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读点胡雪岩全集
11051500000014

第14章 胡雪岩的驾驭人才绝学(2)

在与洋人做生意的过程中,古应春是胡雪岩的得意助手。在别人看来,也许古应春更像一个假洋鬼子似的人物,但在胡雪岩的眼里,古应春是一个精明强干之人,因为他通晓外文,熟悉和洋人打交道的一切规矩,与洋人交涉是一把好手。胡雪岩就看重了他在这方面的才能,于是把自己的生丝生意都交给古应春来打理,找买主、谈价钱、签协议等等,一切和生丝生意有关的事务,全由古应春一人决策,不必请示胡雪岩。

我们常说,有怎样的权力,就要承担怎样的义务。胡雪岩赋予了古应春全权负责生丝生意的权力,而古应春也就必须承担起经营生丝的全部责任,因为这是胡雪岩对他的信任。所以,古应春尽心尽力,自始至终都没有辜负过胡雪岩。而让胡雪岩则完全放心生丝经营的事,让他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典当和粮食方面。

胡雪岩就是这样地信任自己的员工,他认为大的方向正确了,在个别环节和一些细节上即便出了问题,也不至于影响全局。因而,应该鼓励下属大胆行动,决不能瞻前顾后,事事观望请示,不然轻则错过时机,重则影响全局,正所谓“棋错一招,满盘皆输”。他的这种授权思想,使他身边聚集了一批有才干而又肯为他效命的人,成就了他一生的伟业。

一日一心得:

鼓励下属,发挥他们的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尽管老板和伙计是雇佣关系,伙计的主要职责是圆满地完成老板交待的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只是服从与命令的关系。职责范围内充分授权,使伙计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才可以真正达到用人的目的。

做生意不需要全才

胡雪岩语录:根据他人的才干,授予他适当的事情,则不会失败。根据他人的能力,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则能少犯错误。客商把货物交给中间人,把资本托付给合伙人,要事先观察他的为人,看他们的能力磨练到了何种程度。所用之人的才干与所做的事情不相称,必然导致钱财的丧失、生意的失败。所用之人的能力不能担当所托付的重任,必然导致事业的倾覆。家仆、佣人之类。也要根据他们的能力来使用,否则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战国·楚·屈原《卜居》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后人就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喻人或物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

甘戊出使齐国,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是个小的间隔,你自己都不能渡过去,还能到君主那里去游说吗?”甘戊回答说:“不对。你不了解,事物各有它的长处。那种谨慎老实、诚恳厚道的臣子可以让他们侍奉君主,却不可以叫他们带兵打仗;骐骥这样的好马,能过日行千里,如果把她们放到屋子里,让它们捕老鼠,还赶不上一只小野猫;干将可算是锋利的宝剑,天下闻名,可是木匠用它做木工活,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现在用船桨划船,让船顺着水势起伏漂流,我不如你;然而游说各个小国大国的君主,你就不如我了。”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而人才也一样,不管多么全的人才,也有短处的地方,而不管多么专的人才,也有长处的地方,因此我们要看到人才的长处,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短处。并且全才在这个世界上是很少的,尽管我们提倡要全面发展,但是又有几人能够全面发展呢?所以,与其追求半桶水的“全”,还不如追求满桶水的“专”。做生意也一样,不需要全才,有专才就行了。

这就涉及到一条用人的原则──用人所长。胡雪岩认为,在用人时,要择人而用,使天资、性格、能力各不相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得其所,做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这样使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就像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一样,“人能尽其才。”

左宗棠从太平军手中拿下杭州的时候,胡雪岩就打算吸收太平军的存款,这一想法让胡雪岩和随他在杭州办事的刘不才和小张兴奋得一夜睡不着。正在这时候,胡雪岩发觉墙外有人在敲锣打梆子,这是在打更。久困之城,刚刚光复,一切还都是兵荒马乱的景象,居然还有巡夜的更夫;听着那自远而近“笃、笃、镗;笃、笃、镗”的梆锣之声,胡雪岩有着空谷足音的喜悦感。而心境也就不同了,眼前的一切都抛在九霄云外;回忆着少年时候,寒夜拥衾,遥听由西北风中传来的“寒冬腊月,火烛小心!”的吆喝,真有无比舒适之感。那是太平时世的声音。如今又听到了!胡雪岩陡觉精神一振,就问小张,“刚才你们听到打更的梆子没有?”“听到了。”小张答道:“杭州城什么都变过了,只有这个更夫老周没有变。每夜打更,从没有断过一天。”胡雪岩肃然动容,“难得!真难得!”胡雪岩突然觉得这个更夫是个可用之人,因为他尽忠职守,非常认真。这样一件无趣之事他都能一本正经地坚持做下来,并且兢兢业业,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个难得的了不起的人。如果雇佣他去巡守仓库,一定会做得非常好。于是胡雪岩第二天把他找来。让他做胡氏仓库的总巡视,这个更夫果然尽职尽责,从没让胡雪岩的仓库出什么差错。

陈世龙外号“小和尚”,原是一个整日混迹于赌场街头,吃喝玩赌无一不精的“小混混”。这样的人在别人眼里是一文不值的。但胡雪岩却发现他很机灵,胡雪岩去找郁四的时候,是陈世龙带他去的,一路上胡雪岩都在与他交谈,他发现陈世龙身上有许多可取之处。他与人交接不露怯,很有大家之气,对胡雪岩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合适得体。而找到了郁四之后,胡雪岩又从郁四那里了解到,尽管陈世龙很精明,但是却从不吃里扒外。于是,胡雪岩就看上了陈世龙重诺言、灵活却又不失本分这些长处,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能成为自己跑江湖、跑官场的得力助手,甚至是左膀右臂。于是胡雪岩把他收在自己的身边,每次跑江湖、跑官场都带上他,并且每次他都能为胡雪岩提供一些好的建议与门路,让他每次跑起来都事半功倍。

让自己手下的人发挥他们的长处,用尽他们的才能,这是胡雪岩的用人准则,不止是老周与陈世龙,凡是有某项专长的人,胡雪岩都会委以能发挥他专长的业务。古应春懂外语,了解洋人的一些习俗和洋行的规矩,善于和洋商打交道,胡雪岩便安排他打理和洋人有关的生意,如叛卖军火、买卖生丝等;尤五掌控漕帮,熟悉黑道规矩,胡雪岩就让他主持杭州经松江到上海一路的丝、粮水运;朱福年出身朝奉世家,对典当行业非常熟悉,胡雪岩就让他做自己典当行的主事;黄仪是丝行的“档手”,为人精明,文字功底好,胡雪岩就把他安排在罗老汉身边做文书。这样的安排就显示出了胡雪岩的眼光,于是也造就了他的事业大厦。

学而思之: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与其让全才来把整件事都做完,不如把这件事分成好几个部分,让一个一个的专才来完成,这样的效率也许会更高。

怎样的能力要给怎样的薪水

胡雪岩语录:对于有势力的人,应该用心来交往。而对于没有钱的人,应该给他们一点利益来结交。如果对方是贫困、窘迫、困难的人,凡事应该扶助支持他,为对方着想,给他好处,那么他必然会感念我的恩情,这对事业的发展未必没有帮助。

现在能时常听到有些企业感慨人才的不足,而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怎样才能拥有优秀的人才呢?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话虽忽略人们的精神需要而显得偏激了点,但有一点却是千真万确的,那就是人们奋斗着,是为了活得更好。

并且商务经营活动是实实在在的、操作性很强的事情,是智力才干的高度运用。没有良好的才识,在商业活动中是难以立足的。可员工付出了自己的才干,那么就要获得相应的报酬,任何企业要想有效地组织生产,就必须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以此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

所以,钱财是招揽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同一家公司里面,不同的人就要有不同的薪水,这是因为每一个人的才干是不一样的,那么为公司所做的贡献也就不一样。所以薪水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人能力大小的体现,如果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势必造成平庸而怠惰者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才高而勤奋者不能脱颖而出。

胡雪岩就很注意这一点,在阜康钱庄开办之前,胡雪岩需要一个得力的档手,也就相当于现在的总经理。有很多人都来给胡雪岩推荐人选,但经过一番考察之后,胡雪岩决定聘用大源钱庄的站柜台伙计刘庆生。这刘庆生尽管身份很低,但对本行本业非常熟悉,且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也许有人会认为,请一个站柜台的伙计,肯定花不了多少薪水。但事实却不这样,尽管当时钱庄还没有开业,资金周转也没有到位,但是胡雪岩还是决定给刘庆生一年二百两银子的薪水,这还不包括年终的“花红”,而且决定之后就预付了一年的工资。当时杭州城内,保持每顿荤素都有,冬夏绸布皆备的生活水准,一个八口之家一个月吃穿住的全部花费也不过十几两银子。刘庆生原先当伙计时的收入每月不到二两银子,不用说,胡雪岩一年二百两的银子。真是高薪聘请了,一下子就打动了刘庆生的心。当胡雪岩把预付的一年薪水二百两银子拿出来的时候,刘庆生激动地说:“胡先生,你这样子待人。说实话。我听都没听说过。铜钱银子用得完,大家是一颗心。胡先生你吩咐好了,怎么说怎么好!”胡雪岩的慷慨也一下子安定了刘庆生的心。有了这一年二百两银子,刘庆生就将留在家乡的母亲妻儿接来杭州同住,上可以孝敬老人,下可以抚养儿女,这样也就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打理钱庄的生意了。

为什么胡雪岩会给刘庆生这么高的薪水呢?那是因为胡雪岩认为刘庆生是一个人才,值那么高的薪水,并且刘庆生在管理阜康钱庄所体现出来的本事,也确实值那么高的薪水。从此以后,阜康钱庄基本上不用胡雪岩操心了,被刘庆生打理得顺顺当当。

胡雪岩除了给员工高薪水外,还以利益激励员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红利均沾,对于没有资本的伙计,采取根据经营好坏,年底分红的方式;还有一种是入股合伙,即对有些资本的伙计,让他们入股合伙,大家都有好处可得。这些人为胡雪岩效力其实也是为自己效力。他们各自的利害得失与胡雪岩是紧密相连的,这样他们也就更加卖力地干活。

同时,胡雪岩还建立了一种赏罚分明以最有效地开发、利用人的才能和专长的竞争激励机制。在胡庆余堂,胡雪岩通过赏罚进行有效的管理。他的赏罚以实绩为依据,出以公心。罚,不回避管理层,如辞退背后进谗的副档手;赏,不忘记普通药工。工资收入、职位晋升是激励手段之一。当时,叶种德堂有个切药工,业务上功夫过硬,人称“石板刨”,但因脾气耿直火暴而得罪人,在叶种德堂呆不下去了,经人介绍,来到胡庆余堂后,胡雪岩不但没因他有“牛脾气”而另眼相看,反而按能定赏,给“石板刨”高工资,还提拔他当了大料房的头儿。胡雪岩宁厚待有一技之长的“刺头”,也不赏唯唯诺诺的平庸之辈。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石板刨”见驰名朝野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竟如此器重自己这个在叶种德堂受气的小人物,怎不感其知遇之恩而加倍效力呢?

更有甚者,胡雪岩在他的胡庆余堂设有“养俸”、“阴俸”两种规矩。“养俸”即类似于现代的退休金。胡庆余堂上至“阿大”、档手,下至采买、药工以及站柜台的伙计,只要不是中途辞职或者被辞退,年老体弱无法继续干活之后,仍由胡庆余堂发放原薪养老,直至去世。而所谓“阴俸”,则类似于现代的抚恤金,那些为胡庆余堂的生意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的雇员去世以后,他们在世时的薪金,以折扣的方式继续发放给他们的家属,直到这些家属有能力维持与该雇员在世时相同的生活水平为止。

这种福利模式在现代都很少有人用到,而在一百多年以前的胡雪岩却用到了,可见胡雪岩对自己的员工真正的是体贴入微了。

正是胡雪岩的这种不惜重金,所以才使得他身边聚集了一大批有才干的人,他们为胡雪岩的商业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一日一心得:

尽管钱财不是笼络人才的唯一方式,但是也是主要方式之一。因为金钱的多少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同时,更多的金钱收入,也会解决员工生活上的问题,这样员工工作起来才不会有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能全心全意地工作了。

用人有时也需疑人

胡雪岩语录:对小人的失察和放纵,就会毁了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