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政府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
12032500000034

第34章 社会保障概述(3)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3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改革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在这种改革背景下,社会保障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在服从企业改革需要上,把社会保障改革作为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来进行。在改革步骤上,首先从改革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人手,再随着有关企业改革政策的出台,陆续制定了相应的社会保障改革措施,以保证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养老保险方面,1984年,国家在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开始了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试点,199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规定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并明确规定养老保险费实行社会统筹。在失业保险方面,1986年,为了配合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首次在我国建立了企业职工待业保险制度,为企业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稳定劳动合同制工人队伍创造了条件;1993年,为了配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实施,落实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劳动、人事、分配方面的自主权,国务院对1986年发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发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进一步扩大了待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提出由企业缴费,建立待业保险基金,用于保障待业职工的基本生活。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保障以单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社会保险模式选择、保险费用分担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改革目标、方法等方面还有许多局限性。

从1993年至今,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改革阶段。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明确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政事分开、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从这一时期开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来进行,改革全面铺开,不再是单个项目的单独试点和推进,改革的重点是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项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按照十五大的要求,从1998年以来,我国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实现了两个确保,即确保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二是初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三是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到2000年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覆盖职工人数都超过了1亿人,均比1997年年底增加了2000多万人;四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基本实现社会化发放,到2000年年底,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2.2%,部分省市全面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并正在积极探索退休人员的社区管理办法;五是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六是通过机构改革,形成了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基础管理得到加强。另外,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原由劳动部管理的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人事部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民政部管理的农村社会保险、各行业部门统筹的社会保险,以及卫生部门管理的医疗保险,统一划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管理。随后,在地方机构改革中,地方政府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成立了统一管理本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社会保障统一管理体制的确立,为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在城镇初步形成了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框架。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一)养老保险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经过实行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等几个发展阶段,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包括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框架。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以下简称为《试点方案》),确定了调整和完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政策,2005年,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政策措施。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的8%。单位缴费的大部分纳入社会统筹,其余部分和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记人个人账户,为职工个人所有。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年限符合条件的发给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相当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左右,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比例为本人工资的11%)累计储存额的1/120。《试点方案》规定,用人单位缴费全部纳入社会统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基础养老金标准由职工平均工资的20%调整到30%左右,个人账户规模由11%调整为8%。这一模式汲取了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的优点,在制度建设上实现了创新。

2005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74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134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312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36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870万人和264万人。年末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157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37万人。

(二)失业保险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99年国务院颁布《失业保险条例》,确定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失业保险的主要作用,一是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二是支持和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这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符合我国的实际需要。我国的失业保险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单位缴费比例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个人为本人工资收入的1%,建立失业保险基金。在失业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时,财政给予必要补贴。失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给符合条件的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等。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根据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时间长短计算,最长期限为2年。

2005年末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06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年末全国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36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57万人。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年基金支出207亿元,比上年减少3%。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11亿元。

(三)医疗保险

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确定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政策框架,奠定了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础。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引入医疗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分担机制和个人账户的约束机制,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医疗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社会统筹部分由用人单位缴费,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左右,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划人个人账户,其余部分建立统筹基金。个人账户用于支付门诊等小额费用,统筹基金用于支付住院等大额医疗费用。

2005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37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9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0022万人,参保退休人员3761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977万人和402万人。全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405亿元,支出107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2%和25.2%。其中,统筹基金收入820亿元,支出61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和25%。年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278亿元,其中统筹基金结存750亿元,个人账户积累528亿元。

(四)工伤保险

国家规定,各类企业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均应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实行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基金筹集模式,由地级以上城市建立统筹基金。政府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

(五)生育保险

国家于1988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生育保险制度主要覆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部分地区覆盖了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单位的女职工。生育保险费由参保单位按照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1%的比例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没有参保的单位,仍由其承担支付生育保险待遇的责任。职工生育依法享受不少于90天的生育津贴。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其工资、劳动关系保留不变,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999年,国家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该条例规定:

对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的,均可从当地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城市居民,可按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全额救助。保障标准的制定主要依据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水平、上年物价水平、生活消费物价指数、维持当地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费用、需要衔接的其他社会保障标准以及维持吃穿住等基本生存所需物品和未成年人义务教育费用等,同时还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本地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人数以及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由地方政府列入财政预算。对财政确有困难的地区,中央财政给予支持。

(七)住房保障

多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住房公积金制度是为解决职工家庭住房问题的政策性融资渠道。住房公积金由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种类型企业、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在职职工各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逐月缴存,归职工个人所有。住房公积金专户存储,专项用于职工购买、建造、大修自有住房,并可以向职工个人住房贷款,具有义务性、互助性和保障性特点。经济适用住房是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

1998年以来,我国也积极推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廉租住房保障政策。对按政府规定价格出租的公有住房和廉租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营业税。

(第三节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与完善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目标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总体目标的高度概括。

(一)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

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就是使社会保障摆脱“单位保障”的历史痕迹,明确国家、用人单位以及职工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权利和义务,彻底消除保险福利费用由单位承担、职工的生老病死等问题由单位自行解决的不公平、不合理做法。

(二)资金来源多元化

资金是社会保障运行的物质基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所在。一方面,我国人口多,社会保障承受的基数很大,且老龄化速度加快,这对社会保障提出了很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资金长期缺乏积累,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保障对象的逐步增加与保障资金的相对不足,形成了制约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筹资的方式,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问题。

(三)保障制度规范化

保障制度规范化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不同的单位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不同的劳动者之间,在社会保障标准、管理制度和运行规范上实行了不尽相同的办法,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障费用和事务负担不均衡,劳动者保障待遇有差别,不同的保障办法之间难以衔接,制约了劳动力的流动,不利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也影响了部分职工群众的生活。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改变过去的做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规范化。

(四)管理服务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