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粑粑其实就是石片烤饼。把养麦面或是玉米面调成糊状,倒在加热的石片上烤熟即可。烤的时候虽然不用放油,但粑粑不会被烤焦,不放盐、酱等其他调料,味道却十分香脆,配着酥油茶一起吃,更是绝妙。怒族过去由于生活在怒江大峡谷的深山老林中,很难购置到铁(铜)锻造的锅,煮饭煮菜常用竹筒。在贡山丙中洛等地怒江边有大量的页岩,岩片很簿,在土中柔软,易采。见阳光后很硬,是很好的建筑材料。怒族人用其盖房子作瓦片,极其牢固且美光。怒族石片房成了贡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还可用石板烤粑粑。根据需要将石板制成大小各异的圆形石板。石板烤出的粑粑又脆又香,别具风味,是一道独特的民族美食。
潮州传统甜点马蹄糕
潮汕地区的农历新年,都有吃年糕的习俗。年糕、发糕都是农历过年的重要应节食品,寓意“年年高升”“步步高升”的美好心愿。而除了过年过节,潮州的糕品类小吃也是卖得相当火热。
马蹄糕作为潮汕传统甜点小吃,主要的材料为番薯粉,加水、白糖搅拌均匀,装入模具,上面撒些荸荠,猛火蒸熟,取出即可食用,其制做简便,吃来香甜扑鼻,松软可口。
潮州出产的马蹄糕,风味浓厚。其中采用的番薯粉,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降火清热。所以,在酷热的天气下,不妨多吃吃潮州的马蹄糕,消暑降火。
马蹄糕以其工艺独特、形态美观、富有弹性、清香滋润、口感清甜、爽脆的特点,具有养颜滋补、消暑降火、生津止渴、去燥利尿的功效,广泛应用于早茶、午茶、晚茶和筵席上,是深受潮汕群众喜爱的一道著名点心。
精美的扬州蛋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隋炀帝巡视江都(今扬州)时,将蛋炒饭传入扬州,后经过历代烹饪高手的逐步创新,揉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源汁源味”的特色,终于发展成为具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
扬州炒饭的品种丰富,有“金裹银”、“什锦蛋炒饭”及“青菜炒饭”等。
所谓“金裹银”就是在饭粒的外层裹上一层金黄色的鸡蛋,其作法是:先将米饭放入锅中翻炒,然后将打散的鸡蛋液均匀地包裹住米饭。经过这样炒制的米饭,其饭粒的外层是金黄色的,里面则是白色的。
什锦蛋炒饭,是扬州炒饭中最典型的品种,它有很多配料,常用的有鸡蛋、海参、火腿、青豆、虾仁、猪里脊肉、香菇、笋、葱花等等。制作时先将鸡蛋炒好,再将其他配料炒熟,加清汤和盐调好味,盛起备用,然后开始炒米饭,米饭要炒得粒粒分明而没有湖斑,最后将炒好的鸡蛋和其它配料倒入一半炒匀,炒匀后盛出三分之二放在盘中,再将剩下的配料与锅中的米饭炒匀,盖在盘中的炒饭上。如此做出的炒饭既漂亮,又有很多配料在上面,让人不自觉地食指大开。
扬州炒饭的名气遍及世界很多国家,据国外来的朋友讲,许多外国人都喜欢吃扬州炒饭,却不知道扬州是怎么一回事,在他们的头脑中扬州并不是地名,而误认为是这种炒饭的做法。
龙须面的典故
“龙须面”是我国北方传统风味筵席面点品种之一,是从山东抻面演变出来的精品,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吃春饼的日子里,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边品尝,边赞赏,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由于抻面的姿式,如气壮山河一般,抻出的面细如发丝,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故名龙须面。
“龙须面”用料简单,工艺难度大,其关键有三环:一是和面。面软适度,搋揉光滑、柔韧;二是溜条、抻条。抓面两头,均匀用力,上下抖动。交叉换位,反复交叉,把面溜“熟”、溜顺;长条上案,两手按条,左手向里、右手向外,搓条上劲,提起两头,一抖一抻,再上案板,对折两根、撒上醭面,条不粘连,以此方式,对折打扣拉坤成丝;三是油炸。要注意油温不要高、操作要“三轻”即将抻好的面丝轻放油锅,用筷子轻拨面丝,炸至硬挺,呈浅乳黄色,轻捞出锅,制咸的龙须面。面丝均匀,不并条,不断条,香甜脆爽。
福建小吃光饼
在福州地区百多种地方风味小吃中,光饼是最粗最贱的一种。它的原料仅为面粉、碱面、盐巴,另加一点芝麻,形状如银元般大。与抹了油加了调料的北京麻酱烧饼、江苏黄桥烧饼等相比,既无档次,又没味道。不过,不可小觑它,这光饼还是大有来头的。
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歼敌。后来,这小饼流入民间,不但普遍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后人感念戚公,便把这种小饼叫作“光饼”。
旧时福州人做光饼,用的是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光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光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甜醇香酥徽墨酥
皖南徽墨酥,看起来像书房好墨,尝一口甜醇香酥,为当地传统特产。要问这酥的来历,得听一段有些惊险的故事。
相传唐朝末年,中原战乱连年,河北有位叫奚廷王圭的制墨高手,漂泊到了江南。当时“南唐”皇帝李煜爱好舞文弄墨,对笔墨之类很是讲究,他把廷王圭请来,安排在徽州造墨。
不久,北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北方,又跨过长江,灭了南唐,李煜被北迁到宋朝都城汴京。谁知这位“降王”痴心依旧,看到书房缺墨了,习惯地派人来徽州取墨。“王府总管”是宋朝派的,知道“降王交通外地、私取贡物”的分量,就布下罗网,准备获得“物证”。
徽州的老廷王圭这时也非常为难,墨坊里驻有宋朝的督贡官,私取贡物,罪犯天条,叫来人空手而回又对不起老主人。思忖之际,对面新开的糕团店传来了诱人香味,过去一看,那新捣的“黑麻馅”同墨坊里的“墨料”一模一样,心中有了底。他取来“墨模”,借了麻馅,印了批“墨锭”交来人带走。后来,李煜果然逃过了这一劫,而徽墨酥的香味,也飘扬在汴京了。
现在,走皖南、游徽州的人,仍能尝到黑芝麻、百花蜜调制的脱壳“徽墨酥”,听到这流传已久的故事。
色泽迷人的乌膜豆仁
乌膜豆仁是粤东古镇——揭西县棉湖镇一种以其独特风味而闻名遐迩的小吃。乌膜豆仁以松、脆、香等特点名世,棉湖有一句俗语:豆仁酒,豆仁酒,胜与恋人相牵手。
早在清朝时期,棉湖镇陈才源兴记糖果店的主人就掌握了制作乌膜豆仁的手艺,传统的制作方法是将购买来的优质花生去壳,选取粒大质优的豆仁(花生仁),另将乌矾溶解于盛有适量水的牛头鼎(生铁)中,按大约50市斤豆仁加2.5市斤盐的比例加入盐煮沸,之后将豆仁倒入鼎内搅拌均匀直至豆仁膜变色,捞起晾干,用鼎将细沙先炒热,倒入已晾干的豆仁,翻炒到豆仁松脆为止,再用筛子去除细沙,制作工序完成,此时的豆仁膜乌黑光亮,色泽迷人,用两个手指轻轻一搓把膜脱掉,便会露出了淡黄色,松、脆,香气扑鼻的果仁来,令人垂涎欲滴。
说起这款小吃,还有一段历史。传说远久以前,棉湖有一姓石的牙科医师,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做花生买卖。一次,兄弟二人买进十七担花生,一起放到水池里浸,谁知一连下了二十多天大雨,十七担花生外壳发黑,眼看就要全部报废,石先生突然想出一个办法来,将花生壳剥去,把豆仁洗净,然后渗进一些可以食用的药物,再行炒熟。虽然炒后花生膜全部变黑,可是花生仁却比原来更白、更松、更香,于是,石先生便替它起了“乌膜豆仁”这个名字。
外酥里松黄桥烧饼
江苏泰兴黄桥镇有一种烧饼,叫作黄桥烧饼。这种烧饼是用油酥和面,而且还有馅,馅是用火腿或猪油等做成。烧饼在缸炉里一烤,酥脆焦黄,香喷喷。非常可口。这种烧饼只有这一个地方有。它外面酥,里面松,油润不腻,人人赞赏。
这种黄桥烧饼,远近闻名,已经有多年的历史。究意是谁的发明创造,现在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不过有一件事,大家记得十分深刻。那就是1940年,新四军东进,开辟抗日根据地,在黄桥这里打下一仗,非常激烈,成为著名的黄桥战役。新四军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饭。黄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非常焦急。他们后来就想出一个办法,这是用这种烧饼,慰劳新四军。人们日夜赶做,有专人指导,开始小规模地做,后来推广开来,全镇的人都做起来。新四军吃了这种烧饼,浑身增添了力量,打仗打得非常起劲。最后,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当时还留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把百姓帮。同志们呀吃得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从此,黄桥烧饼就更加出名了。
青海小吃甜醅
甜醅,是青海汉、藏、回、土、撒拉等族人民喜欢的一种传统甜食。甜溢酒香,味美可口,多以玉麦(即莜麦)、青稞之类为原料。原料易得,酿造方便,既可调节饮食,又可以供宾客,颇为群众喜爱。有句民谚说:“给嘴解馋,甜醅当先”。
甜醅的来历,跟青海汉、藏、土、人民酿造酩酒有密联系,它和酩酒可算是同源异流。只是酒曲不同罢了。酒醅也是甜的,酒味较浓,唐朝时就拿它待宾客。杜甫、《客至》诗中说“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旧醅,便是酒醅。酿造甜醅,原料以玉麦为上乘,因玉麦质细无厚皮。嚼食无渣。青稞次之,但须脱皮。酵母为甜醅曲,用米制成,青海民间叫“药蛋”或“甜曲”。
酿造时,首先把玉麦或青稞用水洗净,放在锅内注入水,然后加火烧待大滚后,再用文火慢煮,到粮食开口为止。煮好后把粮食捞到面板上,均匀摊开,一直晾冷。将甜醅曲碾成粉,均匀拌在粮食中(每13斤玉麦加球状甜醅曲多半个)装入瓷器或陶器内,放在火炕上,复盖保温物(温度以低于30℃为宜)周围需保持洁净,不得有秽气。约二、三天,容器面发热、粮食上生出粉状略带绿色白毛即成。西宁群众中流传着一首顺口溜:“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夏天吃它能清心提神,去除倦意;冬天食用则能壮身暖胃,增加食欲。
三十年代,西宁南大街有一家甜醅店曾名满全城,主人家姓韩。他做的甜醅选用上好的白青稞,在簸、筛、舂、酵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干净卫生,故其色白嫩,其味香甜,人争食之,食后满口留香,创出了“韩甜醅”的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