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凌鼎年游记
11434600000038

第38章 甘.肃

国之瑰宝炳灵寺石窟

到甘肃旅游,十有八九都奔敦煌而去,因为莫高窟的名声实在太大了,海内海外,谁人不知。其次是去看麦积山石窟。

其实,甘肃境内,还有一座炳灵寺石窟,堪称莫高窟的秭妹窟。只是炳灵寺到刘家峡水库边上,要乘快艇前去,水浅时还进不去,故能一睹炳灵寺石窟的游人稀稀。炳灵寺石窟的知名度也就被黄河隔阻,被大山隔阻,只是佛教徒对其顶礼膜拜,只是圈内人对其赞誉不绝。

炳灵寺石窟在今甘肃的临夏永靖县境内的刘家峡大坝西的黄河边上,积石山中。炳灵寺石窟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六国时期。据介绍,我国所有石窟中保留纪年题记最早的就是炳灵寺,这自然是弥足珍贵的。这纪年就是西秦的建弘元年(即公元420年),换句话说,炳灵寺石窟的历史至少已有一千五六百年。

乘快艇到炳灵寺,水路要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大船则要三个小时,淡季时船和快艇很少,极不方便。沿途所见之山皆荒山,说寸草不长或许言过其实,但无树木,无绿色却是事实。总之给人荒凉之感,苍茫之感、但在黄河一拐弯后,山景突变,那沿河的山体变魔术般与众多山体突然不同,或奇峰独立,或双峰并峙,或数峰耸立,或立队般屏立,或高矮错落,有起有伏。那山石也千奇百怪,千姿百态,让你除了惊叹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不知说什么更好。

就在目不暇接之时,炳灵寺石窟出现了。稍有悟性的游客就会明白炳灵寺石窟为什么建在这儿了。如果逆河而上、或顺流而下,一到这儿,必是豁然开朗,神情一振,以为这是神佛庇佑的一块仙境灵地。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此话不谬。

其实,炳灵寺所在位置如今因建了刘家峡而隔阻在山里、水边了。但在当时,却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是公元前二世纪西汉以来的主要交通线,是西行的必经之路。晋代的名僧、大旅行家法显去印度时就经过此地,有他在169窟的题记为证。

这儿的山叫积石山,这儿的水乃黄河,而寺名为炳灵,为何呢?

一说炳灵是东岳大帝第五子,亦即火神。还有一说黄河之水到冬天时,此处结冰为桥,以便行旅,故曰“冰灵”。明代时,改为“炳灵”。最能让我信服的一说:“炳灵”乃藏语音译,“炳”是代表“十万”,灵是行政区划的表示。炳灵寺亦即十万弥勒佛州,意思是这儿乃万佛峡。

考证炳灵寺历史,在隋唐时,这儿以汉人佛教为主,到明代时,藏传佛教逐步替代了原先的汉族佛教,这从西晋、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时代留下的壁画、石像、泥塑等就能分辨出来。

炳灵寺范围很大,分上寺、下寺、洞沟三处,其中下寺面积最大,佛像最多最集中,一般游人也都下寺必去,上寺、洞沟就不一定去了。

上寺距下寺约五华里。在清同治年间的战乱中烧毁,后荒败废弃,直到1997年时,有关方面才派了专家去上寺对佛窟进行编号、整理。

据这次专业统计,上寺有窟龛13个、大小石雕与泥塑佛像31尊、鎏金铜造像43尊、石雕塔10座、唐卡13帧、壁画100多平方米。

上寺洞窟的主要特点是其洞穴多数为自然洞穴加以人工开凿而成。其壁画主基调以绿色为主,色彩对比极为明显。

下寺的佛龛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最雄伟、引人注目的是唐代大佛。此佛高27米。大佛为坐姿,双手扶膝,平视远方,但见他面露笑容,一派和蔼,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来炳灵寺的,没有不和唐代大佛合影留念的,甚至不至拍一张两张。

如果细看大佛,你会有一个奇怪而不解的发现,此佛为半身石雕,半身泥塑。这在我国的佛像中可说是独一无二的。据当地文化人收集民间传说,这和唐代的文成公主有关。意为上半身为父母给的,故叫中原工匠雕刻的,下半身入了吐蕃,就为吐蕃所有了,所以请当地工匠泥塑。这自然只是传说,不一定是信史,但也说明了文成公主千百年来的影响。

如今,炳灵寺与刘家峡已连在了一起,据说建刘家峡水库时,因为要淹没炳灵寺石窟,周恩来总理知道后,拨出巨款,要求保护炳灵寺石窟。

现在的炳灵寺石窟沿黄河一边都砌了八米高的防洪堤。其中一尊长三丈的睡佛,在最底层,势必要淹没。为了抢救这稀世珍宝,请了专家将睡佛一截为三,现移至炳灵寺内,恢复得天衣无缝,即便知道曾截为三段,也很难发现拼接的破绽——周恩来总理功莫大焉。

炳灵寺石窟的佛像、壁画因是不同时代雕的、画的,又地处汉藏交错的丝绸之路上,因此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和地域印记。

那石雕、泥塑或体态丰腴、恬静和悦;或眉清目秀、慈祥可敬;或威猛勇武,形象夸张;或飘飘欲仙,临风起舞;或立姿、或坐姿、或睡姿、或舞姿;或手执莲花、或手提净瓶、或牵着衣裙、或按着飘带;或作双手合十状、或作普洒甘露状、或作讲经说法状、或作拈花微笑状、或作闭目养神状,各姿各态,神形毕现。

最让游人满意的是这儿不像莫高窟不准拍照,摄影爱好者到了这里大有用武之地,只怪自己胶卷带得太少。

不过,可能这儿交通不便,游人不多,旅游收入也有限,这就给保护带来了一定制约。说实的,这种国宝级的文物,现在的保护是很不到位的。有些洞窟虽有门窗,但早已破破烂烂,高原太阳的紫外线又厉害,对石雕、泥塑壁画的损伤是可想而知的。我担心再不投入一定的资金,有效地保护,再过若干年,基中有些壁画恐怕就模糊不清,有些泥塑、石雕也面临风化的威胁。

但愿这仅仅是我的杞人忧天。

临夏,“中国的小麦加”

临夏的知名度还不够,我们一行二十多人,听说过临夏的人不到一半,了解临夏的更是寥寥可数。

临夏给我最强烈地感受,仿佛到了穆斯林王国。沿途,几乎有村落的地方都有清真寺。每一座清真寺都造得漂漂亮亮,与周边低矮、灰暗的民居形成极大的反差。临夏的农村几乎不见什么楼房,纯砖瓦的房屋也不多,倒有不少平房、小院、土坯垒砌的占了相当的比例。但清真寺几乎清一色新建的,不说美轮美奂,至少焕然一新,犹如鹤立鸡群般醒目。后来我看到一个资料,说仅临夏市就有80多座清真寺,其密度远超过了沿海地区的寺庙。唐人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那是指整个南朝。比之临夏一个小小的县市就有如此众多、星罗棋布的清真寺,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杜牧再世,到临夏来转一圈,不知要如何发感慨了。

临夏的民居也极具特色,土屋多数是一边屋,既背阴处一面墙,屋檐只有向阳面有之,这与关中的房屋半边盖有异曲同工之妙。究其所以,这里包含着传统的“肥水不外流”之意,即雨水流到自家屋前。临夏民居的另一个特色是注重门楼,那门楼往往用原木,多数人家不上漆,考究的用桐油抹之,简单的原木本色,倒也质朴。那门楼通常都有点雕花,雕得讲究不讲究与经济条件大有关系了,我猜测临夏人把这小门楼看作一家一户的门面,即使泥垒土墙,这门楼的雕镂能精则精。

我第一次到临夏,从大街上能看到的人判断,这儿回族占了一大半,可能也有东乡、撒拉、保安等其他民族,但伊斯兰民族是主流主体,这是毋庸怀疑的。因为整条街上洋溢着浓浓的穆斯林风味——大街上的男人,大都戴着白色的无檐帽,女人则扎着头巾,披着盖头,老年妇女是黑色头巾,已婚女子是青色或蓝色的,少女是粉红色的,构成一条奇特的风景线。大街上、院子里永远飘着羊肉、牛肉的味道,羊肉店,牛肉店铺随处可见,买猪肉的就少而又少,偶然有,也写着“大肉店”,原来伊斯兰民族忌讲“猪”字,就用“大肉”代之。在临夏,你如果想品尝手抓羊肉、牛杂碎汤等,那任何一个小食摊都可随时品尝,但要吃红烧肉、糖醋排骨等猪肉类菜肴,恐怕就有点难度了。有人把临夏誉之为“中国的小麦加”,这个说法自有其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