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来时,什么也没有,那时候是真正的自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拥有了知识、金钱和名利,这时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知识,就是金钱,就是名与利,当这些物质加在了自己身上时,也渐渐失去了自己。等到年迈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带走的不过是出生时的那个身体,其余的一律留在了人间。
明白了这一点,人生就再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做加法时,我们积累了智慧,拥有了品格,体味了亲情、友情和爱情;做减法时,我们丢掉了欲望,减轻了负担,避开了纷扰。我们在加法中成长,在减法中成熟。正确计算人生的加减法,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生,远离绝望的深渊。
得失之间,快乐最重要
由于种种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生活在患得患失之中。
——星云大师
纵观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总是在得失之间转换着,有人因为得到而欢喜,有人因为失去而忧愁。似乎人人都喜欢得到,没有人喜欢失去,其实得到不见得是好事,失去也不见得是坏事。
佛教讲究随缘,万事不可强求,属于我们的不必力争,自然会得到;而不属于我们的,即便是千方百计地取得了,也终会失去。俗话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得与失,本就不是世人能够左右的,若刻意为之,也只会平添烦恼。而当我们不在乎得到与失去时,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充满快乐。
明云禅师曾经在终南山修行三十多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每天都过着平淡如水的生活,除了参禅悟道,就是栽种花草树木。其中,明云禅师最喜欢的就是栽种兰花。
在明云禅师的寺院中,前庭后院都栽满了兰花。这些兰花是不同的品种,来自四面八方,是明云禅师年复一年辛勤培养的结果。每次当他吃完饭后,讲经说法之余,就会去看一看他那些心爱的兰花。寺院里每一个人都知道,明云禅师将这些兰花看得与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一天,明云禅师要下山宣扬佛法,一去便是数月。在临行前,禅师嘱咐自己的弟子们,一定要好好照顾兰花,弟子们十分痛快地答应了。每天上午他们都会一盆一盆地给兰花浇一遍水,那盆明云禅师视为珍宝的兰花珍品——君子兰,弟子们更是非常小心地照料,因为所有的兰花中,师父最钟爱这盆。
这天,一个小弟子负责照看兰花,也许是浇了一上午的花,已经有点累了,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但还是小心翼翼地照看着。然而,越是小心,越容易出差错,一不留神,水壶从手中脱落,砸在了君子兰上,重重的水壶砸翻了花盆的架子,花盆随之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这个小弟子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站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样的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整日提心吊胆地等着师父回来责罚。终于,明云禅师回来了,得知了整件事的经过后,禅师虽然十分心疼那盆兰花,却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弟子说:“我之所以选择种植兰花,就是为了能够修身养性,当然也是为了能够改善寺院的环境,我不是为了让自己生气才去种植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无常的,我们不要执着于心爱的东西而放不下,这不是真正的修禅者。”
弟子们听了禅师的教诲后,对禅师超然脱俗的心境感到由衷的佩服,同时也更加勤奋地修行,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达到禅师的境界。
苏轼曾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所致,既然生而为人,我们就要有承受朝夕祸福的精神和勇气。得到了,不代表一辈子都会属于我们;失去了,也不见得永远都不会再得到,没有什么是永远不会变的。想要快乐的人生,就要超越得失的桎梏。
一位年近八十岁的老人每天都守在家门口,等着充军打仗的儿子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两年的时间,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她都会站在那里,望着儿子离开时的方向。
许多人劝老人不要等了,该回来时总会回来,还是她的身体要紧。但老人只是心领了邻居的好意,依旧每日等在那里。终于有一天,她听到远方传来马蹄声,她高兴地以为是儿子回来了,心里盼望着马蹄声近一点,再近一点。果然一个男子骑着高头大马来到了老人的面前,但却不是老人的儿子。
这个人是来告诉老人一个噩耗的,老人的儿子战死沙场,并在战乱中尸骨无存。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晕倒了,醒来后,报信的人已走,老人甚至没来得及问一问儿子临死前有什么遗言。邻居们知道消息后,纷纷猜测以老人的年龄,听到这样伤心欲绝的消息,身体一定支持不住,想来时日也不多了。
但是老人却出乎大家的意料,顽强地活了下来,每天像正常人一样吃饭睡觉聊天散步,只是再也没有站在门口等儿子回来。一个邻居忍不住问:“大娘,先前见您每日等儿子回来,心想您一定很爱您的儿子。后来听说您儿子战死沙场,而您如今还能正常生活,难道您就不难过吗?”
老人回答:“我当然难过,但是我儿已死,再也不能复生,我难过又有什么用呢?只能照顾好自己这把老骨头,为儿子诵经念佛,希望他能够早日投胎,来生有缘,我们再做亲人。”
人们总是在意自己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可是星云大师认为,我们得到的不会永远属于我们,那得到与未得到又有什么区别呢?而我们失去的,谁又能保证曾经就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如此这般,失去又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或是失去了什么,而是快乐。如果没有了快乐,得到与失去,也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扫除偏见,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一个人当直、当屈,当进、当退,能够屈伸自如,这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星云大师
所谓的偏见,是在没有经过证实的情况下,对事物持有带有主观意识的判断,是没有经过详细的调查和周密的考虑就得出的结论,所以偏见大多是对他人错误的判断。盲人摸象的事例,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
几个盲人围站在大象旁,他们想要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摸着大象的腿说:“大象就像一根粗粗的柱子。”另一个人摸着大象的耳朵说:“不对,大象就像一把大蒲扇。”还有一个人摸着大象的尾巴说:“你俩说得都不对,大象就像是一根鞭子。”最后一个人摸着大象的肚皮说:“你们都说错了,要我说,大象就像是一张宽阔而柔软的床。”
这几个盲人没有亲眼见过大象,只是根据自己片面的主观感受,就推测大象的样子,结果闹出了笑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事情或是某些人的偏见,与盲人摸象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个人的邻居曾经做过小偷,但是经过教化后,早已痛改前非。有一日,此人放在门外的锄头不见了,他找遍了家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此人便怀疑是邻居偷了他的斧头,并将自己的推断告知儿子。儿子问其原因,他说道:“这个人以前就做过贼,自从他偷了我的锄头,见到我就心虚,说话的样子就像是偷了锄头,走路的样子也像是偷了锄头,总之不管他做什么,都像是偷了我的锄头。”
此人的论断让儿子哭笑不得,只得劝告父亲,不要随意冤枉人。傍晚时,素日与此人交好的朋友拎着他的锄头来到了他家,对他说:“早晨我去地里,走到半路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锄头,正好看到你的锄头立在门外,就顺手拿去用了。那时你还没有起床,怕扰了你好梦,就没有告诉你。不过,我可不是白用你的锄头,经过你家田地时,我顺便将你家田地里的野草除掉了,你明天就不用去了。”
原来是自己的朋友借用了锄头,此人心境一下开朗了,幸好朋友及时送了回来,再晚点,恐怕他就要将邻居送到官府那里,请县太爷为他做主了。
可见,偏见是一种歪曲事实的思想,是人与人之间误会的根源,甚至还可能成为国与国之间争斗的源头。大多数情况下,事情的本来面目并不是像我们所想的那样。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我们凭感性对事物的认知只能是片面的,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引发错误的行动。并且,偏见一旦产生,就难以改变,就算是有人加以劝说,也很难使其改变原有的看法。
一个杀人无数的将军,自知罪孽深重,于是来到寺院中,希望能够拜宗玉禅师为师。“大师,我已看破红尘,希望大师能够收我为徒,为我剃度。”宗玉禅师回答他说:“你尘缘未了,还不能出家,先反省自己一段时间再说吧。”
将军只好听从禅师的安排,回到家中闭门反省,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依旧认为自己已看破红尘,适合出家。于是一大早便再次来到寺院中,请求禅师为他剃度。禅师看到他后问:“将军何以这么早来拜佛呢?”将军回答:“清早拜佛,可除去心头之火。”“起这么早,难道将军不怕你妻子偷人吗?”禅师开玩笑道。
将军一听此话,立刻火冒三丈:“你这老和尚,说话竟这样伤人!”禅师听后,笑得更厉害:“我只需两句话,就能让你发如此大的脾气。脾气如此暴躁,怎么能出家?”
明明没有具备出家的条件,却执意认为自己已经看破红尘,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偏见呢?只不过这偏见的对象是自己罢了。《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刚一出生时,我们不会对任何事情任何人持有偏见,因为那时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尘不染的镜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们的心渐渐融入世俗中,于是,事物在我们眼中便有了美丑善恶的分别,并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对美丑善恶进行判定。可见,偏见不是先天就有,而是我们在后天形成的。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使自己远离偏见。星云大师认为,有偏见的人,人生无法取得进步。因为在存有偏见的人心中非黑即白,非恶即善,从来没有“中间线”,这样很容易钻进牛角尖,产生极端的想法。因此,只有远离了偏见,人生才能够更加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