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为《监督制度创新》课题的基本成果,研究和写作历时两年,于甲申冬月完工。这一课题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诸学科,作为课题负责人,我记不清耗费了多少个节假日和夜晚,经历了几度心血熬煎的痛楚感受。而当厚实的成果即将付梓之际,如释重负,一切付出都不在话下了。
作为纪检监察部门的实际工作者,我深知廉政建设理论研究的重要,也很清楚自己的理论功底不够坚实,然而责任感使我不揣浅陋,发奋学习,与参加课题研究的专家学者一起挑起重担,以期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的监督制度创新这一重大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对反腐败的实践能有所裨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书在监督理论和反腐败对策方面的创新成果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肯定。
使我深感荣幸的是,中纪委副书记马驶同志对课题研究给予了关心和支持;课题组的两位顾问——国家行政学院的领导和著名学者唐铁汉教授、袁曙宏教授,对课题研究给予了关键性指导,提升了本书的境界。中纪委研究室副主任刘明波同志对本书的大纲提出了有益的意见;辽宁省财政厅的张钢军研究员参与了课题研究和书稿写作;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原社长李振墀研究员和现任社长肖淮苏编审,责任编辑李锦慧副编审,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积极支持,倾注了不少心血,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课题研究和书稿写作、改定在我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尽管历时两年,仍显得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所限,书中的错讹诚请读者指教。另外,书稿完成后,在编辑出版期间,中央颁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相关的某些新内容已来不及补充,只能表示遗憾了。
郎加
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