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多山,有“八山一水一分地”之说。仙居之山,并非崇山峻岭,其秀、其幽、其清、其奇是其特色。去仙居山里看什么呢?——我感觉乃看峰、看瀑、看溪、看云。
仙居宜雨中去,宜雨后去,宜清晨去,宜傍晚去。
雨中、雨后的仙居山景自有其妙不可言之处,只是美则美兮,妙则妙兮,登山爬坡毕竟有危险,那么雨洗青山后捷足先登就是最佳选择了。
我们正是雨霁后第一批上山的游客,受大雨洗礼后的大山馈赠给了我们什么呢?
——啊,云雾、飞瀑。
也许,紫阳高照,峰林争辉,也是一景,但怎么比得空山新雨后那种清新,那种神韵,看,岫生岚气,峰飘烟云,或浓或淡,或凝或移。有时群山如凤冠霞帔,朦朦胧胧,有时又如九天仙女腾云驾雾,飘飘忽忽,静有静美,动有动美,欲羞还遮,欲掩更美,让人赏不够,拍不够,自己也仿佛飘飘欲仙起来,多少有到仙居做了回仙人之感。
如果要我为仙居景色评排座位的话,我首先投票给瀑布。这儿的瀑布给人处处飞瀑处处景的感觉。一座山有一两处瀑布不稀奇,这仙居景区有几十处瀑布就当得壮观了。瀑布远观是一种感受,近距离接触,又是一种感受。仙居景区的瀑布大都能近观、能面对。在瀑布之下,飞流直下,瀑从天降,喷珠溅玉,水雾弥漫,空气是潮润润的、湿漉漉的,用科学术语来说,就是充溢着有益人体的负离子,可说是身心两宜。
仙居的山论险或许还排不上号,不过,真要观瀑听瀑摄瀑,多少还得冒点风险。
那天到了象鼻瀑下,同去的大部分脚酸腿酸不想上了,只几个游兴足的继续登攀。
飞天瀑近在咫尺,在这儿瀑布与云气简直融为一体了,掬水瀑在掌,伸手云在手,头顶是瀑,脚下是瀑,美不可言。据路牌告示:瀑上有瀑,无险风光在限峰。上,还是不上?上,得过瀑布水潭前的一座石桥,几乎是从瀑帘瀑雨中穿过,正在大家欲打退堂鼓时,不甘错过美景的我,第一个冲过了石桥,虽说有雨伞档着,裤管还是湿了一大半,但心情快乐得像孩童。我一过,竟一个接一个都过了,就这样我们再爬再攀。有意思的是,这上面,上去数十米或上百米就有一处瀑布,且一处比一处美,一处比一处宜入诗入画。攀着攀着,最后,只剩下我与市文联的茅主席了。虽说,腿脚真的有点酸了,但我俩看到了同行的都没看到的瀑布,拍摄到了同行的都没能拍到的景色。值!
看来,想赏美景,既要体力,也要有点精神。
仙居的房子
我敢打赌,凡去过浙江仙居的人,都会对仙居的自建屋留下深刻印象,或者说产生疑问。
仙居的自建屋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1、几乎都建造在公路两侧;
2、百分之八九十的楼房乃清水墙,即红砖裸露在外,没有粉刷;
3、还有百分之四五十的房子系未完工的半拉子房,有的盖了底楼,楼上待建;有的造了外墙,未安门窗;甚至有的仅仅打了地基。
如果一家两家那不足为奇,当成普遍现象,乘车行驶在公路上,两侧一幢接一幢全是这样的半成品建筑,就自然而然会引起外地游客的好奇与不解了。
是这儿的民俗,还是烂尾楼?
后来问了导游,才知道原委。
原来仙居乡下有个传统:即父母要给儿子造房子,生一个儿造一幢房子,生两个儿子造两幢房。做父母的,一生辛辛苦苦全部的积蓄都将投入到造房当中去,以完成父母对儿子的责任。
改革开放后,仙居乡下的不少外出打工、经商,先前瘪瘪的腰包总算有了大票子,有了票子,就要为儿子造房子。照理,钱可以存在银行里,积攒到一定数目再造房起楼不更省时省力吗,但仙居乡下没有存银行的习惯,所以仙居的乡镇不要说银行,连信用社也极少能见到。
仙居的农民或做生意或打工赚了点钱,第一件事就是造房,因为钱不够,就有多少钱造多少房,用江南土话谓之“烂泥萝卜吃一段洗一段”。第一年先打个地基,等一两年后再造底楼,再挣了钱再造二层的。屋壳子造好了,外粉饰、内装潢则等下一轮打工赚回钱才能完成。这一等,也许三年五年,也许十年八年,谁不能打包票。这一来半成品房也就触目皆是了。因为你家如此,我家也如此,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有外地游客见而怪之了。
这样的房子碰到刮风下雨,可能会漏风渗水,对房子的质量、寿命都有损害,但谁不想一步到位,当年建成当年入住呢。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任重而道远。
高迁古村这份文化遗产
自九十年代中期始,不知谁为始作俑者,在全国许多城市中开始了所谓老城区改造,这被专家们视之为“建设性破坏”的大拆大建,使许多独特的、有个性的历史建筑毁于一旦,无数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文化信息随之灰飞烟灭,让人痛心不已。
幸好这股风还未波及到那些偏僻的乡镇。
浙江的仙居县有个高迁古村因交通不便,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如今成了一笔难得的文化遗产。
高迁古村以独家独户居多,但建筑与建筑相挨相依,近乎古镇的格局,这与江南农村一家一宅院独处独建大相异趣。
真没想到在明清建筑日益稀少的今天,在高迁古村却还能批量地保存着“三透九门堂”楼房13座,难得。较之江南的宅院一进进纵里推进之布局,高迁古村的宅院带有太和殿模式,中间一个大天井为中心,前后左右围之而建,且多为楼房。从建筑风格的差异来看,这里的房子有明代的有清代的,早的有三四百年历史,晚的也有一二百年历史了。
在明清时,乡下的种田郎是决计造不起如此豪宅的,一打听,果然了得,这个高迁古村很有背景,很有历史呢。在北宋时,就出过龙图阁直学士吴芾、南宋左丞相吴坚等,作为吴氏家族的祖籍地、集聚地,在传统的衣锦还乡思想下,回家造屋起楼也就算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家族大事了。
我查考了一下史书,明代时,高迁村还出过左都御史吴时来等,明清两代,吴氏的子孙考中进士、举人的多达四十余人。由此可见,这些乡下的古建筑其实都是当年的官宅。
参观高迁古村,我印象最深者有三点:
其一,我注意到,在多处宅院的正对大门的正堂屋的左右板壁上,都贴有官报、捷报等,有些已漫漶难辨,有些至今清晰可见。这些官报、捷报都有一二百年历史,已深深印入了板壁,无法揭下。像这样原始的历史的文字实物,即便在博物馆里也不多见,每一张破损的官报、捷报都承载着不可多得的历史信息,且与老宅紧紧结合在一起,文物价值就更高了。就像实寄封比单张邮票值钱得多,道理是一样的。可惜的是好像没采取什么有效保护措施。
其二,木雕精美绝伦。
以前只知道东阳木雕巧夺天工,哪想到仙居民宅的木雕也让人叹为观之。那人物,那山水,那瑞兽,那飞禽,那百草,那百花,或浮雕,或透雕,无不活灵活现,过目难忘。
其三,天井里的鹅卵石铺地,这在江南园林中谓之“花街铺地”。仙居多山多溪,也就多鹅卵石,因此这儿的天井铺地,就地取材,都采用了鹅卵石铺地,唯图案不同,这儿的特点是块面大,图案复杂,以中心向外扩散式设计,层层拓展,且一层一寓意,以构成整个图案,表达一个中心主旨。如“平升三级”、有“福禄喜寿”等等,寓意着屋主人的种种祝福、向往。
导游每带我们去一处宅院,总有一位七老八十的老太太来盖个章,因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可能仅剩老头老太的缘故,据说前几年有些精美的花窗被外来觅宝的偷盗了,所以内行的能发现有几扇花窗是仿制做旧的,这也罢了,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建筑无不破败不堪,几乎幢幢都是危房,如不及时修缮,命运堪忧。
不过既然村里成立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想来会有统盘考虑吧。但愿早修,但愿。
绍兴古纤道
凡去绍兴旅游者,兰亭、东湖、大禹陵、沈园、鉴湖、百岁堂、咸享酒店、鲁迅故居等,十有八九游过玩过,但若问起绍兴古纤道,则大都茫然不知其名不知其处。其实绍兴古纤道是最最典型的吴越景致,是货真价实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呢。
遗憾的是查遍绍兴地图,并不见古纤道的踪影,多少有些悻悻然。
归途,车沿运河疾驶,突然,一条长长的石板桥跳入了我的视野——“古纤道!”我叫了起来。印象中,《阿Q正传》《祝福》《舞台姐妹》等电影中都有古纤道的镜头,那些尘封于头脑中的昨日的记忆一下子鲜活了起来——“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多么画意诗情。试想,纤夫背着纤绳,赤足行走于石板纤道,这是多么典型的绍兴风俗图呵。
河两旁的农田,菜花黄得灿灿,而运河水青碧碧兀自流淌着,碧水之上,但见一块块大青石板沿着运河边伸向远处,默默地凝成历史。漫步在古纤道上,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弥漫在心头。仿佛看到陆放翁负笈行走于这官塘之道;仿佛看到儿时的鲁迅乘着乌篷船从这山阴古水道上远去远去……
据记载,古纤道唐代即有之。但那时是土堤行道,眼下的青石板纤道,始建于明代,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而能完整保留到今日,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绍兴人的淳朴,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古纤道造形别致,有一种水乡韵味,且国内已绝无仅有,深得文化界人士的青睐,外国游客更是流连忘返,为这里的古朴之味,野逸之趣所陶醉。
去绍兴的游人,切莫忘了古纤道这个好去处啊。
铁镬、铁釜、千人锅
浙江雁荡山的能仁寺内有一口大铁镬,因铸造于宋元祐七年(即1092),故习惯上称其为元祐大铁镬,算一算,此铁镬已有914年历史了。谁知这还不算历史悠久呢,荆门市博物馆收藏的大铁釜是战国时期的。
我以前在其他寺庙中也见过大铁锅,有的地方甚至有牌有铭,命之为“千人锅”,意即烧僧饭用的,以显示该庙宇曾经的辉煌,你想想,一锅饭可供上千僧人食用,庙宇能不大,香火能不旺吗?
可能因了千人锅的传说,或者说误导,一般游客都信以为真,以为凡大铁镬都是用来烧饭的,其实,不同形状的大铁镬有不同的用处。
只要查一下镬、釜的原意、与引申词汇就可知道。
江浙这一带,把炒菜的铁锅子称之为“铁镬子”。镬,即古代的大锅,最初是派什么用场的呢?说出来让人吓一跳,镬原来是古代的刑具,不是有个成语谓“斧锯鼎镬”吗。“斧锯”好理解,就是肢解,所谓大卸八块也;“鼎镬”呢,通俗点讲就是下油锅的酷刑。
但雁荡山能仁寺的大铁镬则另有用途。此镬1.65米高,2.7米口径,边宽20公分,重达3.7万斤,堪称镬中之巨无霸了。说出来让人难以相信,这镬是善男信女捐钱铸造后,给僧人圆寂后沐浴用的。浅白点,就是派洗尸用场的,与煮饭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何以为证,有铭文134字,清清楚楚,确凿无疑。
写到这儿,我又想到了我家乡太仓的弇山园里有一只大铁釜,此釜铸造于元代,比能仁寺的大铁镬略小些,但内径亦有164厘米,深87厘米,厚5.5厘米,重达数千斤,那么这口大铁釜是派什么用场的呢?
釜,辞典上解释就是古代锅子的名称。成语“釜底抽薪”、“破釜沉舟”都是读书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只是釜也不定仅仅用来煮饭。
据太仓地方志记载:此铁釜既非刑具,亦非净尸之具,更非烧饭之锅,而是元明时造船厂生产缆绳的设备。因为古代没有尼龙绳,出海的船只用麻质缆绳,经不起海水腐蚀,易磨损绷断,聪明的太仓人发明了竹篾缆绳,为了使竹篾编的缆绳更耐用坚实,他们就把竹篾缆绳盘在大铁釜内,再灌上桐油,然而釜下加柴点火烧之,桐油滚沸后,渗入竹篾缆绳里,这缆绳就经得住海水的浸泡与腐蚀了,如今,这大铁釜已成了文物,成了郑和下西洋时造船遗留下来的重要文物之一。
我在扬州也见过大铁镬,据说是1400年前萧梁时镇水用的。在萧梁时把大铁镬视之为镇水之物不止扬州一处,在湖北当阳玉泉寺就有隋代1·5吨重的大铁镬。
我还见过盛满水的大铁镬与大铜镬,是防火用的,相当于消防器材。
更让人难以相信的是大铁镬还曾在宝塔顶上出过风头,大铁镬翻过来扣在塔顶,是塔刹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稳固作用,起避雷作用。
由此可见,釜、镬、锅只是叫法不一,而同样是大铁锅,用途很可能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视之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