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与我同姓的那些人:李姓
11446300000027

第27章 唐后李姓名人(5)

《五马图》是其代表作和传世精品。长卷纸本墨笔浅设色,纵293厘米,横225厘米。现为日本私人所藏。此图画西域进贡给北宋王朝的五匹大骏马,每匹马各有奚官一人牵引,无款,马后有黄庭坚用小行书签题马的年岁、尺寸、进贡年月等,画后曾纡跋称为李伯时(公麟)所作。五马名为:凤马骢、锦膊骢、好头赤、照夜白、满川花。全画采用白描画法,只在少数地方用淡墨略加渲染,很好地体现了李公麟白描画的特色。墨笔线条简练,人、马均单线勾出,比例准确,动作生动;并以提按、轻重、转折、回旋的手法,清晰地表现出马匹肌肉骨骼的结构和身体的重量感及光泽质感,能概括出马匹的不同的举动性情特征,形神毕肖,气韵飞动;也细致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不同风貌,神态生动,神采焕发,顾盼惊人。

《博弈贤己图》画了六七个汉子围在桌旁赌博的场景,人物栩栩如生,其中一人伏在桌上,眼盯盆内的骰子,张嘴急呼,而这时骰子正转到“六”的位置上。

《白描罗汉图》画罗汉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灭,存十五人有半,未渡者五人,方渡者九人,及童子三人。明人黄淳耀著有《李龙眠画罗汉记》文,相当于看图作文。他对於该画作的文字摹写“在心不在相”,能体会到李公麟人物画运笔传神、寓意含蓄的特点,对画面形象的记叙,多能抓住人物的自然神情。其描写人物虽仅寥寥数语,却颇能得其内在精神。可以说,深得李公麟画《白描罗汉图》之意旨。

李冶(1192年~1279年),字仁卿,号敬斋,真定府栾城县(今河北省栾城县)人,元朝数学家。

李冶生于北京大兴,其父李通为大兴府推官。李冶自幼聪敏,喜爱读书,曾在河北元氏县求学,对数学和文学很感兴趣。《元朝名臣事略》中说:“公(指李冶)幼读书,手不释卷,性颖悟,有成人之风。”李冶深解治学之法,善于借鉴并有所创新,有人问学于他,答曰:“学有三:积之之多不若取之之精,取之之精不若得之之深。”

1230年,李冶在洛阳考中词赋科进士,后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为官清廉、正直。1232年,钧州城被蒙古军队攻破。李冶不愿投降,只好北渡黄河避难。经过一段颠沛流离之后,李冶定居于崞山(今山西崞县)之桐川。

1234年初,金朝为蒙古所灭。金朝的灭亡给李冶的生活带来了不幸,但由于他不再为官,便有了充分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他在桐川的研究工作涉猎较广,包括数学、文学、哲学、历史、天文、医学等,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数学史上的名著——《测圆海镜》。李冶的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不仅居室狭小,而且常常不得温饱,要为衣食而奔波分神,但他却始终以著书为乐,从不间断写作。据《真定府志》记载,李冶“聚书环堵,人所不堪”,但他却能“处之裕如”。学生焦养直说他“虽饥寒不能自存,亦不恤也”,即使在“流离顿挫”之中“亦未尝一日废其业”。

经过多年的苦心孤诣,李冶终于在1248年写成《测圆海镜》。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讲述天元术的著作,其成书标志着天元术的成熟;它是我国数学史上第一个演绎体系,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数学著作。

《测圆海镜》是李冶一生中的最大成就。他在病危时对儿子李克修说:“《测圆海镜》一书,虽九九小数,吾常精思致力焉,后世必有知者。”为了能全面深入地研究天元术,李冶把勾股容圆(即切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测圆海镜》十二卷就是讨论在各种条件下用天元术求圆径的问题。该书不仅保留了洞渊算书中的九容公式(即9种求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直径的方法),而且给出一批新的求圆径公式。卷一“识别杂记”阐明了圆城图式中各勾股形边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圆径的关系,共六百余条,每条均可看作一个定理(或公式),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勾股容圆问题的总结。各卷后面的习题,都可以在“识别杂记”的基础上以天元术为工具推导出来。《测圆海镜》重在列方程,对方程的解法涉及不多。但书中用天元术导出许多高次方程(最高为六次),给出的根全都准确无误,可见李冶是掌握了高次方程数值解法的。

由于《测圆海镜》内容较深,粗知数学的人看不懂;而且当时数学不受重视,所以天元术的传播速度较慢。李冶坚信天元术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同时深刻认识到普及天元术的必要性。他在1251年结束了山西避难生活,回元氏县封龙山定居以后,开始收徒讲学。这促使他写一本深入浅出、便于教学的书,《益古演段》于是应运而生。《测圆海镜》的研究对象是离生活较远而自成系统的圆城图式,《益古演段》则把天元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研究对象是日常所见的方、圆面积。李冶可能认识到天元术是从几何中产生的,因此,为了让人们理解天元术,就需要回顾它与几何的关系,给代数以几何解释,而对二次方程进行几何解释是最方便的,于是便选择了以二次方程为主要内容的蒋周《益古集》(11世纪撰),于1259年写成《益古演段》。李冶很乐于作这种普及工作,他在序言中说:“使粗知十百者,便得入室啖其文,顾不快哉!”《益古演段》虽是一本普及天元术的数学著作,但其价值不仅在于普及天元术,理论上也有创新。首先,李冶善于用传统的出入相补原理及各种等量关系来减少题目中的未知数个数,化多元问题为一元问题;其次,李冶在解方程时采用了设辅助未知数的新方法,以简化运算。

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总结并完善了天元术,使之成为中国独特的半符号代数。这种半符号代数的产生,要比欧洲早三百年左右。所谓天元术,就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就相当于今天的“设x为某某”。天元术产生于北宋,洞渊、石信道等都是天元术的先驱。但直到李冶之前,天元术都是比较幼稚的,记号混乱、复杂,演算繁琐。例如李冶在山东东平得到的一本讲天元术的算书,还不懂得用统一符号表示未知数的不同次幂,而“以十九字识其上下层,曰仙、明、霄、汉、垒、层、高、上、天、人、地、下、低、减、落、逝、泉、暗、鬼”。即以“人”字表示常数,“人”以上九字表示未知数的各正数次幂,“人”以下九字表示未知数的各负数次幂,最高/最低次幂都只有九次,但运算之繁已可见一斑。从稍早于《测圆海镜》的《铃经》、《如积释锁》、《照胆》、《复轨》等北方算书来看,天元术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但它们为李冶的数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尤其是他在桐川得到的洞渊的一部算书,对他启发很大。李冶在前人的基础上,将天元术改进成一种更简便实用的方法,并总结出一套天元术程序,还给出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的方法。他发明了负号和一套先进的小数记法,采用了从零到九的完整数码。从现存古算书来看,李冶的《测圆海镜》和秦九韶《数书九章》是较早使用O的两本书,它们的成书时间相差不过一年。

1257年李冶在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接受忽必烈召见,提出了一些进步的政治建议。1265年李冶应忽必烈之聘,到燕京(今北京)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官职,因感到在翰林院思想不自由,次年即辞职还乡。1279年,病逝于元氏县。

李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除数学外,在文史等方面也颇有造诣。他晚年完成的《敬斋古今注》和《泛说》是两部内容丰富的著作,是他积多年笔记写成的。《泛说》一书已失传,仅存数条于《敬斋古今注》附录。他还著有《文集》四十卷与《壁书丛制》十二卷,均已佚。

李庭芝

李庭芝(1219年~1276年),字祥甫,祖籍汴州(今河南开封)。南宋抗元明将,李家十二世同居一堂,世代善武,忠信节义,人称“义门李氏”。

据说李庭芝出生时,李家的屋梁上忽然生出一朵灵芝,庭芝由此得名。他自幼聪颖,每天能背书数千字。1234年,金朝灭亡,襄、汉一带遭受战乱,李家便迁居到随州。庭芝十八岁时,王曼任随州长官,贪婪专制,残暴跋扈,民不聊生,百姓痛恨至极,部下在暗中策划造反。李庭芝看出随州必有大乱,便向叔父们建议到德州避难,叔父们勉强同意。他们离开不到十日,庭芝所言就应验了。

嘉熙末年(1240年),蒙军大举南下,南宋长江沿线防务告急。已经考中乡举的李庭芝毅然放弃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机会,到荆州投奔罕帅孟珙,向其献策,请求效命。其时,四川告警,孟珙任命庭芝代理施州(今湖北恩施)建始县令(或说知县)。庭芝上任后,加强军务建设,指导农民演习军事,选举精壮之士与官兵一齐训练。一年之后,建始县百姓“皆知战守,善驱逐,无事则植戈而耕,兵至则悉出而战。”夔州路军帅见此情形,大为赞赏,立即推广到其所辖郡县。

淳祐初年(1241年),庭芝离任,不久即考中进士。后被盂珙用为幕僚,主管机要文字;孟珙死后,遗嘱推举贾似道代替自己,并把庭芝推荐给贾似道。庭芝感激孟珙的知遇之恩,护送其灵柩安葬于兴国(今属江西),并当即辞官还乡,为孟珙守丧三年。

元宋交战,扬州是主要战场之一。元将李氇(或名李王掸)夺了涟水三城,又渡淮河夺了南城。当时李庭芝因母丧在家守孝,朝廷商议选择能镇守扬州的官员,理宗说道:“没有谁比李庭芝更合适了。”于是下令李庭芝停止守丧,担任两淮制置司事。李庭芝接连打败李氇。他在扬州为教化城民,大兴学校,让城民学习《诗》、,祭祀圣哲,并与士子一道学习射猎之礼。他还特别重视人才,竭力网罗淮南的能人志士。时人称赞说:“得士最多者,淮南第一,号称小朝廷。”遇到辖区内有水旱之灾时,李庭芝就命令发放库存的官粮,若还不足,就拿出自己的积蓄赈济灾民。扬州百姓非常感激,交口称赞,奉他为父母。

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元兵围攻襄阳,宋兵两度增援均告失利,李庭芝以京湖制置大使身份率兵援助襄阳。后因范文虎从中作梗,襄阳失陷。陈宜中请求诛杀范文虎,但在贾似道的庇护下,范文虎仅降一职,改任安庆知府;庭芝及其部将刘义、范友信却被贬谪到了广南。李庭芝后来又被罢官于京口。不久,元兵围攻扬州,李庭芝又被起用为制置两淮大使。他派遣大将夏贵守淮西,亲自守淮东。十二月,元兵攻破鄂州。德祐元年(1275年)春,奸相贾似道兵败芜湖,长江沿岸诸郡或降或逃,只有李庭芝坚守扬州完好无损。

德祐元年十月,临安城被攻陷。元兵派使者持太皇太后谢氏的手诏招降,李庭芝严辞拒绝:“奉诏守城,未见诏谕降。”南宋恭帝及太皇太后谢氏等被俘北上时,李庭芝命部将姜才出兵夺两宫,不成,又闭城守卫。谢氏到瓜州时,又下诏说:“我与嗣君都已降元,卿为谁守城?”李庭芝下令射死使者一人,其余皆狼狈逃走。元阿术派兵占领高邮、宝应,断了李庭芝粮道,又攻占了泰州城,夏贵在淮西投降,也派人劝降。李庭芝道:“我只求一死而已。”当时扬州城已成孤城,粮食尽绝,人吃人,李庭芝、姜才仍然坚持抗战。后率七千兵突围至泰州,阿术追至围攻,城破被俘,以身殉国。得知消息,扬州百姓为之悲痛哀泣。

李庭芝其人可谓忠孝节义,当国家危难之际,他毅然投笔从戎,转战南北,为保卫南宋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他一生最重要的两次战役——襄樊之役和扬州保卫战中,他英勇善战,奋勇杀敌,多次抵御了元军的袭击,其功劳不可埋没;且屡次严辞斥退劝降者,浩然正气,令人敬佩。无奈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又逢庸君奸臣当政,壮志难酬,无力回天。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李时珍出身于三代世医之家,其祖是“铃医”,其父李言闻(号月池)也是当地名医。

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欺侮。因此,李言闻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走科举仕途。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纯真刚直,不屑于学空洞乏味的八股文。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

于是李时珍便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向父亲表明决心道:“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终于应允,并精心地教他。李时珍又师事顾问、郝守珍,刻苦加上天分,他的医术进步很快,治愈了不少疑难病症。不几年,就成了名医。嘉靖三十年,被武昌楚王朱英俭聘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被推荐担任北京太医院判,这让他有了阅读研究皇家与王室藏书的机会。但太医院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

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药物研究,并富有实践精神,经常上山采药,重视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他不惧危险艰苦,不惜远涉深山旷野,足迹遍及家乡以至外省。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比较实物进行细致的核对;他还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经过长期努力,李时珍观察和收集了大量的药物标本,搞清了有关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李时珍自言其行医问药的方法是“通考据”与“询野人”,也就是“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嘉靖三十一年开始,李时珍着手编撰《本草纲目》一书。为此,他不仅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还“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瞡”(顾景星《李时珍传》)。他不但读了历代医书八百余种万余卷,还看过不少历史、地理和文学名著及敦煌的经史巨作,连数位前代大诗人的全集也都仔细钻研过,从中摘录了大量有关医药学的诗句。这些诗句给了他许多真实有用的知识,帮他纠正了前人的许多谬误。他甚至曾利用屈原诗赋,作为考证药物名实的雄辩依据。《本草纲目》历时二十七年于万历六年(1578年)编成,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由书商胡承龙刻版问世。

《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已有数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本草纲目》共五十二卷,约二百万字,分十六部、六十类。《本草纲目》共收载历代诸家本草所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矿物、动物及其他药798种,有374种为李氏所新增;并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每种药首先以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详述产状;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说明体用。《本草纲目》内容极其丰富,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书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并突破了按上中下三个等级分类的传统方法,采用了较为科学的植物、动物、矿物分类方法,在分类学等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学科(化学、矿物学、地质学、生物学、天文学等)也做出了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脉诀考证》等书;另有《五脏图论》、《濒湖医案》和《命门考》等,均已失传。

李贽

李贽李贽(1527年~1602年),原姓林,名载贽,号卓吾,又号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后期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