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外经典历史疑案探源
11506800000010

第10章 杨广为何弑父

杨广少时聪明伶俐,相貌英武,加之他巧于辞令,故而颇受父皇母后的喜爱。在他13岁时,便被委以重任,担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总管,被封为晋王。面对如此殊荣,杨广并不满足。从小在争权夺利的氛围中耳濡目染,他形成一副十分复杂阴忍的秉性,他深知自己是皇帝的次子,没有承继皇位的可能,更深知承继皇位、一统天下的好处,他怎么甘心居于兄长之下呢?他怎么能被一个小小的晋王就喂饱了呢?(图 杨广)

杨广并没有因为父皇立兄长杨勇为太子而灰心丧气。他有为场临战的功业和威德,也有缜密、运筹的心机,更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阴险,在皇位的巨大诱惑面前,杨广是决不会心慈手软的。杨广非常聪明,他知道若想日后登基,要先夺得太子的位置,而要坐上太子位,则需要父皇母后的信赖和亲信党羽的辅佐。杨广在自行制定了争夺皇位的策略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了。

杨广的第一步是想尽办法博得父皇母后的欢心。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一向倡导勤俭持家,不喜欢奢华;而皇后则更恨用情不专的男人,她常斥责宠爱姬妾之徒。杨广最了解这些,他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了。杨广先是褪去了华服,着上粗衣,接着便把筝弦弄断,制造出一副远离娱乐的假象。杨广本是一位纵情女色的纨绔子弟,在他的私宅中蓄养了无数绝色美女,但为了讨好母后,他明里与妻子同出同入,暗里把与其他女子所生的孩子全都掐死,不留一个活口。当隋文帝跟皇后到他的府中时,发现屋内没有一件珍宝摆设,筝上落满了尘土。堂前的孩子都是杨广正妻所生,侍奉茶水的几个下人也布衣荆裙,面目憨厚。厨房里除了柴米,更无山珍海味,隋文帝见之大喜,连声赞扬儿子温良恭俭,独孤皇后也不住地夸奖儿子不近声色,可堪大任。

杨广在父皇母后面前树立了正人君子的高大形象后,便又开始诋毁太子杨勇了。说起来太子杨勇还真不是杨广的对手,太子性格直率粗莽,胸无城府,丝毫不察二弟的险恶用心。每当杨广外任回都时,都要悄悄给太子送去锦衣、美女、珍玩,而太子不仅一概收下,而且毫不遮掩,不仅每日华服出入,而且在府中纵声歌乐,与不同的女人生了十几个孩子。隋文帝及独孤皇后对此是越发地讨厌了。隋文帝与皇后常常暗道:“太子品性顽劣,而广儿却仁孝恭俭。”

杨广在父皇母后面前的表演大获成功后,又开始在大臣官吏中行动了。有一次,杨广代父视察兵营,恰逢天下暴雨,兵卒们在雨中操练着,有下人举起了一把油布伞为杨广遮雨,杨广却一把推开道:“士卒们都在雨中淋着,我怎能自己躲在伞下呢。”这件事在当时被众人传为佳话,不仅隋文帝闻之心喜不已,而众大臣们也都对杨广充满了钦佩与敬重。(A13)

杨广的第一步目的已经达到,已经在所有人面前树立了一个磊落、仁孝、贤德的形象了,他开始了第二步的行动——广棺党羽。杨广的处世手腕极高,对他有用的人,他或以名、或以利相诱,或以正人君子作风的假象迷惑,不多时日,一大批朝臣便汇聚在了他的周围。这些朝臣不仅在隋文帝面前为他歌功颂德,也对太子的不耻行为指手划脚。听的多了,看的多了,隋文帝的心也动了,终于下了决心,废了太子杨勇,新立了杨广为皇太子。

杨广的阴谋得逞了,他终于取得了皇位的继承权了,接下来就等着父皇驾崩了。可杨广是等不及了,他见须发花白的父亲依旧硬朗,装假装得太辛苦了。

在一次入宫途中,杨广看见前面走过一位佳人,佳人相貌俊美,娇媚无比,杨广知道这是父皇最为宠爱的宣华夫人。杨广见宣华夫人进了一座偏殿,他也急步跨了进去。宣华夫人见是太子杨广,也没疑心,粲然一笑,请他入座。宣华夫人的笑一下子撩动了杨广,他毫无顾忌地朝着宣华夫人扑了过去……

当宣华夫人向隋文帝哭诉自己被太子羞辱之事时,隋文帝大怒。他万万没有想到,杨广竟是这般无耻,竟敢染指父皇的爱妃。隋文帝开始对杨广这些年来的行为产生了怀疑,他急召大臣草诏,让废太子杨勇前来议事。杨广是何等聪明之人,他之所以敢在宣华夫人面前放肆,是因为他有放肆的资本。这宫里宫外全是他杨广的人,此时纵是皇上,也奈何不了他了。

隋文帝没有机会废掉杨广了,在更深人静时,一方手帕蒙住了他的口鼻,不多一会儿,大隋朝的开国皇帝便驾鹤西去,命赴黄泉了。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马上露出了他荒淫奢华、阴狠毒辣的本来面目,不但杀掉了自己所有的胞弟,而且大兴宫殿,把大隋朝糟踏得千疮百孔,使大隋朝以一个短命王朝的面目载入了史册。

多行不义必自毙。骨肉相残、杀父篡位的隋炀帝,自己最终也落了个被人勒死的下场,而且以一个暴君的丑恶嘴脸,令后人唾骂,遗臭万年。

嵇康死因何在

嵇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曹丕)时期,是曹魏王室的女婿,魏时曾做过中散大夫,故世人称之为嵇中散。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等6人被称做“竹林七贤”,在当时极有名望。但是这么有名望的人,不但未受到司马氏重用,反而惨遭杀害。他的死因究竟何在?(图 嵇康)

关于嵇康的死,后人主要有3种观点。前2种观点都认为和吕安有关。

吕安是吕庶的弟弟,吕庶是钟会亲近主人,而钟会又是司马昭的心腹亲信。根据干宝的《晋书》记载,吕庶对吕安之妻屡有非分之想,事情败露后吕庶恶人先告状,枉告吕安诽谤自己,吕安获罪。无奈吕安在迁徙途中写信对嵇康大吐苦水,其中“昔李叟入秦,及关而叹”之句触怒了司马氏,吕安被收入狱,嵇康也受牵连一同入狱,二人被司马氏杀害。

另一种观点认为,嵇康是被钟会置于死地的,其中也牵涉到吕安案,但吕安案仅是钟会的一个借口。称嵇康轻慢了前来拜见他的钟会,钟会一直耿耿于怀,借吕案事件置嵇康于死地。这是《魏氏春秋》中的记载。

第三种观点认为,嵇康的死就是因为不与司马氏合作。因为嵇康是曹魏王室的女婿,感情上总要偏向曹魏,而司马懿对曹魏一党的大肆杀戮激起了他的对抗情绪,因此作了《太师篾》抨击“宰割天下,以奉其和”的恶劣行为。但有人反对,因为此文写了之后,嵇康并未立即遭到杀害,如果此文是主因,司马氏不会拖延嵇康生命。

三种说法都是证据充分,难分高下,而嵇康之死也就成了难以定论的谜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