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深圳就像一台不停运转的发动机,全国各地的商人都纷纷来这里找着发财的机会。吴瑞林思量着自己的失败,思量着将来要走的路子,曾经的踌躇满志变成了犹豫不决。能做什么呢?除了裁缝,自己又有何本领呢?在这喧嚣的城市,那些繁华的景象充满了无限生机,而吴瑞林却有些失落,服装厂倒闭的阴影依然笼罩在自己的头顶,那曾经甩掉锄头的勇气呢?那年少时所立的志向呢?那办服装厂时的自信与得意呢?吴瑞林一遍又一遍询问着自己,又数落着自己,如果在深圳混不出个样来,又如何有脸面回到家乡?难道去遭受别人的耻笑?在自问和自责中,吴瑞林毅然决定放弃给别人打工的念头。就像当初那个甩掉锄头的少年一样,他忘记了自己是个裁缝,是个服装厂的老板,一切都不是了,他需要找一条崭新的路。放掉一切包袱,在调查了深圳的市场后,他决定与别人合作继续开办加工厂。当然,这次不再是搞服装,而是搞电话来料加工。摸摸口袋,他将所剩仅有的2.6万元投资了进去。1986年,吴瑞林的电话来料加工厂在深圳开办。对国内电话机行业来说这是有着特别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香港电话业开始向大陆进军,目的是要用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同时占领电话机在大陆崛起的先机,而吴瑞林恰好赶上了这一时机。在香港电话机攻势的带动下,来料加工厂的贴牌生意也是蒸蒸日上。虽然吴瑞林仅能赚取加工费,但即使这样也获利不小。1989年,香港合伙人撤资,也带走了多家订单客户。吴瑞林并未气馁,自己又办了另一个厂。当时电话机需求量正步步上升,加上又是卖方市场,吴瑞林生意做得得心应手,仅两年时间就挖到了开辟人生事业所需的第一桶金。
然而曾经的服装厂失败的经验告诉他,光靠加工是成不了大气的,不掌握主动权,不参与开发和自主生产,不加强市场销售,不变革技术,不提升自己的品牌,不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只依靠承接别人的活计是没有发展前途而言的。
20世纪80年代电话机市场虽说发展得很快,但真正的发展高潮事实上尚未到来,90年代才是中国电信业的黄金时期。随着内地经济发展的提速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话通信将真正步入千家万户,一个10亿人的大市场将爆发一场现代通信革命。吴瑞林富有前瞻地看到了将来的市场形势,并决定成立拥有自主生产权的电话公司,于是,他离开了深圳,凭借着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几年的思考在惠州筑起了属于自己的擂台。当时国内正轰轰烈烈地刮起股票风、地产风,很多搞实业已有所成的人被短期内的投资暴利所诱惑,转做地产和股票,吴瑞林却对此不屑一顾,认为搞实业才是最踏实的,有好项目就不愁赚不到钱。他将自己的公司设在了TCI电话公司对面,租了一间800平方米的破旧厂房。真正的擂台就此摆开。
1992年4月,侨兴电讯公司在广东惠州正式成立。
选择对手.给自己更大的动力
将公司设在TCI的对面,这绝对是个预谋。TCL早在10年前就落地生根,并在1986开发出我国第一部免提式按键电话。而侨兴公司1992年才建立,对比起来,TCL可算是侨兴的老前辈,而侨兴背着讨教的心将自己摆在了TCL_.的门口,内含了无限的野心。和高手过招,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实力,吴瑞林可谓用心良苦,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却进发出势不可挡的后劲,就是TCL,想必也有些瞠目结舌。
TCL当以免提全按键电话机击败老式拨盘电话机的时候,可谓风光尽显,并迅速控制了整个大陆市场,树立了自己老大的威风。此时的侨兴刚刚起步,但吴瑞林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盲目跟风,而是自我发奋,独立研制出中国第一部液晶显示电话,填补了当时国内入网机的空白,一举在市场上引爆成功,两年后销售额就攀上了3亿元大关。这全盘谋算的第一步,使侨兴从众多小型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导电话机新主流的极具号召力的大公司之一。此时的TCL和侨兴,就像一只狮子和一只老虎,狮视眈眈,虎视眈眈地盯着对方,到底谁更厉害,还真有点说不清的味儿。
在市场上稳住了自己的脚跟,吴瑞林开始花大价钱潜心研发技术,苦练内功。一时的成功并不能说明什么,而要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玩出新花样,寻找新卖点。国内企业总有这么个习惯,就是喜欢一哄而上,商人逐利的天性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型市场中捞金的人难以保持纯粹的理智,结果蛋糕虽不会做砸,但利润空间却被挤得越来越小。电话机行业也是这样。为了居上,电话机生产企业往往会打出降价这张牌,结果把自己也逼人困境。1994至1995年间,国内审批的电话机生产企业爆炸性地由几十家扩张至300多家,市场空间突然问拥挤了起来,而品牌企业便成为“山寨工厂”低价冲击的受害者。对此,侨兴撑了两年,并仍保持着销售量位居国内市场第二的业绩,但企业发展的步伐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利润减少的阻碍。对此,吴瑞林再次采取了不趟浑水的迂回战略。这一决策使侨兴集团突破了市场拥挤造成的发展上限,实现了又一次飞跃。
作为继TCL之后第二家在中央电视台打出广告的电话机生产企业的决策者,在电话机行业狼烟四起,广告战紧随价格战拉响的1996年,吴瑞林却作出一个令同行们疑窦丛生、面面相觑的决定:侨兴同时撤下了所有的广告。难道吴瑞林怯战了吗?大家知道显然不是这样。吴瑞林自有他的一套想法,他认为,即使在价格战和广告战中取得优势,侨兴仍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对企业的发展速度没有太多的好处,不如此时退出战局--竞争激烈的局面所面临的结果往往是洗牌,电话机行业短期内虽不能实现洗牌目的,但肯定也会有一场大清洗,由混乱走向有序。因而吴瑞林决定采取另一种洗牌方法:回避乱战,把功夫用在加强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上。国内大多数电话机生产厂家都是从加工型企业发展起来的,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普遍较差,且长期以来的生产习惯又形成“电话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用低廉的劳动力加现成的技术去搏眼前的利益”这样的思维定式。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吴瑞林就已意识到未来的通信革命将越来越激烈,通信技术也将不断更新,劳动密集型产品只能流行一时,企业的长期生存必须要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完成。为此他在撤回广告资金后成立了业内规模首屈一指的开发部门,集中了100多位软硬件研发工程师进行技术攻关,结果是利用产品创新摆脱了市场大战的泥潭。
为了降低成本,扩大产能,同时分散投资风险,经过吴瑞林的不懈努力,1999年,侨兴公司成为中国内地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第一家民营企业。此时的吴瑞林收拢起自己脸上的微笑,心里开始不断地告诉自己:“手机慢慢取代了电话,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随着WTO的加入会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而我们,一定要开发芯片,做国人自己的手机!”
梦想存在的真正意义在于去实现她
虽然侨兴在国内电话机市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博得了许多的第一,然而吴瑞林始终表示要力争在手机产业生产上赶上西方国家,这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利益追求,而是一种民族自信心的闪耀。
2002年3月,“侨兴环球”以3.2亿元的价格,从天津泰达和中国电子集团【后面称为“中电通信”】手中收购了CECT、【中电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65%的控股权,加上即将上市的“加利利”,吴瑞林所规划的一条完整手机产业链已经清晰地显现出来:CECT作为手机研发和制造基地,取得手机两网牌照,“加利利”专营手机营销网络,这两步关键的布局,其所用资金均来自海外资本市场。
2005年,中电通信的手写PDA手机在全国排名第三,国产第一,占有7.7%的市场份额;2006年,中电通信率先开发出“超长待机”系列手机,一举成为手机超长待机领域的领军品牌;200'7年,中电通信成功推出全球第一部“指纹安全”手机和第一部“心电图监测”手机;2007年5月3日21时48分,侨兴移动在纽约证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该所上市的中国本土手机企业;2008年,中电通信再次续写神话,推出国产奢华手机的代表之作--VEVA系列产品,引领中高端手机市场消费狂潮,成为国内时尚手机领域的领军者。如今,侨兴生产的手机已达二百余款,销售区域覆盖全国32个省市区【包括台湾】,产品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青睐,并出口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德国、匈牙利、挪威、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叙利亚、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包括沃尔玛、南方贝尔、三星、汤姆逊等在内的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供销关系,同时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铁通、中国网通等电信运营商均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通过这些运营商和侨兴自己的销售网络进人到千家万户。
从年产量几十万部到现在的五百多万部,曾经梦想成为小货郎的吴瑞林成为声名大噪的“电话大王”。然而作为一个执著于梦想的人,吴瑞林始终都明白,梦想存在的真正意义就是去实现她,如今他虽然被称为国内的行业老大,但面对着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品牌,他离自己的最终梦想还有距离,他和他的侨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赤脚娃走上做鞋的路
--木林森鞋业董事长林荣洲
习惯了都市生活的我们,距离自然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渴望与自然的接触。木林森这个名字,让我们一下子就想到了绿色,想到了童话中茂密的大森林。而事实上,木林森休闲皮鞋正是以“引领时尚,回归自然”为理念,引导都市人走近自然,享受自然;与时尚同步,与自然相依。而这片森林的掌门人就是林荣洲,他的故事,正是一棵小树慢慢长成树林又长成一片森林的过程,真实、自然而生动。
婚礼上的尴尬事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省石狮市靠近海边的一个宁静的小村子里,一户人家门前挂上红绸,小院子里人来人往。没错,这里正在办喜事--姑娘出阁。将近中午时分,男方的迎亲队伍到了门口,屋里的姑娘听到唢呐的吹打声,不禁害羞地低下了头,她和新郎官才见了几面呢,可今天自己就要跟他走了。正想着,外面忽然嘈杂起来,姑娘急忙透过窗户向门口望去。
院子里,已经围了一圈好奇的宾客,她原本笑容满面的父亲脸色有些难看,正跟男方迎亲队伍里的一个年轻小伙子讲着:“新郎官呢?他跑哪去了?这什么事啊!”小伙子一边焦急地往来路上看一边解释着:“他一直跟着啊,谁知这会怎么没影了……”就在这时,院门口一阵骚动,一个穿着新衣服的小伙子极力地挤了进来,只见他满头大汗,一瘸一拐地走到姑娘父亲面前:“呃,叔……不,爸,我来了……”
他怎么?!屋里的姑娘认出这个穿新衣服的小伙子就是自己的新郎,忽然一阵心惊--他怎么是个瘸子呢?以前怎么没发现?上次见他记得腿脚很好啊,难道这里面有什么问题?他在欺骗自己?这样不老实的人怎么能嫁给他呢?再说自己好端端的一个大姑娘,怎么能嫁给一个瘸子?
正想着,大家簇拥着新郎进屋来了。姑娘低下头,一面害羞一面使劲瞄着新郎官的脚。新郎的脚上是一双崭新的皮鞋,看不出有什么问题,可是他的两只脚却不停地扭动,仿佛很不舒服。姑娘偷偷地望了一眼新郎的脸,只见他皱着眉,正低头看自己的鞋。
过了一会,迎亲的队伍要出发了,可是姑娘在屋里却迟疑着不肯走。人们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起哄让新郎官去请。新郎官推托不过,只好又被人簇拥着脸红红地到了新娘跟前。
“咱们,走吧……该出发了……”
“那,你到底……是不是瘸子?”
姑娘终于问出了这一句。没想到,她这话一出口,立即引起了旁边人的一阵大笑。新郎官的脸更红了,尴尬地说着:“我不瘸啊……只不过,只不过……”
“他没穿过皮鞋,今天头一遭穿,还把脚给磨破了,所以才晚到了。哈哈,他根本不瘸,光着脚跑得比兔子还快呢!”
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再也忍不住了,一边解释一边大笑起来。周围的人都笑了。原来是一场误会,新娘羞涩地低下头,自己走出了屋,跟着迎亲的队伍走出家门。
谁也不知道,此时这位的新郎心里掀起了多么大的风浪:这么好的皮鞋怎么会这么不舒服,让我出这么大的糗?谁也不知道,就是这个在结婚那天被妻子当作瘸子的年轻人,在20年后,在国内皮鞋市场上掀起了一场革命。
这个新郎不是别人,正是福建福盛鞋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木林森”休闲皮鞋的创始人--林荣洲。
打着赤脚长大
到了结婚时,才平生第一次穿上皮鞋,这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也许有人会说,是不喜欢穿吧?很多年纪小的人都不喜欢穿正式的皮鞋,他们更倾向于运动鞋、旅游鞋,这样的话,作为休闲皮鞋大王的林荣洲之前从未穿过皮鞋又有什么稀奇呢?事实上,林荣洲在结婚前不仅没穿过皮鞋,甚至于最便宜、最普通的布鞋,都与他绝缘。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家里太穷了。
林荣洲出生于1959年,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且经过多年战乱,国力衰微、百废待举,雪上加霜的是,那几年,接连赶上了几次大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贫困。林荣洲家作为福建边远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其经济状况可想而知。因此,林荣洲的童年,最深刻的两个字就是:贫穷。他从小就几乎没穿过新衣服,没吃过饱饭,吃饱穿暖就是他最初的梦想。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虽然林荣洲在家排行老二,但他从小没有受过格外照顾。几岁的时候,父母、哥哥成天在田问忙碌,没时间回家吃饭,他就负责把母亲早上煮好的饭菜送到田头去给他们吃。说是饭菜,实际上只是几根番薯。那时候的确是太穷了,林荣洲一家人一年到头地辛勤劳动,家里却几乎找不到可吃的东西,往往找好半天,才找到两条番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于是,林荣洲的母亲给全家人做的“饭菜”,就是将番薯削皮后煮成汤,再在番薯汤里撒些盐。就是这样的“饭菜”,他们一家人早晨吃上一点垫垫肚子,留下一些,就由林荣洲中午送到地头去当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