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11431000000044

第44章 适度开发孩子的潜能

人的大脑具有无穷的潜能,而一般人在一生当中,仅仅开发了其中的2%~5%,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仅开发了10%左右。我们往往总是羡慕那些头脑灵活的人,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其实我们自己的大脑经过开发也可以达到那种程度。即使是平凡普通的人,只要正确开发使用大脑,他们也会发挥出无穷无尽的智慧。

“每个孩子都会有很多天赋,关键在于父母如何进行开发,如何去挖掘孩子的智力潜能!”早期教育除了吃睡外,还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接受的刺激越丰富,大脑的功能越强,科学、系统、良性的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的潜能。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潜能,这是不容置疑的。关键在于父母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更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巨大潜能。

儿童时期,主体性的各方面品质已经萌芽,甚至非常活跃: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关心,什么都想参与;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孩子负责、自主、理解、自律、尊重他人、善于合作、有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主体性品质。

然而,父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现状又是怎样的呢?

妈妈:“孩子你听,这段音乐多好听啊,音乐的名称叫《草原骑兵》,说的是解放军叔叔骑着马在大草原上巡逻。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结果孩子响亮、干脆地回答:“是!”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艺术教育活动中,这种重教不重学、重结果不重过程、重求同不重求异、重群体不重个体的现象,严重地影响着孩子主体性的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在艺术活动中,改变原来的重知识体系、重传递、重标准一律、重教育权威的课程模式,为重生活过程、重创造、重个性化、重师生合作的新课程模式,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自主、充满探索和成功机会的艺术空间,使孩子们的主体性得以发挥。

艺术活动要多起点。孩子的艺术兴趣、需要及发展水平是不同的,父母只有充分了解孩子的特点,才能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促进孩子在艺术学习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

兴趣不同,切入点不同,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同,对艺术的选择和表现也不同。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父母要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然后,从他感兴趣的方面入手,尽可能为他提供艺术学习的机会;这样,孩子接受起来自然、顺利,而且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

但是,从兴趣入手只是方法,不是目的。在教育中,父母不要盲目迎合孩子的兴趣,而是从兴趣入手,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增强其自信心和成功感,从而发挥自己的特长,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扩展兴趣。

需要不同,帮助程度也不同。在日常活动中,孩子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需要。父母应根据孩子的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帮助。一方面,避免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帮助过度,阻碍孩子的发展。

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起点也不同。在艺术活动中,同一年龄的孩子发展水平往往不同。因此,父母要始终坚持孩子发展水平不同,教育起点不同的原则。

一、不要扼杀孩子的艺术潜能

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关心孩子的潜能发展,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如果父母不适当地对待孩子的艺术潜能,就有可能把它扼杀在摇篮中。

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说:“……诸如艺术天才等这类更特殊的潜能,它们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发展条件,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并有所展现;但如果缺乏条件,它们就会夭折。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对孩子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人要信任宝宝的这些潜能。”

一次春晚。一个唱着天津快板、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天津赫赫有名的6岁小童星陈隆赫。陈隆赫能走上央视的春晚舞台,和妈妈的正确培养是分不开的。同大多数父母一样,在陈隆赫稍大一点后,妈妈也面临着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面对几十种门类的各种艺术班、培训班,让孩子全部去学是不可能的:恰巧这个时候,报纸上一篇不起眼的报道引起了妈妈的注意:说目前国内有一项国际领先技术——脑像图,它在脑电图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记录下脑电信号的运动轨迹,然后绘制成能够反映出大脑思维意识活动的、直观的几何图形,可以显示人类大脑的智能特征、智力特征、情绪特征、个性特征、思维品质特征以及潜在的能力优势、劣势等。于是,妈妈带陈隆赫进行了测试。专家对其测试的图形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和陈隆赫平时表现90%一致。

专家们说,陈隆赫将来在语言、表演方面会有过人之处,建议妈妈让陈隆赫朝这方面发展。于是,妈妈给孩子报名参加了天津华夏未来儿童教育机构小主持人班学习。测试结果不久便得到了验证,陈隆赫凭借其自有的天赋,以及老师的培养,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上镜机会,结果大获全胜,博得了满堂的喝彩。后来又被2006年央视春晚选中,参加了小品《汀工幼儿园》的演出。从此,这个小童星不断在其他各大媒体的娱乐节目里频频亮相。

父母不要把发展艺术潜能同化为技能技巧的训练。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某项艺术才能,或至少有点艺术气质,所以认为必须给予孩子艺术方面的刺激,让孩子的艺术潜能表露出来,其实,这是对儿童潜能不信任的一种表现。

因此,父母切莫追求单纯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运用某种开发教材或某类教具就能使孩子的艺术潜能得以发展。与其信任某些毫无根据的发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孩子具有在一定环境下必将表露的艺术潜能。

孩子艺术潜能的发展,重在艺术的审美体验。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孩子艺术成果的体现,如会弹几首曲子、会画几幅画等,有的甚至过早追求过级考证。这些不仅不利于孩子艺术潜能的发展,反而会使孩子失去对艺术的兴趣。

发展儿童的艺术潜能,关键在于培养孩子对审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或带孩子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美的要素。

切莫把孩子的艺术潜能简单定位,即使孩子表现出扭扭唱唱或涂涂画画的举动,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孩子的艺术兴趣点就在画画或唱歌上。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兴趣点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因为“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形式。因此,过早地、简单地把孩子的艺术表现定位在某个方面,往往会造成孩子的片面发展。

对大多数孩子而言,某方面的强烈的艺术倾向并不很明显。大多数孩子早期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兴趣,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一会喜欢画画,一会儿又喜欢弹琴的缘故。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艺术兴趣点,找出他的艺术敏感点,然后创设相应的环境,为孩子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化提供条件。

二、要善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潜能

专家认为,孩子很小就有巨大的潜能,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要开始教育,跟他说话,教他认知;每个人都有先天禀赋,但后天的教育更重要;儿童的潜能如果不及时开发,就会递减。

我国围棋国手常昊从小爱下棋,还没上小学,下象棋父亲就不是他的对手了。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常昊总在半路“失踪”,原来他是看人下棋去了。少儿围棋班开课半年了,不会下围棋的常昊才来,但围棋班的邱百瑞老师注意到,通常6岁孩子看人下棋,半小时就坐不住了,常昊却一坐就是半天。兴趣本身就是一种才能,邱老师经常给常昊开小灶,小神童开始扬帆起程了。

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智力发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一生的智力发展。因此,抓住儿童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及时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是教子成才、助子成功的重要途径;而失去了这一时期的发展机会,以后的教育会加倍曲折艰辛,因为儿童的智力开发不进则退,是会递减的。

强化孩子的观察力、认知力。历史上,大凡智力高度发达的人,其观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著名的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观察力对研究自然科学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同样,对于文学艺术也是必不可少的。鲁迅就曾教导文学青年:“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

首先,要锻炼孩子的感官功能。把孩子带进大自然,使他们视野开阔,博览多闻。接触感性事物,是观察力发展的基本前提。

所以,父母要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看一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多接触大自然。孩子在这些外出活动中,自然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父母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要帮助孩子确定观察对象。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留心周围的事物,逐渐改变那种凡事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习惯。对于上学的孩子,最好让他写观察日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多给孩子创造一些观察的有利条件。

其次,要增强记忆力。加强背诵,理解,增强有意注意能力;扩大阅读量,加强无意注意;反复刺激大脑皮层,促进记忆力。

同时,还要注重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作为创造性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人的大脑分为四个功能区:直觉功能区、记忆功能区、判断功能区和想象功能区。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一般人对想象功能区只使用了50%。这就说明,发展想象力的潜力还很大,而儿童时期又是个人想象力发展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