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火星人经济学
12017900000014

第14章 投资篇(4)

因为这些商品都是“尾部商品”,在统计学中,这种形状的商品曲线被称作“长尾分布”,因为相对于头部来讲,它的尾巴特别长。所以安德森将这种理论命名为“长尾理论”。

为此他又对网上书城亚马逊的销售情况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一家大型书店通常可摆放10万本书,但是在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额中,有1/4的销售量来自排名10万以后的书籍。这些“冷门”书籍的销售比例正在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增长,预计未来可占整个书市的一半。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面对无限的选择时,真正想要的东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套崭新的商业模式也跟着崛起。

克里斯·安德森进一步指出,长尾理论不仅仅是网上书店的一个优势体现,也是一些媒体和娱乐行业的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范例。无限的选择空间正在揭示市场的真相:消费者们想要什么产品?他们希望如何得到这些产品?

我们都知道,生产者都是为了追求利润的。只要商品的生产有利可图,即使需求的人很少,生产者也会生产。并且随着通讯工具的发达,一些非热门商品的消费者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这就使非热门商品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也就会形成一个足以使生产者投入生产的市场。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生产者与销售商已经开始意识到长尾理论的巨大经济效益。比如旧书市场被长尾理论改变了。原来的旧书市场实际上主要是由两个市场组成的,约有2/3的市场被教科书生意占据,校园交易是其中心,而剩下的1/3属于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小旧书商店,是个相对比较沉寂的领域。二手教材可以说是旧书市场中的高效市场,每年都有数百万学生先购买、再转卖那些昂贵但却只用一个学期的教材。哪些书有转卖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而价格的高低则取决于校园书店。一般来说,书店可以五折买下教材,然后以七五折转手出售。但是学生们手中的书更像是一种“租赁”,只用一学期便可转让,因此这些教材的标价大约为定价的1/4,所以这种旧书更容易交易成功。而非教材旧书市场则效率极低。典型旧书店的进货渠道相当有限,只能指望当地人出售他们的藏书。结果,这些书店的品种选择表现出相当大的随意性,店主率性而为,购书者也只能靠运气,供给与需求没有任何的针对性可言,所以赢利的可能性就更小。虽然这种书店的商品种类可能很多,但是买家和卖家因为信息不充分而不能进行交易。也正因如此,人们在寻找某种特殊书籍的时候大多都不会考虑旧书店。

但是自从网络出现以后,有人意识到尽管单个书店的经营模式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如果将这些店联合在一起,整个旧书市场的潜力就不可估量了。可想而知,众多的书店藏书总量可以和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抗衡,一个巨大的市场就在其中。也就是说,原来这些“八成”的基本上不能形成市场规模的旧书店在联合之后,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旧书市场,这就是旧书市场中的“长尾理论”应用。现在在国内也有许多专门经营旧书的网站,如孔夫子旧书网、天下旧书网等等。都是在长尾理论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巨大市场。

其实,长尾理论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的,决不止于这些领域,许多行业也已经通过长尾理论的运用取得了成功,甚至包括玩具制造商、厨房设备等等企业都通过这种理论的应用而极大地开发了自己的市场。

在各种交通与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的市场中,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因为能够更容易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非热门”商品,所以就会出现一种新的经营现象:那些越不热门的东西越能赚钱。因此,在进行投资时,尤其是商品的生产与销售时,应该充分考虑这种新出现的市场现象。

9.上学到底能致富还是致贫?

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受教育,受教育是为了提高个人知识与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生活。但是现今,在中国为了上学却使很多家庭陷入了贫穷的困境。那么上学到底是致富还是致贫呢?

宋朝皇帝宋真宗赵恒写了一首劝学的诗《励志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用现代观念去解读赵恒的《励志篇》,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读书就是接受教育。教育对个人的功能是,学生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技能,然后通过知识技能去创造财富,也就是“致富”。更通俗一点的说法是:“知识就是力量。学到的知识就要学以致用,把它们变为生产力即人民币。”

2005年4月3日,年仅18岁的丁俊晖获得了斯诺克台球排名赛世界冠军,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台球世界冠军的选手。只此一役,丁俊晖就获得了3万英镑的奖金和企业赞助的5万美金,同时还获得了一个“含金量”极高的世界冠军名号。早在2001年,初中一年级还没有念完的丁俊晖被他父亲从教室里拽了出来,让他专心打台球。成名后,在回答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愿意读书”之后,他回答说:“读书有什么用?将来毕业了还不是要找工作?找不到工作就要待在家里让父母担心。我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现在我打球有钱挣,挺好的。”就这一句话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又对读书(此处仅指上大学、读硕士、博士)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在当下,“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2009年3月31日的《重庆晚报》报道,今年全市有上万名应届高考生放弃了高考报名。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情景也不容乐观。人们似乎越来越认同读书无用论。那么,读书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呢?

从经济学上来说,人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的知识,通过运用学到的技能与知识来创造财富,而教育正是承担了这一重要任务。用朱永新教授的话说:“教育本来应该是富裕的前提,通过教育,个体获得了知识与技能,形成了人力资本。这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经济学家认为(事实也证明),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获得则是通过人自身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获取最好技术,来提高生产率。

但是人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会考虑其机会成本,对于读书来说也是如此。根据国内大学的教育收费水平来计算,四年大学的显性成本大约如下:

大学四年,按每年学费5000元、课本等代办的费用500元算,网络学院的学生还必须支付上网的费用,每年1200元。那么,大学四年的会计成本是:

(5000+500+1200)×4=26800(元)

机会成本则要加上因读书、放弃就业的收入。如果就业,每年的收入大约为10000元(减去吃、穿、住、用、行等等用度)。那么,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就是:

10000×4+26800=66800(元)

以上的成本计算中不包括吃、穿、住、用、行等,因为不论读书与否,这几项支出都要付出。从短期来看,66800元的支出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一项巨大的开支。据有关部门调查,教育开支占农村家庭收入的比重达32.6%。在有些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占家庭支出的大部分,甚至大于所有的家庭收入。因此,每年都有家长被高昂的学费逼疯、甚至被逼得上吊的“新闻”出现。短期来说,一些家庭的确因此而“致贫”,不能支付学费。因此,在这种负面激励之下,许多人便放弃了读书。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对人们通过读书致富的想法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实际上,虽然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很多,但是从数字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经济危机的影响会增加一些),每年都有一定的学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工作,而其中也有一些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继续考研,比如自视甚高等等非现实性原因。而且这些学生也并不是永远找不到工作。从短期来看,读书没有任何的经济收益,只有成本的支出,的确会导致一些家庭陷入贫困。但是认为读书无用的人不是因为读书的短期致贫,而是因为读书的长期收益得不到回报。如果说,姚明、丁俊晖等人放弃篮球、台球等等技能而去读书,那么其机会成本是巨大的。而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能够使人无论在技能、知识,还是视野、见识上都有很大的提高,长远来看收益是巨大的。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读书可能暂时性地致贫,但是从长远来看,其收益远远大于支出。当然,目前的教育及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因为学校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滞后矛盾,也给某些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埋下了隐患。

就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而言,上学的确是导致低收入家庭更加贫困的一个因素。正如东北财经大学的谷宏伟博士在其著作《转轨时期中国低收入家庭教育投资分析》一书中所说:“由于教育投资收益的回收期过长,在信贷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如果成本超出家庭的承受能力,极有可能使家庭在一定时间内陷入暂时贫困,如果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和高校扩招等因素导致教育的收益率过低,那么暂时贫困就有可能转变为长期贫困。可是,另一方面教育又是这些家庭摆脱目前困境的唯一方法,如果不进行教育的话,那么贫困就会在代际之间延续,家庭就落入了贫困陷阱之中。这样,贫困家庭在教育上就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因教致贫’或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导致的贫困陷阱。”

家庭行为是理性的,当面临“因教致贫”的可能时,他们就会选择放弃对教育的投资。也就是说,如果教育花费过高,就会导致许多人上不了学;因为上不起学,所以没有知识与技能,没有知识与技能,所以就不能致富。而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读书的目的是使人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然后通过运用知识与技能来提高生产能力,从而收回当初的教育投资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更多财富。许多人之所以认为教育会致贫,除了当前人们的收入水平与教育的收费水平不能平衡之外,还因为教育的滞后性使人们的长期收益(也就是技能与知识)得不到保证。因此,读书并不会致贫,真正致贫的是种种不合理的体制。实际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们的教育水平与其生活水平是成正比的。教育的确是实现了其使人们因为受到良好的教育来提高生产力,获得更高经济收益,也就是致富的目标。

10.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对手,还是朋友?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是全球碳酸饮料的两大巨头。这两家公司一直在争夺市场份额,一直不停地进行各种形式的竞争。但是他们却很少像当年的中国家电企业一样进行价格战,好像他们又是朋友。那么到底这两大巨头是对手还是朋友?

众所周知,在全球碳酸饮料市场中,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占大部分的销售份额。这两家企业可以说是市场中的寡头企业。

在全球碳酸饮料市场中,这两家企业互为竞争对手。一方的价格策略对另一方的价格策略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这两家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在垄断与竞争之间的不完全竞争市场关系。在关于美国经济的调查中显示,寡头在经济中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因为企业变大所带来的收益正在逐渐增长,特别是在技术、媒体和电信领域,因为固定成本特别大,而每多一个顾客的服务成本却非常小,所以寡头企业越来越多。例如,1990年,汤姆森学习出版社(现圣智学习出版集团)、培生教育出版公司与约翰·威利出版公司这三家出版企业的大学教科书业务占该行业的35%,到2005年已经占到了62%,如今则主宰了这个市场。很多行业都是如此,寡头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成为只有少数几个卖家的市场。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为了获得自己的最大利益,往往会极力降低成本,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降低价格,通过这种方式来与对手展开竞争,以期获得更多的销售份额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寡头市场中,每一家企业也都想将其对手击败,从而成为“独头”,独自占取市场份额,独享利益。因此寡头企业必然也会像竞争市场中的企业一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以低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将竞争对手击败,然后再以损害消费者和经济进步为代价,通过提高价格获得高额的利润。寡头企业在成为市场唯一的卖者之后,必然会这样做,因为企业是以自身利益,而不是消费者利益和社会进步为经营标准的。

但是,在市场上形成了寡头企业之后,尤其是寡头市场中的卖者企业实力旗鼓相当,一家企业很难将另一家企业击垮时,寡头就不会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会达成有关生产与价格的协议(经济学上称之为“勾结”),联合起来进行生产与销售,形成“卡特尔”——即形成类似一个垄断者进行生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