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区域经济管理理论概述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区域经济学是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为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代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和内容主要涵盖:经济活动区位,包括运输成本与集聚经济,区位决策与企业迁移,产业区位理论,国际投资区位,集中、专业化与集群;区域供给与需求,包括区域产出与要素市场,支出、价格与交换;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城市与区域发展,创新、制度变迁与区域发展,人力资本与区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际经济关系,包括区域经济差异,区际要素流动,区际分工与贸易,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区域政策与管理,包括区域经济政策,地方政府与公共财政,区域营销与管治等。
一、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在渊源上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杜能(Tunen,1826)在其名著《孤立国》中从区域地租出发探索因地价不同而引起的农业分带现象,创立了农业区位论,奠定了区域经济理论的学科基础。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德国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提出了工业区位论。30年代初,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1933)根据村落和市场区位,提出中心地理论。稍后,另一德国经济学家勒什(Losch,1940)利用克里斯塔勒的理论框架,把中心地理论发展成为产业的市场区位论。总的看来,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立足于单个厂商的区位选择,着眼于成本和运费的最低。中心地理论和市场区位论立足于一定的区域或市场,着眼于市场的扩大和优化。这些区位论都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价格理论为基础来研究单个厂商的最优区位决策,因而又叫古典区位论。
二、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空间相互作用模式、各种规划模式、网络和扩散理论、系统论及运筹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使区位论获得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运行的动态性、总体性研究促使地域空间结构理论、现代区位论逐渐形成。地域空间结构理论主要有地域空间结构阶段论、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地域空间相互作用引力理论。值得一提的是,在地域空间相互作用与市场均衡的区域经济运行研究中,萨缪尔森(Samuelson,1952)的市场在空间上呈离散分布的空间市场均衡模式与柏克曼(Beckman,1968)的连续流模式从处于一定地域空间中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出发,为空间经济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现代区位论一方面使区位研究从单个厂商的区位决策发展到区域总体经济结构及其模型的研究,从抽象的纯理论模型推导,发展为建立接近区域实际的、具有应用性的区域模型。另一方面,使区位决策客体扩大到第三产业。现代区位论的区位决策目标不仅包括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而且包括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战后区位理论的发展主要是由美国学者推动的,其中,艾萨尔德(lsard,1956,1975)把古典区位论动态化、综合化,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发展要求,把研究重点由部门的区位决策转向区域综合分析,建立区域的总体空间模型,研究了区域总体均衡及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
现代区位论开始立足于整个国民经济,着眼于地域空间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但其整个理论框架仍然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假设,这极大地影响了现代区位论对现实区域经济问题和区域运行的解释力。
三、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理论
传统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分为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下对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是索罗一斯旺增长模型。索罗和斯旺(SolowandSwan)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与开放区域经济的假设下,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增长,各国或一国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会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在地域空间上趋同,呈收敛之势。
不平衡增长是短期的,平衡增长是长期的。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Williamson,1956)在要素具有完全流动性的假设下,提出区域收入水平随着经济的增长最终可以趋同的假说。这两种理论实际上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空间均衡论,即市场价格机制能够使区域间的收入均等化。区域经济增长并不像新古典经济学家设想的那样收敛,即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并不一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区域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拉大。
为了对这一现实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区域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和政策依据,部分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主要有缪尔达尔(Myrdal,1957)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赫希曼(Hirschman,1958)的“核心一边缘理论”等。缪尔达尔指出,市场力作用倾向于扩大区域差距而不是缩小区域差距,一旦差距出现,则发达区域会获得累积的竞争优势,从而遏制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使欠发达区域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越积越多。赫希曼的观点与此类似。他认为,增长在区际间不均衡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核心区的发展会通过涓滴效应在某种程度上带动外围区发展,但同时,劳动力和资本从外围区流入核心区,加强核心区的发展,又起着扩大区域差距的作用,极化效应起支配作用。要缩小区域差距,必须加强政府干预,加强对欠发达区域的援助和扶持。
四、区域贸易理论和现代区域经济理论
西方区域经济理论对区域贸易的理论研究也取得进展。瑞典经济学家俄林(Olin)把区际贸易引入新古典经济学,使其成为一般均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俄林从贸易角度研究了要素流动、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区际贸易、国际贸易与要素自由流动会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价格与商品价格的平均化。
为了解决区域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理论,利用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对区域内部资本积累、劳动力就业、技术创新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区内产业结构演进与升级,区际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心城市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理论框架已经形成。
五、我国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的发展
1982年夏禹龙、冯之浚提出了梯度发展战略,他们指出我国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区域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存在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梯度,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因此,我国生产力的空间推移,应当承认这种客观存在的梯度因势利导,首先让高梯度的东部地带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梯度较低的中西部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也就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1984年,陆大道根据区位论和“空间结构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点轴开发论。所谓点轴开发,是在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确定若干等级的具有有利性给予重点发展。随着开发活动的增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开发的重点由高等级点轴向低等级点轴延伸,使区域经济在另一个发展阶段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995年,魏后凯提出了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他指出,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特点和投资经营环境差异较大,我国不同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同一地区发展不同产业的投入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条件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形式,并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对重点开发地区和重点产业倾斜。因此,适度倾斜和协调发展相结合就成为非均衡协调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
2000年,厉以宁针对现实中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提出了中心辐射战略,也就是改变了以前区域分析以省为单位进行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率比较的过于简单的分析方法,而以专区(甚至县)为单位,按人均收入水平等指标,把它们划分为经济发达、经济较发达、经济欠发达、经济落后等不同类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分布于沿海省份的大中城市周边地区,或中部地区沿大江大河的大中城市周边地区;经济欠发达、落后地区集中分布于几省相接的地区。同时可以看出,发达省份中有经济欠发达或落后的专区或县。这样进一步把中心辐射战略扩展为中心城市联网辐射战略,即充分发挥各个发达和较发达的地区或县的优势,实施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分期分批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其中对西部地区是要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产业布局、人才开发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对东北地区是要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对中部地区是要研究和制定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从政策、资金、重大建设布局等方面给予支持;而对于东部地区则是要求在优化经济结构、深化体制改革、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走在前面,要积极支持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这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节区域经济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一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一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一低收入一低储蓄一资本供给不足一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一低收入一消费需求不足一投资需求不足一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核心是关联效应原理。
关联效应就是各个产业部门中客观存在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联度,并可用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来度量。
因此,优先投资和发展的产业,必定是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也是该产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制造品或最终产品生产部门)还是后向联系产业(一般是农产品、初级产品生产部门),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
不平衡发展理论遵循了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规律,突出了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这个理论出来以后,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所采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区域发展理论。
三、区域分工贸易理论