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寡头联合起来形成垄断后,必然会影响消费者的生活与社会的进步。因此,为了使寡头达到均衡,全球各国经济体系都对卡特尔持反对态度。据2005年4月的《华尔街日报》报道,欧盟反垄断主管内莉·克勒斯将反对卡特尔当作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在25个成员国立法会议前的发言中,她说,欧盟可能需要采取美国式的认罪辩诉协议程序来清除日益加剧的价格勾结安全法的情况,还需要寻找一个方法来保护向欧盟管制当局提供有关非法卡特尔活动的机密信息。美国华盛顿当局也积极响应,并表示要“采用新的合作手段来为我们反卡特尔提供更多的方法”。
1998年,美国政府对微软公司提起了垄断诉讼。这一垄断案件的中心问题是:是否应该允许微软把它的因特网浏览器与视窗操作系统捆绑起来销售。美国政府认为,微软把这两种产品捆绑在一起是为了把它在电脑操作系统市场上的市场力量扩大到不相关的市场(因特网浏览器)。美国政府认为,允许微软把这些产品与操作系统组合起来,会阻止一些新的软件公司进入市场和提供新产品。微软则认为将技术的新特点融入老产品中是技术进步自然而然的一部分。微软把许多特点融入以前是单一产品的视窗上,会让电脑更稳定、更容易使用。微软认为,因特网技术的整合是自然而然的下一步。而美国政府则认为微软操作系统超过了市场80%的份额,已有相当大的垄断力量,而且还有扩大之势,违反了反垄断的相关法规。在经过长期审讯之后,1999年11月,法官判定微软有极大的垄断力量,并非法滥用这种力量。2000年6月,法官命令微软分为两个公司——一个销售操作系统,另一个销售应用软件。一年后,上诉法院驳回了拆分命令。2001年9月,司法部宣布,微软不再拆分,但是要接受对自己的经营业已进行的某些限制。政府同意浏览器仍然可以作为视窗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因为微软公司在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垄断市场,所以美国政府对其进行了反垄断的起诉。寡头企业喜欢像垄断者那样行事,因为垄断使他们更接近于不完全竞争。但是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寡头都具有强大到足以吞并对手的力量,所以寡头企业往往会通过选择合作来实现其共同利益。
可是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又不断地展开竞争。两家企业在竞争中又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规模与总的市场份额,使企业的实力不断地增长。所以,在这种市场中的企业,他们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在各方面都展开积极的竞争,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宣传上,都激烈地进行着擂台战。例如,2009年2月1日,当美国最大的体育赛事“SuperBowl(超级碗)”拉开帷幕时,虽然百事可乐与NBC签订了上半场排他性广告协议,阻击了可口可乐广告的出现,但是重返赛场的可口可乐,仍然购买了三个广告时段,以“OpenHappiness”(打开幸福)来应对百事可乐的“RefreshEverything”(刷新一切),两家公司又开始短兵相接的广告竞争。但是双方也会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不断地进行谈判与合作。比如,他们会共同制定价格策略,不会出现一方低于另一方的现象,不会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所以说,这两家公司看起来像对手,同时也是朋友关系。
11.存在银行里的钱缩水应该怎么办?
存款储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最好的增值方式,既安全又有利息收入。但是目前,在通货膨胀的经济形势下,存款不仅不能增值了,反而在缩水,这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D·洛克菲勒曾给年轻人以下忠告:“储蓄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蓄,我们的很多计划都将毫无意义。”相关的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对于许多收入没有保障的人来说,存款更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人们却发现自己的钱存在银行里越来越少了,而不是多了。因为通货膨胀了。“粮价涨了,油价涨了,猪肉价涨了,房价更是在涨……”可以说是“涨声一片”。办公室、菜市场、洗手间、公交车、网络论坛……关于涨价的讨论随处可闻。
假如通货膨胀率为8%,存款利率为3.5%,那么存入银行的钱会在次年缩水4.5%。也就是说,社会经济进入了负利率时代,存在银行的钱所得的利息赶不上钱贬值的速度,这种情况下,我们说“存在银行里的钱缩水了”。尽管现在人们赚得越来越多,但是财富增长率往往是不可能在短期内超过通货膨胀涨幅的,也就是说,CPI指数(物价增长指数,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考查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超过了人们的财富增长率。
当你把钱定期存在银行里的时候,虽然严格来说,定存的特性最能符合“保本”、“获利”的双要求,但是定期存款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却出现了风险,成了一种错误的理财方式。理财专家告诫我们,定期存款不仅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出现风险,还会存在其他方面的风险。一般来说,定期存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1)通货膨胀。全球自2001年吹起降息风潮开始,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从往日的十几个百分点降至一两个百分点,虽然到2006年有开始回转的迹象,但是涨幅远远比不上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率。一旦代表通货膨胀的消费者物价指数高于定存后,通货膨胀便会侵蚀定存获利,使得金钱价值不断缩水。因此在物价节节升高,利率却涨幅不大的时候,最好趁早把资金转往获利率更高的地方。
(2)解约扣息。因为是定期存款,所以都会签订一定的期限合约。直到期满之后,本期才能按照约定的利息计息,因此流动性相当低。但是谁也不敢保证定期存款一定能够满期,也许因为急用而必须解约。这时的定期存款不但无法拿到较高的利息,有时还得付出解约金,利息收入反而不如活期存款。这是定期存款的另一大缺点,而且是会时有发生的。
(3)丧失机会成本。因为钱已存作定期存款,所以就不会用于投资等等。因为资金的流动性低,你就无法灵活使用,所以就算遇到不错的投资机会,也无法将这笔资金提出,用在投资股票、买基金或购买其他物品上面。因此,就会牺牲投资其他商品的最大报酬率,而这种机会成本所得到的收益往往要比定期存款所得的收益大得多。
如果社会生活进入“负利率时代”,普通老百姓,尤其是热衷于储蓄的人就需要高度警惕。因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坚持存款,CPI指数将使你存在银行的钱渐渐地变少。既然存钱会赔钱,那么就只好转变理财观念,不再存钱,而是主动出击去选择投资。因此,“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是你一定要跑赢CPI”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口头禅。
为了使财富不变少,不因通货膨胀的原因而使自己的钱缩水,人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主动出击,去寻找一种更快地使财富增长的方式——投资。但是,理财专家指出,在众多投资理财工具的选择面前,因为人的性格不同、拥有的财产和对理财的要求不同,也要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比如,对于比较激进的投资者,可以将大部分资产投资在股票上,当然,略为保守的可以分散一部分资产在债券上。经济学家告诉人们,投资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为了达到风险的分散,股票投资部分也可以分散在不同投资风格的股票上,保持价值型股票和成长型股票的比例平衡。
总之,当定期存款已经不能给人以满意的回报,甚至会使人的财产缩水时,一定要转变理财观念,不要再以为将钱存在银行里就万事大吉了。因为你所需要的是让钱为你再赚钱,而不是靠微薄的利息回报来积累财富。更何况定期存款已经不能再为人们积累财富。所以,对于每个人来说,一定要清醒地判断大的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而不是把钱放在银行里等待缩水。
12.专业投资顾问的投资信息不可靠,为什么人们还要听?
专业投资顾问并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经济形势,不能保证在他们的指导下,人们会稳赚不赔,因此他们的信息并不可靠,但是他们还在到处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导人们进行投资,而人们还都相信。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说:“每当有人要我就股票市场给些专家意见,我就感到好笑,可这事儿又常常发生。比方说吧,聚会的时候,人们一听说我是个经济学家,就忙不迭地问我该买哪支股票。我告诉他们,要是我知道答案,我哪儿还用得着赚钱谋生呀。不知道我是经济学家的投资顾问,往往通过各种邮件得知我的名字,并要助理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听取他们的投资建议。对此我是一概拒绝,可这绝不是因为我早就知道哪支股票会上涨。”
实际上,在众多的经济学家之中,没有多少人是通过投资而成为富翁的,而那些有钱的投资者,比如巴菲特、罗杰斯等等都不是经济学家,甚至可以说他们所掌握的经济学知识都不如一个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生的水平。因为经济学家并不能完全预测经济发展趋势。正如一则笑话所讽刺的那样:在一次国际会议休息期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对美国国总统克林顿说:“你知道吗,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有一百个卫兵,其中有一个是叛徒,可我却无法确认是谁。”听罢,克林顿总统说:“这算不了什么,我有一百个经济学家,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讲实话,要命的是每次说实话的还都不是同一个人。”除了经济本身的变幻莫测之外,人们之所以不能预测投资市场的信息,主要是因为信息存在滞后性。
假设有个股票分析师于8月1日在研究中发现,自己低估了某家公司的利润。由于投资者先前的信息有误,所以股票价格相对偏低。分析师跟同事及上级讨论之后,为了确定信息又做了更深入的调查,之后在8月15日写了一篇文章,说出了自己的发现。刊物在8月22日排版,9月6日又返回校对,之后于9月20日印刷成品,最后于10月初刊物寄到订户手里。从最初揭露信息到订户收到信息,隔了将近两个月。在这期间,很多人都得到了这一信息:投资顾问公司的所有员工,刊物出版的相关人员,甚至一些投递者。他们都可能会在这一段时间里购买然后再卖出该支被低估的股票。结果就会使这支股票的价格升高,因此当刊物的订阅者得知信息时,这支股票的升值空间已经变小了。也就是说投资专家的信息在当初是正确的,但是对于现在得到信息的人来说却是错误的。
此外,对于同一支股票,都会有许多名不同的分析师。每个人都想对该股在下月的价格走向作出准确预测,但他们同时也都希望跟被评估公司(多为其老板的客户或潜在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考虑到上述情况,分析师非常希望在自己拿定立场前参考其他分析师可能作出的推荐。毕竟,他知道自己犯错的成本,部分取决于其他分析师所做的推荐。一开始他就明白,其他人的推荐多半会稍微偏向于买进,因为对于分析师的东家来说,给受评估的公司以好评是有好处的。而且如果所有的分析师都推荐买进,而该公司的股价跌了,对分析师来说,这就是一个普通的预见失误,而且大家都分析错了,个人所承受的批评也会是有限的。反过来看,要是他推荐卖出,其他分析师推荐买进,而该公司的股价却涨了,那他就成了一个三重输家。他不仅推荐错误,而且这个错误引人注意,因为竞争分析师都看准了。此外,他的东家还会遭到潜在客户的憎恨,这也必然会使公司对其作出惩戒。
因此,精明的投资者会明白,大多数分析师不仅不能及时预测股票走向,还都只推荐买进不建议卖出,所以他们所提供的信息是不可靠的。可是这并不是说,投资专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实际上,很多投资者购买刊物,不是为了看这些投资建议,而是为了跟上行业发展的脚步。专业的投资建议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这跟不少想通过投资专家的“指点”来稳赚不赔的投资者想象中的有一些差异。因为投资专家能够告诉大家怎样挑选最适合自己投资目标的股票。具体而言,他们可以帮助投资者作出明智的判断,能够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比如说,对于一个想为未来的生活做储蓄的年轻人,投资者会建议他最好选择一些高于当下平均收益率的风险较大的股票组合。这些股票在短期内的表现可能并不理想,但是如果希望在长期内获得最高的收益,这种投资选择无疑是最好的。而对于一个已经要退休的人来说,投资专家会建议选择一些预期收益较低的稳妥股票,因为此时的投资者要看的不是长期收益,而是如何确保自己的积蓄不因通货膨胀而缩水。
因此,当有些自称万能的投资专家向你推荐他的理财方案时,一定只是为了赚你的钱,而不是真心想帮助你增加财富。不要完全相信投资专家的观点,但是也不能全盘否定其观点,尤其是他对个人理财的一些合理性的建议,而不是他指定的哪只股票或者哪只基金。投资专家存在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他们不是万能的,成功投资与理财还是必须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