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认为:“舍得舍得,有舍有得,大舍大得,欲求有得,先学施舍。”舍是一种付出,得是一种回报。不舍不得,越舍越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随心所欲,有求必应,星云大师认为这是舍得的最高境界。只舍不得,便没有了舍的动力;只得不舍,则缺少得的源泉。人生就是如此,有舍有得,才能圆融一生。
看淡得失,坚持自己的梦想
有了理想,生命自然会有意义;有了理想,人生自然会有希望。
——星云大师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经历得到与失去,不管是得到还是失去,都是一时,而不能维持一世。重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在得到与失去中,依旧不改初衷,坚持自己的梦想,把握自己的人生。
星云大师说:“得与失,关键在于人们如何把握自己的内心,把握自己的人生。”世事无常,诸相皆空,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有也好,无也好,都看作是镜花水月。看淡了得失,人生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小和尚释空遇到了一个难题:人人都说出家人皈依了佛门,就四大皆空。如果是这样,自己为什么要来到世上呢?
想了许久,释空也找不到答案,他只好去请教自己的师父。师父听了释空的问题后,说:“你觉得来到人世没有意义,是因为你没有看到世间属于我们的东西。”
“已经四大皆空了,还有什么属于我们呢?”释空不解地问道。
“太多了。自由的身心、超脱的意念、蓝天白云、险峻的高山、柔美的湖水,都属于我们。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四大皆空,才能够得到的东西。有了这些,人生还有什么不可以得到的呢?”师父回答。
“这些东西尘世间的人也拥有啊。”释空更加不明白师父的意思了。
“尘世间的人往往太在意自己的得失,有钱的人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金钱,有权的人希望能够得到更大的权力,他们的心思全在这些事物上面,根本无暇顾及更多的东西。”
听了师父的这番解释,释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自己到人世间的意义了。
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有时会得到,有时会失去,如果我们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内心,则很容易在得到中迷失方向,在失去中放弃追求。能够在得到与失去中,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内心的人,实属不易。大多数人,在小有成就时,就会被眼前得到的利益所迷惑,忘记了自己的初衷,转而沉浸在现有的成就中。如果挣到了钱,则会努力挣更多的钱;如果得到了美名,则会努力让自己的威名更加远扬。
但事实上,他们最初追求的也许是塞外放牧,也许是云游四海,又或者只是一个温暖的拥抱,只是他们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情不自禁地改变了自己生命的轨迹。也有的人是因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了挫折,挫折让他们痛苦万分,对自己的将来失去了信心,从此自暴自弃。
无论是沉浸于得到,还是迷失于失去,都会让人生失去原本的色彩。杜甫曾作诗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意思是说,成功与失败,只有自己心里知道,它们所带来的喜悦与烦恼只是暂时的,不像文章一样可以流芳百世。所以,不在乎得与失,乐观地去面对一切,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大山中,住着一个以砍柴为生的小伙子。起初,他住在用茅草搭建的窝棚里,冬天不能保暖,夏天也不能挡雨。小伙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拥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后来他通过辛勤劳动,终于盖了一间木屋,过上了简单而幸福的生活。
一天,小伙子到山外购买生活用品,回来时发现木屋已经被大火烧成了灰烬。邻居们纷纷站在他的木屋前表示可惜,因为风力太大,他们尽了全力,也没能使火势得到控制。看到自己辛苦盖起来的木屋顷刻间化为乌有,小伙子心中有一丝难过。但是他很快就平静下来,一一谢过前来帮忙的邻居,然后拿起一根木棍,在木屋的废墟中翻找东西。
邻居们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想看看小伙子能够找出什么。不一会儿,小伙子举着一把砍柴用的镰刀站了起来,笑着对周围的邻居说:“只要有这把镰刀,我还能够再盖起一间木屋。”
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失去又有什么大不了呢?还有青山在那里,总有一天失去的还会回来。同样的道理,得到也不能代表一辈子都可以拥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再次失去。如果太计较得与失,人生将在彷徨与痛苦中度过。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不会失去的是梦想,只有梦想既不会迷乱我们的心智,也不会突然离开我们。因此,只要把握住内心的梦想,辩证地看待人生,看待得失,就能够轻松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少一些贪念,让你远离罪恶
人是在欲望里的,欲海不可怕,可怕的是沉浮在欲海里,在欲海里没顶,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了。
——星云大师
老子曾经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佛教常教导人,要保持内心的洁净和快乐,戒掉一切欲望。对于普通人而言,欲望是本性所致,生活在大千世界,有一些欲望在所难免。但是欲望一旦过头,就成了贪,成了捆住人生的枷锁。
在一个古老的国家中,一位长老在服侍了几代国王后,萌生了自己当国王的念头,可是自己年事已高,恐怕很难服众,于是他将当国王的希望寄托在正值壮年的儿子身上。既然当不了国王,当国王的父王也不错。
于是这位长老和儿子商量如何谋取王位,他们的野心被久居城外的魔王知晓,魔王告诉他们:“我能够帮你们梦想成真,但是我有一个要求。”父子俩听了,连忙问:“什么要求?”“我只要能够戴上由一千根手指制成的头冠,就能够魔力大增,到时候不要说区区的王位,整个天下,我都能帮你们夺取。”魔王说道。
父子二人被自己的欲望冲昏了头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魔王的要求。每当到了晚上,儿子就悄悄出去,杀害在夜间赶路的行人,然后把他们的手指砍下来交给魔王。渐渐地,城中传出恶魔吃人手指的传言,人们晚上都不敢出门。眼看还有一根手指,就能够完成与魔王之间的约定,却再也找不到人杀害。
正当他们为此而烦恼不已时,儿子看到了正在厨房做饭的母亲,母亲的手指在他面前晃来晃去,就好像国王的宝座在他面前一样。杀红了眼睛的儿子举起手中的刀,向母亲砍去。母亲连忙躲开,并请求儿子放过自己,躲闪之际,一个小和尚出现在儿子面前。
于是,儿子的刀挥向了小和尚,小和尚转身向身后的丛林走去,儿子尾随其后。可是不管他跑得多么快,都追不上小和尚。更奇怪的是,小和尚跑得很慢,就像是在散步。自己连一个小和尚都追不到,儿子十分生气,不再追赶,站在原地大喊道:“你给我站住!”
小和尚说:“我已经站住了,没有停下来的那个人,是你!”说完,小和尚周身泛出金光,转眼间成了佛祖的模样。儿子这才恍然意识到,自己被欲望控制了心智,差一点杀死了自己的生母。
原来是佛祖知道了他们父子二人为了夺王位,不惜被魔王利用,残害生命,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不放过,于是连忙化身为小和尚,专门赶来教化他们。
对金钱、权利的欲望,会让人身不由己,任这样的欲望为所欲为,良知迟早会被吞噬。当一个人衣不附体、食不果腹时,他有吃饱喝足的欲望很正常。但如果他已经锦衣玉食,却仍然不放弃对财富、权力的追求,甚至会为了得到这些而不择手段,这样的欲望就是万恶之源,会把人推向罪恶的深渊。因此,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欲望,不要让欲望变为贪念。
一日,衍悔法师下山宣扬佛法,在途中经过一家店铺,店铺中供奉着一尊佛陀的塑像。塑像由青铜铸成,做工精致,形态逼真。衍悔法师十分喜欢,想要带回寺中,为其开启佛光,在寺中供奉。
老板看到衍悔法师对这尊佛像十分喜爱,便想趁机赚上一笔,开口要价五千元,而且分文不能少。衍悔法师看透了老板的贪念,没有说什么,回到了寺院中,对弟子们说出了这件事。弟子们忙问:“师父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呢?”衍悔法师笑着说:“五百元足矣。”“不可能吧!”弟子们纷纷表示办不到。衍悔法师接着说:“上有天理,办法是有的。芸芸众生,欲壑难填。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就让他赚这五百元钱吧!”说完,便让弟子按照他的指示去办。
第一天,一个弟子下山,找到了那家店铺的老板,要用四千元买那尊佛像。老板当然不会同意,于是这个弟子空手回到山上。
第二天,另一个弟子又到了那里,要以三千五百元的价格买下这尊佛像,老板更加不会同意,这个弟子也空手而归。
接着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有一个弟子到店铺中与老板议价,佛像的价格已经降到了二百元。店铺的老板心里开始发慌,买主越来越少,给的价格越来越低,每一次老板都后悔为什么没有卖给前一个顾客。再这样下去,不要说卖不出去,就算卖出去了,自己也要赔钱。
这时,衍悔法师又来了,出价五百元买下这尊佛像。老板听后高兴极了,早已忘记曾经非五千元不卖了,而且还送给衍悔法师一具佛龛台。衍悔法师抱起佛像,放下佛龛台,说:“欲望无边无际,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当适可而止。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金钱、权利等不过是满足人们欲望的工具,佛家讲常乐我净,就是我们只有控制好自己的内心,使内心不被欲望所累,自然就不会被金钱和权利迷惑。
少一些抱怨,就多一些欢笑
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脑中虑少,自然纹少。人生中多一份快乐,多一份豁达,自然就会少了一份苦恼,少了一份抱怨!
——星云大师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很大,稍有不顺心,就会怨声连连。适度的抱怨可以使消极的情绪得以发泄,达到缓解内心压力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心理健康。但当抱怨成为一种习惯,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抱怨,就会使人的情绪变得糟糕,体会不到生活的乐趣。
一位妇人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抱怨。每天早晨起床后,她便站在院子中,看着被狗踢翻的盆子,被小鸡啄坏的青菜,开始了一天的抱怨:“真不知道养这些畜生有什么用,伺候吃、伺候喝,每天还给我找这么多事。”抱怨完了,才开始收拾院子。
接着便是抱怨儿子:“都几点了,你还不起来去读书吗?怪不得学习成绩不好,一点也不好学。别人生儿子,我也生儿子,为什么别人的儿子那般优秀……”还未等她抱怨完,儿子已经连忙冲出家门,向学校走去,连吃早点的心情都没有了。
儿子上学了,家里只剩下老公了,她又开始抱怨:“我当初怎么会嫁给你这个窝囊废呢?不会挣钱,也不会体贴人。都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我要是指望你,我一定会饿死。”丈夫知道此时还嘴只会招来更多的怨言,只好拉过被子蒙在头上继续睡觉。
时间差不多时,妇人开始下地干活,一边干一边说:“祖上留下这样一块破地给我们,年年庄稼都收成不好,我怎么这么命苦啊!上天不眷顾我,就连土地佬儿也欺负我。”
就这样,从早晨睁眼到晚上闭眼,只要她开口说话,那便一定是抱怨的语言,似乎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对她有所亏欠。最后,儿子选择辍学外出打工,而她老公则趁她熟睡之际,收拾了行李与人私奔了。至今,她仍旧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为何这般糟糕。
当一个人的心中被抱怨所填满时,她便无法看到美好的事物,因为美好的事物在他眼中也褪去了色彩,变得一无是处。更重要的是,抱怨还会为自己带来很多麻烦,夫妻之间抱怨,婚姻则不会幸福;对工作抱怨,则会失去晋升的机会;抱怨朋友,则会失去长久的友谊。
星云大师认为,抱怨是使人们丧失意志的始作俑者。心中有所不满,则会怨天尤人,认为自己受了委屈,好像天下人都负了自己。这样就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正确看待事情的发展,导致自己愤愤不平,郁郁不得志。抱怨还会使人和人之间结下怨恨,总是对他人的行为指指点点,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怨人者,人恒怨之。相互抱怨的结果就是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人际关系破裂。
事实上,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不如意,生活得快乐与否,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选择抱怨生活,生活便给我们众多不如意,我们选择善待生活,生活便多给我们一份欢心。
一个小男孩儿和朋友走在集市上,他一边走一边抱怨集市上人太多,东西太贵。忽然小男孩儿的朋友说:“你听见蛐蛐儿的叫声了吗?”小男儿听后笑着说:“没有啊,这里这么吵,怎么会有蛐蛐儿的叫声呢?”
没想到他的朋友却态度坚决地说:“你仔细听,就在不远处。”说完就拉着小男孩儿穿过一条街道,再穿过一条街道,然后真的在路边灌木丛中的枯叶里,找到了一只蛐蛐儿。小男孩儿不敢相信地看着朋友,说:“你的听力太好了!”朋友回答:“不是我听力好,是我们注意听的内容不同。”
在人生的种种境遇中,最糟糕的不是贫穷,也不是挫折,而是心灵的疲惫。唯一能够使自己快乐起来的只有自己,外界的环境起到的只是微小的作用。多去关注生活中那些让我们快乐的事情,自然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欢笑。
要想得到,就必须先舍去
舍给别人好的,会得到好的;舍去性格上坏的,也会得到好的。
——星云大师
生命是一个单一的过程,就像一个人走在单行道上,没有回头路,唯一能做的就是向前走,直到尽头。在这条路上,如果想要看左边的青山绿水,就感受不到右边的鸟语花香;想感受右边的鸟语花香,就要放弃左边的青山绿水。这就是人生,想要得到,就必须先舍去。
一个村子的后山中,住着许多猴子。这些猴子经常到农户家中偷吃米,村民们十分生气,却因为猴子太狡猾,捉不到它们。
这天,一个人夜宿在这个村子里,听说了猴子总是到村里偷米的事情,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帮助村民们抓猴子。首先,每家都准备一个透明玻璃瓶,并在瓶中装上米,然后把瓶子挂在自家门前的树上。
第二天一早,村民打开房门,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几乎都有一只猴子。猴子看到人出来了,着急跑,却好像被什么东西牵住了四肢。仔细一看,原来是猴子的爪子还在瓶子里抓着米,因为不愿意松开爪子,所以爪子被卡在瓶口间,出不来了。
其实,只要猴子松开爪子,就能够逃走,但是它们舍不得丢下已经抓到的米,所以被村民抓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想着占便宜。天下之人都想要占便宜,如果你占的便宜多了,就会成为他人的眼中钉。世间人常为追名逐利而忙碌不休,就是因为做不到舍得。其实,钱财乃身外之物,不要到死时才明白:钱财从来没有真正属于过自己,迟早都要放弃。
如果看开了,就会发现,舍得舍得,既有舍又有得,只是人们过分关注了舍,忽略了所得。星云大师认为,舍,看起来是给别人,实际上是给自己。
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吝啬鬼想要成佛,但是始终过不了布施这一关。因为他太吝啬了,上至头发,下至脚趾,他都用布包起来,为的就是防止自己有所损失。哪怕是让他说“布施”这两个字,他都只能说出“布”字,而说不出“施”,仿佛说了这个字,他就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