内很难找人替代他的工作,或自恃与公司大客户关系良好,往往难以管束,对公司规章视而不见。
遇到上述的情况,首先要弄清楚该员工对公司的重要性,他的专长是否难以替代?他与客户的关系有否涉及私下的利益?假如他真的暂时无可替代,公司没了他又会受到损失的话,不妨暂时容忍他。最好私下找机会和他谈谈,了解一下他不听话的原因。是否公司有什么不对?或是同事间有心病?了解到原因自然可以对症下药,公司也不想随便损失一名有用的员工。不过,有些时候,是员工本身的骄傲自满作怪,满以为公司没他不行,所以气焰嚣张。如是这样,最好安排下属接替他的工作,并物色适当的员工。不过这措施在时机未成熟前,最好别让他知道,可以鼓励他多放假,好趁机要他将工作交给别人。同时,又可借升职为借口,要他培养一些接班人。
必要时,可用几个人来分担他的工作,至于客户方面,则要由高层方面着手,努力加强相互间的联系。其实在商言商,只要双方合作顺利,客户是不会轻易跟员工“跳槽”的,客户和某一员工关系好,只是想工作方便些而已。
只要一切准备好,不妨立即把他解雇,尽量减少他对公司的坏影响,同时向其他员工解释解雇他的原因。假如这人一直恃功专横,员工也会庆幸公司能把他解雇,这对鼓舞士气也有帮助。
不要妥协
作为领导人决不能心慈手软,尤其对于下属中的狂妄之人要采取强硬的管理手段。它包括下列原则:
1.大多数狂人虽然行为清正,但由于其破坏力巨大,因此绝不意味着对狂人也要心慈手软。2.狂人得势便会张牙舞爪,飞扬跋扈。没有关系,好戏放到后头,让他尽情表演。当他高兴时放松戒备,露出破绽和马脚时,狂人自己创造有利条件。
3.对狂人保持警惕,早做准备。即使让狂人猖狂几天也要警惕。如若让他猖狂起来后,却无计可施,那就成了玩火自焚了。要保证领导者能够在适当时机将其制伏。
抱有不满情绪的雇员有以下几种:
1.有实力但没有得到自己希望的地位,因此而产生不满。
2.能力一般,但认为自己工资不高的人容易产生不满。
3.没有能力,但嫉妒心极强的人容易产生不满。
老板应当有思想准备,根据上述三种人采取不同的对策。
老板必须对这些有不满情绪的人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他们能涣散整个集体的士气。
还有一种人,老板也应当引起特别注意。那就是“要求权力型”的人。这种人很有煽动性,也能够搅乱人心。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有实力的人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或者由于竞争者太多而无法全部满足。
没能升级,当然人们心里会不满。有些人还会不断地写辞职报告。而且,他们还会对其他人吹嘘说:“我这样有能力的人如果辞职的话,对公司将是一大损失。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对于这种人,干脆对他们说:“你要想走就赶快写辞职报告吧。否则就好好在这里干下去,今后还会有很多机会。”千万不要迁就他们,更不能向他们妥协。
对那些没有能力还爱到处说风凉话的人,给他们委派一些艰难的工作,也许他们就会因此而闭口不言了。
打掉“小圈子”
反对派总是好连成一个小帮派,与领导做对。作为领导的你应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拆散反对派的小圈子,使其不能形成气候,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下,消除这些人的依赖心理,使其之间产生竞争,对企业以及领导都会产生良好的效益,领导的领导能力也随之展现在上下级面前了。
在大学任教的教师,常有与回国的留学生交谈的机会。当听到他们谈及国外生活的情况时,总不免感到遗憾。
因为大多数的留学生虽身在国外,却常与本国留学生聚在一起,形成小圈圈,不懂得利用国际交流的渠道,使自己学得更多。这种情况无异于参加旅行团到国外观光旅游,实属可惜。这种情形出现在学生时代尚情有可原,若走向社会之后,仍出现相同的情形,则对每个人的成长是毫无帮助的。
不难发现,许多来自同一地区、同一所学校、同一时期进入公司,或具有其他共同点的下属均倾向于在公司内形成“小圈圈”。他们中午共进午餐,假日共游,平常更是有事没事便聚在一起。
事实上,此种伙伴意识只会加深依赖心理,无法在工作上产生紧张感。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自律神经必然受到阻碍,对于企业单位而言,亦只会产生负面影响。
所以,公司领导应及早设法解除下属形成的“小圈圈”。
清除这类现象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将彼此的依赖心转成为竞争心。例如,指导工作时可采取个别教导的方法,让其他的人员担心:他究竟在学些什么?或是在分配工作时,刻意对小圈圈内的人员分派不同的工作;有时更不妨以强迫的手段,只准个别下属外出午餐;或将能力相当的人员拿出来相互比较。如此一来,必可增强他们的竞争心。
无疑的,一个人一旦有了竞争心,必能产生强烈的向上之心,而身为领导者正可利用这一时机达到公司的目标。
擒贼擒王
企业中反对派往往会形成一个小团体,领导对付这些反对者,应擒贼先擒王,打击领头的,做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使其今后不敢兴风作浪。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人总难免会做些傻事,做些错事。谁也难免有些是是非非不愿被人提及。
与君子相交,揭人短处,掀人伤疤,令人寒心,可恶。
与人小相处,巧妙揭其短处,翻翻旧账,以牙还牙,痛快。
巧用揭短之言,对付小人之举,会使对方暴露无遗。
一般来说,小人比别人更“敏感”,行为可耻却又最怕人说“可耻。所以,小人更怕被人揭短。
一般人们会认为,小人卑鄙无耻,什么都不在乎,不会顾惜什么脸面的。所以,即使揭短也不会使小人难堪。
但我们忽视了一点,小人怎样才能骗取别人的信任呢?小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虚伪和狡诈。
小人也必须伪装好自己,给自己一个人所共赏的虚假外表。都知道“小人”两字不写在脸上,小人是靠交往以后才看出来的,这至少说明小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不比别人差,甚至更好。小人要让人感觉容易亲近,只是这种亲近不能久长,小人是有目的而假装亲近、友善。
知道这一点,我们即可照方抓药,对症下药。撕碎他的伪装,让小人丑恶的面目尽露于外。打碎其外金玉,且看其中败絮。小人便自然而然失去了“丑恶灵魂的避难所”。
掀起小人的面纱,让大家都看看他的真实面目。揭去小人的遮羞布,给众人展露小人可憎的灵魂,小人何以骗人?
大千世界,小人种种。不同人应采用不同的战术,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我们虽列出几种方法供你参考,但毕竟不能完全包括,放之四海而皆准,还需要在实际生活中细心揣摩,善于随机应变,因地因时因人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为领导,接触人多,遇到的小人也就多。如何在小人中获取足够的利益而不失其身则尤显重要。但有一条最为根本,那就是要击中要害。
“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方出奇制胜。
巧扮黑白脸
下属犯错是难免的,领导怎样去对待呢?那就要批评改正。批得轻,难以改正;批得重,容易形成对抗。给领导的好办法就是表演一场黑白脸的批评戏。
独角戏难唱,如果另有一个人配合,一搭一唱、效果必定很好。
例如,领导严厉斥责一名年轻下属时,领导的助理可以悄悄地将这名职员拉到另一个房间,扮演母亲的角色,告诉他:“领导是希望你将来能……”;如果觉得言过其实的话,也可以在后面加以叮嘱,以免其自满自大产生任何疏忽。
所以领导一般扮演黑脸,对部下大而化之,强悍一些,而助理则应心思细密,缓解矛盾,从中调停,演一个白脸,这样,才能一起唱好这出戏。
有些领导妄自逞能,一个演两角,一边称赞,一面叱责,结果弄得部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也弄得里外不是人。
在一般公司中,若要有效地进行赏罚,也必须由两个人来担任两个角色,合作来完成,不可奢想一人占两角。
因此,领导要相机而动,掌握技巧。
(1)当下属不愿认错时,决不含糊。
批评斥责的目的是使部下改正缺点,以后不再重犯。所以对不愿认错的部下,一定要严加斥责,让黑脸占主角,白脸迟些上场,因为对这样的部下,要先挫其傲气,否则白脸过早上场,他还以为是援兵到了,更加不悔改了。
(2)对认错态度好的部下,点到为止,让白脸唱主角
对待下属,切不可伤其自尊心,损了面子。脸皮薄的部下,不可过于严厉,点到即止,让白脸发挥更大作用。
(3)你所选的白脸一定要可靠,配合得当才行
白脸的作用很关键,如果他信口开河,其后果不堪设想。
聪明的、有能力的领导,在下属出现失误时,懂得站在下属的立场上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他们的挡箭牌。
批评他人必须掌握度,不能突破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批评的目的是指出错在哪里,不是为个人出气,把他人整垮。批评者只是充满善意地向他人进忠告,忠告固然应该深刻,刺激信号应到位,力争让对方认识到过失的严重而幡然悔悟,但忠告必须使人能够忍受痛苦、自责、羞愧的折磨而不致于伤害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