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读点胡雪岩全集
11051500000028

第28章 胡雪岩的生意谋略绝学(4)

胡雪岩就是有这样一种活络的生意头脑,他开钱庄的时候就想着去做蚕丝生意销“洋庄”、做粮食生意,在做着蚕丝生意的时候又想起了开药店、办典当行业,胡雪岩这样四面出击,不断为自己广开财源的灵活手法,确实不能不让人叹服。事实上,做生意最没出息的,大概就是死守着一方天地。一笔生意再大,也只能有一次的赚头,一个行当再赚钱,也只是一条财路。显然,要广开财源,死守着一方天地是绝对不行的。所以胡雪岩说,“做生意要做得活络,这里的活络,自然包括很多方面,但不死守一方,灵活出击,而且想到就做,决不犹豫拖延,应该是这‘活络’二字的精义所在。”正是有了这种活络的头脑,才有了他发现商机的眼光。

一日一心得:

在生意场上,墨守成规、守株待兔是不可能有发展的,要想发展则必须要有活络的头脑、精明的眼光,按照情况变化调整经营对策,发现商机,让自己的事业得以迅猛发展。

广告是做生意的法宝

胡雪岩语录:当把人们的好奇心吊起来之后,再推出自己的产品就能水到渠成了。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从有了商品生产和交换,广告也随之出现。

当时的广告并不像我们现在流行的广告一样,在某份报纸或杂志的角落写上几行字,以此来使世人得知某产品的消息。最早的广告是通过声音进行的,叫口头广告,又称叫卖广告,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早在奴隶社会初期的古希腊,人们通过叫卖贩卖奴隶、牲畜,公开宣传并吆喝出有节奏的广告。古罗马大街上充满了商贩的叫卖声,古代商业高度发达的迦太基城,就曾以全城无数的叫卖声而闻名。

除了口头广告之外,还有商标广告。只是当时的商标都是一些象征性的东西,就像中国的会意字一样,让人一看就能看懂。这种风格在现在的商标广告中仍然保存着。在古罗马,如一家奶品厂就以山羊作标记;一条骡子拉磨盘表示面包房;而一个孩子被鞭子抽打则是一所学校采用的标记。在中世纪的英国,一只手臂挥锤表示金匠作坊;三只鸽子和一只节杖表示纺线厂。伦敦的第一家印地安雪茄烟厂的标记,是由造船木工用船上的桅杆雕刻出来的。

现在保留下来的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广告是在古埃及的首都特贝发掘出来的公元前1000年的一篇寻找逃亡奴隶的广告。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纸是用芦苇的纤维造的,淡茶色,它的内容是悬赏一个金币寻找一个名叫西姆的奴隶。“男奴隶西姆,从善良的织布匠哈甫家逃走了。首都特贝一切善良的市民们,谁能把他找回来的话,有赏。西姆是Hittlte族,身高5英尺2英寸(相当于157厘米),红脸,茶色眼珠。若谁能提供他的下落,就赏给半个金币,如果谁能把他带回织布匠哈甫的店铺来,就赏给一个金币。技艺高超的织布匠哈甫总是应诸君的要求织出最好的布匹来。”

在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音响广告。《诗经》的《周颂·有瞽》一章里有“萧管备举”的诗句,据汉代郑玄注说:“萧,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吹也。”唐代孔颖达也疏解说:“其时卖饧之人,吹萧以自表也。”可见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以吹萧管之声招徕生意。

这种音响广告在我国尽管不是主流,但是现在有些地方的货郎挑着担子叫卖的时候仍然采用这种形式,以吸引顾客。在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多的则是“悬帜”广告。《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说:“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意思就是说,宋国有个卖酒的人,每次卖酒都量得很公平,对客人殷勤周到,酿的酒又香又醇,店外酒旗迎风招展高高飘扬。这面酒旗就是一种广告,高高挂起来,使得人们远远地就能看见,这就是吸引主顾的广告形式。这种采用悬挂形式做广告的方式在中国最多,而其中又以酒旗为最,不断为后世沿用,如唐代张籍有“高高酒旗悬江口”,杜牧有“水村山郭酒旗风”等诗句。《水浒传》里也有这样的描绘:“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迹:‘三碗不过岗’。”

现代的广告就更多了,一走在大街上,招牌广告应接不暇,电视中、报纸杂志上,没有哪一个地方没有广告的,现在的我们都被淹没在了广告的大潮中。

商家之所以会采用广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推销自己的产品,不管是叫卖广告,还是商标广告,或者是悬帜广告,其用意就是想吸引顾客的到来,卖出自己的产品。

胡雪岩就是一个善于利用广告的能手,并且他的方式与众不同。

有一次,胡雪岩在南京做生丝生意,由于行情不好,进的货没法卖出去,就算卖出去,肯定也是亏本的,于是,几千轴丝绢全部积压在了丝栈里。几千轴丝绢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的银子,这下可让胡雪岩发愁了。正在发愁之际,胡雪岩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条妙计。自己卖不出去,那为什么不让别人给自己做做宣传呢?但是做宣传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一定要找那些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才行,在当时,社会有头有脸的人就只有那些身居要职的官员和有名望的富绅了。

于是胡雪岩把目标锁定在这些人身上,他给每人发一件丝织的单衣,并叮嘱他们外出时一定要穿在身上。一两个人穿在身上,可能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可是大多数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穿在身上,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这样,南京城里的其他官员和读书人见了,都跟着效仿起来。很快,丝绢单衣在南京城成为风行一时的时尚服装。丝绢的价格也随之大涨。胡雪岩看到时机已到,就派人把仓库里的丝绢都拿到市场上去卖,每轴丝竟卖到了十两银子的高价。

胡雪岩的这种广告方式就相当于现在请明星代言广告一样,取得就是名人效应。本卖不出去的丝绢,经胡雪岩这么一宣传,就带动了一个地方的消费,这种力量让胡雪岩惊讶不已。所以,胡雪岩在他以后的经商生涯中,就总采用这种方式,并且每次都屡试不爽。

一日一心得:

现在的传媒非常发达,所以,在媒体上打广告已经是所有的商家必用的手段了,因为这是尽可能的让大多数人了解你的产品的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这样就能无形之中提高你的产品的销售量。

不抢同行的饭碗

胡雪岩语录:商人的商德就是要给竞争对手留活路,也不抢同行的饭碗。

楚怀王让屈原制定宪令,令尹子兰嫉妒屈原,屈原草稿还未写完,令尹子兰看见就想夺走,屈原不给,于是便到楚怀王那里告黑状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楚怀王大怒疏远了屈原,最后屈原只好跳河自杀。

李斯与韩非本来是同学,其才学不如韩非,对韩非常嫉妒。后来,李斯在秦国受到重用,做了丞相。可是秦王却喜爱读韩非的著作,并将韩非看作是自己的老师和知己。韩非到了秦国之后,本想借老同学李斯的光,一展自己平生的抱负。然而李斯深恐韩非受到重用而冷落了自己,竟然在秦王面前说韩非的坏话,并派人送毒药给韩非,逼其服毒自杀。

这就是曹丕所说的“文人相轻”,文人相轻就是指文人之间互相轻视,你看不起我,我看不起你,这种轻视最后就变成了嫉妒,于是才有令尹子兰的告黑状、李斯对韩非的陷害。

跟“文人相轻”相类似的,就是生意场上的同行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妒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置对手于死地。但胡雪岩却认为,同行不妒,什么事都可以成功。

王有龄被派任湖州知府的时候,是在四月下旬接到任官令的。于是他身边的人就劝他赶快去上任,因为端午节快来了,现在去上任的话,就能拿到端午节的“节敬”。所谓“节敬”就是指过节的时候下属送给上司的孝敬之礼。清代的官场,由于黑暗腐败,红包回扣、孝敬贿赂公然行之,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一年三节,每节都要给上司孝敬,称为“节敬”。对于官场中人来书,这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浙江自古以来就是膏腴之地,而湖州就更加了,所以,这一地区的“节敬”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就更多了。因此,王有龄一接到派任令,他的下属们为了讨好他就劝他赶快上任。

但是王有龄却来征求胡雪岩的意见,到底是现在就去上任还是等端午节一过再去上任呢?胡雪岩认为应该端午节过完之后再去上任,因为依据他的观点,钱再多也有花完的时候,但要是把朋友得罪了就麻烦了。加之王有龄又不是湖州府的第一任知府,在他之前还有前任,人家在那里混了这些久,好不容易有“节敬”拿了,却要调走了,王有龄是朝廷任命的湖州知府,现在去上任,去拿“节敬”也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对于王有龄的前任来说,是不给他面子,尽管人家现在奈何不了你,但保不准什么时候人家有机会了,就会落井下石,到时候吃不了就得兜着走了。况且你是新上任的湖州知府,将来拿“节敬”的日子多的是,也不在乎这一次。送对方一顿“节敬”,对于自己来说,也没有损失什么,却给了同行面子,也没有抢同行的饭碗,何乐而不为呢。

胡雪岩在帮王有龄的时候是这样的,他自己也时时刻刻把“不抢同行饭碗”作为自己的做事准则。

胡雪岩看到太平天国兴起之后,各地纷纷招兵扩军、开办团练以守土自保,尤其是江浙一带,直接受到太平天国的威胁,特别是自杭州失守后,人心惶惶,防务亟待加强,更是大办团练、扩充军队,有了兵就要有兵器,因而各地急需大批洋枪洋炮。胡雪岩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决定充分利用自己在官场的关系,大做军火生意。

于是,胡雪岩要古应春给官府写了一个说贴,官府同意胡雪岩做军火生意。当时的军火生意包括洋枪和洋炮,但终其胡雪岩的一生,他都只做洋枪生意,没有做洋炮生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浙江有个跑局,专门负责制造火炮,负责人是曾经做过嘉兴县丞的龚振麟。胡雪岩认为,如果他买进西洋炮,由于西洋炮威力大,质量好,必然要顶掉浙江炮局制造的土炮,因而也势必侵害炮局的利益,引起炮局的妒忌。他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肯定会利用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影响,大肆挑剔买洋枪洋炮的弊端,反对浙江购买洋炮洋枪。如此一来,不仅洋炮买不成,恐怕就连洋枪也买不成了。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胡雪岩才决定只做洋枪生意而不做洋炮生意,这样就能避免损害浙江跑局的利益,他们和浙江跑局尽管是同行了,但是由于没有利益的冲突,所以他们之间也就能和平相处。胡雪岩这样做看起来是缩小了自己的市场,但实际上,他这样做不会遭到同行的妒忌和反对,也没有竞争,从而为自己的生意营造出良好的经营空间,赢得了更大的利润。

一日一心得:

同行之间可以合作竞争,但是不能抢同行的饭碗,因为君子不夺人所好。如果砸了或是抢了同行的饭碗,也许一时之间也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说,那就说不准了。并且,抢了同行的饭碗,从某方面来说,也就少了一个合作的伙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