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可能会认为,巴尔扎克的头脑里有一个臆想的世界,当真实生活中的事件与他本人无直接关系时,这个臆想世界是岿然不动的。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
50个虚构的人物生活在一起,他最感兴趣的是他身边的那些人,他想和这些人交谈。可能,他有个秘密的愿望,有朝一日将这些人变成小说中的人物。对他来说,世界就像是座仓库,他可以从中得到天使和魔妖,赋予他的书以生命。
大债小债,统统逼上来了。到1840年6月,他共欠债务达26.2万法郎。最可怕的是皮埃尔·亨利,富隆提前支付的《伏脱冷》版税的5000法郎,还带高利贷利息。富隆知道巴尔扎克无力支付,威胁要扣押他的财产。首先,他要拿走雅尔迪的不动产。但是,在巴尔扎克躲到别处时,园丁路易·布鲁埃特向执达吏承认租给基多波尼·维斯贡蒂的楼房里的一切都是巴尔扎克家的;至于巴尔扎克的宅第,里面只有一些毫无价值的东西和乱七八糟的书。执拗的富隆愤怒至极,叫人扣押两座楼里的不动产。这一回,他无脱身妙计了。巴尔扎克在住所里受到围捕,想到该搬家。但是到哪里去?战斗街的住所靠不住。在富隆的恳请下,歪七竖八放在比松裁缝家的家具,能取走的取走,能卖的卖掉。剩下的,巴尔扎克叫人搬到帕西区的巴斯街19号的新址。房主是名叫艾蒂安·德西雷·格朗德曼的肉店老板。
150法郎,是以菲利贝特·路易丝·布勒尼奥小姐名义或布吕尼奥尔名义租用的。尽管郊区的这座小房子很舒适,但他还继续待在雅尔迪。然而,在他的头顶上,乌云密布。
这时期,巴尔扎克发狂似地写作《乡村教士》,按照他的意图,这本书描写的是“在文明面前的天主教士的懊悔”。
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巴尔扎克对该书的情节也极为满意。他脑子里有个臆想的世界,他想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到真实的世界里。《巴黎纪事》杂志的惨痛教训对他似乎还不足为训。他还想办一个杂志向广大的读者宣扬真理。阿尔芒·迪塔克办了《巴黎杂志》,还办了五六家报纸,他和巴尔扎克一起发起办这份新的刊物,这是一份定价为1法郎的124页的出版物。巴尔扎克独自一人承担编辑工作,不取报酬。作为交换条件,他与迪塔克分享赢利。迪塔克负责印制和发行。
巴尔扎克在《巴黎杂志》同样担负文学专栏工作,他利用这个专栏尖锐批评欧仁·斯克里布,亨利·德·拉图什,特别是对他所憎恶的圣伯夫。在一篇专栏中他竟写道:“读圣伯夫先生的作品,令人厌烦,就像一阵细雨,最终穿透骨髓。”这个评语是对《欲情》的作者屡次加诸于《高老头》的作者的讽刺挖苦的反驳。反之,他写了一篇过分赞扬司汤达和《巴玛修道院》的文章,文章写道:“贝尔先生写了一本书,都闪耀着崇高思想。”他特别宣扬司汤达的才华,而他周围的人还未予重视。他也颂扬维克多·雨果,认为他是“十九世纪最伟大的诗人”,而傅立叶的思想和他的人格一样伟大。
《巴黎杂志》运气不佳,读者很少,只出了三期,于1840年9月寿终正寝。迪塔克和巴尔扎克得对付1800法郎的亏损。在新闻界新的失败使奥诺雷摔了个大跟斗。《伏脱冷》演出失败后,他脑子里肯定认为是各式各样的人物全都联合起来把他从楼梯上扔下来。他甚至连向韩斯卡夫人诉苦的勇气都没有了。她怎么能理解接连不断的厄运?1840年,他只给她去过6封信。他向她表示歉意,经常承认他连寄信的钱也没有了。由于债主不断逼债,他在雅尔迪已待不下去了,只好将这块房产当做赌注拍卖。这处房产只卖了1.75万法郎。而建筑费用连同地皮、种植花木、维修等,他总共花了10万法郎。
巴尔扎克在帕西,借用布吕尼奥夫人的名义,秘密租了一幢房子。房子位于山坡旁,主要大门在巴斯街19号,通向院子的入口在罗克小街。这里地面起伏不平,有暗梯从房间通向院子。这样,巴尔扎克的房间就有两个出口。这有个好处,当执达吏在巴斯街出现时,他就可以从罗克街的门逃走,溜到车站坐公共马车到王宫大街。巴尔扎克隐藏在这里感觉就像待在乡下一样。这儿地处巴黎大门口,有乡村景色,以温泉和公园著名。这里民风纯朴,环境安静。为了更好隐姓埋名,巴尔扎克要求来访者得用暗号口令。他们到巴斯街19号按门铃,以适当方式向门房说明情况,要求见布吕尼奥夫人,然后走下两层阶梯,去见这位圣人中的圣人。
他在巴斯街的陋室里,在写好几本小说:《虚假的情妇》、《两位年轻嫁娘回忆录》、《邪恶事件》、《于絮尔·弥罗埃》、《搅水的女人》……他像杂技演员那样得心应手,从这本书稿跳到那本书稿,运笔如飞。
1841年10月2日,巴尔扎克与菲尔纳、埃特泽尔、保兰和迪博谢等书商签订出版全集的合同,总题目为《人间喜剧》。这个题目,他想了很久,是作为但丁《神曲》的一种辩驳。但是,这是第一次在合同中正式宣布用这个名字。在他看来,在这个有魅力的名称下,他所编的情节和创造的人物就会更突出,组合得更好,这在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此次谈妥的物质条件很优惠,合同为期8年,每本书出3000册,版税提高到每册50生丁,立即提前支付1.5万法郎。不过现在,倒不是赢利的思想使他高兴,而是总名称为《人间喜剧》的巨著即将问世。当他拿定主意,一笔一笔地描绘广阔的社会画面时,就有勇气写下去。这部巨著10年前已经开始,这会却还未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