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革是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与之相比的。技术与企业未来发展的关系也是如此。实践充分证明: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企业超速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杰出的企业家无一不把高新技术作为自己未来发展的基点。
一、高新技术改变了财富增长的曲线
企业的本质是创新,而当代创新的核心内容是高新技术的创新。创新可以促使企业向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转化,从而创造出超常的增长幅度和巨大的财富;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技术的差异是利润生长的最大空间通常而言,企业间的差异主要有技术差异、管理差异、组织差异及资本差异等。而技术差异是其中最具有实质性的差异。在诸多跨国企业中都是通过保持自己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巨大差异来保持自己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创造巨大的利润。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持技术的差异而带来的技术领先优势是最能创造利润的,它比其他方面差异创造的利润要多得多。
所以西门子公司首席执行官普勒特奈尔认为:技术的差异是利润生长的最大空间。普勒特奈尔这个经营理念是对西门子公司150多年来成长的高度总结。他在接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之后,也是始终以他这个理念指导西门子公司的发展。
西门子公司是欧洲最大的电气工业公司,也是世界最大的电气电子公司之一,享有“电子帝国”的美誉。现设有电子元件部、数据系统部、电力工程和自动化部、电气设备部、通讯设备部、医疗设备部、动力厂部等产品部,产品超过10万种。
西门子150年左右的历史,实质上是其孜孜不倦追求发明创新的历史。没有发明创新和迅速应用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就没有今天的西门子。正如彼得·西门曾说:“放弃技术领先地位,就是放弃竞争和美好未来。”
西门子公司的创始人--韦纳·冯·西门子就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和创新企业家,他一生中有无数个重要的发明:金银电镀方法、自动断续指针电报机、马来树胶电线、自激式发电机、酒精定量器、有轨电车等等。可贵的是,西门子善于将这些发明商品化,不仅推动了人类社会电气化的进程,而且公司也得到迅猛发展。自1847年在柏林设立第一家工厂以来,50年后柏林施普雷河下游已出现西门子城,而且公司在国外的分支机构也得到飞速发展。至1914年,西门子公司就成为了少数几个跨国公司之一。
在老西门子的影响下,西门子坚持创新与创业精神,不断地创造出一流的技术水平和一整套精密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管理方法,支撑起这个强大的跨国公司。
150多年来,西门子公司经历了风风雨雨,最终立于不败之地,最主要的原因是它能及时地组织一批有识有才之士,拥有一群经验丰富、技术熟练、重视研究与开发、富有创业精神的领导者和职工队伍。
西门子公司除了拥有一批优秀的领导者外,还拥有高素质的公司员工。普勒特奈尔认为:职工技术是否熟练、技术专家的多少是增加生产、保证质量、提高竞争能力、赚取最大利润的关键。该公司善择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不惜血本,早在1922年,就拨专款设立了专门用于培训工人的“学徒基金”。现公司已拥有60多个培训场所,公司给它们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培训经费高达7.7亿马克(培训3亿,再培训4.7亿)。另外,西门子公司还出资资助各高等学校的高材生,国内外大约有1000人享受此待遇,以此来吸引这些人才到公司来施展才华。另一方面,西门子公司又直接从厂内选择工人送到科技大学及有关工程学院深造。现在,西门子公司车间主任以上的领导人都有工程师头衔,经理级领导阶层工程技术人员占40%以上,熟练工人占职工总数的一半以上。
卓越的企业领导,高素质的公司职员,保证了西门子公司产品的质量。当人们提起西门子时,就会想起其产品的高质量,而高质量正是来源于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它与一些杰出的科学家合作,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出无限的财富。如西门子公司利用1895年伦琴发现的X射线制成X光射线仪,使之在医学界被广泛应用。一战后,公司的实力进一步加强,在法国、西班牙等国建立了分公司。二战中,公司基地西门子城变成一片废墟,西门子公司的智慧源泉--西门子城的研究开发和管理中心也变成一堆废墟。战后,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之下,西门子公司本着创新创业的精神重建家园,逐渐形成了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与开发实验中心,重新登上世界舞台。据1989年统计,西门子城拥有15个直属生产厂和销售门市部、子公司、研究与开发部及总部的各职能管理机关,向世界市场提供了大约1.7万多种产品。
恢复起来的西门子公司进一步体会到技术领先地位的重要意义。在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科研机构实力的同时,它还经常联合政府和其它公司进行科学研究。现在,公司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有41700人,约占职工总数的11%。公司每年拨出巨额经费研制新产品。近几年,研究与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10%以上,占原西德全国工业研究费用的10%,占电气行业研究费用的1/3.除了公司自己的经费外,国家也给予相当于公司研究与开发经费4%的费用资助西门子公司的研究与开发。
为了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公司每年把其销售额10%左右的资金用于研究与开发,这个数字接近或超过了其竞争对手--美国的GE、IBM和日本的富士通,NEC等公司的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西门子公司在研究与开发上的努力最终取得了不少成果。1966年10月1日(公司成立120周年纪念日)西门子总公司的诞生便正是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结果。此时,公司在很多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在计算机方面成功地研制出了高级的数据处理系统“3003”、“4004”,“4004”被应用于1972年在慕尼黑召开的奥运会;在核能方面,不断有大型核电站投入使用;在通讯方面,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初成功地研制出用一条同轴电缆可同时传送10800个电话讯号的传送电话讯号系统,使西德境内的电话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成为世界上最完善的通讯系统之一。在世界通讯器材市场上,西门子占了9%。公司的电话交换台的销售额增长极快,占其1989年总销售额的24%,是公司获利最多的项目。在电讯领域内,西门子是仅次于AT&.T、ITT的世界第三大跨国公司。另外,西门子公司还占据了世界高速发展的复印机市场的7%。
高度重视研究与开发,拉开了与其他企业的技术差距,是西门子保持强盛的生命力之关键,技术创新的结果是促成了市场营销的创新,从而有助于发挥全球性竞争的可能性。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普勒特奈尔认为西门子依然会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去创造他美好的明天。
今天,“西门子”一词似乎已经成了“高质量”的代名词,标有这个驰名世界商标的产品已无需再去做花花绿绿的广告,因为“西门子”一词本身就是最好的广告。高质量是西门子成功的基础,这种成功是基于开发研究、不断创新、始终保持与其他企业的技术差异基础上的成功。作为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只有靠掌握先进的技术,拉开与别的企业的技术差距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胜。而先进技术的获得不仅仅是靠拥有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工,更在于领导层对技术开发研究的重视,以及每年大规模R&D费用的投入。西门子公司从其创立之日起,就努力追求创造出技术差异,从而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摩尔定律:技术创新与成本的反比关系如果有人宣称,一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制造的最新款轿车只值5美分,谁都一定会以为这是痴人说梦。诚然,作为工作经济时代的代表性产品,汽车永远不可能只售5美分,除非是在做梦。
但确实有一种产品,它的价格性能比变动之大,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性产品--电脑。1946年,埃克特莫奇利、戈尔斯坦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一个房间都放不下,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多吨,用了1800个电子管,每秒能作5000次运算,价值数百万美金。如今,几十元人民币一只的电子计算器都比它运转得快。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摩尔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规律:据1959~1965年半导体工业的发展数据,微处理器的性能每18~24个月提高一倍,而同样性能的电子计算机每18个月价格降低一半,价格降低一半,成本也就相应地降低三分之一。人们就把这个规律称为“摩尔定律”。如果“摩尔定律”也适用于汽车工业的话,那么,通用生产的轿车,今天就只值5美分一辆!
微处理芯片是英特尔公司的主导产品。1959年,在2英寸芯片上集成了4个晶体管的集成电路诞生了,尽管没有实用价值,但它开辟了几乎是无限的可能性。1971年,英特尔公司把2300个晶体管放了上去,使之具有商业价值。到286电脑问世,芯片上已能集成13.4万个晶体管。此后,翻番的步子加大了。386芯片上有27.5万个晶体管,486芯片有120万个晶体管,“奔腾”芯片有510万个晶体管。1998年9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已发明更为精细的芯片技术,在芯片上可集成4亿个晶体管。英特尔公司则宣称,它将在2001年推出集成1亿个晶体管的芯片,而到2011年将推出集成10亿个晶体管的芯片,处理速度达到每秒1000亿次。
现在,“摩尔定律”的作用不但没有减弱,反而正在加强。近年来,英特尔这家芯片巨头每隔12个月而不是18个月就推出一款新的、有高额利润的芯片,而把那些旧型号放到“市场链”的下方满足低价位的需求。1997年4月28日,英特尔公司把正在市场上热销的奔腾芯片的价格下调了48%,因为在年初,它已推出带MMX多媒体技术的新芯片。在下调旧型号价格的同时,它全力推销MMX芯片。到1997年圣诞节,几乎所有奔腾级电脑都应用了MMX的芯片。而到1998年,新型的带MMX技术的奔腾Ⅱ芯片又降至大众市场价格。
1992年以来,遵循着“摩尔定律”的英特尔公司收入翻了4倍,利润翻了5倍。尽管“摩尔定律”使旧型号芯片产量大幅度减少,市场售价大幅度降低,但英特尔公司的利润没有降低,相反,市场对奔腾Ⅱ的迅速消化使它的利润再度跃升。
“摩尔定律”并非英特尔公司的专利,电脑制造业都按照摩尔所揭示的法则参与电脑产品市场的竞争。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公司在奔腾Ⅱ问世的同时,推出K6新型号芯片,实验测试表明,其性能已超过奔腾Ⅱ,且价格便宜150~300美元。
DEC公司在比较了奔腾Ⅱ与K6之后,决定同AMD公司签约。在1997年,K6售出500万张,相当于奔腾的1/3.竞争对手使英特尔不能沾沾自喜,它又发明了一项专利,把芯片存放在一个插在主板插槽内的盒子中,提高了电脑的总体性能。1999年,奔Ⅲ又横空出世,不断的技术创新,大幅度地降低了同比性能的价格与成本,有力地占有了市场,这便是信息产业不断技术创新的魅力。
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速度的原动力
企业发展只有通过速度才能体现出来,这种发展速度是以发展的力量为基础的。有力量、有推动力才能有速度。从根本上来说,这力量来源于人的力量,来源于人的力量的物化形式--技术。所以我们又可以说,技术及其创新是企业发展速度的原动力。虽然力量决定速度,但速度也能加大力量的能量,两者是互动的、对应的。
1.速度的较量:企业的游戏新规则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事物的变化、发展速度加快。这一时代特征改变了企业发展中的参照系,即从数量转向速度。
思科公司(Cisco)首席执行官兼总裁钱伯斯说:“我在1998年,一共拜访了全球最大的100家电话公司中的90家,如果你问朗讯公司的总裁他们最大竞争对手是谁时,他的回答肯定是思科。而我们还没有发现最大竞争对手。今天,网络经济已经出现,在这种经济环境中,游戏规则不再是以大胜小,以强凌弱,而是速度的较量。眼下让我最为担心的是思科将来会不会远离客户。”
钱伯斯是一位雄心勃勃的人,不仅对目前市场规模为200亿美元的网络行业“野心勃勃”,对另一块巨大市场也“垂涎三尺”,即每年有2500亿美元的通信设备市场也就是数据、语音、视频相结合的所谓的第二代的Internet网,钱伯斯指出:“这一市场可能是数据网络市场的5倍”。
随着数据通信业务量的迅速放大,三网融合趋势明显加快,电话公司也正处于设备的更新期,正在淘汰只能传输语音的旧设备代之以能传输语音、视频和计算机文件的新型网络设备。这是一个需要全新加油的市场,发果说思科在数据网络的市场上占据了50%的份额,那么“在数据与语音相加网络市场上它还不到市场份额的10%”。
戴尔“一切讲求速度”的经营理念也充分认同了钱伯斯的观点。
当前,网络商战风起云涌。但也有许多公司承认:因特网确实是一座巨大的“数字金矿”,可我们至今还没有找到开采的途径。坦率地说,我们至今还没有通过因特网赚到钱。那么,谁又能在因特网上找到“数字金矿,成为电子空间第一批满载而归的网上英雄呢”?
美国戴尔公司,就是找到了网上掘金的通道。戴尔计算机公司是当年年轻的戴尔先生凭借1000美元起家创办的电脑邮购公司,被视为电脑界市场反应最快的公司之一,同时,也是今天最大的网上微机零售商。
戴尔公司的成长壮大,无疑是借用了网络这一最新技术,从而加快了它的发展速度。
2.发展是技术连续创新的累积知识经济鼓励领先者,并为他提供一切优惠条件。企业之所以要不停的尽快的进行技术创新,其最终目的是为领先于人而发展自己,因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增长速度的原动力,由此看来,技术不断创新就会使企业不断进步。所以说,企业的发展就是技术连续创新的累积。美国吉列公司的发展就是生动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