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但要是能把所有人的优点用在那些能显示他们优点的地方,这些人就成为了有才能的人。胡雪岩的每一项生意都是因为他善于用人,让他所用之人都能利用好他们的优势,所以他的事业才成功得那么轻松。
老板对员工也要讲情义
胡雪岩语录:要得到真正的杰出之士,只凭借钱是不能成事的,关键在于“情”、“义”二字,要用情来打动他们。
在中国几千年的王朝更替中,有一句话被统治者叫得最多,那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而怎样才能得人心呢?相信每一朝的开创者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些统治者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有些统治者实行土地所有制……其实这各种行为归结为一点,也就是要想得人心,那么就得对老百姓讲情义,不能把老百姓看成是剥削压榨的对象,不然自己肯定会被淹没在人群的海洋中。
对于一家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对自己的员工也应该讲情义,不能把自己的员工看成是一架只会工作而没有情感的机器,这样的话,员工是不可能有工作激情与积极性的。
今年年初,温州红旗仪表有限公司老板周春龙带领他的“老板拜年团”驱车9000多公里,给沿途的一百多名公司员工拜年,他们从温州出发,第一站是江西的上饶,第二站是江西的余干,第三站是湖北的咸宁,第四站是河南的太康,最后一站是重庆的万州。每到一个地方,周春龙都将拜访当地的员工和他们的父母,不住宾馆,与员工同吃同住。并且还在当地举办隆重的新春团拜会,给每人分发红包和一份新年贺礼。因为周春龙相信,通过这次“拜年”活动,公司在生产和人心方面都能大有收获。
周春龙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人性化的活动,也是老板对自己的员工讲情义的表现。可正是这种老板对员工的情义,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留住了公司的人才。在日本的一些公司,也有类似的举动。在这些公司里,每逢员工生日的时候,公司就会在公司的大门口拉上横幅,上面写着“祝某某生日快乐!”这样的行为给员工既带来了惊喜,又让他们有了一种幸福感。同时,只要职员生病了,老板会亲自到医院去探望;职员家有什么红白喜事,老板会亲自参加;职员家庭出现了困难,老板会亲自登门嘘寒问暖。这种种行为暖了员工的内心,从此以后,员工在公司中废寝忘食地工作,加班加点从无怨言,为了完成工作任务不辞辛劳,死心塌地,就是为了报答老板的这份关心。
像这样的公司管理者,才是真正的人性的管理者,因为他们把自己放在了和员工同等的地位上,并不像有些管理者一样,认为自己是公司的老板,那么自己就是高高在上的人,而员工就只是自己的压榨机器,比自己要低人一等。这样的管理者就注定成不了一流的企业家,因为他的这种行为就决定了他留不住人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其中有一种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求,试想,一个不把员工放在和自己同等地位的老板怎么会去尊重员工呢?所以,这样的老板除了钱之外,就不可能是一个对员工讲情义的人。
因为情义是用钱买不来的,而情义却能换来人心,有人心了,那么必定就会成功。
胡雪岩就很看重对自己的员工的情义。他总是对下属设身处地地关心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祸福同当。他曾对手下的人说过:“我请你们帮我的忙,自然当你们一家人看,祸福同当,把生意做好了,大家都有好处。”
胡雪岩想做生丝生意的时候,首先要打通丝行的门路,于是与户部书办郁四结成好友。但他得知郁四有个相好叫“水晶阿七”,暗地和一个外号叫“小和尚”的陈世龙不干不净,为了让郁四消除心病,加之看陈世龙也是一个可塑之材,胡雪岩于是将陈世龙收在身边,派往杭州。这样郁四的家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而他对胡雪岩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又见胡雪岩办事精明,有官方的背景,于是很乐意和他合作,联手作生丝生意。
同时,胡雪岩要和洋人做生意,就必须找一个洋场“通事”,尤五替他找到了古应春。胡雪岩与古应春一见如故,而尤五也见古应春一表人才,有意想把自己的妹妹七姑娘许配给古应春。于是胡雪岩就主动担当起了媒人,约古应春来到上海的长三堂子“怡情院”,名义上是为了见洋商,实际上却是在考察古应春。最后见古应春确实是个正人君子,于是把自己出面做媒的事在席间讲给了古应春听。
同时,胡雪岩深深懂得,“要得到真正的杰出之士,只凭借钱是不能成事的,关键在于“情”“义”二字,要用情来打动他们。”他就是用这样的手法,为阜康钱庄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得力助手,如刘庆生、刘不才等等,使他们心悦诚服地为自己办事,这足以说明胡雪岩的高明之处。但是这种高明显示胡雪岩不是那种重利轻义的商人,他为人做事很讲究“情义”二字。这使每一位在他手下办事的人,都觉得胡雪岩不仅是老板,还是朋友。
为什么中国人把“情义”二字看的如此重呢,就是因为中国向来是一个讲求礼节与情义的国家,胡雪岩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也深深地体会到了情义的重要性,并且中国是一个讲求人情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里要是不讲求情义的话,是不可能做成事的。
一日一心得:
金钱能买到一时的动力,却买不到永久的人心,身为企业管理者,需要的就是永久的人心,因为这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以,作为老板,放下自己的身份,走进员工的世界,多用情义去关心员工的处境,这样的老板才会值得员工去忠诚。
做大事就要唯才是举
胡雪岩语录:看人要不拘一格,要看了人再用。
100多年前,诗人龚自珍痛感于清廷衰弱腐朽,国家内忧外患,发出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令人赞叹。“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是把各种各样的人才降落到人间来。而龚自珍发出这种呼唤的本意不是中国当时缺少人才,而是中国当时的人才不能为清朝的统治者所用,他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国家能够任用各种各样的人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汉武帝时期,有两个我们很熟悉的将军,一个是卫青,一个是霍去病。汉武帝对他们的重用就说明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才观。卫青刚开始只不过是一个骑奴,根本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言,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地位极低,想进入上层社会简直就是奢望。但汉武帝却不管卫青的社会地位,唯才是举,大胆重用卫青。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当时候只有20岁,但具备大将之才,于是汉武帝果断启用。因此,这样的两个人成为了汉武帝的得力助手,两人在击讨匈奴中战绩显赫。在清朝时,康熙提出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单靠满人是无法坐稳的。于是在康熙时代就出现了在平三藩时重用汉人周培公,收复台湾时把汉人姚启生从喂马的地方提升到福建总督的位置上,负责台湾收复的现象。
俗话说,“英雄莫问出处。”只要是英雄,出生在哪里都一样,耶稣出生在马厩里,最后还不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宗教的信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他们,任用他们,不看地位与出身,唯才是举。
嵇鹤龄认为,一个人纵有天大的本事,单打独斗永远也成不了大事,因为一旦事情太多,分身乏术,再多的想法和计划都没有用。要想把事业真正做大做强,就必须要学会用人,还要用对人,使有本事的人都闻风来归,这样才能做成大事。
胡雪岩听了这番话之后,在选用人才上也就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了。
他想在湖州开丝行的时候,胡雪岩来到罗四家,向罗老汉说起请他出任老板的事情,罗老汉心中犹豫,表示如果是以嫁女儿来交换,自己宁愿在水上撑船。从这胡雪岩就看出了罗老汉虽然是摇船出身,不识几个字,家里也不富裕,但是却不愿意因为赚钱就牺牲自己女儿的幸福,是个有骨气之人。于是胡雪岩许诺绝不会强迫罗家嫁女,请罗老汉出来完全是因为他为人本份可靠。同时,胡雪岩发现罗老汉的妻子有着生意人的精明和不凡的见识,并且对蚕丝的生产、品质的优劣等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令他大开眼界。于是他决定聘请罗老汉夫妻俩任老板,在湖州开办丝行。而罗老汉夫妇在助手黄仪的帮助下,也确实没有让胡雪岩失望,把丝行开得红红火火,为他日后与庞二联合和洋人做生丝生意奠定了基础。
胡雪岩唯才是举的第二个例子是任用刘不才。
刘不才是杭州有名的药商“刘敬德堂”的后代,但是却嗜赌如命,有一次他的父亲病在床上,叫他去抓药。去药店的途中经过赌场,他居然不去给父亲抓药,而是进了赌场,并且将给父亲买药的钱给输了。同时,刘不才也喜欢摆大少爷的架子,他的哥哥在四川办药过三峡遇险,船破人亡,一船的贵重药材都没有了。刘不才去打理后事。他用大少爷作风办丧事,处处摆阔,捞尸体就花了几百两银子,尸体没有捞到就在当地做法事超度又花了不少银子。后来他继承了家产,都给他赌光了,于是,他在当地被公认为是败家子,人见人嫌。
这样的一个人见人嫌的人,可胡雪岩却看中了他。胡雪岩身边的人都认为他疯了,居然敢去信任这样的一个人,很多人都不可思议。可胡雪岩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刘不才虽然好赌。却从来没有将手里的几张祖传的制药秘方拿出来做赌注,这表明他还心存振兴祖业的念头。同时,他吃喝嫖赌样样都来,而且样样在行,样样都能玩出花样,但就是不碰大烟,这说明他还没有堕落到自暴自弃的地步。再次,刘不才为了打捞哥哥的尸体,不计财力,这说明他有情有义。就凭这三点,刘不才就是一个值得让人信任的人。于是胡雪岩将刘不才收在身边,不做事仍然给钱。尽管身边的议论仍在继续,但是胡雪岩根本不予理睬,他相信刘不才总有一天有大用。果然,被胡雪岩算准了。胡雪岩想联合丝商庞二共同来对付洋人,但是苦于没有方法结识庞二,后来胡雪岩得知庞二也是一个爱赌之人,于是他叫刘不才和庞二赌,自己就借机去结识他。刘不才果然在赌场上施展手段,和庞二成为朋友,使胡雪岩和庞二相识。所以,胡雪岩的第一笔生丝生意也很快就做成了。从此以后,刘不才就成了胡雪岩的得力助手,他为胡雪岩创办了大名鼎鼎的“胡庆余堂”,为胡雪岩立了不少奇功。
在别人眼里一无是处的“败家子”,到了胡雪岩手中,却成了一个具有特殊用处的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正是胡雪岩不拘一格全面选用人才的表现。
学而思之:
有时候,我们的眼睛被偏见蒙蔽得太深,往往导致了人才就在我们的面前,可我们仍没有发现。所以,我们选用人才的时候,不能人云亦云,要从多方面去考察,也许在别人看来是“庸才”的人,自己换个角度看会发现他也有可取之处,甚至能起到别人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自己的员工独当一面
胡雪岩语录:赋予一个人多大的责任,就应该给他多大的权力。
孙子曰:“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 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意思就是说,有的道路可以不走,有的敌军可以不打,有的城邑可以不攻,有的土地可以不争,国君的命令也并不是件件都必须听从。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因就是因为战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而坐在朝堂上的皇帝肯定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如果这时候带兵的将领还要听从远在千里外的皇帝的命令,那就注定只有失败了,因为战机一晃而逝。
所以,每一次将领们出兵作战,皇帝都会赋予他们这种权利,将在外,君主的命令可以不接受。这除了必须尊重客观情况外,还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君主对将领的信任。
如果君主对自己的将领不信任的话,是不可能让他可以不接受自己的命令的。就好像岳飞一样,岳飞带领岳家军打到朱仙镇的时候,消灭了金军的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就能直捣黄龙了。但此时的宋高宗却害怕岳飞救出钦、幑二帝, 那他高高在上的位子就一定得让位。所以他连下了十二道金牌,把岳飞召回来。为什么要连下十二道金牌呢,宋高宗就是怕岳飞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借口而拒绝班师回朝。
在一家企业里,身为管理者就要对员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信任,让自己的员工能够替自己独当一面,这样自己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去干别的事情,如果事事亲力亲为,对于一名管理者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如果想要企业正常的运转,那就把权力下放给自己的员工吧,对他们信任一点,他们肯定能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如果员工只知道看老板的脸色,等着老板的指令行事,而不能放开手脚,当机立断,果断决策,迅速行动,当老板的不仅会在事必亲躬的繁忙中不能抽身,而且必定会因为办事者的犹豫延误,错失许多不可多得的良机。
胡雪岩只要是他任用的人,他就会对他们绝对的信任,放手让他的那些帮手们去干。
罗老汉和妻子在胡雪岩的邀请下,出任湖州丝行的老板,但是,这夫妻俩大半辈子都呆在渡船上,以摇船为生,没有见过什么大世面,对于出任老板一职,实在有点惶恐。尽管现在的罗老汉是湖州丝行的老板了,但是他们一家却仍然住在船上,尽管胡雪岩几次派人催促,要他马上寻找一间气派、宽敞而又临街的房子搬家,但是他就是下不了决心。因为丝行刚开业时,罗老汉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打开局面,更不敢把摊子铺大。因为他担心架势摆开了,弄得轰轰烈烈,而自己却照应不来,以后难以收场,那就辜负了胡雪岩的信任。
但是胡雪岩却不这么看,他尽管在杭州有别的生意要做,但是他为了改变罗老汉的想法,还是特意跑了几次湖州,找罗老汉来进行开导,胡雪岩说,只要丝行开张,他们就会有流水进账,因此要勤要快,不要怕出错,早出错是好事,等到摊子真的铺开了,那时再出错损失就大了。这番话使罗老汉心里有了底,回去之后立即放开手迅速行动起来。从那以后,湖州丝行的名声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从此,为胡雪岩扩大生丝生意奠定了基础。并且胡雪岩自此以后,很少去湖州了,因为他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罗老汉一家去打点了,由于罗老汉不识字,胡雪岩就给他配备了一名副手,来帮助他记账。这样,湖州丝行在罗老汉的打点之下,事事井井有条,进项源源不断,罗老汉真正地起到了独挡一面的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