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总裁
11849200000018

第18章 总裁要知人(4)

不过,比较起来,总裁更需要修行。为什么呢?因为总裁大权在握,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没有权力的人,一般说来,只能够建议,无法决定。下属做坏事,将来还可以辩解:“不是我愿意这样做啊!总裁的命令,我怎么敢违背呢?就算我有错,也不过错在听话,不能怪我!”错在听话,应该不能算错。但是用来辩解,抵挡一番还可以,真正评核起来,还是自己的错,为什么连这种话都要听呢?

当总裁的人,做错事,能不能替自己辩护:“都是那个没良心的干部,给我这种伤害天良的建议。”人家会不会冷笑:“请问你为什么要听他的?你是总裁,有权可以决定啊!”有权的人,好像什么地方都有利,但是在承担后果上面,似乎相当不利。

俗语说得好:“人在衙门好修行。”意思是说:“一个人在政府机关服务,有很多权力可以运用,如果发挥出来,可以做很多善事。若是有意无意弃公权力而不用,然后大叹无力感,就等于造孽。”一般人想修行却苦于缺乏力量,不得已退而求其次, 自省自勉以独善其身。公务员有法令可以依据,有公权力给予支撑,应该充分发挥以求兼善社会。否则有机会修行而不知修行,罪加一等。

总裁的社会责任,说起来也是一种修行的表现。总裁真心负起社会责任,同仁自然具有坚强的使命感。总裁只是口头上说得好听,心里对社会责任漠不关心,同仁也会受到感染,知道是一种为宣传而宣传的说词,并未具有使命感。

员工修行与否, 自己要负起全部责任。总裁修行与否,除了自己负起全部责任之外,还要为全体员工,负起部分责任。总裁责任重大,如果不能好好修行,好像所受的惩罚,远比员工更为严重。譬如为富不仁,比贫穷而不仁,是不是更惹人怨恨呢?

总裁比员工更容易修行

松下幸之助一再指出:一个团体或一个组织的领导者,果真具有适合领导才干的话,就可以带动团体全员的进步,也就是这个团体之福。反过来说,如果领导者欠缺这种才干,这个组织就无法向上发展,甚至说,不但无法发展,而且有崩溃之虑。可见一个领导者,是否具有适当才干对组织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总裁妥善领导,组织全体欣欣向荣,对整体社会有良好贡献,这是最大善事,也是修行的良好结果。身在其位,必须把应有的责任,付诸实现。总裁像总裁的样子,做好总裁应该做好的事情,便是一种修行。

松下拿他自身的经验,告诉大家:经营上难免要遭遇种种困难,有时甚至陷

入进退两难的局面。总裁在面对困境时,如果以坦诚的态度,接纳事态的严重性,再安静地思考情况发生的原因。往往发现有些原因是外来的,而大部分原因,还是产生在内部。这时候知过能改,也是善莫大焉。实际上事态固然严重,大多不致严重到无可补救的地步,假若能够当机立悟,难关的破除,就有办法了。

总裁面临困难,固然可以修行。身处顺境的时候,更为方便。问题是困难当前,总裁就找到借口:“解决难题最要紧,偶而不择手段,也是环境所逼,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大概老天爷不致见怪。就算真的责怪,等问题解决了,再来补做善事,应该是可行的。”然而,身居/顷境时,觉得日子好过得很,似乎什么事情,都比不上赚钱重要,因为“时机好的时候,不多赚一些,万一时机转坏了,怎么办”?何况“等时机不好的时候,赚不到钱,只好做善事,现在赚钱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管这些”?

人类是理由专家,一直寻找对自己有利的理由,即使不完全是自我安慰,至少也使自己振振有词,因而坚定信念,执迷不悟。这种情况,只有靠自己改变。别人就算旁观者清,看得十分清楚,也没有办法加以改变,徒叹奈何,成为亲者痛而仇者快的一种憾事。

有权是好事,但是有权而不修行,就常常变成不是好事。这种道理,往往成为事后之明。大概要等到结果十分明显,才会悔不当初。事先再怎么说,一句“迷信”便挡掉了。聪明的人,最好把“事后的后悔”转变为“事前的后悔”,意思是行事之先,考虑一下:“这样说,将来会后悔吗?”、“这样做,将来会后悔吗?”如果会,可能带来那些令人悔不当初的后果?总裁知道自己大权在握,而且分授不出去,最妥当的办法,便是切记“有权好修行”,多多行善,善尽社会责任。

救人、教人远胜于“杀人”

不“杀人”就要被人“杀”

总裁最大的权力,说起来便是“把他杀掉”。刘邦杀韩信、勾践杀文种、明思宗杀袁祟焕、雍正杀年羹尧,都是历史上记载得相当清楚的“总裁杀人事件”。

他们的理由,十分简单:“我不杀他,他就会杀我!”为什么呢?也是历史的教训啊!

商鞅年轻的时候,叫做公孙鞅。在魏惠王的相国公叔座家中担任高级家臣,称为中庶子。公叔座知道他的才能,一直想找机会把他推荐给惠王,却苦于没有合适的时机。有一次,公叔座生病,相当严重。惠王亲自来向公叔座探病说:“你病了,万一有所不幸,国家将怎么办呢?”公叔座趁机回答:“我的中庶子公孙鞅,虽然年经,却很有才能,希望能够把国政交给他掌管。”惠王听后默不出声。将要离去时,公叔座叫退左右,向惠王献策说:“王既然不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

魏惠王没有接受公叔座的建议,既不重用商鞅,也没有把他杀掉。后来商鞅投奔秦孝公,担任左庶长的职位,大力变法。十年间治理得秦国山中没有盗贼,路上不拾取别人的遗物,人人高兴,家家富裕。

这时候,齐兵攻打魏国。商鞅向孝公建言:“秦、魏关系密切,不是魏兼并秦,就是秦为魏兼并。不如趁齐、魏打仗,出兵讨伐魏国,以便逐步完成帝王大业。”

孝公派商鞅为将,率军攻伐魏国。魏惠王的军队屡次为齐、秦所击败,不得已派使者割让黄河以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平。惠王后悔地说:“早不听公叔座的话,把商鞅杀掉!”可惜,已经来不及了。

总裁如果读过这一段记载,便不难明白“遇见人才,不是重用他,便要杀掉他”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伴君如伴虎”,也是“人常常被老虎吃掉”的一种警示。

谁都知道应该重用人才,但是谁是真正的人才?而人才又不容易用,因而“运用权力,把他杀掉”便成为总裁最有利的法宝。“历来总裁”都精于此道,原来是有依据的。

民主时代“杀人”要偿命

现代的总裁,似乎没有“杀人”的自由。因为民主时代,杀人者死,同样要赔上一条性命。总裁难为,难在失去“操生死的大权”。可见时代潮流,总裁的“权”愈来愈有“限”,自保惟恐不足,还侈谈什么授权呢?

不能杀他,只剩下一条路可走:那就是:重用他。总裁看得起员工,尊重员工,让他们不致怨恨地离去,将来挖空心思,反过来“公报私仇”,像商鞅鼓动新主人把旧主人消灭掉那样,使自己悔恨不堪。

墨子说过:“强弓,不容易拉得开。但是,一旦拉开了,就能够将箭射到高处,射到深处。骏马,很难驾驭。但是,驯服骏马,就能够负担重载,奔驰远路。”

杰出的人才,很难为总裁所用。比干被杀,因为他绝对不屈服于纣王。孟贲被杀,因为他勇气十足。吴起被处裂刑,由于他主张革新。韩信、文种、袁崇焕、年羹尧被杀,都由于功劳太大,使总裁备受威胁。人才因具备长处而招来灾殃,提早了他们的死期。

这固然是人才自己不明进退、“祸福自召”的结果,但是总裁有权,如果再明白“有杰出人才,才能辅助总裁,将总裁的伟大显示于世间”的道理,就会挽救人才,一方面救人于危亡,一方面也帮助自己修行。

总裁可以杀人,可杀而不杀,是善行。总裁更可以救人,能救而不救,是恶行。这善恶之间,系于总裁的一念之差,能不警惕、谨慎?

救人要具有智慧

墨子指出:领导者自己如果不知道怎样烹宰家畜,他就会委任高明的厨师。总裁如果不懂得怎样裁制衣服,也会委请高明的裁缝师。但是,遇到重大事项,他们就认为自己最有本领,反而不会请教真正的专家。这种“懂得小道理,却不懂大道理”的结果,使总裁无意中失去许多杰出的人才。小事委任他人,什么都做得好好的;大事自己承担,却落得自苦苦人, 自害害人。这样的结果,当然不是总裁所乐见的。总裁需要智慧,不能完全依赖知识,因为大事的判断,往往非知识所能及。

依照墨子的标准,总裁有三种等级:不重视人才的总裁,迟早要败亡。拥有人才而忽略他们的建议,是愚昧的总裁,事业起伏不定,多半由情势和时机来决定。只有与人才共商大计的总裁,才能够维持稳定的成长。

最优越的总裁,懂得立于不败之地,从来未曾失败过。次一级的总裁,虽然失败过,却能够反败为胜,使失败变为成功。前者始终获得人才的协助,后者也是由于失败时,知道特别重视人才,因而能够善用人才。

春秋时代,晋文公因避难而亡命他国,后来成为诸侯盟主。齐桓公一度逃亡异乡,后来在诸侯中称霸。中国历史上反败为胜的史实很多,虽然不是最优越的总裁,却也相当不容易,绝对不是单凭个人的力量,所能够达成的。

人才不能表现,是总裁不知道他,不能提供合适的机会。若是人才一表现就提早死亡,显然是总裁不谅解他,不能适时救他一命。这固然是就总裁这一方面来看的片面事实,但是平心而论,也是总裁推卸不掉的责任。为什么呢?还是那一句老话:总裁有权呀!

总裁看来看去,只看到自己认识的人,就会被自己的眼睛所害。总裁评估人

才,只管使用自己的标准,便会被自己的标准所害。人才固然自己害死自己,总裁何尝不是如此。

既然双眼所见,十分有限;依据标准判断,又往往失当。中国人只好聪明地选择“总裁做好人,干部当坏人”的途径,总裁以救人为先,在能救即救的大前提下,让干部确实去评估,能救便救,不能救的时候,也只好“挥泪斩马谡”。

人类历史上最常出现的悲剧,便是“老板把不忠的人当做心腹,却疏远了真正的忠贞之士”。同样,事事拿“法”做依据,也会阻断下属的忠谏,常常有赏罚制度,而不能举赏罚的效果。总裁要修行,想救人,看起来好像轻而易举,事实上必须用心提升自己的智慧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