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11328300000014

第14章 托尔斯泰的教育理想

1860年7月,托尔斯泰与妹妹玛丽亚一同去看望在德国住院的大哥尼克莱,开始了他第二次的西欧之旅。

非常遗憾,尼克莱在他们探病后不久就去世了。

尼克莱是一位很仁慈的哥哥,不论寒暑,他都非常关心照顾着托尔斯泰,托尔斯泰也很敬佩他。

大哥死后,妹妹带着他的遗骸回故乡安葬,托尔斯泰则与妹妹分手,继续进行自己的教育视察工作。

在法国、德国、瑞士等国视察初等教育后,他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知识。以后他又将旅程延伸到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等国家。

各国的民情、风俗、政治、经济、文化都不相同,自然教育的方法也有一些差异。由于这都是国情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因此他认为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但是最后综合所得的结论,托尔斯泰却认为他们的教育方法并不适合于他的理想,所以托尔斯泰并不想模仿他们。

他认为西欧的教育离他的理想相当远。

所谓西欧进步的教育,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大都是将所规定的各种学科,单方面灌输给学生的教育方式。

托尔斯泰在德国某些学校参观时,真是吓了一跳。那些学校的功课表上好像排满了为国王祷告以及体罚、默诵三种活动。儿童们都呈现出战战兢兢、乖僻、心理不正常等现象。受了这种德国式束缚教育的学生们,个个都面带铁青色,看不出一点快乐的样子,也看不到任何前途光明的迹象。

托尔斯泰完全反对这种填鸭式、充满了严厉规则的教育方法。

强制性较少的学校,当然要比强制性大的学校优秀。不必以太多的规律去束缚,应该让儿童们的性格自由活泼地发展,并从旁去诱导他们,这才是好的教育方法。假如他们喜欢的话,就让他们和邻座的同学说说话;假如他们高兴的话,就让他们玩玩掷骰子的游戏。像这样的教育方法,必会使秩序紊乱而无法收拾,为防止这种情形发生,仍然必须制定出某些规律来,要求师生有所遵循。但是也不能管得太严,譬如有时应该说些有趣的故事给学生听,或提供一些问题让他们去解答,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答案,再由另一位同学上台加以更正。如此,每个人都有事做,就不至于闲极无聊做那些调皮捣蛋的事了。托尔斯泰认为这种办法最好,既不过于严格而又不太放松;然而为什么有些学校的老师们,根本不愿去考虑这些问题呢?

如果将教育方法比喻为投掷豌豆,那么德国式的教育方法,就像掷出去的豌豆碰到墙壁又会反弹回来一样,收不到实际的效果。

俄国的教育就需要俄国式的技术。但是提到俄国式,便想到过去的俄国式和现在托尔斯泰所见到的俄国式竟完全没有两样,于是他就想出了自己独创的俄国式教育方法,正确地说,应该是托尔斯泰式的教育方法。

在托尔斯泰创办的学校里,他决定采用与德国式不同的方法。既没有体罚,也没有严苛的纪律,什么都自由化。当时并不仅是德国,就是俄国的学校中,体罚学生也是很普遍的现象,可是托尔斯泰连处罚的原则都不订立。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童体验人生的乐趣,与他们共同研究人生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问题;而把书本上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倒是其次,让他们学习活生生的人生,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就是托尔斯泰的教育观。所以第二次西欧旅行回来后,他更渴望和学童们在一起,与他们共同生活,一起体验人生。

由于运用这种全新的教育方法,托尔斯泰创办的学校充满了欢笑与活力。虽然没有严格的纪律或责罚,却没有一个学生迟到,也没有人在上课中东张西望或恶作剧,而且学生们的表现与学业成绩都日渐良好。托尔斯泰和学生的关系,就好像是蜡烛和烛芯般地不可分。

看不到托尔斯泰,学生会感到寂寞;同样的,没有学生,托尔斯泰也会感觉不安宁。学生和他分开的时间,只不过是夜晚而已,有时他们一直到深夜还逗留在托尔斯泰家阳台附近。

托尔斯泰也时常和学童们在一起玩雪橇,或和他们摔跤。谢肉祭时,他就集合村里的全部学童们,请他们吃肉圆;有时托尔斯泰还送他们铅笔、小刀,以及做内衣的纱布或是糖果之类的小东西。

到了春天,托尔斯泰将三千平米的土地提供给学童们,让他们自由耕种,收获的果实则全部归他们所有。他采用这种教育方法后,逐渐发觉农民的儿童远比同年龄的贵族儿童更优异、更聪明,进步也更为神速。如此一来,他现在所创办的这所学校和第一次创办的学校已大不相同了,家长们不但对此表示欢迎与褒奖,而且还全力支持。

于是,托尔斯泰又在雅斯拿雅·波里雅拿邻近的十一个村庄,设立了几所分校。

这些学校的老师都是年轻的大学生,每天都写授业日记,星期日则到雅斯拿雅·波里雅拿来,与托尔斯泰互相研讨他们各自的授课心得,以及协商下周的授课计划。

但是这种教育方法,单凭他们这些人来做,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必须得到更多人的帮忙才行。

但遗憾的是,俄国一般的教育多采取西欧式的教育方式,以强制的方式教导国民读和写。如果这种教育一直延续下去的话,则学校生活将会造成儿童身心的不健全,更会剥夺他们天真活泼的天性,使他们慢慢地变成了一个只会说而不会做的人。

学校应该是教育的场地,同时也是向新时代跃进的实验场所,而不是专门每天处理公事的机关衙门。

真正的教育不只是从教室中得到,也要从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中,去学习、探讨人生的一切。

托尔斯泰觉得必须将这些新的观念介绍给俄国的教育家们,于是他开始出版发行一本教育杂志《雅斯拿雅·波里雅拿》。

在杂志中,托尔斯泰发表了自己及当助教的大学生们的许多教育论文,或学校教育工作报告、图书目录,以及学校附属图书馆工作情况、捐款报告等等,内容非常实际而新颖。

托尔斯泰的学校开办了三年多,但是他这种完全自由的教育理论,却遭到了传统派教育家们的反对。

因为学校的做法,多少包含有一些解放农奴的政治意识,所以封建制度中的那些上流贵族们开始攻击托尔斯泰;其他一般人也以冷酷无情的眼光看他,骂他是穷极无聊、做傻事。虽然他是一心一意地想依照他的理想办好教育,但人们仍予以苛刻的批评。

托尔斯泰一心向理想推进,毫不被这些批评所动摇,因为一个立志实现理想的人,就必须贯彻他自己的信念。托尔斯泰在雅斯拿雅·波里雅拿创办这所农民子弟学校,其目的就是想让儿童们能自由天真地成长,使他们将来都能有理想的前途。

反对这种教育方式的人,可说是不懂得真理的人。他们无非是不愿别人的人生过得完美,而欲将农民永远置于无知、不自觉的状态下,以便谋求更多个人利益的人。托尔斯泰绝对不愿被他们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