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吉列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克斯·巴斯在总结吉列公司的发展历程时指出:“尽管吉列在其发展史上也曾有过失败的记录,但在中前期发展阶段却是一片辉煌,其主要策略是通过连续的技术创新持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
吉列跨国公司的创始人是吉列。1891年当他遇到锯齿瓶塞的发明人彭特尔时,彭特尔向他建议,集中精力去开发必须反复购买的产品,是一条成功的捷径。
这一观点虽然激起了吉列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却一直缺少具体设想,直到1895年一个夏日之晨,他要刮胡子时发现其刮胡刀很钝不能使用,只有等磨刀师磨利后才能再用,为此他很生气。突然,他想到得有一个很薄的非常锋利的刀片……他觉得非常兴奋,因为这种产品可以实现顾客的反复购买,这正是他几年来梦寐以求的新产品。
在吉列先生把设想变成设计,并付诸行动的实践中,他信心十足,努力工作,期望其新产品能更加完美,但结果却经常成为朋友取笑的话柄。然而,最使他不安和气馁的是,当他去请教那些机械和工具的专家和学者时,他们都认为他的新产品设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应当立即放弃。1901年,他的好友将吉列刮胡刀的设想告诉了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机械工程师尼克逊,尼克逊同意研究吉列的设想。数周后,尼克逊成为吉列的合伙人。为了筹措所必须的5000美元生产设备费用,公司的名称改为美国安全刮胡刀公司。
公司在芝加哥物色了一家代销机构,并规定其安全刮胡刀套件(一支刀体和20片刀片)的售价为每套5美元。刀片每20片为一包,每包1美元。当年10月,首次广告提供30天退款保证,在“系统”杂志上刊登,至1903年底的两年期间共售出51万套安全刀体和168万片刀片。
公司在1906年首次发放股票。在以后的十年中继续以每年30至40万套的销量出售安全刮胡刀,刀片的销售从45万包增加到7亿包。至1911年,公司的南波士顿厂雇用了1500个员工,三年后,由于尼克逊发明了全自动刃磨机,使其生产能力迅速增加。这些新设备比尼克逊以前发明的机器,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刀片的质量。
原来的安全刮胡刀的专利权于1921年10月满期,吉列公司早就为此做了准备。在当年5月,使其竞争对手吃惊的是,吉列同时推出了两种新产品:一种按原价出售的新型改进吉列安全刮胡刀和另一种售价1美元的银朗安全刮胡刀。1923年公司再推出镀金刮胡刀,售价仍为1美元。当妇女盛行短发的时候,吉列又推出称为得伯特的女用安全刀,而售价仅为79美分。
1934年,公司又推出第一种单面安全刮胡刀和ProbakJunior刀片,售价为4片10美分,至1936年公司推出安全刀片系列以外的产品即吉列无刷刮胡膏,售价为98美分。
1938年秋,公司又推出吉列薄刀片,吉列电动刮胡刀也于当年圣诞节问世。电动刮胡刀是在数年前发明的,但直至30年代后期才被接受,对公司来说,这一年的最重要发展是史攀出任公司的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开始了许多新的管理政策。公司仍然保持低价销售策略,但十分强调产品质量,以保持产品的信誉。公司采用了本企业研究的新工艺,以便在制造过程中严格保证刀片的质量。在1939年至1945年间,公司没有推出新产品,这是由于战争的影响。仅管如此,公司的研究开发人员研制成了第一台双刃片分配机,改进了过去的包装工作。1946年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好,其年销售额约为5.2亿美元,这时,吉列的名字已晓誉全世界。
二次世界大战后,吉列公司开始实行对外兼并和内部创新,以便成为世界性的多样化经营企业。经过认真分析之后,公司于1948年决定扩大市场。同年购进托尼家用烫发器制造公司,1955年兼并在加利福尼亚生产圆珠笔和刮胡膏的梅特公司。
1960年,公司又推出超级兰吉列刀片,即全世界第一种涂层刀片。1964年公司重新调整了产品组合,形成两大类产品并由两个事业部分管:吉列产品组合,负责刮胡刀产品和男用品;多样化产品组合,负责其它所有产品。自吉列产品组负责人吉格勒升任公司总经理后的十年里,是公司销售和产品发展最迅速的年代。在他领导下的前几年,公司连续推出盒式刮胡刀组、多笔尖圆珠笔、Hot-One刮胡膏、可调盒式刮胡刀、超级不锈钢刀片、增塑刀片、微孔笔和几种止汗剂,这些产品的市场投放都取得了成功。
1971年,公司重新调整了产品组合和管理机构。这样,公司在70年代初期开发和营销了许多新产品,1974年以前公司一半以上的销售额来自近5年内的新产品。安全刮胡刀部在推出TracⅡ型刮胡刀系列之后,迅速成为市场上的最畅销品,继而又推出女用Daisy削发刀及男用GoodNews刮胡刀。保健用品部也营销了多种新产品,如柠檬洗发精、无碱洗发精。于1972年进入个人用具市场,如开发和营销Max手提式烘发机。
由此可知,技术的连续创新、新产品的不断推出是提高竞争能力的方式之一。在吉列公司发展初期,由于安全剃刀的发明技术不断改进,其后公司主要是通过新产品的连续推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赢得了市场。
三、技术创新的新模式
世界500强企业的发展总是离不开不断地技术创新,技术要创新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与途径。其中包括技术创新的体制、组织、手段、方针与策略等,构成了技术创新的立体模式。模式的创新给技术创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压力。
1.技术的效益与规模相关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效益是与该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因为一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反映的是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生产效率与生产能力的提高则意味着平均成本(投入)的降低。所以企业的效益与企业的规模实质上是成本与规模的关系。同理,技术的效益与生产规模的关系实质也是成本与规模的关系。因为对技术投入是巨大的,一方面技术可以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因此,技术要出效益只有通过生产的规模来体现并实现出来。
所以微软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说:“技术产业的效益与规模相关,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与公司‘临界质量’有关。”
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动的产业中保持技术的静止不动就等于把自己囿于一个生物学上的死角:一个不再进化的物种终将被淘汰。
在小公司急于通过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来攀登新高度的同时,规模较大、站稳脚跟的公司也在努力维护和扩大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在各行各业都是如此,但在高科技产业中,这一过程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因为技术的水准如何,同企业效益紧密相关。
最终说来,技术产业的成功与规模相关,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与“临界质量”有关。即使以规模紧凑、灵活机动而自诩的小公司也在拼命努力以达“临界质量”。一个公司要进入产业世界,必须具备相应的临界质量以提供顾客所需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范围的宽度。这就是为什么微软、西门子、IBM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越来越普遍的趋势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决策将不去购买单一的、同类中最优的解决方案--例如最高级别的销售自动化软件,而是转向一种各个部分(或系统)契合完好的综合解决方案。同类最好的购买方式使拥有一、两种创新产品的小公司能够昙花一现。但是对综合方案的需求,省却了人们费力地把各种产品组合在一起的烦扰和头痛病,这就对微软或德国软件制作商SAPAG这样的公司有利。临界质量对于在销售渠道中推动公司的形象、产品线以及品牌也是至关重要的:电脑商店、大型零售商、优惠连锁店等等。这些分销商把他们的大部分货架空间都用于摆放拥有畅销、可靠的产品系列和产品组合的较大销售商的产品。
显然,成为技术产业中的“大哥大”是一把双刃剑。成为市场主导者是每一个创业公司的梦想,但是,创业企业同时不愿失去勇于冒险,在市场上随机应变、实验新产品的能力。这些属性也正是大公司通过不断拓宽产品线、服务与过程的界限而极力保留的。不论多大的公司都不愿被视作一块独石柱。
2.点的矢量永远大于面的矢量弓箭的力量在于箭头的尖小,刀的锋利也在于刀锋的接触面小。由此而引伸的哲学思考是:把力用于一个点上总比把力用在面上所产生的矢量大,其产生的力量也理所当然大。同理在技术创新的策略上也是如此,对技术研究的力量过于分散效力则不大,而对技术创新研发的力保技专业性则往往容易出效果。
美国施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盖乐在总结施乐公司近百年来成功的经验时说:“施乐公司的历程是不断地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在于保持其专业性。”
施乐公司创建于1906年,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市,主营办公文件的处理。施乐的文件处理包括所有文件处理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其产品销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1年,施乐公司的销售额为178.3亿美元,利润额为4.54亿美元,雇员109400人。在全球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施乐排名第66位。
广告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大量的文件处理恐怕是让企业家、官员、学者最为头痛的事情,而施乐的出现,着实让人们“乐”声不绝。
施乐的前身是1906年在纽约组建的哈洛伊德公司,1961年改用了现名。其问世之初,主营照相的制造和销售。1938年,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切斯特·卡尔森在纽约制成了第一张静电复印图片;1947年,公司从俄亥俄州哥伦布的巴特尔公司取得了基础静电复印的技术专利;1948年,哈洛伊德公司和巴特尔公司宣布联合开发静电复印设备;1949年,公司推出第一台静电复印机,即MadelA;1958年,哈洛伊德公司改为哈洛伊德施乐公司;1959年,施乐公司推出914型自动普通办公复印机,并从巴特尔买下了全球所有关于静电复印的专利。
工业革命以来,各种合约、协议、备忘录、计划、标准等等,已经构成了现代社会最大量的信息媒介。相应地,文件加工即编辑、文印、传送、储存就需要来一场革命。几十年来,施乐公司正是迎合了这一需要,在文件加工处理领域中比行业内其他任何公司都做得更多更好。
施乐认为,现代办公文件不管是纸张或电子形式,都是一种动态的有机体,它为业务处理赋予了生命,它把工作族的成员束缚在一起,使他们以独特的令人激动的方式交流着思想和信息。因此,施乐乐于帮助人们生产、散布与管理文件,施乐也乐于帮助人们更好、更有效地共事,为他们提供复印机、复制机、激光打印、光扫描、工作台、网络系统、先进的办公系统、软件和储存等解决广大范围的文件处理问题。施乐相信,文件对个人和事业是极端重要的,并且作为事业的生命线将继续延长。
施乐通过质量领先战略使自己成为高质量公司。对于施乐来说,高质量是基本的业务原则。因为高质量意味着用户完全满足他们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每个施乐员工应尽的工作职责。自1980年以来,施乐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墨西哥、荷兰和苏联都通过了相应的质量审定。例如,在美国的审定叫做“马尔科姆鲍德里基国家质量审定”。通过独立检查机构的质量审定,施乐的产品不断被列入世界最好的行列。又如,1989年,施乐的产品和组织获得了MalcdmBaldrige国家质量奖,施乐加拿大公司获了加拿大国家质量奖;1990年,在荷兰的Rank施乐制造厂获荷兰Nevat-MissetCo-Purchaser奖;施乐墨西哥公司获得了墨西哥国家质量奖;Rank施乐获澳大利亚杰出服务质量提高奖。
施乐能够不断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究其原因,除了企业内部的制度和组织因素外,技术上的研究开发和创新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自1938年律师切斯特·卡尔森制出了第一张静电复印的图像以来,哈洛伊德公司即开发出了根据卡尔森的技术制作的拷贝机。之后,哈洛伊德认为“电子照相”的名字太麻烦,便使用了“静电复印”(Xerography)的名字。该名字由希腊语的“干”和“写”这两个字而来。再后哈洛伊德制造了“Xerox”(施乐)这个专有名词作为识别其设备的名字。“Xerography”与“XeroX”两个词汇于1948年同时推向市场。
受这种拷贝机早期成功的启发,哈洛伊德公司于1958年改变了它的名字,叫“哈洛伊德施乐公司”(HaloidXerox,Inc.)。在施乐914型第一种使用普通纸的自动化办公复印机得到广泛承认后,公司于1961年又易名为“施乐公司”(Xerox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