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1905年5月出生于澳门一家贫苦的船工家庭,不幸的是他出生前父亲就去世了,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靠外祖父接济生活。到他六岁时,外祖父也去世了,于是生活更加无依靠,母亲只好带着他到处流浪。后来母亲当上了佣人,靠母亲那一点点的收入维持着生活并供他读书,14岁又随母亲来到了新加坡,开始了他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的生活,他勤劳、勇敢、肯吃苦,同时又具有音乐天赋,很快被区健夫赏识,让他加入铜乐鼓喇叭队,因为他在队中出色的表现,不久便升为乐队队长及指挥,得到了极大的锻炼。1925年进入岭南大学文科学习,一年后又到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主修理论与小提琴,学习期间任图书馆助理员以维持日常生活,成绩卓越的他随后又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为了在音乐方面更有造诣,他在1929年远赴法国继续深造,拜当时著名的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和作曲家保冼星海罗·杜卡为师,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如《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1935年带着满腔热情回到中国,那个时候国家已经硝烟弥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成为全中国人民最高呼声。冼星海回到中国后怀着爱国主义热情,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抗日救亡的运动中,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雷雨》等谱写音乐。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曾到苏州等地宣传抗日,继续创作,用音乐鼓舞着人们的斗志,《黄河大合唱》将他的音乐事业与爱国主义事业推向高潮。1940年5月他专程去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但不幸的是归国之途被战争和交通阻拦,被迫生活在苏联,然而他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使他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如《中国生活》、《中国狂想曲》等等。由于在国外生活艰苦、营养不足,身患肺病又无法及时医治,1945年在深深的乡愁中客死异乡。
冼星海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与痛苦,在贫困中成长,辗转漂泊的生活中又亲眼看见中华民族受外国帝国主义的百般侮辱和欺凌,同胞到处流离失所的悲惨境遇,正是这种种遭遇使他更勇敢、更坚强。看到卓有成绩的他,谁会想到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受过怎样的煎熬与折磨,刚开始拉小提琴时被同事们称为“宰鸡能手”,拉小提琴像杀鸡一样难听,而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工解决自己的温饱,但他并不气馁,空闲时间不停地刻苦练琴。后来因为好心人的引见认识了法国巴黎歌剧院首席小提琴奥别多菲尔和音乐大师加隆,大师们钦佩他的毅力,赏识他的为人,不仅免去了他的学费,还给他机会创作,他根据唐朝诗人杜甫的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创作出奏鸣曲《风》,后来排上了巴黎音乐学院新作品演奏会节目单,并且在电台播出,从此有了名气。但是生活窘迫,他靠在餐馆跑堂、理发店当杂役等维持生活,饥寒交迫、疲劳成疾,在塞纳河畔梧桐树下几次晕倒,险些被法国警察送进陈尸所,然而不论生活怎样艰辛都无法阻止他学习音乐,正是他这种顽强的毅力把他推向成功之路,创作出大批优秀作品。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不得不提的便是《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以黄河为背景的作品,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辉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他六天六夜不间断地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所有曲目,累了困了就喝“土咖啡”、叼烟斗,那时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没有咖啡,便把黄豆磨成粉拌上少许红糖,这样制成的咖啡给它起了个“土咖啡”的美名,他的烟斗嘴坏了,便把一支竹竿毛笔的笔尖拔掉,将笔杆当烟嘴用,坐在土炕上窗边的小桌前,抽着超长烟斗创作音乐。在《黄河大合唱》创作的日子里,那一撮撮抓放进嘴里融化的白糖,那超长烟杆吐出的腾腾烟雾以及“土咖啡”的芳香,一起化作了那时而激昂、时而婉转、时而狂野的民族声乐巨作的精彩华章……冼星海是中国民族新音乐事业的先锋,一生中创作了200多首大众歌曲、4部大合唱、两部歌剧(其中一部未完成)、两部交响乐、4部交响组曲、1部交响诗、1部管弦乐狂想曲,以及许多器乐独奏、重奏曲和大量的艺术歌曲,还写了许多音乐方面的论文。他那顽强的毅力和用生命谱写的作品激励着前线及后方无数仁人志士的斗志,更为振兴中华文冼星海雕像化的崇高事业指出了新的方向。每当人们听到《黄河大合唱》就会想起冼星海,就会被他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崇高人格,深深地感动。
38、血肉筑长城——台儿庄战役
日本鬼子占领了南京,自以为了不起,更加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了,打进南京的第二天,就在北平扶植了一个叫王克敏的大汉奸,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把这个汉奸“政府”当成“中国”,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它在北边占了一片地方,南方也占了一片地方,就打算把占领区连成一片,好和中国作战。于是派兵顺着津浦铁路南北夹攻,想在交通枢纽徐州会师,完成它的连片计划。
南边的敌人打到淮河边,被挡住了。
北边的敌人本来离徐州不很远,想不到国民党前线指挥官韩复榘是一个胆小鬼,敌人还没有打到跟前,就散开脚丫子往回跑,比兔子跑得还快,把大半个山东白白让给了敌人。虽然他被抓起来枪毙了,却还是让敌人顺利过了黄河,一下子打到了徐州。
日本鬼子得意扬扬,派了号称“皇军精华”的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攻打徐州,一个顺着津浦铁路往南打,一个从青岛向西进攻,张开一个大钳子,妄想一下子就把徐州这个硬胡桃夹得粉碎。
镇守徐州的司令官是李宗仁,手里只有一些武器装备落后的杂牌部队,怎么办?大家的手心里都捏了一把冷汗。
着急归着急,仗总是要打的。
第一仗,在徐州外围的临沂县打响了。
“九一八”事变的急先锋板垣征四郎,带领他的常胜师团”,气势汹汹朝临沂扑来。守城的中国军队表面上说是一个军,其实只有5个团,他们拼死抵抗,想不到竟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板垣征四郎压根儿就没有把这支杂牌军看在眼里,以为放几枪就可以把他们吓跑。谁知,他用上了飞机、坦克、大炮猛攻一气,不但没有达到目的,自己手下的官兵反而死伤无数。这实在太丢面子了。板垣征四郎气得哇哇大叫,亲自带队又扑上来,打得更加凶猛了。城里的军队有些招架不住了,连忙向李宗仁告急,请求派兵增援。
援兵来了,守城的将领一看,心里直叫苦,他埋怨李宗仁怎么这样糊涂,竟把从前打内战的时候,他出卖过的张自忠派来了,张自忠把他恨得牙痒痒,会救他的命吗?
他想错了。现在到了什么时候,张自忠还会记仇吗?张自忠一到,就亲自冲在前面,从鬼子的背后猛冲猛打,城内守军瞧见鬼子乱了营,连忙打开城门,冲出来夹攻,把骄傲的敌人打得夹起尾巴就跑,一口气跑了差不多百十里才站住脚。仔细清点一下,损失了不少兵力。板垣征四郎气得直跺脚,“皇军”的威风丢得一干二净。
板垣师团败下阵,进攻徐州的“钳子”少了半边。只剩下矶谷师团孤军深入,注定了它也要倒大霉。可是它还傲气十足,像一头疯牛似的往前硬闯。这头疯牛首先闯到徐州北面的滕县,守城的是从四川开来的另一支杂牌部队。
更加麻烦的是,打仗的部队已经开出去了,城里只剩下11个连队,加上警察和保安队,也没有几个人,能够挡住矶谷师团的进攻吗?
敌人来了,从旁边包围的不算,仅是攻城的就有1万多人。飞机、大炮对准城内猛轰,打得到处台儿庄战役烟雾滚滚,冒起了一片片火光。
滕县还能守得住吗?
不,守城的王铭章师长指挥官兵沉着应战,用手榴弹硬把敌人的坦克打退,抡起大刀硬把冲进来的鬼子赶了出去。武装到牙齿的矶谷师团,竟没有办法对付这个小小的县城。
这场恶战打了两天,王铭章不愿意当俘虏,高声呼喊“杀敌!杀敌!”“抗战到底!”举起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了一枪,倒在血泊里。躺在旁边的300多个受伤的战士跟随他,也拉响了身上的手榴弹,全部壮烈牺牲,没有一个当俘虏,没有一个投降敌人。
滕县血战,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后方的援军开了上来,在台儿庄一带布好了口袋阵,专等敌人钻进来,关在里边给它一顿狠打。
下一仗,是台儿庄。
守卫台儿庄的,也是一支杂牌军,领兵的将领叫孙连仲,李宗仁命令他死守阵地,等待援军的两路包抄。
这一仗照样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敌人的火力太猛,几乎把整个小镇轰成了平地。战壕里躺满了伤亡战士,几乎支撑不住了,孙连仲打电话给李宗仁,流着眼泪请求说:“我手下的部队快打完了,可不可以给我留一点种子,撤下来休整一下?”
“不成!”李宗仁回答他,“死守台儿庄,阵地一定不能丢。”
孙连仲拭干了眼泪,对手下的师长下令:“部队打完了,你填上去。你上了,我顶上来。”
阵地上的官兵咬紧牙关,趁着黑夜,提起大刀冲进敌群里,一个破房子,又一个破房子地争夺,终于把敌人打退了,收复了大半个镇子。大家苦苦支撑着,指望援兵早些开上来。
援兵在哪儿?
想不到担任从背后包抄的汤恩伯,仗着自己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不听李宗仁的指挥,磨磨蹭蹭,不肯开上来打仗,李宗仁生气了,好不容易才调动了他,领兵从敌人后方杀来,前后夹攻,把敌人打得大败。矶谷廉介也被吓破了胆子,丢掉坦克、大炮,只带了很少一些残兵败将,突围出去,保住了性命。
台儿庄大捷歼灭了日军上万人,打掉了鬼子的威风,是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军队打的头一个大胜仗,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到底的信心。
39、打断小日本的腿——百团大战
全民族的抗战开始了,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共产党军队在敌后战场给予了日寇以沉重的打击,百团大战便是一个典型。
自1939年冬以来,日军以铁路、公路为支柱,对抗日根据地进行频繁扫荡,并企图割断太行、晋察冀等战略区的联系,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交通破袭战,重点破袭正太铁路和同蒲路北段,给日本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在华北交通线中,正太铁路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横越太行山,是连接平汉、同蒲两条铁路的纽带,是日军在华北的重要战略运输线之一。八路军的进攻战役首先在正太铁路发起,因此开始称为正太路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袭正太铁路。同时要求对同蒲、平汉、津浦、北宁、德石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8月8日,朱德、彭德怀、左权下达《战役行动命令》,规定:晋察冀军区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阳泉(不含)段;第129师破袭正太铁路阳泉(含)至榆次段;第120师破袭忻县以北的同蒲铁路和汾(阳)离(石)公路,并以重兵置于阳曲南北地区,阻击日军向正太铁路增援。要求各部在破袭交通线的同时,相继收复日军占领的一些据点。在这些地区和交通线上,驻有日军3个师团全部、2个师团的各2个联队、5个独立混成旅团全部、4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各2个大队、1个骑兵旅团的2个大队,共20余万人,另有飞机150架和伪军约15万人。
按八路军总部原来规定,参战兵力不少于22个团。但战役发起后,由于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和抗日根据地民众痛恨日军的“囚笼政策”,参加破袭战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各部投入了大量兵力,计晋察冀军区39个团、第129师(含决死队第1、第3纵队等)46个团、第120师(含决死队第2、第4纵队等)20个团,共105个团20余万人,还有许多地方游击队和民兵参加作战。当彭德怀、左权在八路军总部作战室听取战役情况汇报、得知实际参战兵力达到105个团时,左权兴奋地说:“好!这是百团大战。”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由此,正太战役就发展成为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
第一阶段(8月20日至9月10日)。八路军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总攻击,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20天的战斗,预定计划全部完成。正太铁路线的路轨、桥梁、隧道、水塔、车站等均被破坏;平汉、同蒲百团大战后的战士(北段)、石德、北宁铁路以及主要公路也被切断;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第二阶段(9月22日至10月上旬)。任务是继续扩大战果,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日根据地的敌伪据点。在这段时间里,我晋察冀军区主要进行了涞灵战役,第129师主要进行了榆辽战役,第120师主要破袭了同蒲路。在这些战斗中,八路军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是,我军计划要拔除的敌据点未能全部拔除。
第三阶段(10月6日至翌年1月24日),主要任务是反击日伪军的报复扫荡。在这段时间里,八路军先后粉碎了日伪军对太行、太岳、平西、北岳、晋西北等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5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35612人,伪军6000人;俘虏日军300人,伪军89560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略性进攻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敌后抗日军民,齐心协力,前仆后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百团大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0、英雄浩气长存——张自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