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圆融
11843000000004

第4章 放眼当下,处处充满爱的真谛(1)

佛教认为,不管学哪个法门,把握“当下”就是实修,时时刻刻在当下保持正念,就是最有智慧的人。我们一生都在追求完美,但有不少人却周而复始地犯着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不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总认为没有得到的才是最好的。星云大师认为,最珍贵的是当下,珍惜拥有的一切,利用拥有的一切,发挥拥有的一切,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淋漓尽致的挥洒。

活在当下,抓住眼前人与身边事

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只要尽力过好今天,明天也就不至于太艰难。

——星云大师

星云大师曾说:“人生苦短,要好好把握当下。”佛教提出“活在当下”这个概念,就是想要告诉世人: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面不要想着其他事情,只是专注于当下这一件事情,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此,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握生命。

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忽略了当下,把精力完全放在了不可预知的未来里,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作无谓的想象和担心。因此,喜悦被一些由心所生的烦恼束缚住了。

在一座古老的寺庙中,一个小和尚每天天一亮就拿起扫帚扫院子中的落叶。他认为这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尤其是秋冬之际,每次风起之后都是满院子的落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院子打扫干净。

于是,小和尚总是一边扫落叶,一边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让自己轻松一些。这时,老和尚给他出主意说:“下次你再扫之前用力地摇树,把树上的叶子都摇下来,这样第二天就没有落叶了。”小和尚认为老和尚说得很对,于是在扫之前用力地摇树,然后把落叶全部扫干净。那一整天他都十分开心,因为第二天他不用再扫落叶了。

然而,第二天小和尚起床后发现,院子里还和往常一样,落满了树叶。小和尚找到老和尚,希望老和尚能给他一个解释。老和尚笑着说:“我就是想告诉你,不管你今天怎么努力,明天还是会有树叶落下来。”

世界上有许多事是不可预知的,如果习惯于被一些没来由的念头打断,又怎么能够体会当下正拥有的快乐呢?如果在吃饭的时候想着吃完饭去哪里玩儿,就会忽略了菜肴的美味;如果在看电视时想着明天的工作,就会忽略了电视的内容,从而达不到放松神经的效果……智慧的人生应该是在能够把握的时光里,努力抓住能抓住的一切,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的,不让今天留下遗憾,因为明天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一个富饶的国度中,国王英俊而富有,但却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他不知道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时候。于是国王将这个问题贴在了国家的每个地方,希望有人能够将答案告诉他,他将与之分享自己所有的财富。

然而几天过去了,依旧没有人能够告诉国王答案,只有一个大臣为国王提供了一些线索。据说在深山中住着一位智者,能够解答人们的任何疑惑。于是国王便将自己乔装打扮了一番,然后来到了深山中,找到了传说中的智者。智者住在一个十分简陋的茅屋中,国王进来时,他正蹲在地上挖着什么。智者听到有人进来的脚步声,头也不抬地说:“你来了?我已经等了你很多天了。”国王惊叹于智者的神机妙算,连忙问道:“你能告诉我,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时候吗?”智者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让国王先帮他挖土豆,然后陪他一起喝土豆汤。

国王很高兴地答应了,并与智者相处了几天,每天与智者一起吃饭、睡觉、在林间散步,但是智者却一直没有告诉国王答案。最后国王失去了耐心,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并说智者浪得虚名,根本不知道答案是什么。

智者听了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微笑着说:“你的问题,我在你来的那天就已经回答你了。”国王回忆了他们当天见面的所有细节,怎么也想不起来智者什么时候回答过自己的问题。智者不忍再为难国王,回答道:“你来的时候,我表示欢迎你,并邀请你住在我的家中,你要知道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将来的还没有到来。我要告诉你的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就是现在,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是现在和你在一起的人。”

无论未来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向往,也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让人望而却步,人们能够把握住的只有当下。生命的意义也只能从当下寻找,没有人可以活在过去或是将来。只有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从种种消极的心境中走出来,不忧不惧地面对当下的自我,不逃避迎面而来的难题,才算是真正活在当下。

同时,需要明白的是,活在当下并不表示放弃对未来的思考,不对未来做任何计划,而是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对未来做出客观的预测和计划,不是杞人忧天般的空想。在此基础之上安于当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抓住眼前的人、身边的事,还有此刻的心情,不给自己增添无谓的烦恼。

及时放下,才能远离烦恼

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

——星云大师

佛教认为,若一个人无法做到放下,那他的人生就会百苦交集,不管是贫富贵贱,都会有苦的感觉。穷则争生存,富则争享受,总之,一直有争不完的东西。这样又怎能做到放下呢?尤其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做不到放下,就无法体会当下的幸福。

星云大师认为,放下,才能自在,否则心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金刚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偈就是告诉人们,该放下时,就应该放下,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静观一切的发展。

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包袱,吃力地攀登在上山的台阶上。年轻人想要上山找圆成大师,因为他听说圆成大师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任何困难。

走了三天三夜后,年轻人终于看到了圆成大师,对圆成大师说出了自己遇到的难题:“大师,我感到十分孤独,十分寂寞。而且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总是受到莫名的伤害,我现在觉得人生没有一点儿乐趣,对活着没有任何希望。所以特地前来拜访您,希望能够得到您的点化。”

圆成大师一边转着念珠,一边微闭着眼睛念经,听到年轻人的话后,眼睛仍旧微闭着,问道:“施主,请问你的包中装着什么?”年轻人痛苦地回答:“这里装的是我每一次感到孤独时所产生的烦恼,还有每一次受伤后的眼泪和委屈。就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我的生活才如此无望。”

圆成大师听后,站起身来,示意年轻人和他一起走。没多久,就到了一片湖边,湖面上停着一只船,圆成大师让年轻人与他一起乘船,到了湖对面。上岸后,圆成大师吩咐年轻人将船扛起来走。年轻人十分不解,船那么重,自己怎么扛得动呢?于是他向圆成大师提出了异议。

圆成大师看着年轻人一脸的疑惑,笑着说:“我知道你扛不动,这只船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我们需要借助它才能到达对岸。可当我们到了对岸后,就应该把船丢掉,如果扛着船赶路,船不就成了我们的负担吗?”

年轻人听后,似乎有所感悟,但又不是十分清楚。圆成大师接着解释道:“这和孤单、寂寞、痛苦、眼泪是一样的,你的生命可以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但如果你一直纠缠在不快乐的事情中,这些就成为你的负担,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大师的话点醒了年轻人,他缓缓放下背在身上的包袱,包袱脱离身体的那一刻,年轻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快乐。

烦恼的根源并不在于烦恼本身,而在于烦恼产生了,我们却不能及时放下。由于认知上的不足,我们才会被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一直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缘起本来如此简单,是我们将其复杂化,加上自己的欲望,从而使自己苦恼不堪。

仔细想来,人世间所有的一切,没有长久不灭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此而烦恼呢?你所失去的,或是不能得到的,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不必有剧烈的心理反应。我们只需要让自己变得勇敢,既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

一日,一名叫作黑指的婆罗门弟子前来拜访佛陀,为了在佛陀面前显示自己神通广大,他每只手拿着一个一人多高的花瓶,准备进献给佛陀。那个花瓶纵使两个人,也很难抬起。

没想到佛陀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便说道:“放下吧。”

黑指听后,把左手的花瓶放下了。佛陀又说:“放下吧!”黑指又把右手的花瓶放下了。

然而,佛陀接下来还是说“放下吧!”这让黑指很不解,他现在已经两手空空,还要放下什么呢?

看着黑指一脸的迷茫,佛陀说:“我让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放下这些,你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才能免遭生死的困扰。”

黑指这才想起,自己拜访佛陀的目的就是想要学会“放下”,于是连忙跪下叩拜,感谢佛陀对他的教化。

对于普通人而言,不可能做到像佛门弟子那样不问世事,但只要能够尽力做到放开一切欲望,放开一切苦难,就能够体会到生活的幸福。当然,佛陀教导我们放下,并不是让我们以消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而是通过看透世间万象,更懂得最为珍贵的是当下,更注重当下所付出的努力。

放下生活中的种种不愉快,才能空出自己的心接受新鲜的事物,迎接更为美好的明天,从而健康快乐地生活下去。

幸福不遥远,就在每一个当下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星云大师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幸福太遥远了。”似乎幸福对他而言只能够仰望,只属于别人。幸福真的那么遥远吗?星云大师认为,幸福就在身边,就在当下,只是太多人习惯于将目光放在远方,而忽略了现在的幸福。

一位年轻人一心修禅,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够成佛。然而很多年过去了,修行依然停留在当年,丝毫没有进步。正当年轻人在为此事苦恼时,一个朋友告诉年轻人,在一座深山的古寺中,有一位得道高僧,他能够帮助人们化解任何难题。

年轻人听后,经过数月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那座古寺,来到了高僧面前,向高僧请教道:“请问高僧在还未得道之前做什么?”

高僧回答:“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人听后,继续问道:“那得道之后呢?”

高僧回答:“砍柴、担水、做饭。”

这让年轻人百思不得其解,既然得道之前和得道之后没有什么分别,那得道与否又如何呢?为了解开自己的疑云,年轻人接着问道:“那何为道?”

高僧笑着回答:“在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总想着一会儿要担水,担水时又想着一会儿要做饭,做饭时又想着一会儿还要砍柴。因此,我总是心不在焉,什么也做不好。得道之后,我在砍柴时只想着砍柴,担水时只想着担水,做饭时只想着做饭。”

幸福就是这样,就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只是太多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偏要追求更多、更好的幸福,结果却忽略了当下已经拥有的幸福。也许有人认为当下的自己情况很糟糕,没有幸福的家庭,没有顺利的事业,烦心事却是一箩筐,这样的“当下”怎么能幸福呢?

如果我们只是一个穷人,只拥有一间破陋的茅草房,却把自己的幸福标准定位在富人的水平,那注定我们无法感受到幸福,因为我们脱离了当下,用沉重的欲望迷惑了心智。当我们为自己没钱买车买房而苦恼时,看看周围露宿街头的人,当我们为自己不能吃山珍海味而沮丧时,想想还有人食不果腹。抛开一切对名与利的追求,着眼于现在的自己,我们是否已经很幸福了呢?幸福,不在远方,也不需要仰望;幸福就是现在,就是当下,就是正在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

一座寺庙的屋顶上,一只蜘蛛在此安了家,蜘蛛每日受到香火和虔诚祭拜的熏陶,渐渐有了佛性。一千多年过去了,蜘蛛的佛性增加了很多。

一天佛祖来到这座寺院中,偶然一抬头,看到了屋顶的蜘蛛,便停住脚步说:“今日你我相见总是缘分,你在此修炼了一千年,一定有些真知灼见,我可否问你个问题?”能够有幸见到佛祖,蜘蛛很高兴,连忙答应下来。佛祖问道:“你认为这世间什么是最珍贵的?”蜘蛛回答:“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听后,摇了摇头,便离开了。

又一千年过去了,蜘蛛依然在寺院的屋顶上修炼,佛性又增添了不少。佛祖又来寺院中,看到蜘蛛,说:“又一千年过去了,你可还好?对我曾经问你的问题,可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吗?”蜘蛛想了想,依旧回答道:“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依旧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这一次佛祖说:“你再好好想想,我还会再来的。”

又过了一千年,忽然一阵狂风大作,将一滴露珠吹到了蜘蛛网上,那露珠晶莹剔透,蜘蛛生出怜爱之心,每天看着露珠,它觉得自己很开心,在这三千年中,蜘蛛从未这样开心过。然而,一阵风吹来,露珠被带走了,蜘蛛的心仿佛也被带走了,它感到十分寂寞和难过。

就在这时,佛祖出现了,再次问了那个问题,蜘蛛想到失去的露珠,回答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祖听后,摇了摇头说:“既然你还是这样认为,那我就让你到人间体验一下吧。”说完,便让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为一个身份高贵的富家小姐,取名珠儿。

珠儿长到十七岁时,就已经婀娜多姿、倾国倾城了,前来提亲的人数不胜数,但是珠儿一一回绝了,她知道佛祖为她安排的姻缘还未到。不久后,一个名为甘鹿的青年高中了状元,皇上宴请文武百官为甘鹿庆祝。当天有许多千金小姐到场,包括珠儿和皇帝的女儿长风公主。在席间,甘鹿的才华征服了在场所有的少女。珠儿心中窃喜,她知道甘鹿是她的姻缘,这是早已注定的。

宴席结束后,珠儿随母亲到庙中烧香,恰巧看到甘鹿也在此,珠儿大喜,问甘鹿道:“你可曾记得十七年前,在寺院屋顶的蜘蛛网上你我相识?”甘鹿对珠儿的话感到十分疑惑,认为珠儿的想象力太过丰富,没有做出任何回答就离开了。珠儿没有感到甘鹿对她的爱意,十分迷惑。但她认为这是注定的姻缘,他们迟早会在一起。然而几日过后,珠儿忽然听说,皇帝命甘鹿与长风公主完婚,而珠儿则许配给太子芝草。这个消息对珠儿而言,如晴天霹雳一般,她没想到佛祖会给她安排这样的姻缘。在极度伤心的情况下,珠儿病倒了。

一连数日滴水未进,珠儿的生命危在旦夕。就在她灵魂即将出窍之时,太子芝草听说了珠儿的病情,他连忙赶到珠儿家中,握着珠儿冰凉的手,说:“那日,父皇宴请百官,在那么多姑娘中,我对你一见钟情。我苦苦哀求父皇,他才答应将你许配给我,如果你死了,我也活不成了。”说完,拿起随身佩戴的宝剑准备自刎。

这时,佛祖出现了,他对珠儿说:“蜘蛛,你一直心心念念着那滴露珠,可你曾想过它是谁带来的吗?是风。甘鹿是长风公主带来,后来又由长风公主带走,甘鹿是属于长风的。而太子芝草,曾经是寺院门外的一株小草,它仰望了你三千年,爱慕了你三千年,而你却从未看过它。现在我再问你,什么是世间最珍贵的?”

珠儿知道了前因后果,回答说:“原来,世间最珍贵的是‘已得到’,是把握现在的幸福。”珠儿终于大彻大悟,在最后的时刻睁开眼睛,打掉了太子芝草手中的宝剑,与之拥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