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山薄雾,听风吹树林,这一切让人神往。想象在一片山谷里,小溪奏着乐章,阳光追逐着水中的鱼,生活像蝴蝶一样自由惬意。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背后有不同的生活和审美标准。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愈渐强烈,那么真正的高品质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谁将引导高品质生活的方向?
我们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把对生活的“忍受”转化为“享受”,才会使生活充满阳光。
属于自己的路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其实并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取;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学习;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如果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
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多少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茫然、丧失斗志、忘却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人生有很多待定,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有过,但不要把这些当作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活需要承担,命运需要把握,在青春年华中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取得成就、创造精彩。
我们的生活、感情、事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时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给自己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驴多,吃得比猪差。”这是很多人喜欢用来调侃自己生活状态的话。虽然有点儿夸张,但很多人的确一直都被灰色心情笼罩着。有位哲人曾说:“我们的痛苦不是问题本身带来的,而是我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产生的。”
别说你没有背景,有的只是背影,其实你自己就是最大的背景。美国作家杰克·凯鲁亚克说过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永远都是年轻人,每天都应该充满希望。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找到一个能充分发挥的舞台,而不应只为舞台的不适感到不快。要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爱好冷静选择,尽可能到最需要自己、最适合自己的地方。
有的人为生存而雀跃,目光总是停在身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始无终。
有的人为发展而奋斗,目光总是盯在前方,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不懈。
人不能没有追求和奋斗,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甘于现状就是不再前行,无法赶上时代的浪潮。一定要抓紧时间来学习,要明白学无止境。小聪明的人最得意的是:自己做过什么?大智慧的人最渴望的是:自己还要做什么?
每个人年轻时都豪情万丈,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房子、工作、养家糊口这些琐事缠身,再也没有年轻时那种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了。是我们改变了生活,还是生活改变了我们?我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舍不得、越来越多的顾虑,我们总是在徘徊、犹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你想超越目前的成就,就不能画地为牢,而要勇于接受挑战。对于畏畏缩缩的人来说,真正的危险在于不敢冒险。
人在社会的重压下,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只是我们习惯不自觉地被环境牵着走。我们不敢冒险,怕给自己带来终身遗憾,于是告慰自己:“我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因为我已竭尽全力。”事实上人只有不断挑战和突破才能成长,长期固守于已有的安全感中,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一样,最终失去跳跃的本能。
经历了社会生活就应该明白,这个世上有富也有贫,有阴也有亮,有丑也有美,到底看到什么,取决于自己是积极还是消极。年轻时应勤勉地工作,用积极地态度对待生活,那么只要张开手掌你就会发现,里面有一片灿烂的人生。
把感恩铭记在心,把仇恨写在沙滩上,学会宽容,这是一种人生境界。
只有学会倒出水,才能装下更多的水。从步入社会的那天开始,就应把每天当成一个起点,每次工作都从零开始。如果把“归零”当成一种生活的常态,当成时刻要做的事情,那么不出几年,你就可以完成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我们要让过去归零,才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请品味一下杰克·韦尔奇说过的话:“纠正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从零开始,你将重新走上职场坦途。”吐故才能纳新,心静才能身凉,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满,放下才能超越。
归零思维的五大表现:心中无我,眼中无钱,念中无他,朝中无人,学无止境。
人难免会自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实不然。所以一定要培养自己的空杯思维,只有这样心灵才能敞开,才能随时接受一切能激发灵感的东西。
对不起,我错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是普通人,偶尔犯错,也是很正常的事。生活中谁也避免不了伤害和被伤害,所以应学会道歉和接受道歉。
“道歉”往往与“错”联系在一起,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做错事必须道歉!”但他们多次恶语中伤孩子却从未道过歉,因为他们害怕失去作为家长的权威。如果老师向学生道歉,大家会说“某老师承认犯了错误”,而非“老师为学生做出道歉的榜样”。道歉常常被视作软弱和失败的表现,让道歉者失去自尊。
我们不愿主动道歉,也许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也许是对道歉的理解存在误区,而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培养向别人道歉的习惯。
事实是道歉不仅不会“丢面子”,而且还能提升自尊。当道歉成为一种习惯,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沟通无处不在。
在飞机起飞前,有位乘客请空姐给他倒一杯水,他需要按时吃药。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状态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来,好吗?”乘客答应了。
过了15分钟后,飞机进入了平稳飞行状态。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忘了给那位乘客倒水了!当空姐来到客舱,小心翼翼地把水端给那位乘客,并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这位乘客很生气,指着手表说道:“有你这样服务的吗?”空姐感到很委屈,但无论怎么解释,这位挑剔的乘客都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在接下来的飞行过程中,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每次去客舱为乘客服务时,这位空姐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还需要水,或者别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并不理会空姐。
快到目的地时,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留言本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空姐虽然委屈,但仍不失职业道德,礼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歉意,无论您提出什么意见,我都欣然接受。”乘客脸色一紧,想说些什么,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留言本写了起来。
等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本以为会被机长狠狠批评,没想到打开留言本她惊奇地发现,那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空姐读到这样一段话:“在发生失误后的整个飞行过程中,您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您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您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愿意乘坐你们这趟航班。”
从上面的故事中我们深切感到道歉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道歉贯穿于所有人际关系中,涉及婚姻、育儿、恋爱和工作。没有道歉,愤怒就会积聚,并促使我们寻求公正。当得不到公正,我们会选择私下处理,对冒犯我们的人进行报复。世间的误解、争吵,甚至一幕幕的悲欢离合,都是双方不肯退让的结果,如果有一方主动出来表示歉意,事情往往会是另一种结果。家庭战争的根源在于没有人主动道歉。妻子说:“他根本不拿我当回事儿,只是把我当成生育的工具,他怎么能那样!”丈夫答道:“她把我当成3岁小孩儿,处处想控制我。我娶她可不是为了再给自己找个妈。”于是,两人都感到愤怒和挫败,但谁都不愿意主动道歉,于是便开战。这场战争会持续数年,并常以离婚告终。相反,健康婚姻中的夫妻总会主动道歉。职场战争的根源也在于不愿意道歉。同事A说:“这件事根本就是他的错,凭什么把责任推给我?”同事B答道:“这事是两个人共同做的,出现问题当然要共同承担。”两个人都无法原谅对方的言行,感到强烈的不满,但谁都不愿意道歉,于是战争的结果是要么有一个人离开,要么两个人老死不相往来。所以事业顺利和爱情美满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然而犯错和误解,让我们变得纠结。
道歉不是万能的,我们经常听到豁达之人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般小事都能得到对方的原谅,而如果是宿怨,仅靠道歉还是不能冰释前嫌。道歉,最重要的还是真诚,无论别人再宽宏再大量,对于敷衍了事的道歉都是难以认可的。
如何在积怨已久后获得对方的谅解呢?不如这样说“对不起,我对自己的不理智非常懊悔,现在向您正式道歉,请原谅!”这样能体现出道歉者足够的诚意。真诚的道歉,往往能事半功倍。
迷茫之后显锋芒
在这个物欲横流、躁动不安的都市里,很多人都急功近利。欲望太多,却无法实现。因此,焦虑、抱怨、迷茫便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既然无法改变环境,就只能改变自己。是经验不足、付出太少、还是不够认真?当闯荡社会许多年,回首刚步入社会的自己,那种浮躁不安已减少了很多,偶尔也能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但问题依旧很多,迷茫的状态还会在不经意间出现。
有时倒希望可以一直迷茫下去,却并没有意识到迷茫,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最难过的是迷茫还要装糊涂,心里还有那么一点儿微弱的梦想,但却无力让它实现。这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只能独自承受煎熬。
迷茫在人生的路口,就像在黑夜中前行:如果前面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那我们该如何选择?黑暗之中我们依旧要前行,但却找不到方向,摸索前行当然坎坷颇多;如果前面有一盏灯,那就指明了方向,我们只要朝着灯光走就可以了,即便路上有拦路石,绕过去我们依旧知道路在前方;如果前面有很多灯,或许我们会好走很多,但刺激的光线反而扰乱人心,这时就要把其中一盏定为指路明灯,然后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
你是否已经找到指路的明灯呢?当我们迷茫时,不要将时光都浪费在自怨自艾上,不要停下手中的事情。最后你会发现手中还是留下了一些成果,而不至于两手空空、更加迷茫。
迷茫时,我们不要驻足不前,而是要积攒继续前行的力量。每个人都会迷茫,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怕走错了方向,留下终身遗憾。
迷茫时常带着一种心酸、无奈、期盼,还有对未来的渴望。岁月给记忆留下了道道伤痕,快乐需要自己去寻找,不要被迷茫蒙住双眼,快快前行,快乐就在不远处等着你。
也许你已走出迷茫,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但这些抱负把自己压得喘不过气,仿佛就要窒息。
面对挫折和失败,内心仍不放弃,再累再难也会坚强地走下去。
可事实没那么简单,有些事并不是你努力就能成功的,还需要等待机遇。
可能你也想过放弃理想,迎接别的希望。等待机遇的这段时间,迷茫大于一切。
迷茫会让你麻木,让你不知所措。忘记曾经那个满怀抱负、满腔热血的你,因为那已成为曾经。
每个人都想拥有美好幸福的人生,但每个人的品位、爱好和需求也不尽相同。也许你仍沉迷于过去的辉煌,也许你羡慕别人的成就,但请记住你的存在,你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也完全可以和别人一样骄傲。没有你,世界依然存在,但你却掌握着你自己的世界。
心起于境,迷于境,明于境,成就于境。迷时心随境转,明时境随心转。这话说的是走出迷茫、改变自己、最终成就自己的一个过程。即使你现在仍沉浸在迷境中,但明境迟早也会到来。
要成功首先得耐得住孤独
人生本来就注定要到处漂泊,因为我们有追逐梦想的双脚和享受精彩人生的思想。不要把“漂泊流浪”当作一种可怜的人生境遇,它正是我们所有人一生的写照,也是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去追寻的一种生活。如果你曾经战胜过孤独和寂寞,如果你明白自己今后要走的路,你就一定会有一番成就。你有理由相信,孤独与寂寞不是上天的惩罚,而是考验你能否忍受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趣。
当你由衷地热爱一件事并去钻研它,不把时间浪费在无助的观望中,不仅不怕孤独,反而希望可以独处,从而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中国人爱自由爱到极致,有李白“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诗句为证,寂寞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有一种令人向往的美。为什么我们会经常陷入一种莫名的孤寂感中,因为我们太自我,很少为别人着想。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没时间面对自我,会更加孤单。
寂寞感是与生俱来的,除非你不去深想,除非你以表面上的热闹为满足,否则你难免会感到寂寞:即使在热闹繁华之中,你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寂寞不是名誉、地位和丰厚的物质可以消除的,因为我们是灵魂的寂寞,是无处诉说的寂寞,是没有人真正懂得我们内心的寂寞。
学会享受孤独,我们就会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收集新绿。与其让生命在无休止的纷争中窒息,何不置身于孤独中漂洗心扉、净化灵魂。每个人都要学会享受孤独,忙碌的生活让人疲惫不堪,繁琐的事情使人精神恍惚。贝多芬一生孤独,正是如此成就了他伟大的事业。《命运交响曲》中的每个音符,无不奏出了他的心声,他是以另一种方式去叩响人们的心扉,告诉人们他在孤独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当然,你还可以选择更多的方式驱除内心的苦闷和阴影。一些有过痛苦经验的人都说,当他们遭到厄运的袭击,而又不能与人倾诉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走到江边,吹着清爽的风,心情就会渐渐明朗。
一个年轻人厌倦了城市的喧闹,决定去乡下放松放松。他开车南行,到了一处幽静的丘陵地带,看见小山旁有座木屋,木屋前坐了一个当地居民。那个年轻人问乡下人:“您住在这样人烟稀少的地方,不觉得孤单吗?”
乡下人说:“不,绝不孤单。我凝望青山时,青山给我一股力量;我凝望山谷,叶子蕴藏着生命的秘密;我凝望蓝天,云彩变幻着各种形象;我听到溪水潺潺,好像在向我倾诉;我的狗把头靠在我的膝上,从它的眼中我看到了忠诚和信任;我看见孩子们回家,衣服很脏,头发蓬乱,可嘴唇上却挂着微笑,叫我‘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